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破眠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31097发布日期:2018-09-04 20:52阅读:12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品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葡萄破眠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为适宜冬季低温环境,果树会在落叶后进入休眠期;在设施栽培的环境中,常因地温不足,植株无法进行正常春化,在冬季葡萄不能顺利地解除休眠,造成结果母枝萌芽较少、时间较迟且出芽不整齐,造成葡萄成熟晚、产量低。目前,果农主要是通过刷涂石灰氮、赤霉素、单腈胺的方式来打破葡萄休眠、促进枝条发芽。但是,该方法赤霉素、单腈胺用量大,果实中激素残留较多且单腈胺有一定毒性极易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该方法效果不稳定,费工费力,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在实际推广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出了一种葡萄破眠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与发酵技术相结合。因赤霉素在ph<3.0或者ph>5的环境中会失活,微生物的发酵过程造成的酸性环境(ph=3.5-4.0)不仅可以使赤霉素维持稳定,使其生理活性达到最高,而且微生物发酵次级代谢产物中有水解酶类,也会促进贮藏蛋白、异柠檬酸、脂肪等大分子水解,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达到打破果树休眠的目的。本发明方法效果稳定而且赤霉素活性高,用量少,绿色高效,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葡萄破眠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赤霉素3-6%,无水乙醇5-10%,玉米面8-13%,红糖5-8%,em菌2-5%,水余量。其具体制备步骤为:(1)按比例称取上述各原料,备用;(2)将赤霉素溶于无水乙醇,得赤霉素乙醇溶液;(3)将赤霉素乙醇溶液、玉米面、红糖以及水加入发酵罐中,混合均匀,接种em菌,22-38℃厌氧发酵7-15天,即可得到葡萄破眠剂。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破眠剂ph值为3.5-4.0。其中,em菌购自徐州森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活性≥300亿cfu/ml;该em菌中有光和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多种有益菌群,是一种成本低廉的高温速效复合菌剂;该菌剂能快速分解有机质,强力降解蛋白质,能在1-2天时间内将玉米面和红糖中的有机质和蛋白质(转化为腐殖酸、氨基酸等有机酸类和水解酶类;腐殖酸、氨基酸等有机酸类会使发酵环境的ph降低至3.5-4.0之间,为赤霉素的最佳存在环境,使赤霉素的生理活性最高;同时发酵次级代谢产物中有水解酶类,也会促进葡萄果树中贮藏的蛋白、异柠檬酸、脂肪等大分子水解,辅助赤霉素起到打破果树休眠的目的。在获得了上述的破眠剂之后,发明人针对处于休眠期的葡萄树确定了使用方法如下:将葡萄破眠剂兑水后进行枝干均匀喷施,枝干喷施1-2次,葡萄破眠剂用量为300-450ml/亩/次。第一次喷施和第二次喷施之间时间间隔为15-20天。葡萄破眠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100-150。更具体的,进行枝干均匀喷施时,喷施次数和喷施量以树龄、枝条稀密程度而异,对于轻度修剪的多年生大苗:枝干喷施1-2次,每15-20天喷施一次,葡萄破眠剂用量为300-450ml/亩/次。重度修剪的3年及以下小苗:枝干喷施1次,葡萄破眠剂用量为300-450ml/亩/次。本发明所述的轻度修剪是指修剪的枝叶量为原先枝叶量的40%及以下;本发明所述的重度修剪是指修剪的枝叶量为原先枝叶量的50%及以上。利用上述破眠剂对休眠期葡萄进行枝干喷施后20d,与刷涂常规药剂相比,葡萄冬芽萌芽率提高15-30%,休眠冬芽总呼吸速率提高15%以上,这说明植株喷施破眠剂之后,葡萄冬芽萌发率提高,加快营养物质的合成和积累的速度,使葡萄成熟期提前8-15天,进一步提高了葡萄的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破眠剂及制备和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与em菌混合发酵,使赤霉素维持较高的生理活性,通过促进体内生理活动增强,实现植株内部汁液的流动,打破葡萄植株的休眠,促进冬芽萌发的目的,同时使出芽整齐,从而增强果实中营养物质的合成积累速度,使葡萄提前上市。另外,由于赤霉素保持较高活性,使得赤霉素用量少,绿色高效,进一步减少了环境污染。本发明所述的破眠剂可以采用喷施的方式破眠,与现有技术所述的涂抹或刷涂方式相比,减少了赤霉素的用量,并且节省人工成本,省时省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除特殊说明外,下述实施例中均采用常规现有技术完成。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采用的对照组为本领域常用的破眠剂:以重量百分比计,赤霉素1%、无水酒精2%、石灰氮10%-20%、单腈胺3%-5%,水余量。