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羊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4206发布日期:2018-11-07 07:4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牲畜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羊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在草原地区,羊的养殖大多为放牧式养殖。随着畜牧业的逐渐壮大,有限的草原出现了严重退化,利用天然牧场草原进行放牧养殖已渐渐不能满足畜牧业的需求。棚舍养殖饲养羊显出了它的优越性,棚舍饲养中,棚舍建筑非常重要,经济、实用、保温以及饮水采食设施配套的棚舍能提高羊的生产性能,节约饲料,防止疫病发生,最终提高养羊效益。

传统的羊饲养棚舍为固定式,这将会大量集中养殖羊,随着时间的累积,污染比较大。主要体现在粪便污染,粪便污染对于周边水体影响甚大;还会带来昆虫的滋生,疾病的传播,从而影响饲养效益和羊的健康生长。另外,目前的棚舍养殖方式和放牧养殖方式是完全分离的,在长草的季节,草比较茂盛的时候,需要将羊赶出棚舍才能使羊吃到鲜嫩的草,十分麻烦,还需要专门的牧羊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移动式羊养殖系统,以解决传统的棚舍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造成污染,影响羊生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移动式羊养殖系统,包括移动式立体框,所述移动式立体框上相对的两侧下端设有多个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式立体框的另外两侧下端设有触发单元;所述移动式立体框的四侧设有栅栏,移动式立体框的上端设有百叶窗,移动式立体框的一侧设有门框和门,移动式立体框内设有食槽和水槽;所述触发单元包括位于移动式立体框下端的凹腔,凹腔内滑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呈“冖”形,横板的两侧下端嵌设有滚球,横板的上端与凹腔之间设有弹性件;

所述移动单元包括转轴、滚轴和矩形框,转轴和滚轴均转动设置在移动式立体框的下端,矩形框固定在移动式立体框上;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和主锥齿轮,所述滚轴上设有第二齿轮和从锥齿轮,主锥齿轮和从锥齿轮啮合,转轴和滚轴垂直设置,所述矩形框位于转轴和滚轴的下方,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径向分别平行于矩形框的相邻两侧面;矩形框内转动连接有支块,支块内设有通腔,通腔内设有横轴,横轴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通腔内位于横轴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轴杆,通腔内轴杆上固定有与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轴杆的两端伸出通腔并固定连接有滚轮;支块上嵌设有磁块,矩形框内靠近第一齿轮内侧面设有通电时与磁块相斥、断电时与磁块相吸的电磁铁,所有移动单元的电磁铁均电连;

同侧的移动单元中有一个移动单元上连接有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同侧移动单元上的转轴通过传送带带动,所述凹腔底部设有控制电机通电的开关。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在使用本系统养殖羊之前,将本系统移动到草原上较为平整的区域,打开门将羊赶入立体框内,关闭门。使用本系统养殖羊的过程中,羊将会首先吃掉被移动式立体框围住的草原上的草,此过程中若出现羊将移动式立体框内的草吃完了,羊将会从横板的下端伸出头吃移动式立体框外部的草,羊的头在经过横板的下端伸出移动式立体框时,将会推动横板上移,从而使横板的上端靠近凹腔的底部,触发开关使电机通电。

电机通电后将会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和主锥齿轮转动,由于主锥齿轮与从锥齿轮啮合,从锥齿轮将在主锥齿轮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滚轴和第二齿轮转动。此时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支块上的磁块将与电磁铁相吸,使得支块转向靠近电磁铁的一侧,第三齿轮将会跟第一齿轮啮合而被带动转动,第三齿轮转动将会带动第四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横轴和滚轮转动。其他移动单元通过传送带带动转轴转动从而使滚轮滚动,所有的滚轮朝向一致,所有滚轮滚动则可使移动式立体框移动,从而使移动式立体框在草原上移动,便于羊吃到不同区域的草。

每天可定时在食槽内倒入饲料,在水槽内倒入水,便于对羊进行饲料喂养。移动式立体框上端的百叶窗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当光照较强时可关闭,当关照较弱时可打开,模拟羊放牧养殖。当电机关闭时,转轴不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和主锥齿轮不能转动,滚轴、第二齿轮和从锥齿轮也无法转动,第三齿轮也不会被带动,则使第四齿轮、横轴、滚轮不会转动,移动式立体框则不会移动。

