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湖岸坡沉水植物种植的防护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47872发布日期:2018-08-24 19:23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河湖水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河湖岸坡沉水植物种植的防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

一般使用传统的竹竿辅助扦插方法种植沉水植物,但沉水植物种植后,植物根部易受水浪冲击,如果水浪较大,种植的沉水植物后可能被连根拔起,导致低存活率问题,而且补种的工作量很大,被冲掉的沉水植物浮在水面上,还会影响湖泊或水库的整体美观性。专利号为zl201120310497.9提供的一种阶梯式生态型护岸装置,这种装置虽然也能为沉水植物种植提供便利,但生态护岸需要开展工程建设,需要开展可研、初设等工作,且投资大,对水环境影响大,适用性不强;也有一些如专利号为zl201510927112.6和zl201710003834.1公布的一种沉水植物种植装置,这些装置能够间接实现在湖库水体中或河底种植沉水植物,但前期准备工作较繁杂,且难以适应大面积或复杂水下地形种植的需求,装置需要的费用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技术,通过人工扦插或借助竹竿等工具的方式种植水生植物,只能应用于水深较浅、不受风浪或行船等影响的水域内,如若在深水河流、湖泊等水域内使用该技术种植时,沉水植物种植后受水浪影响较大,导致低存活率,且沉水植物被冲出土体浮在水面上,会影响湖库的水景观;目前已有相关发明从种植技术上改进,以提高沉水植物在深水水域中种植后的存活率,但都不能满足大规模种植要求,且同样会受到水浪影响进而导致存活率低的问题;也有相关发明通过建设生态护坡为沉水或挺水植物种植提供良好生长环境,但工程建设工期长,前期工作耗时长,且投资大,实用性和适用性不强;因而,要保障沉水植物在河流或湖泊等深水水域内种植后的存活率,必须解决沉水植物受水浪影响的问题。该装置从沉水植物种植后的如何防止水流涌动的影响入手,仍使用传统的扦插技术,保障在种植上不增加劳动量,而在沉水植物种植后加上一个防护罩,进而提高沉水植物种植后的存活率。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1、现有的种植技术没有任何问题,技术也简单,难的是如何保证沉水植物种植后的存活率。现有技术种植沉水植物会导致存活率低的问题,已有的专利提供的装置完全可以解决存活率低的问题,但存在造价高,工程量大,耗时长的问题;如果用了这个装置,上面提到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简单点讲,就是我们必须做出一个装置提高沉水植物的存活率,又不能大动干戈,要省事省钱又省心,而洱海种植实践证明,只有该装置结构能达到这个要求,如果不用或者用其它的,都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本发明可避免沉水植物种植后直接受水浪冲刷影响而降低存活率;同时该装置能满足不同规模种植要求,对水下地形要求低;且生态环保,结构简单,造价低,可循环使用,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河湖岸坡沉水植物种植的防护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在河流、湖泊或水库种植沉水植物,能增加河湖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内发生富营养化或水华等生态问题的可能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河湖岸坡沉水植物种植的防护方法,所述用于河湖岸坡沉水植物种植的防护方法包括:

首先,确定种植面积和种植深度,接着选择若干个钢筋桩、围挡屏以及弹簧杆;

沉水植物种植前,在种植区域打下钢筋桩,然后将围挡屏的下部通过凸起卡在钢筋桩的下卡口上,围挡屏上部一端通过螺栓与弹簧杆连接,弹簧杆的另一端插入钢筋桩的卡口内。

本发明防护面(围挡屏)设计上的创新,围挡屏包括整流屏和消能屏,当水流涌来时整流屏可改变水流方向并消除水流部分动能,水流从两侧被引至消能屏上,效能屏进一步消除水流动能,以避免水浪直接冲刷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从而保证存活率;

钢筋桩设计的创新,钢筋桩上设有多个卡口和滑槽,这种设计对于在沉水植物分期种植有要求时优势比较明显。为避免大范围对水域造成影响,一般沉水植物会分期分区域种植,因而一片区域只需一个钢筋桩,配上多个围挡屏,围挡屏可通过钢筋桩上的滑槽滑至固定水深处,形成一片区域的围挡,而无需水下作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河湖岸坡沉水植物种植的防护系统,所述用于河湖岸坡沉水植物种植的防护系统的钢筋桩开有卡口和下卡口;卡口上卡接有弹簧杆,弹簧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整流屏的上部;整流屏与搁置在整流屏内部的消能屏焊接;整流屏的下部通过焊接的凸起卡接在钢筋桩开设的卡口上;围挡屏由整流屏和消能屏组成。

