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化养殖蚯蚓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00893发布日期:2018-11-02 21:2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蚯蚓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标准化养殖食品级蚯蚓的方法。

背景技术

蚯蚓又名地龙,蚯蚓干蛋白含量达到70%是制备药材,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的原料另外蚯蚓还可用做畜禽和鱼饲料,用蚯蚓喂养的鸡和鱼长的快,味道鲜美,蚯蚓粪中含有22.5%蛋白和丰富的粗灰分、钙、磷、钾和维生素,可作花卉,花草果树温室植物的高档有机肥。

目前,蚯蚓的养殖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如申请号为cn201310047641.8、申请号为cn201610206687.3、申请号为cn201510747429.1的中国发明专利均公开了蚯蚓的养殖技术,这些方法一般通过牛粪、猪粪等动物粪便以及稻草、麦秆等为饲料平铺在土地上作为养殖床来进行养殖。但养殖蚯蚓时,常常遇到很大难题,蚯蚓生长速度慢,温度、湿度都需要注意,所需人工多,死亡率高,收获蚯蚓人工效率太低,每人每天分选10~20kg蚯蚓就很困难,由于土壤湿度大,往往人工手选时易损伤蚯蚓,人工低效率不适合工业化蚯蚓的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蚯蚓养殖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养殖蚯蚓的方法,成本低、养殖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适宜工业化生产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养殖蚯蚓的方法,利用自动化立体养殖装置进行蚯蚓养殖;

所述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包括养殖床、导入传送带和导出传送带;

所述养殖床包括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层养殖传送带,每层养殖传送带包括两个驱动轮和套在两个驱动轮上的带体,上层养殖传送带的物料输出端位于下层养殖传送带的带体上方;所述导入传送带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养殖床最上层的养殖传送带上方,所述养殖床最下层养殖传送带的输出端下方设有导出传送带;

在所述养殖床上接种蚯蚓种,所述蚯蚓种接种量为1.2~3.2kg/m2;将无污染的有机饲料通过所述导入传送带传入养殖床,蚯蚓在温度15~28℃、湿度60~80%的条件下养殖30~45d,所述蚯蚓养殖时,蚯蚓种和有机饲料随所述养殖传送带的滚动掉落至下一层养殖传送带,直至从导出传送带上导出混合物料,从混合物料中分离得到成熟蚯蚓。

优选的,所述养殖床中养殖传送带层数为2~12层,每层养殖传送带的长度为2~100m、宽度1~2m。

优选的,所述养殖床还包括总控柜、喷淋器和灯带;每层养殖传送带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喷淋器和灯带;所述养殖传送带、喷淋器和灯带与总控柜电连接,由总控柜统一控制。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蚯蚓种的质量为0.3~0.8g/条。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有机饲料选自牛粪、秸秆、菌菇、玉米粉、蔬菜和果渣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利用分筛装置从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料分离得到成熟蚯蚓。

优选的,所述分筛装置包括两个驱动轮、套在所述驱动轮上的传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外层滚筒状的分筛带,所述分筛带上有筛孔和位于分筛带内侧的阻隔柱。

优选的,所述筛孔的孔径为2~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养殖蚯蚓的方法,利用自动化立体养殖装置进行蚯蚓养殖;所述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包括养殖床、导入传送带和导出传送带;将无污染的有机饲料通过所述导入传送带传入养殖床,蚯蚓在温度15~28℃、湿度60~80%的条件下养殖30~45d,所述蚯蚓养殖时,蚯蚓种和有机饲料随所述养殖传送带的滚动掉落至下一层养殖传送带,直至从导出传送带上导出混合物料,从混合物料中分离得到成熟蚯蚓。本发明所述标准化养殖蚯蚓的方法通过控制养殖的温湿度、蚯蚓接种量、饲料无污染以及养殖期间定期翻堆的结合,提供了最适宜蚯蚓生长和消化分解的温湿度,使得蚯蚓转化有机物的效率达到最大,从而蚯蚓在此标准化养殖下保持新陈代谢最为旺盛的状态,进而缩短了蚯蚓养殖时间,还可以提高成熟蚯蚓的增重。

蚯蚓是一种杂食性的低等腐生动物,具有较强的富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能力,本领域也常将蚯蚓用作垃圾处理、重金属污染处理的生物反应器。然而蚯蚓的这种能力在其作为人和动物食用原料时也存在潜在的隐患,如果饲料喂食不当则会导致蚯蚓体内富集大量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作为药用或食品原料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本发明所述标准化养殖食品级蚯蚓的方法采用无污染的有机饲料对蚯蚓进行喂养,能够从源头上切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蚯蚓的污染,使获得的蚯蚓可以直接作为饲料原料、食品原料、药品原料或保健品原料使用。

