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吹式内窝眼单粒小麦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4021发布日期:2018-09-21 19:37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播种机械,具体为一种新型的小麦精密排种器,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小麦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的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小麦产量意义重大,作物的播种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作物以后的生长发育,因此小麦的播种质量对提高产量尤为重要。

排种器是播种机的核心部件,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播量稳定性、播种均匀性、种子的出苗率等。

现有的小麦精密排种器主要有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机械式排种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性能稳定,但机械整体尺寸较大,且排充种时容易对种子造成挤压和破碎,排种精度低,无法适应高速作业。气力式排种器对种子的外形尺寸要求不严,种子破损少,整机通用性好,易于实现精密播种,播种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控制。因此,通过设计一种气力式排种器,不仅对种子尺寸要求低,而且播种速度快,播种效率高,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气吹式内窝眼单粒小麦排种器。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气吹式内窝眼单粒小麦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种器外壳1、3、排种轮2。所述排种轮3过通过键与外界动力轴连接,所述排种轮2安装于排种器外壳3上,所述排种器壳1、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排种轮2上有如干个两侧带有倒角的圆柱型孔,用来充种,所述排种器外壳1上的A处流出的气流完成清种作业。

上述的一种新型气吹式内窝眼单粒小麦排种器的工作原理是:

排种轮与外界动力传输装置的转轴连接,当动力出现时,转轴带动排种轮转动,当排种盘上的型孔到达排种器外壳3内的充种区域时,带有倒角型孔引导小麦种子的长轴进入型孔,在种子的重力和排种轮以及其他种子摩擦力作用下,小麦进入型孔完成充种,充有种子的型孔快到达排种器外壳1上的A处时,A处流出的气流将携有种子的型孔周围种子吹掉,之后进入排种器外壳3内表、排种轮型孔以及排种器外壳1的C面组成护种区,使种子停留在型孔中,继续运动到排种区,种子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出型孔,完成排种。随着排种轮的继续转动,复位至可充种状态,如此往复循环,从而实现充种和排种的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排种器充种效率高、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外形小巧、造价低廉、消耗功率低,并且一个动力输出转轴上可以安装多个排种器装置同时工作,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在工作过程中还可通过调节外界动力传输装置的转轴输出速度来控制排种盘的转速,有效控制种距,漏播率小,便于实现小麦的精密播种,有效节约种子,减少劳动力,提高播种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增加种植户收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气吹式内窝眼单粒小麦排种器排种轮的三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气吹式内窝眼单粒小麦排种器排种轮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气吹式内窝眼单粒小麦排种器排种器外壳1的三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新型气吹式内窝眼单粒小麦排种器排种器外壳1的轴侧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新型气吹式内窝眼单粒小麦排种器排种器外壳2的轴侧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新型气吹式内窝眼单粒小麦排种器装配体的爆炸轴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6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新型气吹式内窝眼单粒小麦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种器外壳1、3、排种轮2。所述排种轮3过通过键与外界动力轴连接,所述排种轮2安装于排种器外壳3上,所述排种器壳1、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排种轮2上有如干个两侧带有倒角的圆柱型孔,且型孔轴线不通过排种轮轴线,所述排种器外壳1上B处通入气流,之后通过排种器外壳1上的A处流出的气流完成清种作业,避免种子破损。

上述的一种新型气吹式内窝眼单粒小麦排种器,在使用时排种轮安装在播种机的动力输出转轴上,两侧通过限位装置来固定位置,避免排种器沿转轴横向移动,动力由播种机动力输出转轴提供,从而实现精密播种。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进行描述,并非是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同等变化或改型,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