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乔木的移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4927发布日期:2018-09-21 19:43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乔木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乔木的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的树木,由根部发生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有明显区分。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通常高达六米至数十米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其往往树体高大,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米以上)、大乔(21-30米)、中乔(11-20米)、小乔(6-10米)等有四级。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酸角 、木棉、松树、玉兰、泓森槐等。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又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 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米以下),主干低矮,主干不明显,呈丛生状态的树木,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乔木分布广泛,已知的地方基本都有乔木生长,包括戈壁滩、沙漠等环境恶劣的地方。分布最多的还是环境温暖湿润的大陆。乔木在移植栽种过程中,需要对根部的侧根进行破坏,而重新栽 种后根部因侧根缺失而导致供给能力远不如从前,无法满足植物本身生长的需要,从而导致树木的死亡。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乔木的移栽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乔木的移栽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乔木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待移植的苗木,并对待移植的苗木进行修枝,且修枝长度为总枝长度的1/3,并保留未修剪树枝的枝叶,同时对苗木进行断根处理,且断根长度为总长度的1/2;

S2:将S1中处理后的苗木移出,在移出过程中,需保留苗木根部土壤,且土壤的直径为苗木胸径的3-4倍,并在其根部外侧均匀喷涂护根液,然后利用黑色遮阳网将其覆盖,置于潮湿的无光环境中放置,每隔6-9h还需在其根部喷洒水与营养液的混合液,以保证其根部的含水量,备用;

S3:在移植前挖好栽植坑,且栽植坑深度比裸根根深8-12cm,栽植坑深度比裸根的横截面积大一倍,并向栽种坑移入微生物肥料,且微生物肥料的用量为250-400g/棵,然后在利用土壤将其覆盖,静置5-8天;

S4:选取外部环境在18-24摄氏度的晴朗天气,将S2中处理后的苗木移植到栽植坑内,再次向其中喷洒生根液,然后利用土壤将其压实,并喷洒适量的水分,然后利用支架进行支撑;

S5:种植完成后,每隔3-6天,需在苗木周围喷洒水与营养液的混合液,以保证新移植的苗木对营养的需求,在雨季排水对于新植苗木很重要,需对其进行及时排水,以保证苗木周围的积水时间不超过12h,每周需对树冠进行喷雾。

优选的,在S2中的水与营养液的摩尔质量比为10:1。

优选的,在S2中的护根液为水、绿泥石、吲哚丁酸、生长素以及腐殖酸料的混合液,且水、绿泥石、吲哚丁酸、生长素以及腐殖酸料的重量比为10:0.5:0.5:0.1: 1。

优选的,在S2中的营养液为水、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以及矿物质的混合液,且水、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以及矿物质的重量比为5:0.5:0.5: 1。

优选的,在S1中的在进行修剪后,需在修剪口处涂抹营养液,且营养液涂抹均匀,然后利用黑色网布遮挡。

优选的,在S3中的微生物肥料为动物粪便、腐殖酸料、酒糟以及复合肥的混合物,且动物粪便、腐殖酸料、酒糟以及复合肥的重量比为1:0.5:0.5: 1。

优选的,所述动物粪便具体为发酵过的牛粪、羊粪以及鸡鸭粪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乔木的移栽方法,有益效果在于:该乔木的移栽方法通过在移植前,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并对其修剪处进行必要的处理,能够有效避免苗木在运输中受到损伤,并对栽种地进行处理,能够更加快速的改变土壤的环境和土壤中营养物的含量,从而让苗木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有更好的土壤环境,能够保证苗木在后期生长的营养需求,大大提高了移栽存活率,符合现在发展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乔木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待移植的苗木,并对待移植的苗木进行修枝,且修枝长度为总枝长度的1/3,并保留未修剪树枝的枝叶,同时对苗木进行断根处理,且断根长度为总长度的1/2;

S2:将S1中处理后的苗木移出,在移出过程中,需保留苗木根部土壤,且土壤的直径为苗木胸径的3-4倍,并在其根部外侧均匀喷涂护根液,然后利用黑色遮阳网将其覆盖,置于潮湿的无光环境中放置,每隔6h还需在其根部喷洒水与营养液的混合液,以保证其根部的含水量,备用;

S3:在移植前挖好栽植坑,且栽植坑深度比裸根根深8cm,栽植坑深度比裸根的横截面积大一倍,并向栽种坑移入微生物肥料,且微生物肥料的用量为250g/棵,然后在利用土壤将其覆盖,静置5天;

