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仲胺衍生物和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8439发布日期:2018-10-12 19:59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由第一活性成分仲胺衍生物式(ⅰ)和第二活性成分螺虫乙酯组成,属于复配农药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在作用机理上与螺螨酯、螺甲螨酯和螺虫乙酯系出一辙,皆为脂质生物合成抑制剂(lipidbiosynthesisinhibitor,lbi)。螺环季酮酸类化合物通过抑制害虫体内脂肪合成过程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的活性,破坏脂质的合成,阻断害虫正常的能量代谢,最终导致其死亡。螺虫乙酯高效、持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杰出防效,并对一些害螨提供抑制作用。主要防治蚜虫(包括棉蚜、甘蓝蚜、桃蚜、葡萄根瘤蚜、黑醋栗莴苣蚜等)、蓟马、粉虱(如温室粉虱、b型烟粉虱、柑橘粉虱、茶树黑刺粉虱等)、木虱(如植物虫害)、介壳虫、粉蚧、吹绵蚧、蝉、叶螨、广明螨和刺皮瘿螨等害虫和害螨;广泛用于棉花、大豆、柑橘、葡萄、马铃薯、甘蓝、梨果、核果、香蕉、番茄、啤酒花、热带果树、花椰菜、抱子甘蓝、花茎甘蓝、黄瓜、茄子、莴苣、芒果、西瓜、坚果、洋葱、草莓、辣椒和葫芦等;螺虫乙酯也可用于温室、作物苗床和观赏植物等。农业病虫害等的防控技术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推出全新结构类型的有效成分的药物,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通常耗资上亿美元、历时5年以上,而且从推广到得到市场认可通常需要数年时间。二是复配制剂的研发,特点是有效成分药效确定,开发周期短,更容易得到市场认可,尤其是增效类复配制剂的开发更是意义重大。虽然螺虫乙酯持效期长,但速效性差,为此,拜耳开发了螺虫乙酯与吡虫啉、噻虫啉等的复配产品,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速效作用,而且扩大了防治谱,同时降低了抗性风险。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共毒系数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显著增效,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的仲胺衍生物式(ⅰ)和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通过试验发现将仲胺衍生物式(ⅰ)和螺虫乙酯混配使用对植物虫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可降低使用成本,有效解决植物虫害防治难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含仲胺衍生物式(ⅰ)和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制剂剂型。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仲胺衍生物式(ⅰ)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的应用。为了克服现有单一制剂的缺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含仲胺衍生物式(ⅰ)和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包括:a)第一活性成分仲胺衍生物式(ⅰ),所述仲胺衍生物式(ⅰ)结构是为:;b)第二活性成分螺虫乙酯,所述螺虫乙酯结构是为:。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重量比为1:20~20:1,优选为1:6~6:1。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含量之和为所述组合物总重量的10%~70%,优选为20%~50%。本发明仲胺衍生物与螺虫乙酯的杀虫组合物,按照本
技术领域
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的制剂剂型是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或悬浮乳剂。对悬浮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tersperse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huntsman,烷基萘磺酸盐类)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斯盘-60#(通用名: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通用名: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tersperse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对可湿性粉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tersperse2700、t36、gy-d06等)、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蒙脱土、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硫酸钠、多聚磷酸钠一种或多种。对于水分散粒剂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助剂完成本发明。分散剂如聚羧酸盐(tersperse2700、t36、gy-d06等)、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中一种或多种;崩解剂如硫酸铵、硫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及其衍生物、膨润土中一种或多种;粘结剂如淀粉、葡萄糖、聚乙烯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蔗糖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白炭黑、轻钙、滑石粉、凹凸棒土、陶土一种或多种。