本发明通过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的养殖床不同层养殖传送带不断翻转蚯蚓和有机饲料,不断翻滚掉落使得有机饲料与蚯蚓充分接触,节省了人工添加有机饲料以及翻堆散热的成本,自动翻转的效率高且不会对蚯蚓造成损伤。蚯蚓养殖床的透气性对于蚯蚓的新陈代谢有显著影响,蚯蚓依靠养殖床中的氧气呼吸,透气性越好新陈代谢越旺盛,本发明通过养殖床的多层养殖传送带间的翻滚带动氧气进入有机饲料和蚯蚓组成的混合物料中,为蚯蚓的生长代谢提供充足的氧气,进而通过提高新陈代谢来提高蚯蚓的生长速率,仅需30~45d即可获得成熟蚯蚓。

本发明所述标准化养殖蚯蚓的方法在养殖过程中人工成本极低,适宜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与常规的箱式养殖相比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生产成熟蚯蚓的时间短、效率高。

本发明所述标准化养殖蚯蚓的方法为蚯蚓提供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环境条件,能够有效降低因饲养环境差导致的蚯蚓死亡和患病。而且本发明所述方法的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翻堆等操作不能控制力道轻重而导致的蚯蚓损伤和死亡。

附图说明

图1为立体自动化蚯蚓养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喷淋器,2为灯带,3为有机饲料,4为驱动轮,5为带体,6为总控柜,7为导入传送带,8为导出传送带;

图2为分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9为分筛装置,10为传送带,11为分筛带,12为成熟蚯蚓,13为其他物料收集盒,14为蚯蚓收集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标准化养殖蚯蚓的方法,利用自动化立体养殖装置进行蚯蚓养殖;

所述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包括养殖床、导入传送带和导出传送带;

所述养殖床包括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层养殖传送带,每层养殖传送带包括两个驱动轮和套在两个驱动轮上的带体,上层养殖传送带的物料输出端位于下层养殖传送带的带体上方;所述导入传送带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养殖床最上层的养殖传送带上方,所述养殖床最下层养殖传送带的输出端下方设有导出传送带;

在所述养殖床上接种蚯蚓种,所述蚯蚓种接种量为1.2~3.2kg/m2;将无污染的有机饲料通过所述导入传送带传入养殖床,蚯蚓在温度15~28℃、湿度60~80%的条件下养殖30~45d,所述蚯蚓养殖时,蚯蚓种和有机饲料随所述养殖传送带的滚动掉落至下一层养殖传送带,直至从导出传送带上导出混合物料,从混合物料中分离得到成熟蚯蚓。

本发明通过立体自动化养殖蚯蚓的装置进行食品级蚯蚓的标准化养殖,以提高蚯蚓生长速率。本发明将培养环境设置为蚯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的条件并保持恒定,再结合自动化输送有机饲料以及自动化翻转,使得蚯蚓的代谢分解能力旺盛状态得到保持,进而提高蚯蚓生长速率,仅需30~45d即可得到成熟蚯蚓,所得成熟蚯蚓增重明显。

本发明对蚯蚓种类无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已知的蚯蚓品种即可。

本发明利用的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养殖床、导入传送带和导出传送带;

所述养殖床包括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层养殖传送带,每层养殖传送带包括两个驱动轮和套在两个驱动轮上的带体,上层养殖传送带的物料输出端位于下层养殖传送带的带体上方。优选的,所述相邻两层养殖传送带在水平位置上至少有1/3以上重叠,更优选为1/2~4/5。本发明优选的将所述相邻两层养殖传送带运动方向设置为相反方向,不仅能够使蚯蚓顺利掉落到下层传送带并且在带体上的停留时间最大。

在本发明中,所述养殖床的养殖传送带层数为1~12层,每个养殖传送带的长度为0.4~5m、宽度1~2m。所述层数优选为7~11层,更优选为10层;所述养殖传送带的长度指的是两个驱动轮水平方向最远端两点的距离,所述长度优选为1~3m,更优选为1.4m;所述养殖传送带的宽度指的是带体宽度,所述宽度优选为1.2~1.6m,更优选为1.5m。

本发明所述养殖传送带上接种有蚯蚓种,无污染的有机饲料被导入传送带导入,不断传入到养殖传送带带体上,随着养殖床的养殖传送带转动,有机饲料和蚯蚓掉入下一层养殖传送带带体上,通过不断翻转有机饲料和蚯蚓实现自动翻转搅拌,自动化提高通气量并降低散热,控制蚯蚓养殖时的环境条件,以保持蚯蚓新陈代谢的旺盛。

在本发明中,所述养殖床还包括总控柜、喷淋器和灯带;每层养殖传送带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喷淋器和灯带;所述养殖传送带、喷淋器和灯带与总控柜电连接,由总控柜统一控制。具体的,本发明设置灯带是为了防止蚯蚓逃离,在夜间开启灯带能够有效地防止蚯蚓从蚯蚓带中逃离。本发明设置喷淋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养殖床的湿度。

本发明所述导入传送带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养殖床最上层的养殖传送带上方,所述养殖床最下层养殖传送带的输出端下方设有导出传送带。在本发明中,所述导入传送带优选为向上倾斜;所述导出传送带的方向优选为向下倾斜。

在本发明中,所述导入传送带、导出传送带与养殖床的养殖传送带结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对所述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的材质无特殊限定,包括但不限于铁、不锈钢或硬质塑料。

