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区干暖河谷渣场建造人工草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2663发布日期:2018-11-14 00:46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寒区干暖河谷渣场建造人工草地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寒区干暖河谷渣场建造人工草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渣场区域主要由弃渣堆积形成,植被恢复难度大,需要在弃渣堆上覆被客土,保证植物成活。现有技术是在临近其他的区域取土,对渣场进行客土覆盖,投资较大,效果难以保证,且容易造成更大的生态破坏。

如美水电站位于西藏高原澜沧江干暖河谷地区,工程挡水建筑物采用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达315m,需土料较大,取土场表层土壤剥离以及渣场堆渣后,基质条件恶劣,地表呈裸地状态,恢复困难;且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没有充足的客土进行弃渣场的覆土,而且不能在当地其他的区域取土。为解决这一制约工程上马的生态环境技术难题,恢复工程区生态环境,解决该区域植被恢复难度大、植物成活率低的难题,如何筛选出合适的渣场区覆土厚度和合适草种、减少,是高寒地区生态修复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筛选合适的覆土厚度和合适草种、合理利用工程开挖弃土料,对弃渣场人工草地建植的成功至关重要,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寒区干暖河谷渣场建造人工草地的方法,通过在渣场进行人工草地技术研发,进而提高植被恢复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高寒区干暖河谷渣场建造人工草地的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⑴将渣场进行平整,用薄膜进行铺盖,然后进行客土覆盖,覆盖后添加牛粪肥并拌匀进行土壤改良;

⑵将步骤⑴处理好的渣场挖沟,选择苜蓿与燕麦种子混播进行沟播,然后将沟覆土、土地整平、灌溉;

⑶监测步骤⑵中将沟覆土、土地整平、灌溉后的土壤水分、温度和植物生长状况。

进一步,所述步骤⑴中选择厚度为0.05mm~0.07mm的可降解薄膜进行铺盖。

进一步,所述步骤⑴中覆盖客土铺设厚度为20cm~30cm,覆土来源于土料场和工程区开挖弃土。

进一步,所述步骤⑴中覆盖客土中掺混30%~40%比例、直径5cm~20cm的砾石。

进一步,所述步骤⑴中添加牛羊粪肥1000kg/亩~1300kg/亩并拌匀进行土壤改良。

进一步,所述步骤⑵中挖沟深度为10cm~15cm,宽度10cm~15cm,沟之间的间距10cm~15cm。

进一步,所述步骤⑵中选择苜蓿与燕麦种子混播为10kg/亩~13kg/亩进行沟播。

进一步,所述步骤⑵中苜蓿与燕麦种子比例为0.8:1~1:1。

进一步,使用土壤温湿度监测仪器监测土壤水分、温度。若土壤湿度小于苜蓿、燕麦生长的适宜湿度范围,需考虑灌溉措施;若土壤表层温度低于生长停滞温度,需考虑保暖措施,比如用秸秆覆盖;所述生长停滞温度为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高寒区干暖河谷渣场进行人工草地技术的研发,提高植被恢复效率。草种选择苜蓿与燕麦为人工草地建植植物,是由于苜蓿与燕麦快速生长,可以减少杂草生长;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渣场客土覆盖厚度10cm~20cm,减少客土量1500~1998立方米/公顷,减少高寒区域水电站建设的开发成本8~10万元/公顷;增加当地牧草产量1500~1998kg/亩,增加农牧民收入800~1000元/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高寒区干暖河谷渣场建造人工草地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苜蓿、燕麦、披碱草和老芒麦进行单播、混播试验地上部生物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壤体积含水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寒区干暖河谷渣场建造人工草地的方法,其方法步骤如下:

⑴将渣场进行平整,用薄膜进行铺盖,然后进行客土覆盖,,客土覆盖后添加牛羊粪肥并拌匀进行土壤改良;

