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混养金鱼的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3702发布日期:2018-11-14 00:5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田混养金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稻田混养金鱼方法中,由于稻田规划不合理、不同种金鱼混养量比例失调以及养殖过程中缺乏正确系统的投喂方法,造成金鱼生长速度缓慢、患病率高、水稻产量低等问题,违背了稻田混养金鱼提高效益的初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稻田混养金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稻田混养金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稻田准备,选择沼泽地改造为稻田,稻田周边修筑塘坝,在养鱼稻田的四周开好边沟和稻田中间开好“十”字沟,沟宽40-50cm,沟深30-40cm,鱼坑宜设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边、田角,要求深100-130cm,面积5-7平方米,鱼沟、鱼坑连通多个水塘,水塘四周设置有防逃网,稻田的进排水口设置有防逃网;

(2)放养前准备,在养殖前14天排干稻田的水,在稻田中按照每亩60-80kg的比例均匀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同时除去杂草,整地施基肥,将基肥均匀撒施于田面,后将田面翻整耙平,在养殖前7天灌入稻田的水,稻种选择抗倒伏,抗病强的品种进行水稻移栽,种植马来眼子沉水植物,控制水深6-8cm,沟渠注入水后在沟边种植蕹菜,水面上放养水葫芦;

(3)放养密度及饲喂方式,鱼苗采用多品种混养,鱼苗每亩放养12000-14000尾,以龙睛为主,夏花鱼、虎头与草金鱼为辅,在鱼坑内搭设饲料台,对鱼苗进行一周的投正常投食训练,当水温在21-28℃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3.5%,当水温16-20℃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2-3%,当水温大于28℃或水温在10-15℃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2.5%;

(4)鱼苗的筛选与拉网锻炼,饲喂20-30天时进行筛选,筛选过程中进行第一次拉网锻炼,筛选主要除去畸形、色泽不鲜艳的鱼,按照花纹的生长情况和质量进行筛选,去劣留优,保证品种的优良性,再过30天进行第二次拉网锻炼;

(5)捕捞,鱼苗生长2-3个月后长至40-100g时即可捕捞,捕捞时遵守捕大留小的原则。

步骤(3)中饲料的投喂方式为:选择自动投饵机对养鱼池进行投料喂养,草料20-30%,精料70-80%,当水温在20℃以下时,一天喂养两次,上午一次草料,下午一次精料,当水温在20℃以上时,一天喂三次,一次草料,二次精料。

步骤(1)中还需对稻田内的田埂加高至110-140cm,加宽至20-60cm。

步骤(2)中,基肥撒施的比例为每亩200-300kg。

步骤(3)中龙睛、夏花鱼、虎头与草金鱼养殖混养的比例为8-10:1: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混养金鱼种类配置合理,稻田规划得当,并采用科学的投喂方式,提高了金鱼的生长速度,降低了金鱼的患病率,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使得稻田混养金鱼的效益显著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稻田混养金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稻田准备,选择沼泽地改造为稻田,稻田周边修筑塘坝,在养鱼稻田的四周开好边沟和稻田中间开好“十”字沟,沟宽40-50cm,沟深30-40cm,鱼坑宜设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边、田角,要求深100-130cm,面积5-7平方米,鱼沟、鱼坑连通多个水塘,水塘四周设置有防逃网,稻田的进排水口设置有防逃网;

(2)放养前准备,在养殖前14天排干稻田的水,在稻田中按照每亩60-80kg的比例均匀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同时除去杂草,整地施基肥,将基肥均匀撒施于田面,后将田面翻整耙平,在养殖前7天灌入稻田的水,稻种选择抗倒伏,抗病强的品种进行水稻移栽,种植马来眼子沉水植物,控制水深6-8cm,沟渠注入水后在沟边种植蕹菜,水面上放养水葫芦;

(3)放养密度及饲喂方式,鱼苗采用多品种混养,鱼苗每亩放养12000-14000尾,以龙睛为主,夏花鱼、虎头与草金鱼为辅,在鱼坑内搭设饲料台,对鱼苗进行一周的投正常投食训练,当水温在21-28℃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3.5%,当水温16-20℃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2-3%,当水温大于28℃或水温在10-15℃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2.5%;

