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乙酸钠在制备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抑制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8320发布日期:2018-12-19 05:10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萘乙酸钠在制备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抑制剂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萘乙酸钠在制备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抑制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梨为蔷薇科梨属植物,多年生落叶果树。我国是梨属植物的发祥地,境内蕴藏有丰富的梨属植物资源,是世界上梨品种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南方,梨的栽培以早熟梨为主,浙江、福建等地主栽品种‘翠冠’以其肉质细腻、含水量高、成熟早等特点受到消费者青睐。

然而,由于气候变暖、病虫害以及栽培管理不当等原因,‘翠冠’梨容易发生采后早期落叶的现象。早期落叶后常伴随着二次开花和秋梢返青,梨在秋季开花常称为“二次开花”,这在生产上是不利的。秋花由于营养、气温等关系无法坐果,二次开花不仅消耗了梨树体养分,使得树势衰弱,而且由于芽的萌动造成第二年花芽数量不足,严重影响了翌年的产量和品质,减产达50-80%。因此,系统地研究早期落叶后芽萌发的调控机制,开发出适宜的抑制二次花萌发的调控技术,可以为提高南方早熟梨的产量奠定基础。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化学药剂处理是抑制二次开花的有效手段,它们主要通过影响果实内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和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芽的萌发。

张全军等人的研究表明青鲜素、磷酸氢二钾、多效唑、矮壮素、丙环唑、脱落酸等6种调节剂和营养剂复混8种组合喷施,均能有效防控砂梨二次开花(“砂梨二次花发生的生理特征及基因表达谱分析”,张全军,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郑鹏华等研究发现0.1%和0.05%2,4-d以及0.1%矮壮素处理后秋季花芽萌发率和叶芽萌发率与对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能够有效抑制秋季萌芽,控制二次开花返青(“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翠冠’梨秋季二次开花返青的控制效果”,郑鹏华等,中国南方果树,2015年05期)。

但这些研究成果依然没有得到生产上的大量运用,药剂处理后对树体是否造成后续影响,也没有进一步的跟踪调查。此外,如何在能够抑制二次开花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所用药剂浓度以减少药害,还值得进一步研究。目前,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钠(naa-na)的新用途,本发明研究首次发现高浓度的萘乙酸钠能够有效抑制南方早熟梨秋季二次开花返青的发生,而之前的研究报道中萘乙酸钠是用作保花保果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萘乙酸钠在制备南方早熟梨二次开花抑制剂中的应用。

所述的早熟梨为早熟的品种,由于栽培管理不当或病虫害,在果实采收后,梨树会发生早期落叶。作为优选,所述的早熟梨的品种为‘翠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抑制早熟梨二次开花的方法,包括:在早熟梨采收之后,对发生早期落叶的梨树喷施萘乙酸钠溶液。

作为优选,将萘乙酸钠溶液喷施于已发生落叶的枝条或花芽上。为了保证喷施的有效性,萘乙酸钠溶液应重点喷施在已发生早期落叶的枝条或花芽上。

所述的萘乙酸钠溶液为萘乙酸钠溶于水后制得的水溶液。对梨树喷施的药物浓度要适宜,浓度太低难以达到抑制二次开花的效果,浓度太高则会产生药害,影响树体的正常发育,导致芽和叶片坏死。作为优选,所述的萘乙酸钠溶液的浓度为100-500mg/l。

作为优选,喷施间隔为10-15天,应尽量避开雨天。

待气温稳定至32℃以下,可以停止施药,当气温开始下降,树体逐渐进入休眠,不会有大面积的二次花发生。作为优选,喷施次数为3-5次。

更为优选,喷施间隔为10天,喷施次数为4次。

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首次发现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钠可以抑制早熟梨树体早期落叶后的二次开花,与喷施清水的梨树相比,喷施萘乙酸钠后短枝花芽萌发率显著降低。另外,在秋季喷施了萘乙酸钠后,不仅抑制了秋花的发生,而且不影响第二年春季花芽的萌发、花粉活力以及花的形态,保证来年的果实产量和品质。

