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时高温促进扭黄茅种子萌发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0429发布日期:2018-11-07 07:14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子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高温设备短时处理最终实现快速提高扭黄茅种子萌发率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扭黄茅(heteropogoncontortus)又称地筋,隶属于禾本科(gramineae)黄茅属(heteropogon)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干热河谷草地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优势种群;分布于中国西南、华南及浙江、湖北等地。在中国南亚热带丘陵低山有分布;在横断山山地、河谷的石砾质阳坡,形成单优势群落。扭黄茅常呈束状生长,芒状种子成熟后相互缠绕,故称“扭黄茅”,其须根发达,喜热且抗旱,耐贫瘠土壤,在退化燥红土上的优势尤其突出,是干热河谷的优势乡土草本植物。该植物在开花前草品质好,芒成熟前可作为较好的饲料或干草料。还可作为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先锋物种。但据文献报道,其种子萌发率不高,有待解决扭黄茅的种子萌发率,节约种质资源,提升其在生态恢复中的效果及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快速提高扭黄茅种子萌发率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短时高温促进扭黄茅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收及筛选: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扭黄茅种子成熟期,用枝剪直接剪下有种子的果穗,一并采集带回室内;采收后及时清除芒等其它杂质,去除种皮呈白色或黄色或黄绿色的不成熟种子,保留种皮颜色呈深褐色至黑色的种子备用;

(2)高温处理:用恒温干燥箱设置箱内温度70℃,同时将磁盘或其它耐高温的托盘放入箱内,当箱内温度升至70℃时,将上述备用种子放入托盘内在70℃的恒温下处理10~20min,处理期间要不断翻动种子,使其每粒种子受热均匀;处理结束后取出放置于室内,再翻动3~5次,降至室温后备用;

(3)种子萌发:将高温处理过的种子放在蛭石或滤纸上萌发,温度控制在(25±2)℃,萌发率达80%以上。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步骤2)高温处理所采用的处理时间为15min。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步骤2)高温处理所采用的处理时间为18min。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步骤2)高温处理所采用的处理时间为20min。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步骤2)高温处理所采用的处理时间为12min。

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步骤2)高温处理所采用的处理时间为1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短时高温促进扭黄茅种子萌发的方法打破了草本植物一般不采用高温处理的惯性思维,成功地找到了一种利用短时高温处理下促进其种子萌发的方法,最终其种子萌发率比处理前显著提高了近一倍,萌发率达80%以上,最高可达88.5%。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易行,设施要求少,技术要求简单,易推广应用的优点,在扭黄茅种苗生产及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工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短时高温促进扭黄茅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采收及筛选: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扭黄茅种子成熟期,用枝剪直接剪下有种子的果穗,一并采集带回室内;采收后及时清除芒等其它杂质,去除种皮呈白色或黄色或黄绿色的不成熟种子,保留种皮颜色呈深褐色至黑色的种子备用;

(2)高温处理:用恒温干燥箱设置箱内温度70℃,同时将磁盘或其它耐高温的托盘放入箱内,当箱内温度升至70℃时,将上述备用种子放入托盘内在70℃的恒温下处理10~20min,处理期间要不断翻动种子,使其每粒种子受热均匀;处理结束后取出放置于室内,再翻动3~5次,降至室温后备用;

(3)种子萌发:将高温处理过的种子放在蛭石或滤纸上萌发,温度控制在(25±2)℃,萌发率达80%以上。

下面本发明采用五组实施例进行详述。

见实施例1,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步骤2)高温处理所采用的处理时间为10min。

见实施例2,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步骤2)高温处理所采用的处理时间为15min。

见实施例3,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步骤2)高温处理所采用的处理时间为20min。

见实施例4,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步骤2)高温处理所采用的处理时间为12min。

见实施例5,进一步为,本发明该方法步骤2)高温处理所采用的处理时间为18min。

实施例1

(1)种子采收及筛选:

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扭黄茅种子成熟期,用枝剪直接剪下有种子的果穗,一并采集带回室内;采收后及时清除芒等其它杂质,去除种皮呈白色或黄色或黄绿色的不成熟种子,保留种皮颜色呈深褐色至黑色的种子备用;

(2)高温处理:

用恒温干燥箱设置箱内温度70℃,同时将磁盘或其它耐高温的托盘放入箱内,当箱内温度升至70℃时,将上述备用种子放入托盘内在70℃的恒温下处理10min,处理期间要不断翻动种子,使其每粒种子受热均匀;处理结束后取出放置于室内,再翻动3~5次,降至室温后备用;

(3)种子萌发:

将高温处理过的种子放在蛭石或滤纸上萌发,温度控制在(25±2)℃,萌发率达80.6%。

实施例2

(1)种子采收及筛选:

同实施例1;

(2)高温处理:

用恒温干燥箱设置箱内温度70℃,同时将磁盘或其它耐高温的托盘放入箱内,当箱内温度升至70℃时,将上述备用种子放入托盘内在70℃的恒温下处理15min,处理期间要不断翻动种子,使其每粒种子受热均匀;处理结束后取出放置于室内,再翻动3~5次,降至室温后备用;

(3)种子萌发:

将高温处理过的种子放在蛭石或滤纸上萌发,温度控制在(25±2)℃,萌发率达88.5%。

实施例3

(1)种子采收及筛选:

同实施例1;

(2)高温处理:

用恒温干燥箱设置箱内温度70℃,同时将磁盘或其它耐高温的托盘放入箱内,当箱内温度升至70℃时,将上述备用种子放入托盘内在70℃的恒温下处理20min,处理期间要不断翻动种子,使其每粒种子受热均匀;处理结束后取出放置于室内,再翻动3~5次,降至室温后备用;

(3)种子萌发:

将高温处理过的种子放在蛭石或滤纸上萌发,温度控制在(25±2)℃,萌发率达83.7%。

实施例4

(1)种子采收及筛选:

同实施例1;

(2)高温处理:

用恒温干燥箱设置箱内温度70℃,同时将磁盘或其它耐高温的托盘放入箱内,当箱内温度升至70℃时,将上述备用种子放入托盘内在70℃的恒温下处理12min,处理期间要不断翻动种子,使其每粒种子受热均匀;处理结束后取出放置于室内,再翻动3~5次,降至室温后备用;

(3)种子萌发:

将高温处理过的种子放在蛭石或滤纸上萌发,温度控制在(25±2)℃,萌发率达85.8%。

实施例5

(1)种子采收及筛选:

同实施例1;

(2)高温处理:

用恒温干燥箱设置箱内温度70℃,同时将磁盘或其它耐高温的托盘放入箱内,当箱内温度升至70℃时,将上述备用种子放入托盘内在70℃的恒温下处理18min,处理期间要不断翻动种子,使其每粒种子受热均匀;处理结束后取出放置于室内,再翻动3~5次,降至室温后备用;

(3)种子萌发:

将高温处理过的种子放在蛭石或滤纸上萌发,温度控制在(25±2)℃,萌发率达85.4%。

其中以实施例2为较佳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