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后母牛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61466发布日期:2018-12-22 08:11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畜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产后母牛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母牛连续的配种、妊娠、哺乳等高强度的繁殖生产,容易造成其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而影响母牛的生产性能。随着养牛业的壮大,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越来越普遍,对母牛的养殖效率和繁殖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多养殖户母牛养殖缺乏科学性,精、粗饲料搭配不当,母牛营养过剩、脂肪过多,既浪费了饲料、增加了养殖成本,又对母牛繁殖产生了不利影响。加上养殖密度大,母牛在生长过程中被局限于牛舍内,缺乏活动,且牛舍内空气流通不畅、恶臭味重、卫生条件差,容易引发疾病,不利于牛的健康成长,导致繁殖周期延长,甚至履配不孕,降低母牛繁殖性能。

产后的母牛往往有着许多严重的挑战,因分娩产生的激素和其它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开始泌乳而需要营养上的付出并导致营养上的负平衡,产犊前干物质采食量的减少和产犊后日粮组分的明显变化,这些均可导致母牛免疫功能的显著下降。母牛产后由于免疫功能和应激性降低,容易出现一些产后问题,如产后瘫痪、产后缺乳、前胃迟缓消化不良等症状,而由于免疫力低下造成病菌的侵入,易引发子宫炎、阴道炎、乳房炎、乳房恶性水肿等妇科问题,如不及时医治甚至会引起母牛的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目前针对母牛产后的饲料种类较多,很多养殖户为了增强母牛产后的抗病能力,在饲料中以添加矿物质为主,容易导致矿物质过多引起动物中毒现象,引起发育不良、胃肠炎、肝硬化等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则有会引起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寻找一种能提升产后母牛活力,减少产后母牛患病率,并能减少进食母牛乳的牛犊的患病率的产后母牛养殖方法,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产后母牛养殖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产后母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乳期:从分娩日起至第6-8天为初乳期,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5-10%的产后恢复添加剂,并且每1-2天用中药产后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产后恢复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益母草35-40份、当归17-23份、红蓝花16-20份、蓬莪术14-18份、糯米33-37份、车前草18-22份、马齿觅12-16份、豌豆27-31份、大枣7-11份,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灯芯草、金银花、连翘、桔梗、升麻的混合提取液;

(2)哺乳期:初乳期结束后进入哺乳期,直至牛犊断乳,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10-15%的哺乳期补充剂,并且每1-2周用中药哺乳期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哺乳期补充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益母草38-42份、黄精25-29份、陈皮8-12份、蓬莪术12-16份、蒲公英18-22份、山药11-15份、山楂8-12份、豌豆30-38份、贯众10-12份,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灯芯草、艾蒿、花椒叶、紫苏、大青叶、防风的混合提取液。

优选的,所述产后恢复添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益母草37.5份、当归20份、红蓝花18份、蓬莪术16份、糯米35份、车前草20份、马齿觅14份、豌豆29份、大枣9份。此原料比例较为适中,母牛的产后恢复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哺乳期补充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益母草40份、黄精27份、陈皮10份、蓬莪术14份、蒲公英20份、山药13份、山楂10份、豌豆34份、贯众11份。此原料比例较为适中,母牛活力提升及产奶量提升效果较好。

优选的,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将各原料按如下重量比混合后提取而成:灯芯草18-22份、金银花8-16份、连翘4-10份、桔梗10-15份、升麻6-8份。此原料比例较为适中,既能提升母牛活力,灭杀母牛体表的致病微生物,又不会给小牛的健康造成影响,可以放心使用。

优选的,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将各原料按如下重量比混合后提取而成:灯芯草14-18份、艾蒿4-8份、花椒叶6-10份、紫苏3-5份、大青叶6-8份、防风10-12份。此原料比例较为适中,对各种致病微生物均具有较好的灭杀及抑制作用,此时牛犊已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可以使用灭杀、抑制微生物效果较好,药性较强的保健液原材料,并适当减少对母牛体表清洁的频率。

优选的,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中药哺乳期保健液的提取方法是:向原料中加入3-8倍的水,60-80℃加热提取3-5h。水提法简单易行,成本也较低,且不会对与母牛直接接触并哺乳的牛犊的健康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中药哺乳期保健液的提取方法是:向原料中加入2-5倍的60-90%乙醇,45-70℃加热提取2-3h。醇提法提取效率较高,提取液的药效较好,乙醇也具有一定的杀菌、抑菌能力,但是喷洒在母牛体表,尤其是乳头上的乙醇会对直接哺乳的牛犊健康造成微量影响。