(2)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抑制二次开花的方法,可以简化田间管理,作为发生大规模早期落叶的补救措施,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避免“补芽”的生产需要,使早熟梨栽培更易于管理。

(3)本发明方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对设备要求较低,药剂毒性小,对环境影响小,可以大规模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对照组和naa-na处理组在处理后不同时间的秋季二次开花发生率对比。误差线为±sd,下同。

图2为离体培养法(a)和亚历山大染色法(b)两种方法对第二年对照组和处理组花粉活力进行测定的结果。

图3为第二年的对照组和处理组花器官形态调查对比,其中(a)为花梗长度,(b)为花瓣数量,(c)为花柱数量,(d)为单花重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试剂处理

①材料为南方主栽早熟梨品种‘翠冠’,栽培于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果农专业合作社,于2017年夏季发生早期落叶。选取树势相近、均发生早期落叶的‘翠冠’梨树进行喷施萘乙酸钠的试验。

②试验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共2个组,具体见表1。

表1对照组和处理组药剂组成成分

③将对照组和处理组的药剂分别喷施于三棵树势相近的‘翠冠’梨树,每10天喷施一次,总共喷施3次。

(2)当年萌芽率统计

第一次处理完成后,于其后5d,10d,20d,30d,42d统计结果枝花芽的萌芽率,每棵树上选10组短枝芽进行萌芽率统计,以芽鳞片松动露绿为标准,每棵树作为一个生物学重复,设三个生物学重复。

(3)第二年花器官发育、花粉活力与坐果情况调查

于2018年春季花芽萌动前,在所处理的树上随机选取十个短果枝花芽挂牌标记,用于后续坐果率统计,待即将到达盛花期时,每株样树随机选取处于铃铛花期的10朵花(除边花和中心花外的单花),冰盒带回。

对这10朵花测量统计,以10朵花为整体称量其质量,并依次计数花瓣数量、花柱数量,测量花梗长度,每棵树作为一个生物学重复,3个重复分别测量求平均值。

取花药用于采集花粉。花粉活力采用离体培养法和亚历山大染色法两种方法进行测定。

采用花朵坐果率来统计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坐果率,即按每棵树所统计的总坐果数/总花朵数比值来反应其坐果率,每棵树作为一个生物学重复,3个重复分别统计求平均值。

(4)结果分析

①药剂处理当年萌芽率统计分析

图1是第一次药剂处理后‘翠冠’短枝芽萌发率的统计图,误差线为±sd,下同。对比可发现,经naa-na药剂处理后,‘翠冠’结果枝短枝芽萌发率显著低于喷施清水的对照组,在停止施药后,虽然处理组的萌芽率稍有上升,但萌芽率仍然显著低于对照,而此时气温已经开始下降,树体也逐渐进入休眠,不会有大面积的二次花发生。由此可见,naa-na能够明显抑制‘翠冠’梨秋季二次开花。

②第二年花器官发育与花粉活力状况调查

对第二年‘翠冠’花粉活力进行调查,如图2所示,利用离体培养法和亚历山大染色法两种方法统计,对照组和naa-na处理组的花粉活力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前一年喷施的naa-na对花粉的发育和活力没有产生影响。

对花器官形态进行调查,统计发现,花瓣数量、花梗长度、花柱数量、单花重量等指标在对照组和处理组之间均没有明显差异(图3),说明naa-na处理对花器官的发育没有产生后续影响。

③第二年坐果率调查

对第二年‘翠冠’梨花朵坐果率进行调查,对照组和naa-na处理组的花朵坐果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naa-na处理没有药剂残留,秋季喷施不影响来年的坐果。

上述结果均表明,与对照相比,naa-na药剂处理可以明显抑制‘翠冠’梨秋季二次开花的发生,并且药剂残留小,对第二年花器官发育、花粉活力、坐果率等没有显著的影响,可以运用于实际生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