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方甜樱桃改良UFO形矮化密植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2071发布日期:2018-11-20 18:06阅读:17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南方甜樱桃改良UFO形矮化密植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南方甜樱桃改良ufo形矮化密植栽培方法。

(二)背景技术

甜樱桃(prunusavium)属于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樱亚属(cerasus)温带落叶果树,素有“早春第一果”的美称。其果实外形艳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甜樱桃种植效益高,近年来南方地区也在积极引种试栽。

关于我国甜樱桃砧木,由于缺乏矮化的种质资源材料,在吉塞拉矮化砧木引进之前很少见到报道,但国外在甜樱桃砧木育种领域发展很快。据2003年报道,在美国西部甜樱桃主产区hoodriver,吉塞拉6号矮化砧木已占新建的樱桃园的50%;在德国,2001年吉塞拉5号矮化砧木已占新建樱桃园的45%。我国南方80年代开始甜樱桃的引种和栽培大多采用北方生产的乔化砧苗木和传统树形。选用乔化砧木的甜樱桃树体高大,不利于避雨设施的利用,乔化砧苗木在南方常表现营养生长旺盛,开花结果期晚,并存在受光不均匀、修剪整形与采收等作业耗时费力的问题。因此,砧木是限制甜樱桃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吉塞拉6号’(jisaila)甜樱桃矮化砧木由德国育成,其植物学性状特点等同于灰毛叶樱桃,为酸樱桃(prununcerasus)与灰毛叶樱桃(p.canescens)进行种间杂交培育的三倍体杂种,在欧洲、北美广泛应用。该种砧木1998年经美国引入我国,经7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观察,与大多数甜樱桃品种亲合性良好,具有明显的矮化、丰产、早实性强、抗病、耐涝、土壤适应范围广、固地性能好、抗寒、产量效率高等优点。前期研究也表明,在南方地区采用矮化砧木栽培甜樱桃有利于修剪、采摘、早花早果,实现稳定生产。

近年,国际上开始尝试多种甜樱桃的省力化栽培模式,其中由华盛顿州立大学开发出来的篱壁式栽培模式(theuprightfruitingoff-shootssystems,ufosystems)具有整形修剪简单、成形快、省工省力等优势,逐渐引起了各国甜樱桃栽培者的关注。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南方甜樱桃改良ufo形矮化密植栽培方法。

一种南方甜樱桃改良ufo形矮化密植栽培方法,所述甜樱桃品种为短低温甜樱桃品种,移植苗为一年生嫁接苗,嫁接所用砧木为矮化砧木(优选为gisela6),所述方法包括:

(1)园地和设施建设: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建园,垄宽3~4m,垄内侧开排水沟,沟宽0.5~0.6m,沟深0.2~0.3m;架设钢架拱棚作为避雨设施,钢架大棚立柱高2.5~3m,拱高1~1.2m,跨度7~8m;钢架拱棚外配设外遮阴设施,棚内全园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

(2)“十”字形支架的构建:在3~4m的垄上,以距沟60~70cm处为移植穴中心,埋设两排行距为1.8~2m的混凝土支架;行向间每隔14~15m埋一根高2~2.5米的混凝土支架;在距离地面60~70cm高处拉第一层钢丝,再在距离地面1.5m处固定一个横向不锈钢支架,支架长度在90~100cm之间,中心点位于混凝土支架上,最后在横向支架两端拉第二层钢丝;

(3)移植:甜樱桃移植时间选在落叶后(11月底到12月份之间,在南方秋季移植比春季移植成活率高),移植前用k84(使用时加等质量水稀释)或农用链霉素(有效成分含量72%,稀释3000~4000倍)之一蘸根预防根癌病;移植时,以混凝土支架为移植穴中心,株行距为3m×2m,挖好直径50~60cm,深50~60cm的圆形移植坑,将表土和底土分开放置,随后,将有机肥10~15斤倒入坑内,覆以厚度10~15cm的底土,将树苗放于正中央,覆盖以表土,踩实,浇好定根水,最后覆上表土至与地面平齐,露出嫁接口;