本发明在所述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的养殖床上接种蚯蚓种,蚯蚓种接种量为1.2~3.2kg/m2,优选为1.4~2.0kg/m2,更优选为1.5kg/m2;本发明所述蚯蚓种的质量优选为0.3~0.8g/条。本发明所述在养殖床上接种蚯蚓种是将蚯蚓种平铺于所述养殖床最上层的养殖传送带带体上。

本发明将无污染的有机饲料通过所述导入传送带传入养殖床。本发明所述方法仅需将无污染的有机饲料直接导入养殖床即可,无需对有机饲料进行发酵等处理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成熟蚯蚓,从而降低了有机饲料的处理成本,节约时间和成本。

本发明优选的将无污染的有机饲料制成厚度10~30cm且与导入传送带同宽的形状,通过导入传送带传入养殖床。更优选的,所述厚度为15~25cm。

本发明所述无污染的有机饲料是指不含有重金属、农药等有害物质的能够被蚯蚓分解的有机物质所构成的饲料。为了防止蚯蚓的强富集能力将有害物质留置在其体内,本发明从源头上对蚯蚓能够接触到的饲料成分进行控制,选择无污染的有机饲料饲养蚯蚓能够获得不含有重金属的食品级蚯蚓。进一步的,本发明为了防止蚯蚓富集有害物质,所述养殖传送带的带体材质优选为食品级传输带。

在本发明中,所述无污染的有机饲料优选的选自牛粪、秸秆、菌菇、玉米粉、蔬菜和果渣中的一种或多种。当选择多种无污染的原料作为有机饲料时,本发明对各原料之间的用量比例无特殊限定。

将有机饲料导入到接种有蚯蚓种的养殖床上后,在温度15~28℃、湿度60~85%的条件下养殖蚯蚓30~45d,所述养殖蚯蚓时,蚯蚓种和有机饲料随所述养殖传送带的滚动掉落至下一层养殖传送带,直至从导出传送带上导出包含成熟蚯蚓的混合物料。本发明所述蚯蚓养殖的温度优选为20~24℃,更优选为22℃;所述蚯蚓养殖湿度优选为70~80%,更优选为75%。在本发明中,养殖床上养殖蚯蚓的时间更优选为32~35d,即得获得成熟蚯蚓。

本发明优选的通过设置在养殖床每个养殖传送带上方的喷淋器进行定期喷淋,以确保蚯蚓养殖时的湿度;具体喷淋时间间隔根据喷淋量以及环境湿度等条件进行控制。本发明优选的,当环境湿度低于68℃时,喷淋器开启,每小时每平米喷淋量为8~15ml,更优选为10ml。

在本发明中,所述养殖床的传送带转速优选为2~20r/min,更优选为6r/min。

在本发明中,进行所述蚯蚓养殖时,养殖传送带上的有机饲料和蚯蚓通过养殖传送带的传动被翻转传送到下一层,利用重力进行翻转的方式不但能够节约能耗以及人工,还能够充分增加有机饲料和蚯蚓反应时的透气量,从而保障蚯蚓新陈代谢旺盛。

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蚯蚓逃脱,在夜间开启灯带进行灯光照明。

本发明优选的通过分筛装置从得到的混合物料中分离得到成熟蚯蚓,即混合物料分离为成熟蚯蚓与其他混合物料,若其他混合物料中还含有大量未被利用的有机饲料,则将其他混合物料继续投入到蚯蚓自动化立体养殖装置中作为无污染的有机饲料使用。

本发明所述分筛装置优选的包括所述分筛装置包括两个驱动轮、套在所述驱动轮上的传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外层滚筒状的分筛带,所述分筛带上有筛孔和位于分筛带内侧的阻隔柱。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所述的分筛带为滚筒状并套在传动带的外层。所述分筛带上的阻隔柱用于拦截蚯蚓,非蚯蚓成分则从分筛带的筛孔中掉落。

在本发明中,所述分筛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带出口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设置于所述传送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

当混合物料被导入所述分筛装置后,首先落入外层不断滚动的分筛带,非蚯蚓成分从分筛带的筛孔中漏出,随着分筛带滚动掉落至设置于传动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中;蚯蚓从筛孔漏出后被阻隔柱拦截在分筛带上,防止其掉落到其他物料收集盒中,当阻隔柱随着分筛带运动至最顶端时蚯蚓从分筛带掉落至传送带上,由传送带传运送到传送带导出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中,实现快速分离蚯蚓和非蚯蚓成分。

人工分选蚯蚓的成本高、效率低,每人每天分选10~20kg蚯蚓就很困难了,本发明提供的分筛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蚯蚓养殖的效率。

如图2所示的分筛装置,9为分筛装置,10为养殖传送带,11为分筛带,12为成熟蚯蚓,13为其他物料收集盒,14为蚯蚓收集盒。所述分筛带11上有筛孔,筛孔周围带有垂直于分筛带的阻隔柱,阻隔柱能防止蚯蚓从筛孔中掉落。

