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银耳棒在栽培黑木耳方面的应用以及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97531发布日期:2018-09-11 16:39阅读:1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废旧银耳棒在栽培黑木耳方面的应用以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木耳是一种传统的山珍,为我国的主栽食用菌和重要出口食用菌之一,其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生产上栽培木耳的主要大宗原料为阔叶树木屑,近年来由于栽培原材料短缺,导致栽培成本不断增加。据报道,以象草、芒其、毛豆壳、茶枝屑、甘蔗渣、梨枝条、沼渣、白灵菇废料等原料代替或部分替代木耳栽培中的杂木屑、棉籽壳和麸皮,从而降低栽培成本,获得良好的效果,而通江是中国银耳之乡,年栽培段木银耳100万袋以上,产生废旧耳棒1亿斤以上,废旧银耳棒在当地主要以燃料进行再利用,利用价值低,造成了资源浪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废旧银耳棒来代替木耳栽培原料的栽培方法。一种废旧银耳棒在栽培黑木耳方面的应用。一种利用废旧银耳棒栽培黑木耳的方法,包括:将废旧银耳棒粉碎作为栽培木耳的原料进行栽培。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栽培包括以下步骤:废旧银耳棒粉碎→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菌丝→刺孔→排场→出耳管理→采收;其中,配料的步骤包括:将粉碎好的银耳棒木屑加入麸皮、棉籽壳、石膏、红糖、石灰、水,并搅拌均匀。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配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72%的银耳棒木屑、15%的麸皮、10%的棉籽壳、1%的石膏、1%的红糖、1%的石灰、110%的水。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刺孔→排场→出耳管理→采收的步骤具体包括:装袋:采用17*35的pet袋,用装袋机装成1-1.25㎏的菌袋,再用窝口机窝口后插入接种棒,用棉塞封口后待灭菌;灭菌:将装好的菌袋装入灭菌框内,放入灭菌锅中码好,进行常压灭菌;冷却:将已灭好菌的菌袋放入冷却室,待温度降至30℃以下进行接种。接种:接种前,操作人员将手和工具用来苏儿水清洗消毒后,将冷却好的菌袋放入接种箱,拔出棉塞和接种棒进行接种,接菌标准为菌种填满接种孔为准,接种后再用棉塞封口;养菌:将接种好的菌袋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温度要先高后低。初期温度可控制在28℃左右,中期温度控制在25℃左右,后期温度保持22℃~25℃,相对湿度60%~70%,室内光线接近黑暗或完全黑暗。发菌期间每天通风换气30min,每隔7d用来苏尔溶液喷雾消毒一次,接种半个月后,当接种处菌落长到8cm左右大的圆圈时,袋内温度比室内温度要高出2℃左右,这时袋内温度可能还会继续上升,应进行翻堆降温,防止高温烧菌,发菌时间40-50d;刺孔:将已经长满菌丝的菌袋进行刺孔,5到7天后下田排场;排场:先在田内做床,床面宽1.2m,长度不限,床面之间留50cm宽过道,再在做好的床面及过道上铺一层地膜,然后将打孔后的菌袋,按间距7-10㎝,呈“品”字形摆放在事先做好的耳床上,每亩田排放8000-10000袋菌袋;出耳管理:排场以后,进行催耳、出耳管理,其中水分管理最为关键,保持相对湿度在80%~85%之间,一般在畦中支起喷水管带喷水管理,在水分管理中要遵循“七湿三干的原则”,采取干干湿湿,干湿交替,干就干透,湿就湿透,即干湿分明。一般在排场后10d左右就会在打孔处出现大量黑色的耳芽,在耳芽阶段不要直接向耳芽喷水,可向空间喷雾,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喷水宜在早、晚进行,中午高温或气温高于25℃时不要喷水,防止耳片腐烂出现流耳现象。采收:耳芽经过7d左右生长,耳基开始收缩,耳片充分展开,立即停止喷水,一般在采收前2d就要停止喷水。每采完一批耳后,停水7d左右再行喷水,促使第二批耳芽的发生,进入第二潮耳的管理。当第二潮耳采收后,视菌棒湿度情况适当注水,注水应在气温低于25℃时进行,高温下注水易感染杂菌,冬天当气温低于0℃时,要覆盖薄膜,避免冻害,一般可出耳3~4潮,多的可出5~6潮。