(4)改良ufo形树形的整形修剪:苗木移植后,当年定干高度为55~65cm,剪口距芽1~2cm,伤口涂白乳胶防止水分蒸发和病菌侵染;并在苗干40cm以上,沿钢丝方向选4~5个饱满健康芽进行刻芽促发枝,其余芽抹去;当春梢长到20cm时,选择错落对生、长势均匀、方向与钢丝同向的2个新梢为主枝,对其余新梢进行摘心控制;整个生长季以两大主枝单轴延伸为主,冬季修剪前不进行拉枝,控制其延伸方向沿钢丝方向;冬季修剪时,对两大主枝进行拉枝,绑缚于钢丝上,保持主枝角度和生长势;主枝延长枝距顶端20~30cm范围内不留竞争枝;对主枝中下部枝条进行筛选,每隔20~25cm范围内选留错落对生的结果枝,对于过密枝进行疏除。

苗木移植后第二年萌芽前,分别在两主枝上按照每20cm范围选留错落对生的芽涂抹发枝素;6~7月,在已经培养出的结果枝的基础上,用尼龙绳做牵引绳呈‘v’字形固定于3根钢丝上,再用绑枝器把两侧结果枝有序的绑缚于牵引绳上,使结果枝占据所有空间,整体呈‘v’字形生长于两个主枝上;结合夏剪疏除过密枝,控制两主枝长度在1.5~1.6m打顶;整个生长季以培养结果枝为主,对于结果枝上的侧枝进行摘心抑制生长;冬季修剪时,结果枝剪留1.2m~1.5m,对于未达1.2m的结果枝继续进行长放,并对背上徒长枝进行疏除,以培养侧面短果枝和结果枝上的花簇状果枝为主。

苗木移植后第三年,主要以培养结果枝组为主,整体树高控制在2m的高度;6~7月,喷施pbo150倍进行两次生长调控,促进花芽分化;修剪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夏剪在采果后进行,疏除徒长枝、过密枝,轻度回缩衰弱枝,缩剪已结果的中长枝和衰弱的结果枝组;冬剪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幼龄树重点删除结果枝上的密生枝、细弱枝、病虫枝;成年树对过于粗壮的结果枝进行适度回缩和部分结果枝进行重短截,控制树势。

所述甜樱桃品种优选为下列之一:‘早大果’、‘布鲁克斯’、‘拉宾斯’。

本发明从浙江地区立地条件出发,立足设施条件下的栽培环境,对篱壁式栽培模式进行改良,结合避雨栽培和甜樱桃矮化砧木(gisela系列)的应用,从移植方式、整形修剪等方面对甜樱桃进行综合优化,对ufo栽培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良,以期为南方地区甜樱桃省力化栽培提供参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之改良ufo形矮化密植栽培方法,具有光照通风好、整形简单、成形早、成花早、挂果早、丰产性好以及便于观光采摘等特征,在南方地区甜樱桃第四年盛果期产量每亩可达600~650kg,实现了两年成花三年结果的早花早果特性,解决了南方暖湿地区甜樱桃生产所面临的多年不结果、“花而不实”、病虫害多发等问题,同时这种栽培模式还非常适用于旅游采摘,对于南方暖湿地区甜樱桃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园区设计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园区实景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1.甜樱桃品种和砧木选择

本发明适用于短低温甜樱桃品种‘早大果’、‘布鲁克斯’、‘拉宾斯’等,移植苗为一年生嫁接苗,嫁接砧木为矮化砧木(gisela6)。

2.园地和设施建设

选择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建园(园区设计示意图参见图1),垄宽4m,垄内侧开排水沟,沟宽0.6m,沟深0.2m。用钢架拱棚作为避雨设施。钢架大棚立柱高3m,拱高1m,跨度8m。钢架拱棚外配设外遮阴设施,棚内全园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在果实转色期全园四周均用防鸟网密闭连接,至果实采收后撤除。

