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金的人工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99057发布日期:2018-11-02 21:18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蹄金的人工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马蹄金(学名:dichondrarepensforst),别名小金钱草、荷苞草、肉馄饨草、金锁匙、铜钱草、小马蹄金、黄疸草,是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注意马蹄金不可与正品金钱草(过路黄)混淆。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等地(含台湾地区),在贵州、广西、福建、四川、浙江、湖南等地有广泛分布,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1980米的地区,多生在路旁、山坡草地或沟边,已经由人工引种栽培。马蹄金为苗族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疗肝炎的草药,苗族药名“窝比赊溜”。为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4~6月采收。味苦、辛,性微寒,主入肺经和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活血的功效,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马蹄金虽然为草坪作物,但人工种植落后,以马蹄金作为主要草坪的地方不多,这与马蹄金的人工种植技术还不成熟有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缩短生长周期,易于管理,人工栽培成本低,成活率高的马蹄金人工栽培方法;同时,对于扩大苗族中草药资源,进一步开发马蹄金经济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马蹄金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马蹄金种子处理:将马蹄金种子经水洗2~3次后自然风干,然后用质量分数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种5~8min,再次水洗2~3次,晾干;再用180~230mg/l的萘乙酸溶液浸种24h,取出种子,备用。

(2)苗床处理:苗床基质由黄土:蛭石:河沙:吡唑醚菌酯按50:25:15:3配制而成,基质配好后太阳下暴晒消毒,备用。

(3)育苗:将准备好的马蹄金种子均匀撒施在苗床上,撒施密度为28~30g/m2,撒施完毕后,再用少量蛭石覆盖,浇定根水;4~5天后出苗,待苗高10~12cm,出苗整齐时准备移栽。

(4)移栽定植:将育有马蹄金的苗床按长×宽为8cm×5cm切割成小块,按“品”字形移栽,移栽密度为15~18块/m2,移栽时确保马蹄金根部与地块土壤无缝对接,利于扎根定植。

(5)田间管理:4~5月份每月浇两次水,每次浇水随施高氮肥,6月份喷施一次杀菌剂预防病害,当有害虫为害时喷施杀虫剂防虫;待匍匐茎长长覆盖地面后,注意及时松土及除草,可使用选择性除草剂防治杂草。

步骤(5)所述杀菌剂为戊唑醇或嘧菌酯,预防病害为锈病及菌核病;所述杀虫剂为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害虫为蛴螬和地老虎;所述选择性除草剂为麦草畏。

本发明对不同因素对马蹄金人工栽培过程中的影响做了优化研究:

可以看出,萘乙酸在不同浓度下对马蹄金种子的促进萌发有着很大的促进效果,而萘乙酸浓度为180~230mg/l时,马蹄金种子发芽率为80%以上,符合要求,为最佳使用浓度。萘乙酸浓度多高和过低都不利于马蹄金种子发芽。

在萘乙酸最佳浓度180~230mg/l时,处理时间选取20h、22h、24h和26h对马蹄金种子进行处理,24h处理时间的发芽率在90%以上,相对于其它时间处理均有较大优势。

可以看出,黄土的保水性能好,蛭石河沙保水差但可以改变土壤结构,使得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吡唑醚菌酯对于马蹄金幼苗的病害抑制有较好的效果,但使用过量,能抑制扦插苗生根。最佳选择为黄土:蛭石:河沙:吡唑醚菌酯按50:25:15:3。

可见,马蹄金作为匍匐生长的植物,对移栽密度的要求很苛刻,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不适合马蹄金的生长。本发明经过研究认为,将育有马蹄金的苗床按长×宽为8cm×5cm切割成小块,按“品”字形移栽,移栽密度为15~18块/m2,最适合马蹄金的生长发育。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控制马蹄金人工栽培中各关键步骤,如:马蹄金的种子预处理(采用萘乙酸),苗床基质的选择(使用黄土、蛭石、河沙及配上吡唑醚菌酯),优化栽培密度来规范性栽培马蹄金。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注意对马蹄金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病虫草害及时预防和防治,养护马蹄金的生长发育,实现马蹄金的规范性栽培。对于扩大马蹄金的种植规模及发挥利用这一苗族中草药资源有着深远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马蹄金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马蹄金种子处理:将马蹄金种子经水洗2~3次后自然风干,然后用质量分数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种5min,再次水洗2~3次,晾干;再用180mg/l的萘乙酸溶液浸种24h,取出种子,备用。

(2)苗床处理:苗床基质由黄土:蛭石:河沙:吡唑醚菌酯按50:25:15:3配制而成,基质配好后太阳下暴晒消毒,备用。

(3)育苗:将准备好的马蹄金种子均匀撒施在苗床上,撒施密度为28~30g/m2,撒施完毕后,再用少量蛭石覆盖,浇定根水;4~5天后出苗,待苗高10~12cm,出苗整齐时准备移栽。