对悬浮乳剂,可使用的助剂有: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tersperse2425(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农乳700#(通用名: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农乳2201、斯盘-60#(通用名: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通用名: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农乳1601#(通用名: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三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tersperse4894(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萘磺酸盐、tersperse2500(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中一种或多种;溶剂:二甲苯、甲苯、油酸甲酯、大豆油、蓖麻油、菜籽油、矿物油、环己酮、丙酮、乙酸乙酯、溶剂油(s-150、s-180、s-200)中的一种或多种;增稠剂如黄原胶、聚乙烯醇、膨润土、硅酸镁铝中一种或多种;防腐剂如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中一种或多种;消泡剂如有机硅类消泡剂;防冻剂如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尿素、无机盐类如氯化钠中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如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醋酐中一种或多种;水为去离子水。本发明组分合理,杀虫效果好,用药成本低,且其活性和杀虫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对植物虫害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仲胺衍生物式(ⅰ)的制备1.14-碘代-2-三氟甲基苯酚的合成将2-三氟甲基苯酚(10mmol)溶于20ml二氯甲烷,向其中加入2mldmf,搅拌10分钟,然后向其中加入n-碘代琥珀酰亚胺(12mmol),体系温度升至80℃左右,反应2小时,体系降至室温,过滤,除去不溶物,剩余溶液用2%的稀盐酸水溶液洗涤两遍,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自然挥发溶剂结晶,得到2.5g类白色4-碘代-2-三氟甲基苯酚晶体,产率87%。1h-nmr(400mhz,cdcl3)δ:5.09(s,1h),6.48(d,1h),7.81(m,2h).13c-nmr(75mhz,cdcl3)δ:84.79,119.05,124.47,132.07,141.65,158.07.lc-ms(esi,pos,ion)m/z:289[m+h]。1.21-氯-4-碘代-2-三氟甲基苯的合成将1.1得到的4-碘代-2-三氟甲基苯酚(10mmol)溶于20mldmf中,然后加入三氯氧磷(10.5mmol),将体系置于微波环境下,加热至130℃,反应1小时。反应完成后,体系降至室温,向其中加入30ml水,搅拌10分钟,再加入30ml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蒸除溶剂,残余物用石油醚作为洗脱剂,快速柱色谱分离,得到2.1g淡黄色1-氯-4-碘代-2-三氟甲基苯的固体粉末,产率69%。1h-nmr(400mhz,cdcl3)δ:7.09(d,1h),7.92(m,2h).13c-nmr(75mhz,cdcl3)δ:84.79,123.12,130.38,130.47,131.79,133.18,140.45.lc-ms(esi,pos,ion)m/z:306[m+h]。1.3n-(4-氯代-3-三氟甲基苯基)-异恶唑-4-胺的合成将反应1.2得到的1-氯-4-碘代-2-三氟甲基苯(10mmol)溶于20ml甲苯中,体系中依次加入异恶唑-4-胺(12mmol),乙酸钯(0.5mmol),2,2’-二(二苯基磷基)-1,1’-联萘(12mmol),3ml三乙胺,搅拌10分钟后,加入10ml碳酸铯(10mmol)水溶液,加热至50℃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向体系中加入20ml水,搅拌20分钟,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快速柱色谱分离,得到2.2g黄色n-(4-氯代-3-三氟甲基苯基)-异恶唑-4-胺粉末,产率84%。1h-nmr(400mhz,cdcl3)δ:6.15(s,1h),7.66(m,2h),8.20(m,3h).13c-nmr(75mhz,cdcl3)δ:117.22,121.1,123.12,123.90,125.97,128.00,129.59,142.06,148.44,150.77.lc-ms(esi,pos,ion)m/z:263[m+h]。1.4n-[4-(4-氟代噻吩-2-基)-3-三氟甲基苯基]-异恶唑-4-胺的合成将1.3得到的n-(4-氯代-3-三氟甲基苯基)-异恶唑-4-胺(10mmol)溶于30mln,n-二甲基甲酰胺中,体系鼓氩气20min,排空体系中的空气,然后加入四三苯基膦钯,升温至60℃,继续搅拌半小时,向其中加入4-氟代噻吩-2-硼酸(12mmol),再加入10ml碳酸钠(1g)水溶液,升温至90℃,搅拌5小时,整个过程保持通入氩气,然后降温,减压蒸除溶剂,固体快速通过色谱柱,得到3.0gn-[4-(4-氟代噻吩-2-基)-3-三氟甲基苯基]-异恶唑-4-胺类白色固体,产率91%。1h-nmr(400mhz,cdcl3)δ:5.89(s,1h),7.16(dd,1h),7.41(m,3h),7.66(d,1h),7.75(d,1h),8.24(s,1h).13c-nmr(75mhz,cdcl3)δ:113.89,114.43,119.15,123.9,124.05,124.19,125.89,125.98,130.14,136.11,141.34,148.44,150.77,162.12.lc-ms(esi,pos,ion)m/z:329[m+h]。