3.‘十’字形支架的构建

在4m的垄上,以距沟70cm处为移植穴中心,埋设两排行距为2m的混凝土支架(行向间每隔14~15m埋一根高2~2.5米的混凝土支架)。然后在距离地面60~70cm高处拉第一层钢丝,再在距离地面1.5m处固定一个横向不锈钢支架,支架长度在90~100cm之间,中心点位于混凝土支架上,最后在横向支架两端拉第二层钢丝。

4.移植

移植时间在11月底到12月份(尽早定植有利于根系生长),移植前用k84或农用链霉素(两者只能选一种)蘸根预防根癌病。移植时,以混凝土支架为移植穴中心,株行距为3m×2m,挖好直径60cm,深60cm的圆形移植坑,将挖出的表土和底土分开放置,随后,将有机肥15斤倒入坑内,覆以底土(厚度10cm左右),将树苗放于正中央,覆盖以表土,踩实,浇好定根水,最后覆上表土至与地面平齐,露出嫁接口。

5.改良ufo形树形的整形修剪技术

苗木移植后,当年定干高度为55~65cm,剪口距芽1cm左右,伤口涂白乳胶防止水分蒸发和病菌侵染。并在苗干40cm以上,沿钢丝方向选4~5个饱满健康芽进行刻芽(在芽的上方0.5~1厘米的地方,用刀切至木质部)促发枝,其余芽抹去。当春梢长到20cm时,选择错落对生、长势均匀、方向与钢丝同向的2个新梢为主枝,对其余新梢进行摘心控制。整个生长季主要以两大主枝单轴延伸为主,冬季修剪前不进行拉枝,控制其延伸方向沿钢丝方向即可;冬季修剪时,对两大主枝进行拉枝,绑缚于钢丝上,保持主枝角度和生长势;主枝延长枝距顶端20~30cm范围内不留竞争枝;对主枝中下部枝条进行筛选,每隔20~25cm范围内选留错落对生的结果枝,对于过密枝进行疏除。

苗木移植后第二年萌芽前,分别在两主枝上按照每20~25cm范围选留错落对生的芽涂抹发枝素,若其范围内已有结果枝可不涂抹发枝素。6~7月,在已经培养出的结果枝的基础上,用尼龙绳做牵引绳呈‘v’字形固定于3根钢丝上,再用绑枝器把两侧结果枝有序的绑缚于牵引绳上,使结果枝占据所有空间,整体呈‘v’字形生长于两个主枝上。结合夏剪疏除过密枝,控制两主枝长度在1.5m左右打顶。整个生长季以培养结果枝为主,对于结果枝上的侧枝进行摘心抑制生长。冬季修剪时,结果枝剪留1.2m~1.5m,对于未达1.2m的结果枝继续进行长放(又称甩放,即不进行修剪,保留枝条顶芽,让顶芽发枝),并对背上徒长枝进行疏除,以培养侧面短果枝和结果枝上的花簇状果枝为主。

苗木移植第三年后,主要以培养结果枝组为主,整体树高控制在2m~2.2m的高度。6~7月,喷施促控剂pbo150倍两次进行生长调控,促进花芽分化。修剪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夏剪在采果后进行,疏除徒长枝、过密枝,轻度回缩衰弱枝,缩剪已结果的中长枝和衰弱的结果枝组。冬剪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约12月至次年2月期间),幼龄树重点疏除结果枝上的密生枝、细弱枝、病虫枝;成年树对于过于粗壮的结果枝进行适度回缩和部分结果枝进行重短截(剪去枝条的二分之一以上,至五分之四的位置),控制树势。

实例:

1.该园区(园区实景图参见图2)选择短低温甜樱桃品种‘早大果’、‘布鲁克斯’、‘拉宾斯’作为主栽品种,移植苗为一年生嫁接苗,嫁接砧木为矮化砧木(gisela6)。