优选的,所述步骤(2),在哺乳期还在母牛日粮中加入0.001-0.008%的硒补充剂。进一步优选,所述硒补充剂是酵母硒。给哺乳期的母牛补充硒元素,能提高母牛的活力及免疫力,并提高母牛乳汁中的硒含量,以提升牛犊的硒摄入量,提高牛犊免疫力,减少发病率,并加快牛犊的生长速度。

所述步骤(2),在哺乳期还在母牛日粮中加入0.01-0.015%的琉璃苣种子油。琉璃苣种子油含有丰富的omega-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γ-亚麻酸(gla)这只在母乳才能找到的必需脂肪酸,更高达浓度25%-30%,也是天然植物油中含gla浓度最高的,约为一般月见草油的2-2.5倍(琉璃苣油含有20-26%的gla;月见草油的gla含量只有7-9%)。其可以提升母牛活力,减少母牛的炎症反应,并能给母牛补充一定量的钙、钾及其他矿物质。

初乳期的母牛刚生产完,体质较为虚弱,并且需要分泌大量的牛初乳以哺育牛犊,此时母牛免疫力被极大削弱,极易受到感染,此时应以较为温和的补益药物为主,辅以少部分的疏通效果的药物,以帮助母牛迅速恢复活力,提升自身免疫力,并保持产奶量。此时牛犊刚出生不久,免疫力趋近于零,并且体质也较弱,因此在选用给母牛清洁体表的原料时,要避开一些药性强烈,并有刺激性的原料。

哺乳期的母牛体质已经有所恢复,并且产奶量继续增大,且对营养要求有所增加,此时应选用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及添加物,可以选用一些药性较强的药物,并增大疏通效果的药物使用量,以使母牛的产奶量持续增大,并提升所产牛乳的营养价值。此时牛犊已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可以使用灭杀、抑制微生物效果较好,药性较强的保健液原材料,并适当减少对母牛体表清洁的频率,以减少人工操作成本。

益母草:味苦、辛,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红蓝花:味辛,性温,无毒。主产后血晕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堪作燕脂。其苗生捣碎,敷游肿。其子吞数颗,主天行疮子不出。

蓬莪术:味苦、辛,性温。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治心腹胀痛,百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

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补中益气,治消渴溲多,自汗,便泄。

车前草:味甘,性寒。归肝、肾、膀胱经。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

马齿觅:味酸,性寒。归肝、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豌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和中下气,通乳利水,解毒。消渴,吐逆,泄利腹胀,霍乱转筋,乳少,脚气水肿,疮痈。

大枣:味甘,性温。入脾、胃经。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赃躁。

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陈皮:味苦、辛,性温。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

山药:味甘,性平。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贯众:味苦、涩,性寒。归肝、胃经。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灯芯草:味甘、淡,性微寒。归心、肺、小肠经。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烦失眠,尿少涩痛,口舌生疮。

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胃经。清热解毒,消炎退肿。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

连翘:味苦,性平。入心、肝、胆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艾蒿:味苦、辛,性温。入脾、肝、肾经。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

花椒叶:花椒叶性热,有止痛、杀虫作用,可防治脘腹冷痛、吐泻、蛔虫病、水肿和小便不利等症。花椒叶也具备花椒的部分性能和味道。

紫苏:紫苏既能发汗散寒以解表邪,又能行气宽中、解郁止呕,故对风寒表症而兼见胸闷呕吐症状的,使用本品,很是适宜;或无表症而有气滞不畅症状的,也可用于宣通。如配藿香、陈皮则解表和中,配半夏、厚朴则解郁宽胸。用于感冒风寒:紫苏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症兼有气滞,有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用于胸闷、呕恶等症:紫苏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症,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作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

大青叶:味苦,性寒。归肝,心,胃,脾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用于热病高热烦渴;神昏;斑疹;吐血;衄血;黄疸;泻痢;丹毒;喉痹;口疮;痄腮。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的方法将母牛的养殖过程分成了初乳期、哺乳期,通过母牛在不同时期的身体状态,对各个时期的中药添加剂组分进行调整,通过不同中草药配伍提升产后母牛活力,减少产后母牛患病率,并使牛犊更加健康。初乳期的母牛刚生产完,体质较为虚弱,并且需要分泌大量的牛初乳以哺育牛犊,此时母牛免疫力被极大削弱,极易受到感染,此时应以较为温和的补益药物为主,辅以少部分的疏通效果的药物,以帮助母牛迅速恢复活力,提升自身免疫力,并保持产奶量。此时牛犊刚出生不久,免疫力趋近于零,并且体质也较弱,因此在选用给母牛清洁体表的原料时,要避开一些药性强烈,并有刺激性的原料。哺乳期的母牛体质已经有所恢复,并且产奶量继续增大,且对营养要求有所增加,此时应选用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及添加物,可以选用一些药性较强的药物,并增大疏通效果的药物使用量,以使母牛的产奶量持续增大,并提升所产牛乳的营养价值。此时牛犊已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可以使用灭杀、抑制微生物效果较好,药性较强的保健液原材料,并适当减少对母牛体表清洁的频率,以减少人工操作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产后母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乳期:从分娩日起至第7天为初乳期,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7.5%的产后恢复添加剂,并且每1.5天用中药产后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产后恢复添加剂是将如下原料混合后得到:益母草37.5kg、当归20kg、红蓝花18kg、蓬莪术16kg、糯米35kg、车前草20kg、马齿觅14kg、豌豆29kg、大枣9kg,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灯芯草、金银花、连翘、桔梗、升麻的混合提取液;