(4)鱼苗的筛选与拉网锻炼,饲喂20-30天时进行筛选,筛选过程中进行第一次拉网锻炼,筛选主要除去畸形、色泽不鲜艳的鱼,按照花纹的生长情况和质量进行筛选,去劣留优,保证品种的优良性,再过30天进行第二次拉网锻炼;

(5)捕捞,鱼苗生长2-3个月后长至40-100g时即可捕捞,捕捞时遵守捕大留小的原则。

步骤(3)中饲料的投喂方式为:选择自动投饵机对养鱼池进行投料喂养,草料20-30%,精料70-80%,当水温在20℃以下时,一天喂养两次,上午一次草料,下午一次精料,当水温在20℃以上时,一天喂三次,一次草料,二次精料。

步骤(1)中还需对稻田内的田埂加高至110-140cm,加宽至20-60cm。

步骤(2)中,基肥撒施的比例为每亩200-300kg。

步骤(3)中龙睛、夏花鱼、虎头与草金鱼养殖混养的比例为8-10:1:1:1。

实施例一

一种稻田混养金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稻田准备,选择沼泽地改造为稻田,稻田周边修筑塘坝,在养鱼稻田的四周开好边沟和稻田中间开好“十”字沟,沟宽40cm,沟深30cm,鱼坑宜设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边、田角,要求深100cm,面积5平方米,鱼沟、鱼坑连通多个水塘,水塘四周设置有防逃网,稻田的进排水口设置有防逃网;

(2)放养前准备,在养殖前14天排干稻田的水,在稻田中按照每亩60kg的比例均匀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同时除去杂草,整地施基肥,将基肥均匀撒施于田面,后将田面翻整耙平,在养殖前7天灌入稻田的水,稻种选择抗倒伏,抗病强的品种进行水稻移栽,种植马来眼子沉水植物,控制水深6cm,沟渠注入水后在沟边种植蕹菜,水面上放养水葫芦;

(3)放养密度及饲喂方式,鱼苗采用多品种混养,鱼苗每亩放养12000尾,以龙睛为主,夏花鱼、虎头与草金鱼为辅,在鱼坑内搭设饲料台,对鱼苗进行一周的投正常投食训练,当水温在21-28℃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3.5%,当水温16-20℃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2%,当水温大于28℃或水温在10-15℃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2.5%;

(4)鱼苗的筛选与拉网锻炼,饲喂20天时进行筛选,筛选过程中进行第一次拉网锻炼,筛选主要除去畸形、色泽不鲜艳的鱼,按照花纹的生长情况和质量进行筛选,去劣留优,保证品种的优良性,再过30天进行第二次拉网锻炼;

(5)捕捞,鱼苗生长2个月后长至40g时即可捕捞,捕捞时遵守捕大留小的原则。

步骤(3)中饲料的投喂方式为:选择自动投饵机对养鱼池进行投料喂养,草料20%,精料80%,当水温在20℃以下时,一天喂养两次,上午一次草料,下午一次精料,当水温在20℃以上时,一天喂三次,一次草料,二次精料。

步骤(1)中还需对稻田内的田埂加高至110cm,加宽至20cm。

步骤(2)中,基肥撒施的比例为每亩200kg。

步骤(3)中龙睛、夏花鱼、虎头与草金鱼养殖混养的比例为8:1:1:1。

实施例二

一种稻田混养金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稻田准备,选择沼泽地改造为稻田,稻田周边修筑塘坝,在养鱼稻田的四周开好边沟和稻田中间开好“十”字沟,沟宽50cm,沟深40cm,鱼坑宜设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边、田角,要求深130cm,面积7平方米,鱼沟、鱼坑连通多个水塘,水塘四周设置有防逃网,稻田的进排水口设置有防逃网;

