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富硒黄精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3235发布日期:2018-11-07 07:33阅读:20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林下富硒黄精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黄精,是一味常用中药,以前主要用作配药,其市场需求量不大,来源也以野生采挖为主,但近年来随着对黄精应用的不断深入,黄精用途大大扩宽,除药用以外,其还可以加工成蜜饯、饮料及保健品和护肤品,以及作动物饲料添加剂,并可作为蔬菜、观赏花卉等进行栽培。黄精野生于阴湿的山地灌木丛及林边草丛中,耐寒,幼苗能在田间越冬,但不宜在干燥地区生长,其种子发芽时间较长,2-3年才能破土出牙,4-5年才能采收。因黄精市场需求量在快速增长,采集野生黄精不但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相反还破环了生态环境和野生资源。因此对黄精进行人工栽培是势在必行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硒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同是抗过氧化物质(过氧化物对人体有害),也证明它对缺少蛋白质引起的营养不良的儿童有治疗作用,对某些可能的致癌物质具有抵抗作用。人体缺硒的表现主要是脱发、脱甲,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症状及牙齿损害。人轻度或中度缺硒,其征兆或症状不明显。人体缺硒可能产生的疾病:能量缺乏性营养不良、血溶性贫血、克山病、大骨节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肝硬化、胰腺炎、纤维瘤、癌症、肌瘤、不妊症、糖尿病、白内障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下富硒黄精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林下富硒黄精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与整地:选择坡度为25~35°、湿润荫蔽的竹林地块,土壤以质地疏松、肥沃、保水力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播种前先深翻一遍,结合整地每亩施富硒底肥20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2米;地面用薄膜密封,四周盖严,畦间灌水,且要浇足浇透,高温强光下闷棚,闷棚结束后将棚膜、地膜揭掉,耕翻、晾晒,即可种植;

其中,所述富硒底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水芹的根部置于质量分数为1-3%的亚硒酸钠水溶液中,同时在亚硒酸钠水溶液底部种植水藻,每天早晚向水芹叶上喷洒质量分数为45-50%的亚硒酸钠水溶液,20-30天后,收割水芹和水藻,并切碎,发酵2-3天后,制得富硒绿肥,备用;

b、将300-400重量份的步骤a中制得的富硒绿肥、800-100重量份的干鸡鸭粪、30-50重量份的竹粉、20重量份的豆饼、20重量份的骨粉、50重量份的尿素、3重量份的微量元素和4重量份的发酵粉混匀后,加入300-600重量份的清水,搅拌均匀,发酵一个月后,即得所述富硒底肥;

(2)根茎繁殖:在黄精采收时,选择健壮、颜色黄润、无病虫害、无破皮、带有顶芽的根茎做种栽,将根茎幼嫩部分切成数段,每段2-3节,每段有1-3个芽眼,根茎用8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30分钟,再放入富硒溶液中浸泡两小时,所述富硒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生姜汁1-1.5份、柠檬酸钠1-5份、碳酸氢铵1-3份、硼酸2-3份、硫酸锌1-1.5份、硒酵母0.4-0.9份、亚硒酸盐2-4份、水150-180份;

(3)栽种:在春季三月进行栽种,栽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2-24厘米,株距10-16厘米,深5厘米栽种,覆土5-7cm,稍加镇压,每隔3-5天后浇水1次,13-17天即可出苗;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出苗;

(4)栽种后的田间管理:

出苗前后保持土壤湿润,通风,及时除草;

由于每年林下都会采挖春笋和冬笋,这实际上就为黄精松了两次土,所以无须专门进行中耕松土;

在黄精主茎株高10-15厘米时,追施富硒叶面肥;所述富硒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海藻15-25份、聚赖氨酸2-6份、螯合剂10-20份、l-苹果酸1-1.5份、表面活性剂2-5份、含菌酵母有机原料5-10份、硼砂1-3份、钼酸铵1-3份、尿素1-5份、磷酸二氢钾1-5份、土荆芥精油1-4份、雷公藤提取物3-7份、腐植酸2-5份、艾草提取物物1-3份、微量元素0.1-2份;

(5)收获:移栽种植后第三年的9月份,待黄精植株茎叶枯黄时挖出,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去泥土,取出晒干或烘干,使其水分含量在5%-10%。

步骤(2)中,所述富硒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生姜汁1.3份、柠檬酸钠3份、碳酸氢铵2份、硼酸2.5份、硫酸锌1.3份、硒酵母0.7份、亚硒酸盐3份、水165份。