(4)移栽定植:将育有马蹄金的苗床按长×宽为8cm×5cm切割成小块,按“品”字形移栽,移栽密度为15块/m2,移栽时确保马蹄金根部与地块土壤无缝对接,利于扎根定植。

(5)田间管理:4~5月份每月浇两次水,每次浇水随施高氮肥,6月份喷施一次杀菌剂预防病害,当有害虫为害时喷施杀虫剂防虫;待匍匐茎长长覆盖地面后,注意及时松土及除草,可使用选择性除草剂防治杂草。所述杀菌剂为戊唑醇或嘧菌酯,预防病害为锈病及菌核病;所述杀虫剂为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害虫为蛴螬和地老虎;所述选择性除草剂为麦草畏。

实施例2一种马蹄金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马蹄金种子处理:将马蹄金种子经水洗2~3次后自然风干,然后用质量分数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种8min,再次水洗2~3次,晾干;再用230mg/l的萘乙酸溶液浸种24h,取出种子,备用。

(2)苗床处理:苗床基质由黄土:蛭石:河沙:吡唑醚菌酯按50:25:15:3配制而成,基质配好后太阳下暴晒消毒,备用。

(3)育苗:将准备好的马蹄金种子均匀撒施在苗床上,撒施密度为28~30g/m2,撒施完毕后,再用少量蛭石覆盖,浇定根水;4~5天后出苗,待苗高10~12cm,出苗整齐时准备移栽。

(4)移栽定植:将育有马蹄金的苗床按长×宽为8cm×5cm切割成小块,按“品”字形移栽,移栽密度为18块/m2,移栽时确保马蹄金根部与地块土壤无缝对接,利于扎根定植。

(5)田间管理:4~5月份每月浇两次水,每次浇水随施高氮肥,6月份喷施一次杀菌剂预防病害,当有害虫为害时喷施杀虫剂防虫;待匍匐茎长长覆盖地面后,注意及时松土及除草,可使用选择性除草剂防治杂草。所述杀菌剂为戊唑醇或嘧菌酯,预防病害为锈病及菌核病;所述杀虫剂为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害虫为蛴螬和地老虎;所述选择性除草剂为麦草畏。

实施例3一种马蹄金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马蹄金种子处理:将马蹄金种子经水洗2~3次后自然风干,然后用质量分数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种6min,再次水洗2~3次,晾干;再用200mg/l的萘乙酸溶液浸种24h,取出种子,备用。

(2)苗床处理:苗床基质由黄土:蛭石:河沙:吡唑醚菌酯按50:25:15:3配制而成,基质配好后太阳下暴晒消毒,备用。

(3)育苗:将准备好的马蹄金种子均匀撒施在苗床上,撒施密度为28~30g/m2,撒施完毕后,再用少量蛭石覆盖,浇定根水;4~5天后出苗,待苗高10~12cm,出苗整齐时准备移栽。

(4)移栽定植:将育有马蹄金的苗床按长×宽为8cm×5cm切割成小块,按“品”字形移栽,移栽密度为16块/m2,移栽时确保马蹄金根部与地块土壤无缝对接,利于扎根定植。

(5)田间管理:4~5月份每月浇两次水,每次浇水随施高氮肥,6月份喷施一次杀菌剂预防病害,当有害虫为害时喷施杀虫剂防虫;待匍匐茎长长覆盖地面后,注意及时松土及除草,可使用选择性除草剂防治杂草。所述杀菌剂为戊唑醇或嘧菌酯,预防病害为锈病及菌核病;所述杀虫剂为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害虫为蛴螬和地老虎;所述选择性除草剂为麦草畏。

实施例4一种马蹄金的人工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马蹄金种子处理:将马蹄金种子经水洗2~3次后自然风干,然后用质量分数5%的次氯酸钠溶液浸种7min,再次水洗2~3次,晾干;再用180~230mg/l的萘乙酸溶液浸种24h,取出种子,备用。

(2)苗床处理:苗床基质由黄土:蛭石:河沙:吡唑醚菌酯按50:25:15:2~3配制而成,基质配好后太阳下暴晒消毒,备用。

(3)育苗:将准备好的马蹄金种子均匀撒施在苗床上,撒施密度为28~30g/m2,撒施完毕后,再用少量蛭石覆盖,浇定根水;4~5天后出苗,待苗高10~12cm,出苗整齐时准备移栽。

(4)移栽定植:将育有马蹄金的苗床按长×宽为8cm×5cm切割成小块,按“品”字形移栽,移栽密度为17块/m2,移栽时确保马蹄金根部与地块土壤无缝对接,利于扎根定植。

(5)田间管理:4~5月份每月浇两次水,每次浇水随施高氮肥,6月份喷施一次杀菌剂预防病害,当有害虫为害时喷施杀虫剂防虫;待匍匐茎长长覆盖地面后,注意及时松土及除草,可使用选择性除草剂防治杂草。所述杀菌剂为戊唑醇或嘧菌酯,预防病害为锈病及菌核病;所述杀虫剂为吡虫啉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害虫为蛴螬和地老虎;所述选择性除草剂为麦草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