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4007发布日期:2018-09-21 19:37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树机械,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挖坑机。



背景技术:

挖坑机,是山地,丘岭,沟壑区植树造林,快速挖坑的专用机械,挖坑机让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广泛应用于植树造林,栽种果林、篱笆、及秋季给果树施肥等。其动力强劲有力,外形美观,操作舒适,劳动强度低,适合各种地形,效率高,便于野外田地作业。

现有的挖坑机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种为手提式挖坑机,一种是前置式挖坑机和后置式挖坑机,其中前置式挖坑机和后置式挖坑机都使用拖拉机等车辆进行运送、挖坑,虽然节省人力,但是,在一些特殊场合,拖拉机等车辆不能够前进,故手提式挖坑机使用越来越广。

现有的可参考的公告号为CN205694158U的中国专利文件,其公开了一种新型植树挖坑机,其技术要点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钻头、以及带动钻头进行转动的传动电机,所述钻头下方固定设置有进头,在使用过程中,进头插接在土里,通过传动电机带动钻头进行转动,进行打孔。

这种新型植树挖坑机,在地面比较软的情况下,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挖坑,但是,当地面为砂石层等较硬的地面时,这种挖坑机并不能够很好的进行钻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坑机,能够对较硬地层进行较佳的钻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挖坑机,包括机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绞龙、以及固定在机架上带动所述绞龙进行水平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绞龙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钻头,所述钻头包括连接在绞龙上的钻杆、于钻杆上沿其轴向呈螺旋状固定的叶片,所述叶片的水平最大直径由靠近绞龙一端向远离绞龙一端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绞龙进行转动,从而进行挖坑,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钻孔,钻头上的叶片由靠近绞龙向远离绞龙一端的直径逐渐减小,通过钻头在挖坑时,可以由小向大进行钻孔,使得坑内土变得较为松软,从而通过绞龙可以将土导出,进而挖坑,通过设置的钻头,可以在较为坚硬的地层上进行挖坑。

较佳的,所述钻杆远离绞龙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呈圆锥状的尖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尖刺部,在打孔时,抵接在地面上,位置较为稳定,可以起到定位效果,使所打的孔较为垂直。

较佳的,所述叶片水平外边缘呈锯齿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叶片设置呈锯齿形状,在钻头挖坑时,可以对坑内的侧壁进行刮进,使得侧壁容易扩大,从而较为容易的进行挖坑。

较佳的,所述叶片靠近尖刺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呈“V”状的粉碎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叶片靠近尖刺部一侧的粉碎部,可以对底部得到土地进行破土,从而更佳容易的进行钻进,使得挖坑更加容易。

较佳的,所述绞龙包括转轴、以及于转轴上固定设置有螺旋叶,所述螺旋叶设置有两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两组螺旋叶,使得挖坑效率更高。

较佳的,所述转轴靠近钻杆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钻杆上端螺纹连接在安装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可拆卸连接的钻头,可以方便对钻头进行单独更换。

较佳的,所述螺旋叶在靠近钻杆的部分且于靠近钻杆的一侧螺栓固定有耐磨衬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耐磨衬板,可以对螺旋叶进行保护,使得螺旋叶在排土时受到的磨损较小,增加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钻孔,钻头上的叶片由靠近绞龙向远离绞龙一端的直径逐渐减小,通过钻头在挖坑时,可以由小向大进行钻孔,使得坑内土变得较为松软,从而通过绞龙可以将土导出,进而挖坑,通过设置的钻头,可以在较为坚硬的地层上进行挖坑;

2、通过设置的尖刺部,在打孔时,抵接在地面上,位置较为稳定,可以起到定位效果,使所打的孔较为垂直;

3、通过将叶片设置呈锯齿形状,在钻头挖坑时,可以对坑内的侧壁进行刮进,使得侧壁容易扩大,从而较为容易的进行挖坑。

附图说明

图1为挖坑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挖坑机中突出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挖坑机中突出钻头和绞龙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安装板;12、把手;2、绞龙;21、转轴;211、安装孔;22、螺旋叶;23、耐磨衬板;3、驱动电机;4、钻头;41、钻杆;411、尖刺部;42、叶片;421、粉碎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挖坑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绞龙2、以及固定在机架1上且带动绞龙2沿轴线水平转动的驱动电机3,在工作时,绞龙2进行转动挖坑。

机架1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板11、于安装板11两侧对称设置有把手12,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扶持把手12进行工作,启动电机固定设置在安装板11上,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穿过安装板11,于安装板11的下侧固定连接绞龙2。

绞龙2包括一端与驱动电机3固定的转轴21、于转轴21上固定的螺旋叶22,其中,为了更有效率的进行挖坑,螺旋叶22固定有两组,从而能够较快的将坑中的土挖出。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更加的,当遇到较硬地层时,螺旋叶22的下端在转动挖坑的过程中,磨损较大,为了减小对螺旋叶22的磨损,在螺旋叶22的下端且于其下表面设置有耐磨衬板23,耐磨衬板23通过使用螺栓固定在螺旋叶22上,从而可以较为有效的减小工作时对螺旋叶22的磨损,同时,当耐磨衬板23磨损严重时,可以进行更换。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当遇到较硬地层时,单单只有绞龙2在挖孔时,钻进会比较困难,故在转轴21远离驱动电机3的一端设置有钻头4,用于对较硬地层的钻进。

钻头4包括固定连接在转轴21下端的钻杆41、于钻杆41上固定设置有的叶片42,其中,在转轴21的下端开设有安装孔211,钻杆41螺纹连接在安装孔211内,通过可拆卸连接的钻头4,可方便对钻杆41进行拆卸、更换。

其中,钻杆41远离转轴21的一端设置有圆锥状的尖刺部411,在钻孔时,可以抵接在地面上,进行定位,从而在进行挖孔,钻杆41晃动的距离较小。

更佳的,为了更好的进行钻进,叶片42在由靠近转轴21一端向远离转轴21一端的最大直径逐渐减小,从而,在钻孔时,首先钻进较小的孔,由于叶片42直径的逐渐变大而使得钻孔逐渐增大,故而能够更好的进行扩孔。

在钻进过程中,为了避免在遇到较硬地层而无法钻进的情况,叶片42的外边缘设置呈锯齿状,从而在进行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对侧壁进行刮进,能够更好的扩大孔径,同时,在叶片42靠近尖刺部411的一侧面均匀分别有多个呈“V”形的粉碎部421,在进行钻进时,通过粉碎部421对地面进行粉碎钻进。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钻头4对坑内的地层进行粉碎,同时,将孔径扩大,使得坑内的土较为松散,之后通过绞龙2对坑内的土运送出,完成挖坑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钻头4可以对较硬的地层进行粉碎挖孔,同时,在绞龙2下侧固定设置的耐磨衬板23可以对绞龙2进行保护,当磨损严重时,可以方便进行更换。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