进一步,所述整流屏上开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格栅,格栅为通透结构。

进一步,所卡口和下卡口之间开有滑道。

进一步,所述消能屏为凹凸构造。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河湖岸坡沉水植物种植的防护系统,沉水植物种植完成后,水浪一般随岸坡从下往上涌动,种植区域受到水流冲击后,围挡屏上的整流屏可以改变水流方向,并将水流引至消能屏上,此时,弹簧杆的缓冲作用和消能屏消能作用可消除波浪动能,保证沉水植物免受波浪直接冲刷,进而提高存活率;根据沉水植物种植面积确定所需的围挡屏个数,根据种植深度钢筋桩的长度和钢筋桩的个数,从而可满足不同规模的种植保护需求;围挡屏可通过弹簧杆和卡钉在钢筋桩的滑道上实现上下滑动,该设计可保证沉水植物在分层种植时,只需在某一深度安装围挡屏,其它深度可通过上下移动围挡屏,进而达到减少设备数量的投入,降低成本的目的;由于打钢筋桩对水下地形要求低,因而该装置基本能在所有河湖的水下岸坡沉水植物种植中起到保护作用。

现有技术多为辅助种植装置,而种植后的保护装置少见,为首创;该装置在云南某水域应用时,可保证沉水植物种植后的存活率达到90%以上,相对于无该装置的种植情况下,存活率提高近四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沉水植物种植防护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筋桩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流屏示意图。

图中:1、钢筋桩;2、围挡屏;3、整流屏;4、消能屏;5、弹簧杆;6、卡口;7、滑道;8、螺栓口;9、格栅;10、凸起;11、下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现有技术,沉水植物种植后受水浪影响较大,导致低存活率,且沉水植物被冲出土体浮在水面上,会影响湖库的水景观;

现有一个类似的装置,单需要开展工程建设,前期工作耗时长,且投资大,实用性不强;另外有一部分辅助装置,虽能满足局部区域种植需求,但难以适应大面积种植要求。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河湖岸坡沉水植物种植的防护系统,钢筋桩1开有卡口6和下卡口11;卡口6上卡接有弹簧杆5;

弹簧杆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整流屏3的上部;整流屏3与搁置在整流屏内部的消能屏4焊接;整流屏3的下部通过焊接的凸起10卡接在钢筋桩1开设的卡口11上;围挡屏2由整流屏3和消能屏4组成。

所述整流屏3上开有多个均匀排列的格栅9。

所述卡口6和下卡口11之间开有滑道7。

所述滑道7间距均为0.5m。

所述消能屏4为凹凸构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河湖岸坡沉水植物种植的防护方法,包括:

首先,确定种植面积和种植深度,接着选择若干个钢筋桩、围挡屏以及弹簧杆;

沉水植物种植前,在种植区域打下钢筋桩,然后将围挡屏的下部通过凸起卡在钢筋桩的下卡口上,围挡屏上部一端通过螺栓与弹簧杆连接,弹簧杆的另一端插入钢筋桩的卡口内。

下面结合工作原理对本发明组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河湖岸坡沉水植物种植的防护系统,首先,确定种植面积和种植深度,然后选择若干个钢筋桩1、围挡屏2以及弹簧杆5;沉水植物种植前,在种植区域打下钢筋桩1,然后将围挡屏2的下部通过凸起10卡在钢筋桩1的下卡口11上,围挡屏2上部一端通过螺栓与弹簧杆5连接,弹簧杆5的另一端插入钢筋桩1的卡口6内,安装完毕后即可在装置保护区域种植沉水植物。由于河流或湖泊内的波浪一般是从下往上涌动,在水流涌动时,整流屏3上格栅9可使水流改变方向,并引至消能屏4上,消能屏4在收到水流冲击后,弹簧杆5会起到缓冲作用,可起到消除水流动能的作用,同时消能屏4的凹凸构造,可进一步消除水流剩余能量,最终水流向围挡屏2的两侧散开,从而起到保护沉水植物免受水流直接冲刷作用。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首先,根据沉水植物种植面积和深度,确定钢筋桩1、围挡屏2以及弹簧杆5的数量,如需在2m水深处种植5m2的沉水植物,需在2.5m水深处打下两对钢筋桩1,并用四根弹簧杆5连接两个围挡屏2(围挡屏2的宽为1.5m,每个围挡屏的保护面积为3m2),连接完成后,即可在保护范围内开始种植沉水植物。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