步骤(3)中,栽种后,在林地上方设置遮阳网,控制遮阳度为85~93%。

步骤(4)中,所述富硒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海藻20份、聚赖氨酸4份、螯合剂15份、l-苹果酸1.3份、表面活性剂3.5份、含菌酵母有机原料8份、硼砂2份、钼酸铵2份、尿素3份、磷酸二氢钾3份、土荆芥精油2.5份、雷公藤提取物5份、腐植酸3.5份、艾草提取物物2份、微量元素1.5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施富硒底肥、根茎用富硒溶液浸泡和追施富硒叶面肥,使得硒元素容易被吸收充分,所种植出的黄精硒含量高,且黄精产量高,黄精中硒含量在0.1-0.3mg/kg之间。本发明采用根状茎繁殖,解决黄精采用种子人工种植时种子发芽时间较长,2-3年才能破土出牙,4-5年才能采收的问题,同时也避免大量挖掘采集野生黄精造成水土大量流失,野生资源不断衰减的问题,培育出的黄精3年即可收获,能够使黄精药材产量得到提高,满足人们对黄精的需求。

本发明黄精的种植方法,种植工艺易于标准化、适合大规模生产。对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有效扩大市场份额,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发明采用海藻为原料之一制备富硒叶面肥叶面肥,其富含有机质,特别富含海洋生物所特有的海藻多糖、藻朊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天然生长调节物质(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能促进黄精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黄精品质,增强黄精的抗逆能力,配方中还有土荆芥精油和雷公藤提取物,对黄精多种病菌有防治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林下富硒黄精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与整地:选择坡度为25~35°、湿润荫蔽的竹林地块,土壤以质地疏松、肥沃、保水力好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播种前先深翻一遍,结合整地每亩施富硒底肥2000千克,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畦,畦宽1.2米;地面用薄膜密封,四周盖严,畦间灌水,且要浇足浇透,高温强光下闷棚,闷棚结束后将棚膜、地膜揭掉,耕翻、晾晒,即可种植;

其中,所述富硒底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水芹的根部置于质量分数为1-3%的亚硒酸钠水溶液中,同时在亚硒酸钠水溶液底部种植水藻,每天早晚向水芹叶上喷洒质量分数为45-50%的亚硒酸钠水溶液,20-30天后,收割水芹和水藻,并切碎,发酵2-3天后,制得富硒绿肥,备用;

b、将300-400重量份的步骤a中制得的富硒绿肥、800-100重量份的干鸡鸭粪、30-50重量份的竹粉、20重量份的豆饼、20重量份的骨粉、50重量份的尿素、3重量份的微量元素和4重量份的发酵粉混匀后,加入300-600重量份的清水,搅拌均匀,发酵一个月后,即得所述富硒底肥;

(2)根茎繁殖:在黄精采收时,选择健壮、颜色黄润、无病虫害、无破皮、带有顶芽的根茎做种栽,将根茎幼嫩部分切成数段,每段2-3节,每段有1-3个芽眼,根茎用800倍多菌灵溶液浸泡30分钟,再放入富硒溶液中浸泡两小时,所述富硒溶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生姜汁1.3份、柠檬酸钠3份、碳酸氢铵2份、硼酸2.5份、硫酸锌1.3份、硒酵母0.7份、亚硒酸盐3份、水165份;

(3)栽种:在春季三月进行栽种,栽时,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2-24厘米,株距10-16厘米,深5厘米栽种,覆土5-7cm,稍加镇压,每隔3-5天后浇水1次,13-17天即可出苗,栽种后,在林地上方设置遮阳网,控制遮阳度为85~93%;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利于出苗;

(4)栽种后的田间管理:

出苗前后保持土壤湿润,通风,及时除草;

由于每年林下都会采挖春笋和冬笋,这实际上就为黄精松了两次土,所以无须专门进行中耕松土;

在黄精主茎株高10-15厘米时,追施富硒叶面肥;所述富硒叶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海藻20份、聚赖氨酸4份、螯合剂15份、l-苹果酸1.3份、表面活性剂3.5份、含菌酵母有机原料8份、硼砂2份、钼酸铵2份、尿素3份、磷酸二氢钾3份、土荆芥精油2.5份、雷公藤提取物5份、腐植酸3.5份、艾草提取物物2份、微量元素1.5份;

(5)收获:移栽种植后第三年的9月份,待黄精植株茎叶枯黄时挖出,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去泥土,取出晒干或烘干,使其水分含量在5%-1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