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马铃薯播种机播深调节及仿形限深开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7439发布日期:2018-10-12 19:45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马铃薯播种机播深调节及仿形限深开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马铃薯播种主要以切块薯为主,切块薯易引起病毒感染,且机械播种过程中漏播率较高,致使马铃薯产量和质量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脱毒微型马铃薯(简称“微型薯”)应运而生且播种面积逐年提升。然而我国微型薯播种大多采用人工来完成,生产成本高、播种质量差,而以微型薯为播种对象的种植机械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农作区对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有所不同,同时由于种植地块平整度较低导致微型薯播种机进行作业时播深稳定性较差。

纵观马铃薯生产行业现状,急需一种能够根据不同农作区的农艺要求以及地表起伏状况而实现播深调节及仿形限深的微型薯播种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不同农作区的农艺要求以及地表起伏状况而进行播种深度调节、仿形限深、开沟器避障,且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工作可靠的微型马铃薯播种机播深调节及仿形限深开沟装置,以提高微型薯播种机的播种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马铃薯播种机播深调节及仿形限深开沟装置,布置在微型马铃薯播种机的排种架15的下方,该装置包括限深轮1、开沟器、支撑架、弹簧压缩调节机构、深度调节机构和平行四边形机构;

所述开沟器的前端下部固接有开沟铲5;

所述支撑架包括右支撑杆7、左支撑杆8和支撑横梁9;所述右支撑杆7和左支撑杆8左右对称布置在开沟器两侧;左支撑杆8和右支撑杆7的前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栓10与开沟器的前端上部转动连接;左支撑杆8和右支撑杆7的后端分别与限深轮1的轮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横梁9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支撑杆8和右支撑杆7的中部固接,所述支撑横梁9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固定耳;

所述弹簧压缩调节机构包括弹簧杆13、压簧14和限位销17;所述弹簧杆13的杆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地布置有多个限位孔,弹簧杆13竖直地从微型马铃薯播种机的排种架15后端的限位凸耳16的通孔中穿过,弹簧杆13的下端与支撑横梁9的固定耳转动连接;所述压簧14套设在位于限位凸耳16与支撑横梁9的固定耳之间的弹簧杆13的杆体上;所述限位销17穿过位于限位凸耳16上方的弹簧杆13的杆体上的限位孔将弹簧杆13限位;通过限位销17穿过弹簧杆13上不同的限位孔来调整压簧14的压缩量;

所述深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18和锁紧销19;

所述调节板18固定安装在开沟器的后端上部;在调节板18上等间距地开设有多个深度调节孔11,所述深度调节孔11在一条以右支撑杆7前端的连接螺栓10为圆心的圆弧弧线上;所述锁紧销19穿过右支撑杆7和调节板18的深度调节孔11将右支撑杆7与调节板18固定;

所述开沟器通过锁紧销19穿过调节板18上不同的深度调节孔11来调节限深轮1相对于开沟器的上下位置;

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挂接架26、一对相互平行的上连接板23和下连接板24;

所述上连接板23和下连接板24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腔28,所述上连接板23和下连接板24的前端通过螺栓穿过挂接架26和连接孔腔28转动连接在微型马铃薯播种机的排种架15的底板中部;所述上连接板23和下连接板24的后端通过螺栓穿过连接孔腔28转动连接在开沟器的前端上部。

所述开沟器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右护板2和左护板3,以及内隔板4;

所述左护板3包括左立护板301、左前连接板302和左开沟板;所述右护板2包括右立护板201、右前连接板202和右开沟板203;所述内隔板4包括依次固接的连接隔板401、斜挡种板402和竖直挡种板403;

其中,所述左立护板301与右立护板201相互平行,左立护板301的前端与左前连接板302的后端固接,右立护板201的前端与右前连接板202的后端固接;左前连接板302的前端与右前连接板202的前端相互固接;所述左开沟板和右开沟板203的下端相互固接,左开沟板的上端与左立护板301和左前连接板302的下端固接,右开沟板203的上端与右立护板201和右前连接板202的下端固接;所述连接隔板401倾斜地固接在左前连接板302和右前连接板202的前端的上部,连接隔板401的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一对连接凸耳6;所述开沟铲5固接在左前连接板302和右前连接板202的前端的下部;所述斜挡种板402位于左前连接板302和右前连接板202之间;所述竖直挡种板403位于左立护板301与右立护板201之间。

所述左支撑杆8和右支撑杆7的前端分别与连接隔板401左右两端的连接凸耳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所述调节板18固定安装在右护板2的后端上部;

