一种草鱼上市前的成鱼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68980发布日期:2018-11-16 23:21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特别是一种草鱼上市前的成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鱼类养殖大多采用产业化的养殖方法进行养殖,在鱼饲料或者鱼药或者循环水体中可能会含有激素类药物或者抗生素等。

这种风险的存在对于销售者和商家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基于现在的情况,销售者和商家有必要对采购回来的成鱼进行更为严苛的检验,但是检验也只能进行抽检的方式进行。

为了杜绝风险的存在,有必要采用一种更为有效且有益的方法来促进草鱼成鱼将有害物质予以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草鱼成鱼中激素和抗生素含量的草鱼上市前的成鱼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草鱼上市前的成鱼养殖方法,将草鱼置于水体中养殖一段时间;

所述的水体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用于促进草鱼新陈代谢的微生物和/或酶。

需要说明的是,水体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用于促进鲤鱼新陈代谢的微生物和/或酶的方法为:将25g菌粉、25g红糖、50g麦麸、800g水培育2天以上,得到浓菌水,每2.5立方米清水中加入800个所述的浓菌水。在养殖过程中,每天优选加入40g红糖。

在上述的草鱼上市前的成鱼养殖方法中,所述的水体中含有质量浓度在5‰的可食用的无机盐。

在上述的草鱼上市前的成鱼养殖方法中,养殖时间为5-15天。

在上述的草鱼上市前的成鱼养殖方法中,微生物和/或酶为粪肠球菌、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反硝化细菌、酵母纤维素酶、木聚糖酶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的草鱼上市前的成鱼养殖方法中,在水体中养殖一段时间后在清水中再养殖一段时间。

在上述的草鱼上市前的成鱼养殖方法中,清水养殖的时间为3-5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保证所销售的草鱼成鱼经过养殖后达到国家规定的抗生素和激素的含量限值的标准。

附图说明

图1-3为本实施例1的草鱼的抗生素检测报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步骤1:将步骤1的草鱼置于菌水中培养7天;所述的菌水中菌种为重量比为1:1:1的强微活力99生酵剂、强微水精翠、强微靓水素(以上三类产品均产自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组合;每2.5立方米清水中加入培育的800g浓菌水和再加入40g红糖;同时加入占菌水总重的5‰的海盐。海盐的加入会使草鱼的肉质更为紧致和鲜嫩。

步骤2:将步骤1的草鱼置于循环的清水中养殖5天;

菌水中养殖密度为每2.5立方米菌水养殖草鱼150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制草鱼的养殖密度,以在该水体中氧气能够承受的极限为准。

检测结果如图1-3。

实施例2

步骤1:将步骤1的草鱼置于菌水中培养12天;所述的菌水中菌种为重量比为1:1:1的强微活力99生酵剂、强微水精翠、强微靓水素(以上三类产品均产自宜春强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组合;每2.5立方米清水中加入培育的800g浓菌水和再加入40g红糖;同时加入占菌水总重的5‰的海盐。

步骤2:将步骤1的草鱼置于循环的清水中养殖5天;

菌水中养殖密度为每2.5立方米菌水养殖草鱼150斤。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鱼上市前的成鱼养殖方法,将草鱼置于水体中养殖一段时间;所述的水体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用于促进草鱼新陈代谢的微生物和/或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草鱼成鱼中泥土味、激素和抗生素含量的草鱼上市前的成鱼养殖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源市渔鲜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1
技术公布日:2018.1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