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噻唑膦与苯噻菌酯的农药微乳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3138发布日期:2019-11-06 00:53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微乳剂,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噻唑膦与苯噻菌酯的农药微乳剂,属于农药及其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杨树天牛是我国杨、柳、榆、槭等树种的重要蛀干害虫,在我国已报道的杨树天牛达100多种。由于杨树天牛生活隐蔽、天敌种类少、生活史复杂,而杨树是我国造林绿化、防风固沙和速生丰产等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造成杨树天牛食物资源充足,在我国杨树天牛危害严重,年发生面积在60万hm2左右。10年来,黄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迅速蔓延,危害严重,使杨树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严重影响了林业健康发展。由于杨树天牛幼虫生活隐蔽,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杨树天牛的防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噻唑膦与苯噻菌酯的农药微乳剂,该微乳剂持效期长,对环境污染小,施药简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含有噻唑膦与苯噻菌酯的农药微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微乳剂的有效成分为噻唑膦与苯噻菌酯,噻唑膦与苯噻菌酯的重量比为1:7、1:2、2:1、7:1。

优选的,所述农药药膏还包括辅剂,噻唑膦、苯噻菌酯、辅剂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配制:

噻唑膦占所述农药药膏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0%,苯噻菌酯占所述农药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0%,其余为辅剂。

优选的,所述辅剂中各组分占所述农药制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乳化剂0.1—55%,溶剂0.1—45.0%,稳定剂0.1—7.0%,抗冻剂0.1—7.0%,水补充至100.0%。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选自三苯乙烯基酚环氧乙烷化磷酸三乙醇胺盐、烷基二聚氧乙烯磺酸钙盐、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联苯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溶剂选自环己酮、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甲苯、苯、环己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稳定剂选自氨基苯甲酸、焦性没食子酸、对硝基苯甲酸、蓖麻油、苏丹黑、没食子酸丙酯、3-氯-1,2-环氧氯丙烷、丁基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乙烯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山梨酸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山梨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噻唑膦、苯噻菌酯混配后增效作用明显,将所做成的微乳剂涂在树干的环剥处,药剂具有良好的输导作用而达到害虫为害的部位,特别是钻蛀性害虫为害的部位,同时在树干环剥处涂上具有内吸和触杀性的药剂,可以阻止害虫从树干底部与树干上部的来回爬行,大大减少了为害的机会;

第二,农药微乳剂按已有制备方法制成。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粘着力、持效性,施药简便,提高了药剂的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药剂可通过植株内吸,并且本发明微乳剂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可以阻止害虫在树干上下来回的爬行,从而也可大大减轻对植株的为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此(以下实施例所有组成均按重量百分比计)。

实施例1:48.0%噻唑膦·苯噻菌酯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噻唑膦42.0,苯噻菌酯6.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三苯乙烯基酚环氧乙烷化磷酸三乙醇胺盐15.0,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15.0;溶剂,二甲基甲酰胺5.0,吡咯烷酮6.0;稳定剂,焦性没食子酸0.5;抗冻剂,乙二醇0.5,丙三醇1.0;水9.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2:48.0%噻唑膦·苯噻菌酯水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噻唑膦6.0,苯噻菌酯42.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溶剂,二甲苯11.0,n-长链烷基吡咯烷酮10.0;乳化剂,2,4,6-三(1-苯乙基)苯酚聚(20)乙二醇磷酸单酯6.0;分散剂,聚乙烯醇0.5;抗冻剂,丙三醇0.5;水24.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水乳剂加工方法制成杀虫剂水乳剂。

实施例3:30.0%噻唑膦·苯噻菌酯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噻唑膦20.0,苯噻菌酯1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三苯乙烯基酚环氧乙烷化磷酸三乙醇胺盐22.0;溶剂,二甲苯20.0;抗冻剂,山梨醇3.0;稳定剂,焦性没食子酸5.0;水20.0;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4:20.0%噻唑膦·苯噻菌酯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噻唑膦10.0,苯噻菌酯1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聚氧乙烯基苯酚醚12.0;联苯酚聚氧乙烯醚13.0;溶剂,甲醇8.0,甲苯6.0;稳定剂,丁基缩水甘油醚0.1;抗冻剂,丙三醇0.1;水40.8。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5:30.0%噻唑膦·苯噻菌酯微乳剂组成及制备方法

主剂各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噻唑膦10.0,苯噻菌酯20.0;

辅剂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乳化剂,聚氧乙烯苯基苯酚醚0.1;溶剂,二甲基甲酰胺0.5,吡咯烷酮0.5;稳定剂,焦性没食子酸1.0;抗冻剂,乙二醇4.0,丙三醇4.0;水59.9。

将上述重量比的原料混配后用传统的微乳剂加工方法制成微乳剂。

实施例6、室内混剂增效毒力测定

将各供试药剂分别配成相应浓度,用微量进样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吸取配好的农药,滴于光肩星天牛3龄幼虫的前胸背板,不同药剂之间用丙酮涮洗微量进样器,每头滴1µl,每浓度30头,同时设置5%丙酮液做对照处理,24h观察幼虫死亡数。计算lc50值及毒力回归方程和共毒系数。共毒系数采用孙云沛法计算。

共毒系数ctc=100×实际混用的毒力指数/理论混用的毒力指数

当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时,表明有增效作用;接近100,表示有相加作用;明显小于100,表明有拮抗作用。

噻唑膦、苯噻菌酯各个配比混配对光肩星天牛有效致死中浓度lc50值按序(1:7、1:2、1:1、2:1、7:1)分别为26.74、24.53、56.19、20.17、22.38mg/ml;噻唑膦与苯噻菌酯各个配比混配的共毒系数按序(1:7、1:2、1:1、2:1、7:1)分别为133.73、137.89、105.48、148.72、146.31。噻唑膦与苯噻菌酯配比为1:7、1:2、2:1、7:1具有增效作用,其中配比为2:1时增效作用最明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