S4:选取外部环境在18摄氏度的晴朗天气,将S2中处理后的苗木移植到栽植坑内,再次向其中喷洒生根液,然后利用土壤将其压实,并喷洒适量的水分,然后利用支架进行支撑;

S5:种植完成后,每隔3天,需在苗木周围喷洒水与营养液的混合液,以保证新移植的苗木对营养的需求,在雨季排水对于新植苗木很重要,需对其进行及时排水,以保证苗木周围的积水时间不超过12h,每周需对树冠进行喷雾。

在S2中的水与营养液的摩尔质量比为10:1。

在S2中的护根液为水、绿泥石、吲哚丁酸、生长素以及腐殖酸料的混合液,且水、绿泥石、吲哚丁酸、生长素以及腐殖酸料的重量比为10:0.5:0.5:0.1: 1。

在S2中的营养液为水、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以及矿物质的混合液,且水、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以及矿物质的重量比为5:0.5:0.5: 1。

在S1中的在进行修剪后,需在修剪口处涂抹营养液,且营养液涂抹均匀,然后利用黑色网布遮挡。

在S3中的微生物肥料为动物粪便、腐殖酸料、酒糟以及复合肥的混合物,且动物粪便、腐殖酸料、酒糟以及复合肥的重量比为1:0.5:0.5: 1。

所述动物粪便具体为发酵过的牛粪、羊粪以及鸡鸭粪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乔木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待移植的苗木,并对待移植的苗木进行修枝,且修枝长度为总枝长度的1/3,并保留未修剪树枝的枝叶,同时对苗木进行断根处理,且断根长度为总长度的1/2;

S2:将S1中处理后的苗木移出,在移出过程中,需保留苗木根部土壤,且土壤的直径为苗木胸径的3-4倍,并在其根部外侧均匀喷涂护根液,然后利用黑色遮阳网将其覆盖,置于潮湿的无光环境中放置,每隔7h还需在其根部喷洒水与营养液的混合液,以保证其根部的含水量,备用;

S3:在移植前挖好栽植坑,且栽植坑深度比裸根根深9cm,栽植坑深度比裸根的横截面积大一倍,并向栽种坑移入微生物肥料,且微生物肥料的用量为300g/棵,然后在利用土壤将其覆盖,静置6天;

S4:选取外部环境在20摄氏度的晴朗天气,将S2中处理后的苗木移植到栽植坑内,再次向其中喷洒生根液,然后利用土壤将其压实,并喷洒适量的水分,然后利用支架进行支撑;

S5:种植完成后,每隔4天,需在苗木周围喷洒水与营养液的混合液,以保证新移植的苗木对营养的需求,在雨季排水对于新植苗木很重要,需对其进行及时排水,以保证苗木周围的积水时间不超过12h,每周需对树冠进行喷雾。

在S2中的水与营养液的摩尔质量比为10:1。

在S2中的护根液为水、绿泥石、吲哚丁酸、生长素以及腐殖酸料的混合液,且水、绿泥石、吲哚丁酸、生长素以及腐殖酸料的重量比为10:0.5:0.5:0.1: 1。

在S2中的营养液为水、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以及矿物质的混合液,且水、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以及矿物质的重量比为5:0.5:0.5: 1。

在S1中的在进行修剪后,需在修剪口处涂抹营养液,且营养液涂抹均匀,然后利用黑色网布遮挡。

在S3中的微生物肥料为动物粪便、腐殖酸料、酒糟以及复合肥的混合物,且动物粪便、腐殖酸料、酒糟以及复合肥的重量比为1:0.5:0.5: 1。

所述动物粪便具体为发酵过的牛粪、羊粪以及鸡鸭粪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实施例3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乔木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待移植的苗木,并对待移植的苗木进行修枝,且修枝长度为总枝长度的1/3,并保留未修剪树枝的枝叶,同时对苗木进行断根处理,且断根长度为总长度的1/2;

S2:将S1中处理后的苗木移出,在移出过程中,需保留苗木根部土壤,且土壤的直径为苗木胸径的3-4倍,并在其根部外侧均匀喷涂护根液,然后利用黑色遮阳网将其覆盖,置于潮湿的无光环境中放置,每隔8h还需在其根部喷洒水与营养液的混合液,以保证其根部的含水量,备用;