在本发明中,所述筛孔的孔径优选为2~5cm,更优选为3~4c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标准化立体养殖食品级蚯蚓的方法,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适宜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同时培养得到成熟蚯蚓的时间短,仅需30~45d(常规养殖需要50~60d),增重明显,能够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所述标准化立体养殖方法得到的食品级蚯蚓色泽亮丽,富含丰富的蛋白和微量元素,死亡率在0.03%以下,可作为饲料级、食品级、药品级或保健品原料直接使用,安全可靠。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在室内设置一个如图1所示的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该装置包括导入传送带7、导出传送带8和养殖床;所述养殖床包括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层养殖传送带,上层养殖传送带的物料移出端位于下层养殖传送带的带体上方,每层养殖传送带包括两个驱动轮4和套在两个驱动轮上的带体5,相邻两层养殖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不同。所述养殖传送带的长为50m,宽为1.5m,养殖传送带共10层。所述养殖床还包括总控柜6、喷淋器1和灯带2;每层养殖传送带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喷淋器1和灯带2;所述养殖传送带、喷淋器1和灯带2与总控柜电6连接,由总控柜6统一控制。所述养殖床最上层的养殖传送带上方设有一个向上倾斜的导入传送带7,所述养殖床最下层的养殖传送带下方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导出传送带8。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

无污染的有机饲料由牛粪50%、秸秆50%组成。。将上述有机饲料混合后制成厚度20cm、与导入传送带同宽的形状后,通过导入传送带导入到养殖床中。

将蚯蚓种按照接种量1.5kg/m2接种到养殖床的最上层养殖传送带带体5上,蚯蚓种的规格为0.3~0.5g/条。接种后开启导入传送带,将有机饲料通过导入传送带7不断传入养殖床中,使有机饲料覆盖在接种了蚯蚓种的养殖传送带上。控制总控柜6开启养殖床,控制养殖床内的温度为25℃,喷淋器1定期喷水使养殖床内的湿度为70%,夜间开启灯带2进行灯光照明,防止蚯蚓外逃。通过养殖床的养殖传送带不断运转,有机饲料3和蚯蚓由上一层养殖传送带跌落至下一层养殖传送带,培养35d后蚯蚓成熟,从导出传送带上导出混合物料。通过养殖传送带的不断传动使得有机饲料和蚯蚓间隔一段时间即被翻转一次,实现有效地翻转和透气,以确保养殖过程中蚯蚓的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状态。通过蚯蚓独特的消化系统,在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酶、淀粉酶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消化有机饲料,成为自身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

通过导出传送带8将混合物料传递至如图2所示的分筛装置上分离蚯蚓。所述分筛装置包括两个驱动轮、套在所述驱动轮上的传送带10,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外层滚筒状的分筛带11,设置在传送带出口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设置于所述传送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所述分筛带上有筛孔(孔径2.5cm)和位于分筛带内侧的阻隔柱。本发明所述的分筛带为滚筒状并套在传动带的外层。所述分筛带上的阻隔柱用于拦截蚯蚓,非蚯蚓成分则从分筛带的筛孔中掉落。

当混合物料被导入所述分筛装置后,首先落入外层不断滚动的分筛带11,非蚯蚓成分从分筛带11的筛孔中漏出,随着分筛带滚动掉落至设置于传动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中;蚯蚓从筛孔漏出后被阻隔柱拦截在分筛带上,防止其掉落到其他物料收集盒13中,当阻隔柱随着分筛带运动至最顶端时蚯蚓从分筛带掉落至传送带10上,由传送带19传运送到传送带导出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中,分别得到蚯蚓和其他物料(蚯蚓粪)。

蚯蚓在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中养殖30d后,对分离后的成熟蚯蚓和蚯蚓粪进行检测,蚯蚓增重为16.2g/40条,蚯蚓中的重金属总量≤30.0mg/kg,铅(pb)≤5.3mg/kg,镉(cd)≤0.3mg/kg,汞(hg)≤0.4mg/kg,铜(cu)≤20.0mg/kg,砷(as)≤2.0mg/kg。

采用收获的成熟蚯蚓与接种的蚯蚓种数量进行比较,蚯蚓的死亡率在0.03%。

分离得到的蚯蚓粪全氮含量为1.5%,全磷含量为1.9%,全钾含量为2.0%,有机质含量为35%,腐殖质含量为38%,钙3.60%、磷0.30%;蚯蚓粪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为(μg/g):铁3100、锰210、锌2.5、铜20.1以及镁8400;蚯蚓粪的风干物中氨基酸含量(%)如下:天冬氨酸0.5,天门冬氨酸0.50,苏氨酸0.20,丝氨酸0.30,谷氨酸0.40,甘氨酸0.10,丙氨酸0.35,缬氨酸0.30,蛋氨酸0.10,异亮氨酸0.1,亮氨酸0.25,酪氨酸0.10,苯丙氨酸0.20,赖氨酸0.18,组氨酸0.10,脯氨酸0.16,胱氨酸0.12,色氨酸0.23,精氨酸0.11。所述蚯蚓粪有益微生物含量在2000万个/克。经检测,蚯蚓粪中正常情况下含有至少两株拮抗微生物(球孢链霉菌和丁香苷链霉菌),对土传真菌植物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实施例2