⑵将步骤⑴处理好的渣场挖沟,选择苜蓿与燕麦种子混播进行沟播,然后将沟覆土、土地整平、灌溉;

⑶监测步骤⑵中将沟覆土、土地整平、灌溉后的土壤水分、温度和植物生长状况。

进一步,所述步骤⑴中选择厚度为0.05mm~0.07mm的可降解薄膜进行铺盖。薄膜的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防止水分从渣石缝隙中渗出与流失,并且0.05mm~0.07mm的薄膜在使用所需要的时间后,会随时间的变化逐渐降解,不污染环境。

进一步,所述步骤⑴中覆盖客土铺设厚度为20cm~30cm,覆土来源于土料场和工程区开挖弃土。土层厚度决定了土壤持水能力,20cm~30cm土层厚度可以在干暖河谷蒸发量大的情况下,维持土壤含水量,保证植物的存活。

进一步,所述步骤⑴中覆盖客土中掺混30%~40%比例、直径5cm~20cm的砾石。土壤中砾石具有一定的孔隙,本身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起到了保存水分的作用,因此砾石层的存在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

进一步,所述步骤⑴中添加牛羊粪肥1000kg/亩~1300kg/亩进行土壤改良。牛羊粪肥属于有机肥,可以在改善土壤质地的同时,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效的养分,利于植物生长。

进一步,所述步骤⑵中挖沟深度为10cm~15cm,宽度10cm~15cm,沟之间的间距10cm~15cm。这一深度、宽度和间距有利于苜蓿和燕麦种子的发育和根系的生长,并形成连片的草地。

进一步,所述步骤⑵中选择苜蓿与燕麦种子混播为10kg/亩~13kg/亩进行沟播。燕麦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而且还可以结实,有利于增加当地牧民收入;苜蓿是豆科植物,自身可以固氮,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而且苜蓿饲用价值比较高;两种植物混合种植有利于提高植被恢复效率和提高当地牧民收入。

进一步,所述步骤⑵中苜蓿与燕麦种子比例为0.8:1~1:1。经试验,苜蓿与燕麦组合种植时地上部生物量最大,最有利于人工草地的建造。

进一步,使用土壤温湿度监测仪器监测土壤水分、温度。若土壤湿度小于苜蓿、燕麦生长的适宜湿度范围,需考虑灌溉措施;若土壤表层温度低于生长停滞温度,需考虑保暖措施,比如用秸秆覆盖;所述生长停滞温度为5℃。

本发明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了筛选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具的渣场人工草地建植恢复模式。通过模拟渣场情景、防渗处理与对照、覆土厚度处理、草种组合处理和恢复效果监测开展人工草地建植模式筛选。选择直径10cm~40cm的砾石混合,铺设厚度为30cm~40cm模拟渣场情景;添加牛粪肥2kg/m2进行土壤改良;如图2所示,由于苜蓿与燕麦快速生长,可以减少杂草生长;因此,选择苜蓿与燕麦混播20g/m2植物种植;覆土厚度分别10cm、20cm、30cm和40cm以及防渗处理;同时监测土壤水分、温度和植物生长状况。如图3所示,结果表明,在土壤深10cm处的含水量较低,这是由于在绒曲渣场位置,属于干暖河谷,气温高,日照强,因此土壤水分蒸发快,导致表层土壤体积含水量较低。在设有防渗层和无防渗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有较大的区别,在无防渗层(15cm-ck,30cm-ck)处理中的土壤15cm处的体积含水量较高,在土壤30cm(30cm-ck)处土壤体积含水量最低,这可能是由于底部全部为渣石,保水性差,所以在土壤体积含水量较低,在15cm处含水量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土壤结皮,导致水分蒸散减少,同时水分通过毛细作用上升,这可能导致了在土壤15cm处体积含水量较高。在有防渗层处理中(15cm-fs,30cm-fs)土里15cm处和30cm处的土壤含水量不存在较大差异,说明土壤保水性得到保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