所述上连接板23和下连接板24的后端通过螺栓穿过连接隔板401左右两端的连接凸耳6和连接孔腔28转动连接在开沟器上。

所述开沟铲5的下端与左开沟板和右开沟板203的下端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斜挡种板402和竖直挡种板403的迎种面粘贴有缓冲弹性材料。

所述开沟铲5的铲切刃曲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且由上至下螺旋半径逐渐减小。

所述开沟铲5的刃角为45°。

所述右支撑杆7和左支撑杆8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去除黏在限深轮1上的泥土的刮土板12,所述刮土板12为开口向下的“u”形,位于限深轮1的前方。

所述深度调节机构进一步包括半圆头方径螺栓20、垫块21和旋转手柄22;

所述调节板18上进一步设有一弧形长孔27,所述弧形长孔27位于深度调节孔11的后方,且与深度调节孔11的所在弧线同圆心设置;

所述半圆头方径螺栓20穿过右支撑杆7和调节板18的弧形长孔27,并与垫块21和旋转手柄22相互配合,将右支撑杆7与调节板18进一步固定,确保限深轮1与开沟器的紧定连接。

所述上连接板23和下连接板24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用于向连接孔腔28内注入润滑油的注油阀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构简单、调节方便、工作可靠,通过改变锁紧销所穿过的调节板上的圆孔并拧紧旋转手柄以调节播种深度,在限深轮的支撑、弹簧压缩调节装置以及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共同约束限制作用下达到开沟器仿形限深的目的;同时,由于该开沟播种装置采用压簧对排种架进行支撑,开沟器前端与平行四边形机构为转动连接关系,且开沟器开沟铲的铲切刃曲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且其刃角为45°,因此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当开沟铲遇到石块等坚硬物体时,开沟器会进行自动抬升而进行避障,实现自我保护功能。并且由于铲切刃曲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构造,石块等障碍物在与开沟器开沟铲的接触过程中,接触点的螺旋半径逐渐减小,根据阿基米德螺旋线的特点,更利于开沟器的抬升避障。与此同时,开沟铲铲切刃的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大大增强了开沟器的强度,进一步避免开沟器的损坏。此外,开沟器上的开沟铲通过螺栓螺母固接在开沟器第二凸耳上,便于开沟铲的更换,可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提升开沟器的开沟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型马铃薯播种机播深调节及仿形限深开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开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内隔板4的结构示意图;

图2c为开沟铲5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刮土板1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弹簧杆1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深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调节板18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平行四边形机构的上连接杆23和下连接板24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微型马铃薯播种机播深调节及仿形限深开沟装置安装在排种架15上的正视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1限深轮2右护板

201右立护板202右前连接板

203右开沟板3左护板

301左立护板302左前连接板

4内隔板401连接隔板

402斜挡种板403竖直挡种板

404加强板5开沟铲

6连接凸耳7右支撑杆

8左支撑杆9支撑横梁

10连接螺栓11深度调节孔

12刮土板13弹簧杆

14压簧15排种架

16排种架凸耳17限位销

18调节板19锁紧销

20半圆头方径螺栓21垫块

22旋转手柄23上连接板

24下连接板25注油阀

26挂接架27弧形长孔

28连接孔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9所示,一种微型马铃薯播种机播深调节及仿形限深开沟装置,布置在微型马铃薯播种机的排种架15的下方,包括限深轮1、开沟器、支撑架、弹簧压缩调节机构、深度调节机构和平行四边形机构。

如图9所示,排种架15的后端设置有限位凸耳16。

如图2a、2b和2c所示,所述开沟器的前端下部固接有开沟铲5。

所述开沟器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右护板2和左护板3,以及内隔板4。

所述左护板3包括左立护板301、左前连接板302和左开沟板;所述右护板2包括右立护板201、右前连接板202和右开沟板203。所述内隔板4包括依次固接的连接隔板401、斜挡种板402和竖直挡种板403。

其中,所述左立护板301与右立护板201相互平行,左立护板301的前端与左前连接板302的后端固接,右立护板201的前端与右前连接板202的后端固接;左前连接板302的前端与右前连接板202的前端相互固接。所述左开沟板和右开沟板203的下端相互固接,左开沟板的上端与左立护板301和左前连接板302的下端固接,右开沟板203的上端与右立护板201和右前连接板202的下端固接。所述连接隔板401倾斜地固接在左前连接板302和右前连接板202的前端的上部,连接隔板401的左右两端对称固接有一对连接凸耳6。所述开沟铲5固接在左前连接板302和右前连接板202的前端的下部。所述斜挡种板402位于左前连接板302和右前连接板202之间,用于在播种作业过程中,将因振动等原因从排种口非规则落出的微型薯薯种引导至所开的种沟内;所述竖直挡种板403位于左立护板301与右立护板201之间,用于阻挡落入种沟内的微型薯薯种向前弹跳。