上述原料混匀后,采用涂抹的方式施用到休眠芽上。实施例1一种葡萄破眠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赤霉素4%,无水乙醇5%,玉米面10%,红糖5%,em菌2%,水余量。所述的破眠剂ph值为3.5。其具体制备步骤为:(1)按比例称取上述各原料,备用;(2)将赤霉素溶于无水乙醇,得赤霉素乙醇溶液;(3)将赤霉素乙醇溶液、玉米面、红糖以及水加入发酵罐中,混合均匀,接种em菌,25℃厌氧发酵11天,即可得到葡萄破眠剂。将葡萄破眠剂兑水后进行枝干均匀喷施,枝干喷施2次,每15天喷施一次,用量为375ml/亩/次。葡萄破眠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120。实施对象为轻度修剪的7年生葡萄,枝干较为茂密。将对照组与实施例1进行对比,其中对照组与实施例1的喷施时期及次数一致。结果与分析不同处理对葡萄冬芽的萌发率、呼吸速率及成熟时间的影响类别冬芽萌发率(%)呼吸速率(mmol/g/min)葡萄成熟时间(日期)对照组49%1818.19实施例161%2108.06由表可看出不同处理对葡萄冬芽萌发、呼吸速率及果实成熟时间的影响,喷施20天后,实施例1组葡萄冬芽萌发率比对照组偏高24.4%,呼吸速率提高16.0%;对照组葡萄成熟上市时间为8月19号,实验组成熟上市时间为8月6号,对照组比实验组成熟时间提早13天;综合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能有效的促进植株萌芽,使葡萄提前上市,而且赤霉素的用量远远小于对照组。实施例2一种葡萄破眠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赤霉素5%,无水乙醇8%,玉米面12%,红糖6%,em菌4%,水余量。所述的破眠剂ph值为4.0。其具体制备步骤为:(1)按比例称取上述各原料,备用;(2)将赤霉素溶于无水乙醇,得赤霉素乙醇溶液;(3)将赤霉素乙醇溶液、玉米面、红糖以及水加入发酵罐中,混合均匀,接种em菌,32℃厌氧发酵15天,即可得到葡萄破眠剂。将葡萄破眠剂兑水后进行枝干均匀喷施,枝干喷施1次,用量为450ml/亩/次。葡萄破眠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100。实施对象为轻度修剪的3年生葡萄,枝干较为茂密。将对照组与实施例2进行对比,其中对照组与实施例2的喷施时期及次数一致。结果发现,喷施20天后,实验组葡萄冬芽萌发率比对照组偏高19.8%,呼吸速率提高15.1%;对照组比实验组葡萄成熟时间提早10天。实施例3一种葡萄破眠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赤霉素5%,无水乙醇10%,玉米面10%,红糖5%,em菌3%,水余量。所述的破眠剂ph值为3.5。其具体制备步骤为:(1)按比例称取上述各原料,备用;(2)将赤霉素溶于无水乙醇,得赤霉素乙醇溶液;(3)将赤霉素乙醇溶液、玉米面、红糖以及水加入发酵罐中,混合均匀,接种em菌,35℃厌氧发酵15天,即可得到葡萄破眠剂。将葡萄破眠剂兑水后进行枝干均匀喷施,枝干喷施1次,用量为450ml/亩/次。葡萄破眠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100。实施对象为重度修剪的5年生葡萄,枝干较为稀疏。将对照组与实施例3进行对比,其中对照组与实施例3的喷施时期及次数一致。结果发现,喷施20天后,实验组葡萄冬芽萌发率比对照组偏高17.1%,呼吸速率提高16.9%;对照组比实验组葡萄成熟时间提早12天。实施例4一种葡萄破眠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赤霉素3%,无水乙醇9%,玉米面8%,红糖8%,em菌5%,水余量。所述的破眠剂ph值为4.0。其具体制备步骤为:(1)按比例称取上述各原料,备用;(2)将赤霉素溶于无水乙醇,得赤霉素乙醇溶液;(3)将赤霉素乙醇溶液、玉米面、红糖以及水加入发酵罐中,混合均匀,接种em菌,22℃厌氧发酵7天,即可得到葡萄破眠剂。将葡萄破眠剂兑水后进行枝干均匀喷施,枝干喷施1次,用量为400ml/亩/次。葡萄破眠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150。实施对象为轻度修剪的5年生葡萄,枝干较为茂密。将对照组与实施例4进行对比,其中对照组与实施例4的喷施时期及次数一致。结果发现,喷施20天后,实验组葡萄冬芽萌发率比对照组偏高19.5%,呼吸速率提高15.3%;对照组比实验组葡萄成熟时间提早11天。实施例5一种葡萄破眠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其原料组成为:赤霉素6%,无水乙醇7%,玉米面13%,红糖7%,em菌3.5%,水余量。所述的破眠剂ph值为4.0。其具体制备步骤为:(1)按比例称取上述各原料,备用;(2)将赤霉素溶于无水乙醇,得赤霉素乙醇溶液;(3)将赤霉素乙醇溶液、玉米面、红糖以及水加入发酵罐中,混合均匀,接种em菌,30℃厌氧发酵10天,即可得到葡萄破眠剂。将葡萄破眠剂兑水后进行枝干均匀喷施,枝干喷施1次,用量为300ml/亩/次。葡萄破眠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150。实施对象为轻度修剪的6年生葡萄,枝干较为茂密。将对照组与实施例5进行对比,其中对照组与实施例5的喷施时期及次数一致。结果发现,喷施20天后,实验组葡萄冬芽萌发率比对照组偏高19.3%,呼吸速率提高15.7%;对照组比实验组葡萄成熟时间提早12天。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