当移动式立体框需要沿另一个方向移动时,给电磁铁通电,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力将会与磁块相斥,从而使支块在矩形框内转动,并使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此时滚轮转动的方向被随之改变,当电机启动时,滚轮转动可使移动式立体框朝向不同方向移动。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将放牧式养殖和棚舍养殖进行结合,对羊进行饲料喂养和草原喂养,从而使羊的生长更为健康。

2、本系统在养殖羊的过程中会根据羊的需要而移动,从而使得羊随时可以吃到新鲜的草,且避免羊的粪便堆积,造成较大的污染,羊产生的粪便在本系统移动之后,将会散落在已放牧的草原上,可给草原提供养料,使被放牧过的草原能够快速长出草。且由于本系统移动了,粪便将会暴露于空气中而风干,避免了昆虫的滋生,疾病的传播。

3、本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羊吃草的需要而移动移动式立体框,无需人工进行放牧,也无需放牧人专门看管,从而有效的节约了人力资源。

4、本系统可根据需要调节滚轮的方向,使移动式立体框的移动方向被改变,从而使本系统在草原的不同区域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结合了对羊棚舍养殖和放牧养殖,实现了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有效的保护了羊的生长。

进一步,所述移动式立体框上设有移动单元的两侧外部设有折叠式支撑杆,所述折叠式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移动式立体框的侧壁铰接,第一支杆的下端和第二支杆上端沿远离移动式立体框的一侧转动铰接,第三支杆的下端与移动式立体框的下侧铰接,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铰接处设有与第三支杆卡合的卡槽。

当晚上或者对羊进行饲料喂养的时候,可转动第二支杆,使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处于同一直线上,对移动式立体框进行支撑;同时转动第三支杆将第三支杆的一端卡入卡槽内,固定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三齿轮通过轴承与横轴转动连接。使第三齿轮在横轴上的转动摩擦力更小。

进一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直径均大于第三齿轮直径的三倍。减小第三齿轮的转速,从而使滚轮的转速较小,移动式立体框的移动速度减小。

进一步,所述开关为按压式开关。当羊没有将头伸出横板下端吃草时,横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下移,从而放开对按压式开关的按下,电机断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移动式羊养殖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触发单元的剖视图(纵向);

图3是移动单元的剖视图(纵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移动式立体框10、百叶窗11、门框12、门13、栅栏14、触发单元20、凹腔21、横板22、滚球23、弹性件24、开关25、移动单元30、转轴31、第一齿轮32、主锥齿轮33、滚轴34、第二齿轮35、从锥齿轮36、矩形框40、电磁铁41、支块42、通腔43、磁块44、横轴50、第三齿轮51、轴杆52、第四齿轮53、滚轮54。

如图1所示,移动式羊养殖系统,包括移动式立体框10,移动式立体框10上相对的两侧下端设置了多个移动单元30,移动式立体框10的另外两侧下端设置了触发单元20;移动式立体框10的四侧设置了栅栏14,移动式立体框10的上端设置了百叶窗11,移动式立体框10的一侧设置了门框12和门13,移动式立体框10内设置了食槽和水槽。如图2所示,触发单元20包括位于移动式立体框10下端的凹腔21,凹腔21内滑动连接有横板22,横板22呈“冖”形,横板22的两侧下端嵌设置了滚球23;横板22的上端与凹腔21之间设置了弹性件24,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4采用弹簧,弹簧为三个,间隔均匀的设置在凹腔21底部和横板22上端之间。