2.试种地(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台州市农科院樱桃基地),土壤为沙壤土,北纬28°40′-29°04′,东经120°49′-121°41′,年降水量350-5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7.1℃,全年积温5370℃,无霜期241d,平均蒸发量1231.4mm,属湿润地区,5-6月为梅雨季节,7-9月以晴天为主。全园用钢架拱棚作为避雨设施,钢架拱棚外配设外遮阴设施,棚内全园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全园四周均用防鸟网密闭连接。

3.在4m宽的垄上,以距沟70cm处为移植穴中心,埋设两排行距为2m的混凝土支架(行向间每隔15m埋一根高2米的混凝土支架)。然后在距离地面60cm高处拉第一层钢丝,再在距离地面1.5m处固定一个横向不锈钢支架,支架长度100cm,中心点位于混凝土支架上,最后在横向支架两端拉第二层钢丝。

4.移植时间在2015年11月底到12月份,移植前用k84(k84与水质量比1:1)蘸根预防根癌病。移植时,以混凝土支架为移植穴中心,株行距为3m×2m,挖好直径60cm,深60cm的圆形移植坑,将表土和底土分开放置,随后,将有机肥15斤倒入坑内,覆以底土(厚度10cm左右),将树苗放于正中央,覆盖以表土,踩实,浇好定根水,最后覆上表土至与地面平齐,露出嫁接口。

5.苗木移植后,当年定干高度为60cm,剪口距芽1cm左右,伤口涂白乳胶防止水分蒸发和病菌侵染。并在苗干40cm以上,沿钢丝方向选4~5个饱满健康芽进行刻芽促发枝,其余芽抹去。当春梢长到20cm时,选择错落对生、长势均匀、方向与钢丝同向的2个新梢为主枝,对其余新梢进行摘心控制。整个生长季主要以两大主枝单轴延伸为主,冬季修剪前不进行拉枝,控制其延伸方向沿钢丝方向即可;冬季修剪时,对两大主枝进行拉枝,绑缚于钢丝上,保持主枝角度和生长势;主枝延长枝距顶端20~30cm范围内不留竞争枝;对主枝中下部枝条进行筛选,每隔20cm范围内选留错落对生的结果枝,对于过密枝进行疏除。

苗木移植后第二年萌芽前,分别在两主枝上按照每20cm范围选留错落对生的芽涂抹发枝素,若其范围内已有结果枝可不涂抹发枝素。6~7月,在已经培养出的结果枝的基础上,用尼龙绳做牵引绳呈‘v’字形固定于3根钢丝上,再用绑枝器把两侧结果枝有序的绑缚于牵引绳上,使结果枝占据所有空间,整体呈‘v’字形生长于两个主枝上。结合夏剪疏除过密枝,控制两主枝长度在1.5m左右打顶。整个生长季以培养结果枝为主,对于结果枝上的侧枝进行摘心抑制生长。冬季修剪时,结果枝剪留1.2m~1.5m,对于未达1.2m的结果枝继续进行长放,并对背上徒长枝进行疏除,以培养侧面短果枝和结果枝上的花簇状果枝为主。

苗木移植第三年后,主要以培养结果枝组为主,整体树高控制在2m的高度。6~7月,喷施促控剂pbo150倍进行两次生长调控,促进花芽分化。修剪以夏剪为主,冬剪为辅。夏剪在采果后进行,疏除徒长枝、过密枝,轻度回缩衰弱枝,缩剪已结果的中长枝和衰弱的结果枝组。冬剪在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约12月至次年2月期间),幼龄树重点疏除结果枝上的密生枝、细弱枝、病虫枝;成年树对过于粗壮的结果枝进行适度回缩和部分结果枝进行重短截,控制树势。

6.应用效果:通过本发明的应用,甜樱桃在南方地区实现了两年成花三年结果的早花早果特性(表1),解决了南方暖湿地区甜樱桃生产所面临的花而不实、多年不结果的问题。

表1:结果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