(2)放养前准备,在养殖前14天排干稻田的水,在稻田中按照每亩60-

80kg的比例均匀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同时除去杂草,整地施基肥,将基肥均匀撒施于田面,后将田面翻整耙平,在养殖前7天灌入稻田的水,稻种选择抗倒伏,抗病强的品种进行水稻移栽,种植马来眼子沉水植物,控制水深8cm,沟渠注入水后在沟边种植蕹菜,水面上放养水葫芦;

(3)放养密度及饲喂方式,鱼苗采用多品种混养,鱼苗每亩放养14000尾,以龙睛为主,夏花鱼、虎头与草金鱼为辅,在鱼坑内搭设饲料台,对鱼苗进行一周的投正常投食训练,当水温在21-28℃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3.5%,当水温16-20℃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3%,当水温大于28℃或水温在10-15℃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2.5%;

(4)鱼苗的筛选与拉网锻炼,饲喂30天时进行筛选,筛选过程中进行第一次拉网锻炼,筛选主要除去畸形、色泽不鲜艳的鱼,按照花纹的生长情况和质量进行筛选,去劣留优,保证品种的优良性,再过30天进行第二次拉网锻炼;

(5)捕捞,鱼苗生长3个月后长至100g时即可捕捞,捕捞时遵守捕大留小的原则。

步骤(3)中饲料的投喂方式为:选择自动投饵机对养鱼池进行投料喂养,草料30%,精料70%,当水温在20℃以下时,一天喂养两次,上午一次草料,下午一次精料,当水温在20℃以上时,一天喂三次,一次草料,二次精料。

步骤(1)中还需对稻田内的田埂加高至140cm,加宽至60cm。

步骤(2)中,基肥撒施的比例为每亩300kg。

步骤(3)中龙睛、夏花鱼、虎头与草金鱼养殖混养的比例为10:1:1:1。

实施例三

一种稻田混养金鱼的生态养殖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稻田准备,选择沼泽地改造为稻田,稻田周边修筑塘坝,在养鱼稻田的四周开好边沟和稻田中间开好“十”字沟,沟宽45cm,沟深35cm,鱼坑宜设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边、田角,要求深110cm,面积6平方米,鱼沟、鱼坑连通多个水塘,水塘四周设置有防逃网,稻田的进排水口设置有防逃网;

(2)放养前准备,在养殖前14天排干稻田的水,在稻田中按照每亩70kg的比例均匀投放生石灰进行消毒,同时除去杂草,整地施基肥,将基肥均匀撒施于田面,后将田面翻整耙平,在养殖前7天灌入稻田的水,稻种选择抗倒伏,抗病强的品种进行水稻移栽,种植马来眼子沉水植物,控制水深7cm,沟渠注入水后在沟边种植蕹菜,水面上放养水葫芦;

(3)放养密度及饲喂方式,鱼苗采用多品种混养,鱼苗每亩放养13000尾,以龙睛为主,夏花鱼、虎头与草金鱼为辅,在鱼坑内搭设饲料台,对鱼苗进行一周的投正常投食训练,当水温在21-28℃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3.5%,当水温16-20℃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2.5%,当水温大于28℃或水温在10-15℃时,日投喂量为鱼苗量的2.5%;

(4)鱼苗的筛选与拉网锻炼,饲喂25天时进行筛选,筛选过程中进行第一次拉网锻炼,筛选主要除去畸形、色泽不鲜艳的鱼,按照花纹的生长情况和质量进行筛选,去劣留优,保证品种的优良性,再过30天进行第二次拉网锻炼;

(5)捕捞,鱼苗生长2.5个月后长至80g时即可捕捞,捕捞时遵守捕大留小的原则。

步骤(3)中饲料的投喂方式为:选择自动投饵机对养鱼池进行投料喂养,草料25%,精料75%,当水温在20℃以下时,一天喂养两次,上午一次草料,下午一次精料,当水温在20℃以上时,一天喂三次,一次草料,二次精料。

步骤(1)中还需对稻田内的田埂加高至120cm,加宽至50cm。

步骤(2)中,基肥撒施的比例为每亩260kg。

步骤(3)中龙睛、夏花鱼、虎头与草金鱼养殖混养的比例为9:1:1:1。

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