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板结土壤表层蓄水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0380发布日期:2018-11-07 07:14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板结土壤蓄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一般自然情况而言,盐碱地和盐碱土缺水,土壤板结不适宜耕作,而且植被盖度低,表面植被群落脆弱,原因之一是其土壤性能导致的水源特质无法适应植被生存的需要。一般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含有丰富矿物质元素,松散、松软具有适宜的渗透性能,可以保水涵养水源,进而满足植物所需的肥料和水分。而渗透性能不良的矿物质所组成的粘土和白浆土就不适宜植被生长。部分盐碱地就属于这类土壤。

从物理角度来看,土壤渗透性能不良是导致土壤保水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而且水分难于向下渗透,无法存储,白白蒸发到空气中流走。即使降雨再多,也都是形成地表浸水,有些植被不宜长期浸水,导致死亡,而后地表蒸发带走大量水分,地表干涸板结,植物脱水而亡,旱涝交替影响地表植被生存。植被光秃、寸草不生。而这样的土壤表面干涸板结后,土质硬度会逐渐增加,植物根系很难向下生长获取水分,又进一步使得植被盖度下降,盐碱地更加难于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板结土壤表层蓄水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一种促进板结土壤表层蓄水的方法。

本发明促进板结土壤表层蓄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板结化的盐碱地上打浅井,所述浅井的深度为50mm-1500mm,浅井的井口直径为20mm-200mm,相邻浅井之间的间距>20mm;

从蓄水来看,深度和井孔径的比值越大,越有利于延长蓄水时效。而井深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的土质、地势和分布状态。

二、然后向浅井中注满水,以后每日补充注水至满井,直到浅井内土壤渗水饱和;

三、将植物移植到浅井的井口附近,距井口的距离小于0.6米,即完成。

进一步的,步骤一所述打浅井的具体方法为:使用挖坑机配上钻头垂直对准盐碱地钻孔,获取浅井。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每平方米盐碱地打7-100口浅井。

进一步的,步骤三所述植物为芦苇、野蒿、苜蓿属植物或碱蓬属植物,但不限于这些植物。

本发明所述浅井的含义是深度较浅的蓄水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盐碱地、盐碱土对水的渗透性能,利用工具在浅层土层打井,增强土壤涵养水分的功能,通过灌溉、降雨和水利控制方式对浅井注水,起到拦截涵蓄水的作用。浅井内部水可以通过地表环境发生蒸发、虹吸和微渗透作用,将水分传到地表,促进表层土壤湿润,而植物根系则可以沿井壁向下延伸获取水源,进一步促进生长。

本发明方法中的浅井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根细生长空间,易于根系着壁延伸摄取水分。并将植物和原生土整体移植到井口周边,促进植物保根护苗。

本发明方法提升了土壤保水、涵养水源功能,并为植物根系向下生长提供物理条件,进而巩固恢复成果。达到长期有效目的。

采用本发明方法对莫莫格湿地保护区进行实施。莫莫格湿地保护区的岸边秃地,之前该地无蓄水能力。实施本发明方法后,该地区的板结土壤的蓄水每平方米超过23.56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中设置浅井的示意图;其中1为浅井,2为土壤,3为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促进板结土壤表层蓄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在板结化的盐碱地上打浅井,所述浅井的深度为50mm-1500mm,浅井的井口直径为20mm-200mm,相邻浅井之间的间距>20mm;

二、然后向浅井中注满水,以后每日补充注水至满井,直到浅井内土壤渗水饱和;

三、将植物移植到浅井的井口附近,距井口的距离小于0.6米,即完成。

本实施方式利用盐碱地、盐碱土对水的渗透性能,利用工具在浅层土层打井,增强土壤涵养水分的功能,通过灌溉、降雨和水利控制方式对浅井注水,起到拦截涵蓄水的作用。浅井内部水可以通过地表环境发生蒸发、虹吸和微渗透作用,将水分传到地表,促进表层土壤湿润,而植物根系则可以沿井壁向下延伸获取水源,进一步促进生长。

本实施方式方法中的浅井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根细生长空间,易于根系着壁延伸摄取水分。并将植物和原生土整体移植到井口周边,促进植物保根护苗。

本实施方式方法提升了土壤保水、涵养水源功能,并为植物根系向下生长提供物理条件,进而巩固恢复成果。达到长期有效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打浅井的具体方法为:使用挖坑机配上钻头垂直对准盐碱地钻孔,获取浅井。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浅井的深度为60mm-70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浅井的井口直径为30mm-60m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每平方米盐碱地打7-100口浅井。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所述植物为芦苇、野蒿、苜蓿属植物或碱蓬属植物。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选取莫莫格湿地保护区进行的试验。莫莫格湿地保护区,岸边秃地,试验前该地无蓄水能力。

本试验在7月上旬开始实施,并在7月末和9月进行观察。

采用63cc两冲程挖坑机,直径60mm钻头,在约10平方米地方打若干浅井,所述浅井的深度是50-70cm,井口直径是60mm,浅井数量一共为84个,呈矩形分布,相邻浅井的间距纵向为40cm,横向为30cm;

然后注满水,第二日补水注至满井,达到浅井内土壤渗水饱和。将附近的芦苇和野蒿移植到浅井口周围,距离井口0.1-0.3米,即完成。

经过7月份和9月份两次观察,确定芦苇和野蒿可以存活。而在同时移植的芦苇和野蒿放在未开井注水的秃地上,在第二次(9月)观察时已经干枯。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经过实施本方法,该地区的板结土壤的蓄水每平方米超过14.9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选取莫莫格湿地保护区进行的试验。莫莫格湿地保护区,岸边秃地,试验前该地无蓄水能力。

本试验在7月上旬开始实施,并在7月末和9月进行观察。

采用63cc两冲程挖坑机,直径40mm钻头,在约10平方米地方打若干浅井,所述浅井的深度是40-50cm,井口直径是40mm,浅井数量一共为84个,呈矩形分布,相邻浅井的间距纵向为40cm,横向为30cm;

然后注满水,第二日补水注至满井,达到浅井内土壤渗水饱和。将附近的芦苇和野蒿移植到浅井口周围,距离井口0.1-0.3米,即完成。

经过7月份和9月份两次观察,确定芦苇和野蒿可以存活。而在同时移植的芦苇和野蒿放在未开井注水的秃地上,在第二次(9月)观察时已经干枯。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经过实施本方法,该地区的板结土壤的蓄水每平方米超过4.4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