优选地,所述斜挡种板402和竖直挡种板403的迎种面粘贴有缓冲弹性材料,如胶皮等。

优选地,所述左前连接板302和右前连接板202之间的下部固接有加强板404。

如图2c所示,所述开沟铲5的铲切刃曲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且由上至下螺旋半径逐渐减小;所述开沟铲5的刃角为45°。

所述开沟铲5的下端与左开沟板和右开沟板203的下端位于同一平面。

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包括右支撑杆7、左支撑杆8和支撑横梁9。所述右支撑杆7和左支撑杆8左右对称布置在开沟器两侧;左支撑杆8和右支撑杆7的前端分别通过连接螺栓10与连接隔板401左右两端的连接凸耳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左支撑杆8和右支撑杆7的后端分别与限深轮1的轮轴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横梁9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支撑杆8和右支撑杆7的中部固接,所述支撑横梁9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固定耳。

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右支撑杆7和左支撑杆8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去除黏在限深轮1上的泥土的刮土板12,所述刮土板12为开口向下的“u”形,位于限深轮1的前方。

所述弹簧压缩调节机构包括弹簧杆13、压簧14和限位销17。如图5所示,所述弹簧杆13的杆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地布置有多个限位孔,弹簧杆13竖直地从微型马铃薯播种机的排种架15后端的限位凸耳16的通孔中穿过,弹簧杆13的下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横梁9的固定耳转动连接;所述压簧14套设在位于限位凸耳16与支撑横梁9的固定耳之间的弹簧杆13的杆体上。所述限位销17穿过位于限位凸耳16上方的弹簧杆13的杆体上的限位孔将弹簧杆13限位。通过限位销17穿过弹簧杆13上不同的限位孔来调整压簧14的压缩量,进而调节播种机的落种高度。

如图6所示,所述深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18和锁紧销19。

如图7所示,所述调节板18固定安装在右护板2的后端上部。在调节板18上等间距地开设有多个深度调节孔11,所述深度调节孔11在一条以右支撑杆7前端的连接螺栓10为圆心的圆弧弧线上。所述锁紧销19穿过右支撑杆7和调节板18的深度调节孔11将右支撑杆7与调节板18固定。

所述开沟器通过锁紧销19穿过调节板18上不同的深度调节孔11来调节限深轮1相对于开沟器的上下位置,进而调整播种作业过程中的开沟深度(即播种深度)。

优选地,所述深度调节机构进一步包括半圆头方径螺栓20、垫块21和旋转手柄22。

所述调节板18上进一步设有一弧形长孔27,所述弧形长孔27位于深度调节孔11的后方,且与深度调节孔11的所在弧线同圆心设置。

所述半圆头方径螺栓20穿过右支撑杆7和调节板18的弧形长孔27,并与垫块21和旋转手柄22相互配合,将右支撑杆7与调节板18进一步固定,确保限深轮1与开沟器的紧定连接。

如图8所示,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包括挂接架26、一对相互平行的上连接板23和下连接板24。

所述上连接板23和下连接板24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孔腔28,所述上连接板23和下连接板24的前端通过螺栓穿过挂接架26和连接孔腔28转动连接在微型马铃薯播种机的排种架15的底板中部;所述上连接板23和下连接板24的后端通过螺栓穿过连接隔板401左右两端的连接凸耳6和连接孔腔28转动连接在开沟器上。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板23和下连接板24的前后两端均设有用于向连接孔腔28内注入润滑油的注油阀25。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微型马铃薯播种机播深调节及仿形限深开沟装置安装在排种架15上。通过改变锁紧销19所穿过的调节板18的深度调节孔11,并拧紧旋转手柄22,调节播种深度;通过限位销17穿过弹簧杆13上不同的限位孔来调整压簧14的压缩量,进而调节播种机的落种高度;在限深轮1的支撑、弹簧压缩调节机构以及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共同约束限制作用下实现开沟器的上下移动进而达到仿形限深的目的;同时,由于采用压簧14对排种架15进行支撑,开沟器前端与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转动连接关系,且开沟器的开沟铲铲切刃曲线为阿基米德螺旋线,且由上至下螺旋半径逐渐减小,刃角为45°,因此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当开沟铲5遇到石块等坚硬物体时,开沟器会进行自动抬升而进行避障,实现开沟器的自我保护,避免开沟器的损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