在室内设置一个如图1所示的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该装置包括导入传送带7、导出传送带8和养殖床;所述养殖床包括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层养殖传送带,上层养殖传送带的物料移出端位于下层养殖传送带的带体上方,每层养殖传送带包括两个驱动轮4和套在两个驱动轮上的带体5,相邻两层养殖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不同。所述养殖传送带的长为60m,宽为1.2m,养殖传送带共8层。所述养殖床还包括总控柜6、喷淋器1和灯带2;每层养殖传送带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喷淋器1和灯带2;所述养殖传送带、喷淋器1和灯带2与总控柜电6连接,由总控柜6统一控制。所述养殖床最上层的养殖传送带上方设有一个向上倾斜的导入传送带7,所述养殖床最下层的养殖传送带下方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导出传送带8。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

以不含重金属、有害物质的菌菇作为无污染的有机饲料,将上述有机饲料混合后制成厚度25cm、与导入传送带同宽的形状后,通过导入传送带导入到养殖床中。

将蚯蚓种按照接种量1.7kg/m2接种到养殖床的最上层养殖传送带带体5上,蚯蚓种的规格为0.5~0.7g/条。接种后开启导入传送带,将有机饲料通过导入传送带7不断传入养殖床中,使有机饲料覆盖在接种了蚯蚓种的养殖传送带上。控制总控柜6开启养殖床,控制养殖床内的温度为24℃,喷淋器1定期喷水使养殖床内的湿度为68%,夜间开启灯带2进行灯光照明,防止蚯蚓外逃。通过养殖床的养殖传送带不断运转,有机饲料3和蚯蚓由上一层养殖传送带跌落至下一层养殖传送带,培养40d后蚯蚓成熟,从导出传送带上导出混合物料。通过养殖传送带的不断传动使得有机饲料和蚯蚓间隔一段时间即被翻转一次,实现有效地翻转和透气,以确保养殖过程中蚯蚓的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状态。通过蚯蚓独特的消化系统,在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酶、淀粉酶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消化有机饲料,成为自身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

通过导出传送带8将混合物料传递至如图2所示的分筛装置上分离蚯蚓。所述分筛装置包括两个驱动轮、套在所述驱动轮上的传送带10,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外层滚筒状的分筛带11,设置在传送带出口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设置于所述传送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所述分筛带上有筛孔(孔径4cm)和位于分筛带内侧的阻隔柱。本发明所述的分筛带为滚筒状并套在传动带的外层。所述分筛带上的阻隔柱用于拦截蚯蚓,非蚯蚓成分则从分筛带的筛孔中掉落。

当混合物料被导入所述分筛装置后,首先落入外层不断滚动的分筛带11,非蚯蚓成分从分筛带11的筛孔中漏出,随着分筛带滚动掉落至设置于传动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中;蚯蚓从筛孔漏出后被阻隔柱拦截在分筛带上,防止其掉落到其他物料收集盒13中,当阻隔柱随着分筛带运动至最顶端时蚯蚓从分筛带掉落至传送带10上,由传送带19传运送到传送带导出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中,分别得到蚯蚓和其他物料(蚯蚓粪)。

对分离后的成熟蚯蚓和蚯蚓粪进行检测,蚯蚓增重为12g/40条,蚯蚓中的重金属总量≤30.0mg/kg,铅(pb)≤5.3mg/kg,镉(cd)≤0.3mg/kg,汞(hg)≤0.4mg/kg,铜(cu)≤20.0mg/kg,砷(as)≤2.0mg/kg。

采用收获的成熟蚯蚓与接种的蚯蚓种数量进行比较,蚯蚓的死亡率在0.028%。

分离得到的蚯蚓粪全氮含量为2.2%,全磷含量为1.5%,全钾含量为1.3%,有机质含量为25%,腐殖质含量为26%;ph7.1。蚯蚓粪(风干)含有以下营养成分(μg/g):吸附水5.2%;粗脂肪0.60%;粗纤维5.70%;粗蛋白9.2%;粗灰分71.2%;无氮浸出物12.51%;钙3.80%和磷0.32%。本发明中所述的蚯蚓粪的特点是粗灰含量高,粗蛋白含量远高于禾本科秸秆,而接近或超过豆科秸秆,是畜禽的良好饲料之一。

在本发明中,所述蚯蚓粪包括以下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μg/g):铁(fe)3150;锰(mn)240;锌(zn)2.9;铜(cu)20.3;镁(mg)8480。在本发明中,所述蚯蚓粪包括氨基酸18种,风干物中氨基酸含量(%)如下:天门冬氨酸0.55,苏氨酸0.34,丝氨酸0.43,谷氨酸0.56,甘氨酸0.18,丙氨酸0.65,缬氨酸0.37,蛋氨酸0.13,异亮氨酸0.1,亮氨酸0.25,酪氨酸0.10,苯丙氨酸0.20,赖氨酸0.18,组氨酸0.10,脯氨酸0.16,胱氨酸0.12,色氨酸0.23,精氨酸0.11。

在本发明中,所述蚯蚓粪有益微生物含量在1.5亿个/克。经检测,蚯蚓粪中正常情况下含有至少两株拮抗微生物(球孢链霉菌和丁香苷链霉菌),对土传真菌植物病害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实施例3