如图3所示,移动单元30包括转轴31、滚轴34和矩形框40,转轴31和滚轴34均转动设置在移动式立体框10的下端,矩形框40固定在移动式立体框10上;转轴31上设置了第一齿轮32和主锥齿轮33,滚轴34上设置了第二齿轮35和从锥齿轮36,主锥齿轮33和从锥齿轮36啮合,转轴31和滚轴34垂直设置,矩形框40位于转轴31和滚轴34的下方,第一齿轮32和第二齿轮35的径向分别平行于矩形框40的相邻两侧面。矩形框40内转动连接有支块42,支块42内设置了通腔43,通腔43内设置了横轴50,横轴50上转动连接有用于与第一齿轮32或第二齿轮35啮合的第三齿轮51,本实施例中,第三齿轮51通过轴承与横轴50转动连接;为了减小第三齿轮51和滚轮54的转速,第一齿轮32和第二齿轮35的直径均大于第三齿轮51直径的三倍。通腔43内位于横轴50的下方转动连接有轴杆52,通腔43内轴杆52上固定有与第三齿轮51啮合的第四齿轮53,轴杆52的两端伸出通腔43并固定连接有滚轮54。支块42上嵌设置了磁块44,矩形框40内靠近第一齿轮32内侧面设置了通电时与磁块44相斥、断电时与磁块44相吸的电磁铁41,所有移动单元30的电磁铁41均电连,从而实现统一控制所有移动单元30上的电磁铁41通断电。

同侧的移动单元30中有一个移动单元30上连接有驱动转轴31转动的电机,同侧移动单元30上的转轴31通过传送带带动,凹腔21底部设置了控制电机通电的开关25,本实施例中开关25为按压式开关25,被按住时电机通电,放开后电机断电,按压式开关25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弹簧之间。移动式立体框10上设置了移动单元30的两侧外部设置了折叠式支撑杆,折叠式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第一支杆与移动式立体框10的侧壁铰接,第一支杆的下端和第二支杆上端沿远离移动式立体框10的一侧转动铰接,第三支杆的下端与移动式立体框10的下侧铰接,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铰接处设置了与第三支杆卡合的卡槽。

在使用本系统养殖羊之前,将本系统移动到草原上较为平整的区域,打开门13将羊赶入立体框内,关闭门13。使用本系统养殖羊的过程中,羊将会首先吃掉被移动式立体框10围住的草原上的草,此过程中若出现羊将移动式立体框10内的草吃完了,羊将会从横板22的下端伸出头吃移动式立体框10外部的草,羊的头在经过横板22的下端伸出移动式立体框10时,将会推动横板22上移,从而使横板22的上端靠近凹腔21的底部,横板22上端将会按压开关25使电机通电。

电机通电后将会带动转轴31转动,从而使第一齿轮32和主锥齿轮33转动,由于主锥齿轮33与从锥齿轮36啮合,从锥齿轮36将在主锥齿轮33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滚轴34和第二齿轮35转动。此时电磁铁41处于断电状态,支块42上的磁块44将与电磁铁41相吸,使得支块42转向靠近电磁铁41的一侧,第三齿轮51将会跟第一齿轮32啮合而被带动转动,第三齿轮51转动将会带动第四齿轮53转动,从而带动横轴50和滚轮54转动。其他移动单元30通过传送带带动转轴31转动从而使滚轮54滚动,所有的滚轮54朝向一致,所有滚轮54滚动则可使移动式立体框10移动,从而使移动式立体框10在草原上移动,便于羊吃到不同区域的草。

每天可定时在食槽内倒入饲料,在水槽内倒入水,便于对羊进行饲料喂养。移动式立体框10上端的百叶窗11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当光照较强时可关闭,当关照较弱时可打开,模拟羊放牧养殖。当电机关闭时,转轴31不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32和主锥齿轮33不能转动,滚轴34、第二齿轮35和从锥齿轮36也无法转动,第三齿轮51也不会被带动,则使第四齿轮53、横轴50、滚轮54不会转动,移动式立体框10则不会移动。

当移动式立体框10需要沿另一个方向移动时,给电磁铁41通电,电磁铁41通电产生磁力将会与磁块44相斥,从而使支块42在矩形框40内转动,并使与第二齿轮35和第三齿轮51啮合,此时滚轮54转动的方向被随之改变,当电机启动时,滚轮54转动可使移动式立体框10朝向不同方向移动。

当晚上或者对羊进行饲料喂养的时候,可转动第二支杆,使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处于同一直线上,对移动式立体框10进行支撑;同时转动第三支杆将第三支杆的一端卡入卡槽内,固定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位置,从而使移动式立体框10的位置得以固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