采收后的木耳及时晒干、凉干或烘干,做到丰产丰收。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压灭菌的条件为:在常压条件下,堆内温度达100℃时计时,保持18小时后结束灭菌。有益效果:一是变废为宝,实现了多次循环利用;二是减少了资源浪费,为建设绿水青山做出了贡献;三是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粉料:将废旧银耳棒粉碎为木屑,用木屑粉碎机粉成1.0mm,不宜过粗。2、配方:粉碎好的木屑72%、麸皮15%、棉籽壳10%、石膏1%、红糖1%、石灰1%、水110%搅拌均匀;3、装袋:采用17*35的pet袋,用装袋机装成1-1.25㎏的菌袋,再用窝口机窝口后插入接种棒,用棉塞封口后待灭菌;4、灭菌:将装好的菌袋装入灭菌框内,放入灭菌锅中码好,进行常压灭菌;5、冷却:将已灭好菌的菌袋放入冷却室,待料内温度降至30℃以下进行接种。6、接种:接种前,操作人员将手和工具用来苏儿水清洗消毒后,将冷却好的菌袋放入接种箱,拔出棉塞和接种棒进行接种,接菌标准为菌种填满接种孔为准,接种后再用棉塞封口;7、养菌:将接种好的菌袋送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温度要先高后低。初期温度可控制在28℃左右,中期温度控制在25℃左右,后期温度保持22℃~25℃,相对湿度60%~70%,室内光线接近黑暗或完全黑暗。发菌期间每天通风换气30min,每隔7d用来苏尔溶液喷雾消毒一次,接种半个月后,当接种处菌落长到8cm左右大的圆圈时,袋内温度比室内温度要高出2℃左右,这时袋内温度可能还会继续上升,应进行翻堆降温,防止高温烧菌,发菌时间40-50d;8、刺孔:将已经长满菌丝的菌袋进行刺孔,5到7天后下田排场;9、排场:先在田内做床,床面宽1.2m,长度不限,床面之间留50cm宽过道,再在做好的床面及过道上铺一层地膜,然后将打孔后的菌袋,按间距7-10㎝,呈“品”字形摆放在事先做好的耳床上,每亩田排放8000-10000袋菌袋;10、出耳管理:排场以后,进行催耳、出耳管理,其中水分管理最为关键,保持相对湿度在80%~85%之间,一般在畦中支起喷水管带喷水管理,在水分管理中要遵循“七湿三干的原则”,采取干干湿湿,干湿交替,干就干透,湿就湿透,即干湿分明。一般在排场后10d左右就会在打孔处出现大量黑色的耳芽,在耳芽阶段不要直接向耳芽喷水,可向空间喷雾,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喷水宜在早、晚进行,中午高温或气温高于25℃时不要喷水,防止耳片腐烂出现流耳现象。11、采收:耳芽经过7d左右生长,耳基开始收缩,耳片充分展开,立即停止喷水,一般在采收前2d就要停止喷水。每采完一批耳后,停水7d左右再行喷水,促使第二批耳芽的发生,进入第二潮耳的管理。当第二潮耳采收后,视菌棒湿度情况适当注水,注水应在气温低于25℃时进行,高温下注水易感染杂菌,冬天当气温低于0℃时,要覆盖薄膜,避免冻害,一般可出耳3~4潮,多的可出5~6潮。采收后的木耳及时晒干、凉干或烘干,做到丰产丰收。采用不同配方对产量的产量影响试验,最后综合比较单产量、成本、和产品质量得出了上述配方和方法。试验方法:试验设计为五种不同配方(表1),每种配方为一处理,即五个处理,与常规代料栽培作为对照(ck),采取田间进行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每个处理30袋栽培袋,共15个小区,分别对每个小区计算产量,然后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筛选最佳配方,用最佳配方再进行中试和生产应用,推广。表1废旧木屑(%)新木屑(%)麸皮(%)棉籽壳(%)石膏(%)红糖(%)石灰(%)配方一721510111配方二7820111配方三50201512111配方四35351512111配方五80107111试验数据:从2016年小规模示范数据统计情况来看,利用废旧银耳棒所生的黑木耳片型、光泽、产量均较为稳定,口感同比其他杂木屑所生产的黑木耳占有明显优势,广受群众和收购商的欢迎;通过充分利用废旧银耳棒作为主要的生长原料,基本解决了农民将大量具有利用价值的废旧耳棒用作烤火取暖而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情况,2016年示范推广10万袋,平均每袋可产干黑木耳75克,产量达1.5万斤,按80元/千克计算产值达60万元;按每亩1万袋计算,每亩可收木耳750千克/亩,产值6万元/亩,平均亩增收6000。同时夏季木耳结束后,耳场可继续种植水稻等作物,不耽误农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