在室内设置一个如图1所示的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该装置包括导入传送带7、导出传送带8和养殖床;所述养殖床包括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层养殖传送带,上层养殖传送带的物料移出端位于下层养殖传送带的带体上方,每层养殖传送带包括两个驱动轮4和套在两个驱动轮上的带体5,相邻两层养殖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不同。所述养殖传送带的长为10m,宽为1m,养殖传送带共5层。所述养殖床还包括总控柜6、喷淋器1和灯带2;每层养殖传送带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喷淋器1和灯带2;所述养殖传送带、喷淋器1和灯带2与总控柜电6连接,由总控柜6统一控制。所述养殖床最上层的养殖传送带上方设有一个向上倾斜的导入传送带7,所述养殖床最下层的养殖传送带下方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导出传送带8。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

以玉米粉作为无污染的有机饲料,将上述有机饲料混合后制成厚度22cm、与导入传送带同宽的形状后,通过导入传送带导入到养殖床中。

将蚯蚓种按照接种量2.0kg/m2接种到养殖床的最上层养殖传送带带体5上,蚯蚓种的规格为0.3~0.6g/条。接种后开启导入传送带,将有机饲料通过导入传送带7不断传入养殖床中,使有机饲料覆盖在接种了蚯蚓种的养殖传送带上。控制总控柜6开启养殖床,控制养殖床内的温度为22℃,喷淋器1定期喷水使养殖床内的湿度为70%,夜间开启灯带2进行灯光照明,防止蚯蚓外逃。通过养殖床的养殖传送带不断运转,有机饲料3和蚯蚓由上一层养殖传送带跌落至下一层养殖传送带,培养43d后蚯蚓成熟,从导出传送带上导出混合物料。通过养殖传送带的不断传动使得有机饲料和蚯蚓间隔一段时间即被翻转一次,实现有效地翻转和透气,以确保养殖过程中蚯蚓的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状态。通过蚯蚓独特的消化系统,在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酶、淀粉酶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消化有机饲料,成为自身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

通过导出传送带8将混合物料传递至如图2所示的分筛装置上分离蚯蚓。所述分筛装置包括两个驱动轮、套在所述驱动轮上的传送带10,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外层滚筒状的分筛带11,设置在传送带出口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设置于所述传送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所述分筛带上有筛孔(孔径3cm)和位于分筛带内侧的阻隔柱。本发明所述的分筛带为滚筒状并套在传动带的外层。所述分筛带上的阻隔柱用于拦截蚯蚓,非蚯蚓成分则从分筛带的筛孔中掉落。

当混合物料被导入所述分筛装置后,首先落入外层不断滚动的分筛带11,非蚯蚓成分从分筛带11的筛孔中漏出,随着分筛带滚动掉落至设置于传动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中;蚯蚓从筛孔漏出后被阻隔柱拦截在分筛带上,防止其掉落到其他物料收集盒13中,当阻隔柱随着分筛带运动至最顶端时蚯蚓从分筛带掉落至传送带10上,由传送带19传运送到传送带导出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中,分别得到蚯蚓和其他物料(蚯蚓粪)。

对分离后的成熟蚯蚓和蚯蚓粪进行检测,蚯蚓增重为19.8g/40条,蚯蚓中的重金属总量≤30.0mg/kg,铅(pb)≤5.3mg/kg,镉(cd)≤0.3mg/kg,汞(hg)≤0.4mg/kg,铜(cu)≤20.0mg/kg,砷(as)≤2.0mg/kg。

采用收获的成熟蚯蚓与接种的蚯蚓种数量进行比较,蚯蚓的死亡率在0.03%。

实施例4

在室内设置一个如图1所示的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该装置包括导入传送带7、导出传送带8和养殖床;所述养殖床包括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层养殖传送带,上层养殖传送带的物料移出端位于下层养殖传送带的带体上方,每层养殖传送带包括两个驱动轮4和套在两个驱动轮上的带体5,相邻两层养殖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不同。所述养殖传送带的长为35m,宽为2m,共11层养殖传送带。所述养殖床还包括总控柜6、喷淋器1和灯带2;每层养殖传送带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喷淋器1和灯带2;所述养殖传送带、喷淋器1和灯带2与总控柜电6连接,由总控柜6统一控制。所述养殖床最上层的养殖传送带上方设有一个向上倾斜的导入传送带7,所述养殖床最下层的养殖传送带下方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导出传送带8。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