实施例2-8:杀虫组合物悬浮剂杀虫组合物悬浮剂各组分按重量计,组成比例如下:将上表中各实施例项下的组分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杀虫组合物悬浮剂。实施例9:杀虫组合物可湿性粉剂称取10%仲胺衍生物式(ⅰ)、40%螺虫乙酯、4%gy-d06、3%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扩散剂nno)、1.5%十二烷基硫酸钠、5%陶土硫酸钠、高岭土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均匀后,再经超微气流粉碎步骤制备得50%的杀虫组合物可湿性粉剂。实施例10:杀虫组合物可湿性粉剂称取10%仲胺衍生物式(ⅰ)、30%螺虫乙酯、4%gy-d06、3%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扩散剂nno)、1.5%十二烷基硫酸钠、5%陶土硫酸钠、高岭土加足至100%的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均匀后,再经超微气流粉碎步骤制备得40%的杀虫组合物可湿性粉剂。实施例11:杀虫组合物水分散粒剂称取15%仲胺衍生物、45%螺虫乙酯、2%tersperse2700(聚羧酸盐,美国亨斯迈公司出品)、2%木质素磺酸钠、2%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1%k-12(十二烷基硫酸钠)、1%pva(分子量2000)、2%聚乙烯吡咯烷酮、高岭土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常规制取水分散粒剂的方法即混合、超微气流粉碎、混合、造粒步骤制取60%的杀虫组合物水分散粒剂。试验例1:杀虫组合物的共毒性试验孙云沛法计算杀虫组合物的共毒系数(ctc值)是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最经典的验证方法。一、实验方法2016年5月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收集小麦蚜虫,采用无药的小麦人工气温箱中进行饲养,饲养温度为25±1℃,相对湿度60%-75%,光暗周期为14:10h。用毛笔剔除叶片上较小的蚜虫个体和有翅成蚜,使每片叶子上存留50-70头生长发育一致的无翅成蚜。将带有蚜虫的叶子于配好的药液中浸渍10s,取出后用滤纸吸干多余的药液,用吸水纸包住叶柄基部浸水保湿,放入一次性塑料杯中并用纱布和橡皮筋封口,防止蚜虫逃逸。每个浓度重复3次,并以浸过0.1%的tritonx-100水溶液为对照。24h后检查死亡虫数,以小毛笔轻触虫足和触角无反应者为死亡。二、数据处理采用poloplus软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式。计算参数包括:斜率b值及标准误、卡平方、自由度、lc50值及95%置信区间。联合毒力评价方法:组合物配方的室内筛选采用孙云沛共毒系数法:毒力指数(ti)=(标准药剂的lc50/供试药剂的lc50)×100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药剂a单用的lc50/药剂a和b混用的lc50)×100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ti(a)×a+ti(b)×ba:表示药剂a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b:表示药剂b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根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规定,混剂配方增效的判断标准为:共毒系数大于120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80-120,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小于80,为拮抗作用。最佳配比的选择以混剂的共毒系数和lc50(或ld50)值两个指标来衡量,即共毒系数较高而lc50(或ld50)值最小(即实测毒力指数最大)。实验结果见下表:配比lc50(mg/l)atittictc螺虫乙酯1.23100.00式(ⅰ)87.341.41螺虫乙酯:式(ⅰ)1:2016.187.606.10124.56螺虫乙酯:式(ⅰ)1:55.5222.2817.84124.90螺虫乙酯:式(ⅰ)1:11.8466.8550.70131.84螺虫乙酯:式(ⅰ)5:10.96128.1383.57153.32螺虫乙酯:式(ⅰ)20:11.02120.5995.31126.53由上表可知,仲胺衍生物式(ⅰ)和螺虫乙酯重量比在20:1到1:20范围内共毒系数ctc大于120,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在农业杀虫中可以联合应用实现协同增效作用。试验例2:田间防治麦蚜药效试验仲胺衍生物式(ⅰ)和螺虫乙酯单剂与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制剂进行对比实验。以小麦虫害发生最盛期进行施药,施药1次,施药前,施药后3天,14天分别调查害虫数量并计算防治效果。防治效果按以下公式计算:减退率(%)=(1-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防效(%)=(施药后减退率-对照减退率)/(100-对照减退率)*100试验结果如下表:有效成分(g/亩)施药后3天防效(%)施药后14天防效(%)仲胺衍生物式(ⅰ)1012.616.0螺虫乙酯1067.469.9实施例21071.873.9实施例31076.487.5实施例41069.572.1实施例71074.677.0田间防治麦蚜药效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2-4和实施例7悬浮剂对麦蚜的防治效果优于单剂量施用仲胺衍生物式(ⅰ)和螺虫乙酯,说明本发明所述的仲胺衍生物式(ⅰ)和螺虫乙酯可以联合施用来防治小麦麦蚜。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