S3:在移植前挖好栽植坑,且栽植坑深度比裸根根深11cm,栽植坑深度比裸根的横截面积大一倍,并向栽种坑移入微生物肥料,且微生物肥料的用量为350g/棵,然后在利用土壤将其覆盖,静置7天;

S4:选取外部环境在22摄氏度的晴朗天气,将S2中处理后的苗木移植到栽植坑内,再次向其中喷洒生根液,然后利用土壤将其压实,并喷洒适量的水分,然后利用支架进行支撑;

S5:种植完成后,每隔5天,需在苗木周围喷洒水与营养液的混合液,以保证新移植的苗木对营养的需求,在雨季排水对于新植苗木很重要,需对其进行及时排水,以保证苗木周围的积水时间不超过12h,每周需对树冠进行喷雾。

在S2中的水与营养液的摩尔质量比为10:1。

在S2中的护根液为水、绿泥石、吲哚丁酸、生长素以及腐殖酸料的混合液,且水、绿泥石、吲哚丁酸、生长素以及腐殖酸料的重量比为10:0.5:0.5:0.1: 1。

在S2中的营养液为水、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以及矿物质的混合液,且水、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以及矿物质的重量比为5:0.5:0.5: 1。

在S1中的在进行修剪后,需在修剪口处涂抹营养液,且营养液涂抹均匀,然后利用黑色网布遮挡。

在S3中的微生物肥料为动物粪便、腐殖酸料、酒糟以及复合肥的混合物,且动物粪便、腐殖酸料、酒糟以及复合肥的重量比为1:0.5:0.5: 1。

所述动物粪便具体为发酵过的牛粪、羊粪以及鸡鸭粪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实施例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乔木的移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待移植的苗木,并对待移植的苗木进行修枝,且修枝长度为总枝长度的1/3,并保留未修剪树枝的枝叶,同时对苗木进行断根处理,且断根长度为总长度的1/2;

S2:将S1中处理后的苗木移出,在移出过程中,需保留苗木根部土壤,且土壤的直径为苗木胸径的3-4倍,并在其根部外侧均匀喷涂护根液,然后利用黑色遮阳网将其覆盖,置于潮湿的无光环境中放置,每隔9h还需在其根部喷洒水与营养液的混合液,以保证其根部的含水量,备用;

S3:在移植前挖好栽植坑,且栽植坑深度比裸根根深12cm,栽植坑深度比裸根的横截面积大一倍,并向栽种坑移入微生物肥料,且微生物肥料的用量为400g/棵,然后在利用土壤将其覆盖,静置8天;

S4:选取外部环境在24摄氏度的晴朗天气,将S2中处理后的苗木移植到栽植坑内,再次向其中喷洒生根液,然后利用土壤将其压实,并喷洒适量的水分,然后利用支架进行支撑;

S5:种植完成后,每隔6天,需在苗木周围喷洒水与营养液的混合液,以保证新移植的苗木对营养的需求,在雨季排水对于新植苗木很重要,需对其进行及时排水,以保证苗木周围的积水时间不超过12h,每周需对树冠进行喷雾。

在S2中的水与营养液的摩尔质量比为10:1。

在S2中的护根液为水、绿泥石、吲哚丁酸、生长素以及腐殖酸料的混合液,且水、绿泥石、吲哚丁酸、生长素以及腐殖酸料的重量比为10:0.5:0.5:0.1: 1。

在S2中的营养液为水、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以及矿物质的混合液,且水、微量元素、微生物菌剂以及矿物质的重量比为5:0.5:0.5: 1。

在S1中的在进行修剪后,需在修剪口处涂抹营养液,且营养液涂抹均匀,然后利用黑色网布遮挡。

在S3中的微生物肥料为动物粪便、腐殖酸料、酒糟以及复合肥的混合物,且动物粪便、腐殖酸料、酒糟以及复合肥的重量比为1:0.5:0.5: 1。

所述动物粪便具体为发酵过的牛粪、羊粪以及鸡鸭粪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在移植前,对其进行修剪处理,并对其修剪处进行必要的处理,能够有效避免苗木在运输中受到损伤,并对栽种地进行处理,能够更加快速的改变土壤的环境和土壤中营养物的含量,从而让苗木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有更好的土壤环境,能够保证苗木在后期生长的营养需求,大大提高了移栽存活率,符合现在发展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