以蔬菜作为无污染的有机饲料,将上述有机饲料混合后制成厚度23cm、与导入传送带同宽的形状后,通过导入传送带导入到养殖床中。

将蚯蚓种按照接种量1.5kg/m2接种到养殖床的最上层养殖传送带带体5上,蚯蚓种的规格为0.4~0.5g/条。接种后开启导入传送带,将有机饲料通过导入传送带7不断传入养殖床中,使有机饲料覆盖在接种了蚯蚓种的养殖传送带上。控制总控柜6开启养殖床,控制养殖床内的温度为23℃,喷淋器1定期喷水使养殖床内的湿度为75%,夜间开启灯带2进行灯光照明,防止蚯蚓外逃。通过养殖床的养殖传送带不断运转,有机饲料3和蚯蚓由上一层养殖传送带跌落至下一层养殖传送带,培养38d后蚯蚓成熟,从导出传送带上导出混合物料。通过养殖传送带的不断传动使得有机饲料和蚯蚓间隔一段时间即被翻转一次,实现有效地翻转和透气,以确保养殖过程中蚯蚓的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状态。通过蚯蚓独特的消化系统,在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酶、淀粉酶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消化有机饲料,成为自身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

通过导出传送带8将混合物料传递至如图2所示的分筛装置上分离蚯蚓。所述分筛装置包括两个驱动轮、套在所述驱动轮上的传送带10,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外层滚筒状的分筛带11,设置在传送带出口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设置于所述传送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所述分筛带上有筛孔(孔径5cm)和位于分筛带内侧的阻隔柱。本发明所述的分筛带为滚筒状并套在传动带的外层。所述分筛带上的阻隔柱用于拦截蚯蚓,非蚯蚓成分则从分筛带的筛孔中掉落。

当混合物料被导入所述分筛装置后,首先落入外层不断滚动的分筛带11,非蚯蚓成分从分筛带11的筛孔中漏出,随着分筛带滚动掉落至设置于传动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中;蚯蚓从筛孔漏出后被阻隔柱拦截在分筛带上,防止其掉落到其他物料收集盒13中,当阻隔柱随着分筛带运动至最顶端时蚯蚓从分筛带掉落至传送带10上,由传送带19传运送到传送带导出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中,分别得到蚯蚓和其他物料(蚯蚓粪)。

对分离后的成熟蚯蚓和蚯蚓粪进行检测,蚯蚓增重为7.02g/40条,蚯蚓中的重金属总量≤30.0mg/kg,铅(pb)≤5.3mg/kg,镉(cd)≤0.3mg/kg,汞(hg)≤0.4mg/kg,铜(cu)≤20.0mg/kg,砷(as)≤2.0mg/kg。

采用收获的成熟蚯蚓与接种的蚯蚓种数量进行比较,蚯蚓的死亡率在0.02%。

实施例5

在室内设置一个如图1所示的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该装置包括导入传送带7、导出传送带8和养殖床;所述养殖床包括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层养殖传送带,上层养殖传送带的物料移出端位于下层养殖传送带的带体上方,每层养殖传送带包括两个驱动轮4和套在两个驱动轮上的带体5,相邻两层养殖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不同所述养殖传送带的长为60m,宽为1.8m,养殖传送带共7层。所述养殖床还包括总控柜6、喷淋器1和灯带2;每层养殖传送带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喷淋器1和灯带2;所述养殖传送带、喷淋器1和灯带2与总控柜电6连接,由总控柜6统一控制。所述养殖床最上层的养殖传送带上方设有一个向上倾斜的导入传送带7,所述养殖床最下层的养殖传送带下方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导出传送带8。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

以果渣作为无污染的有机饲料,将上述有机饲料混合后制成厚度20cm、与导入传送带同宽的形状后,通过导入传送带导入到养殖床中。

将蚯蚓种按照接种量1.6kg/m2接种到养殖床的最上层养殖传送带带体5上,蚯蚓种的规格为0.5~0.7g/条。接种后开启导入传送带,将有机饲料通过导入传送带7不断传入养殖床中,使有机饲料覆盖在接种了蚯蚓种的养殖传送带上。控制总控柜6开启养殖床,控制养殖床内的温度为21℃,喷淋器1定期喷水使养殖床内的湿度为69%,夜间开启灯带2进行灯光照明,防止蚯蚓外逃。通过养殖床的养殖传送带不断运转,有机饲料3和蚯蚓由上一层养殖传送带跌落至下一层养殖传送带,培养41d后蚯蚓成熟,从导出传送带上导出混合物料。通过养殖传送带的不断传动使得有机饲料和蚯蚓间隔一段时间即被翻转一次,实现有效地翻转和透气,以确保养殖过程中蚯蚓的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状态。通过蚯蚓独特的消化系统,在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酶、淀粉酶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消化有机饲料,成为自身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

通过导出传送带8将混合物料传递至如图2所示的分筛装置上分离蚯蚓。所述分筛装置包括两个驱动轮、套在所述驱动轮上的传送带10,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外层滚筒状的分筛带11,设置在传送带出口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设置于所述传送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所述分筛带上有筛孔(孔径4cm)和位于分筛带内侧的阻隔柱。本发明所述的分筛带为滚筒状并套在传动带的外层。所述分筛带上的阻隔柱用于拦截蚯蚓,非蚯蚓成分则从分筛带的筛孔中掉落。

当混合物料被导入所述分筛装置后,首先落入外层不断滚动的分筛带11,非蚯蚓成分从分筛带11的筛孔中漏出,随着分筛带滚动掉落至设置于传动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中;蚯蚓从筛孔漏出后被阻隔柱拦截在分筛带上,防止其掉落到其他物料收集盒13中,当阻隔柱随着分筛带运动至最顶端时蚯蚓从分筛带掉落至传送带10上,由传送带19传运送到传送带导出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中,分别得到蚯蚓和其他物料(蚯蚓粪)。

对分离后的成熟蚯蚓和蚯蚓粪进行检测,蚯蚓增重为11.73g/40条,蚯蚓中的重金属总量≤30.0mg/kg,铅(pb)≤5.3mg/kg,镉(cd)≤0.3mg/kg,汞(hg)≤0.4mg/kg,铜(cu)≤20.0mg/kg,砷(as)≤2.0mg/kg。

采用收获的成熟蚯蚓与接种的蚯蚓种数量进行比较,蚯蚓的死亡率在0.027%。

实施例6

在室内设置一个如图1所示的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该装置包括导入传送带7、导出传送带8和养殖床;所述养殖床包括垂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层养殖传送带,上层养殖传送带的物料移出端位于下层养殖传送带的带体上方,每层养殖传送带包括两个驱动轮4和套在两个驱动轮上的带体5,相邻两层养殖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不同。所述养殖传送带的长为70m,宽为1.2m,养殖传送带共3层。所述养殖床还包括总控柜6、喷淋器1和灯带2;每层养殖传送带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喷淋器1和灯带2;所述养殖传送带、喷淋器1和灯带2与总控柜电6连接,由总控柜6统一控制。所述养殖床最上层的养殖传送带上方设有一个向上倾斜的导入传送带7,所述养殖床最下层的养殖传送带下方设有一个向下倾斜的导出传送带8。自动化立体蚯蚓养殖装置的材质为不锈钢。

无污染的有机饲料由牛粪30%、秸秆20%、果渣30%、玉米粉10%和蔬菜10%组成。将上述有机饲料混合后制成厚度20cm、与导入传送带同宽的形状后,通过导入传送带导入到养殖床中。

将蚯蚓种按照接种量1.6kg/m2接种到养殖床的最上层养殖传送带带体5上,蚯蚓种的规格为0.3~0.4g/条。接种后开启导入传送带,将有机饲料通过导入传送带7不断传入养殖床中,使有机饲料覆盖在接种了蚯蚓种的养殖传送带上。控制总控柜6开启养殖床,控制养殖床内的温度为23℃,喷淋器1定期喷水使养殖床内的湿度为80%,夜间开启灯带2进行灯光照明,防止蚯蚓外逃。通过养殖床的养殖传送带不断运转,有机饲料3和蚯蚓由上一层养殖传送带跌落至下一层养殖传送带,培养35d后蚯蚓成熟,从导出传送带上导出混合物料。通过养殖传送带的不断传动使得有机饲料和蚯蚓间隔一段时间即被翻转一次,实现有效地翻转和透气,以确保养殖过程中蚯蚓的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状态。通过蚯蚓独特的消化系统,在蛋白酶、脂肪分解酶、纤维酶、淀粉酶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消化有机饲料,成为自身或其他生物易于利用的营养物质。

通过导出传送带8将混合物料传递至如图2所示的分筛装置上分离蚯蚓。所述分筛装置包括两个驱动轮、套在所述驱动轮上的传送带10,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外层滚筒状的分筛带11,设置在传送带出口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设置于所述传送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所述分筛带上有筛孔和位于分筛带内侧的阻隔柱。本发明所述的分筛带为滚筒状并套在传动带的外层。所述分筛带上的阻隔柱用于拦截蚯蚓,非蚯蚓成分则从分筛带的筛孔中掉落。

当混合物料被导入所述分筛装置后,首先落入外层不断滚动的分筛带11,非蚯蚓成分从分筛带11的筛孔中漏出,随着分筛带滚动掉落至设置于传动带正下方的其他物料收集盒13中;蚯蚓从筛孔漏出后被阻隔柱拦截在分筛带上,防止其掉落到其他物料收集盒13中,当阻隔柱随着分筛带运动至最顶端时蚯蚓从分筛带掉落至传送带10上,由传送带19传运送到传送带导出端下方的蚯蚓收集盒14中,分别得到蚯蚓和其他物料(蚯蚓粪)。

对分离后的成熟蚯蚓和蚯蚓粪进行检测,蚯蚓增重为16.2g/40条,蚯蚓中的重金属总量≤30.0mg/kg,铅(pb)≤5.3mg/kg,镉(cd)≤0.3mg/kg,汞(hg)≤0.4mg/kg,铜(cu)≤20.0mg/kg,砷(as)≤2.0mg/kg。

采用收获的成熟蚯蚓与接种的蚯蚓种数量进行比较,蚯蚓的死亡率在0.022%。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所述标准化蚯蚓养殖方法仅需要对接种的蚯蚓种培养30~45d即可获得成熟蚯蚓,有效缩短了蚯蚓的饲养时间(一般蚯蚓饲养需要50~60d);养殖的蚯蚓色泽亮丽、死亡率低,增重明显。

同时,对本发明所述标准化养殖方法所得成熟蚯蚓进行检测表明其中几乎不含有重金属,安全可靠,能够作为食品级、药品级或保健品原料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