(2)哺乳期:初乳期结束后进入哺乳期,直至牛犊断乳,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12.5%的哺乳期补充剂,并且每1.5周用中药哺乳期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哺乳期补充剂是将如下原料混合后得到:益母草40kg、黄精27kg、陈皮10kg、蓬莪术14kg、蒲公英20kg、山药13kg、山楂10kg、豌豆34kg、贯众11kg,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灯芯草、艾蒿、花椒叶、紫苏、大青叶、防风的混合提取液。

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将灯芯草20kg、金银花12kg、连翘7kg、桔梗12.5kg、升麻7kg混合后,向原料中加入5.5倍的水,70℃加热提取4h。

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将灯芯草16kg、艾蒿6kg、花椒叶8kg、紫苏4kg、大青叶7kg、防风11kg混合后,向原料中加入5.5倍的水,70℃加热提取4h。

实施例2

一种产后母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乳期:从分娩日起至第6天为初乳期,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5%的产后恢复添加剂,并且每1天用中药产后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产后恢复添加剂是将如下原料混合后得到:益母草35kg、当归23kg、红蓝花20kg、蓬莪术18kg、糯米37kg、车前草22kg、马齿觅16kg、豌豆31kg、大枣11kg,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灯芯草、金银花、连翘、桔梗、升麻的混合提取液;

(2)哺乳期:初乳期结束后进入哺乳期,直至牛犊断乳,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10%的哺乳期补充剂,并且每1周用中药哺乳期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哺乳期补充剂是将如下原料混合后得到:益母草38kg、黄精29kg、陈皮12kg、蓬莪术16kg、蒲公英22kg、山药15kg、山楂12kg、豌豆38kg、贯众12kg,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灯芯草、艾蒿、花椒叶、紫苏、大青叶、防风的混合提取液。

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将灯芯草18kg、金银花16kg、连翘10kg、桔梗15kg、升麻8kg混合后,向原料中加入3倍的水,60℃加热提取5h。

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将灯芯草14kg、艾蒿8kg、花椒叶10kg、紫苏5kg、大青叶8kg、防风12kg混合后,向原料中加入3倍的水,60℃加热提取5h。

实施例3

一种产后母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乳期:从分娩日起至第8天为初乳期,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5-10%的产后恢复添加剂,并且每2天用中药产后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产后恢复添加剂是将如下原料混合后得到:益母草40kg、当归17kg、红蓝花16kg、蓬莪术14kg、糯米33kg、车前草18kg、马齿觅12kg、豌豆27kg、大枣7kg,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灯芯草、金银花、连翘、桔梗、升麻的混合提取液;

(2)哺乳期:初乳期结束后进入哺乳期,直至牛犊断乳,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15%的哺乳期补充剂,并且每2周用中药哺乳期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哺乳期补充剂是将如下原料混合后得到:益母草42kg、黄精25kg、陈皮8kg、蓬莪术12kg、蒲公英18kg、山药11kg、山楂8kg、豌豆30kg、贯众10kg,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灯芯草、艾蒿、花椒叶、紫苏、大青叶、防风的混合提取液。

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将灯芯草22kg、金银花8kg、连翘4kg、桔梗10kg、升麻6kg混合后,向原料中加入8倍的水,80℃加热提取3h。

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将灯芯草18kg、艾蒿4kg、花椒叶6kg、紫苏3kg、大青叶6kg、防风10kg混合后,向原料中加入8倍的水,80℃加热提取3h。

实施例4

一种产后母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乳期:从分娩日起至第7天为初乳期,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7.5%的产后恢复添加剂,并且每1.5天用中药产后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产后恢复添加剂是将如下原料混合后得到:益母草37.5kg、当归20kg、红蓝花18kg、蓬莪术16kg、糯米35kg、车前草20kg、马齿觅14kg、豌豆29kg、大枣9kg,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灯芯草、金银花、连翘、桔梗、升麻的混合提取液;

(2)哺乳期:初乳期结束后进入哺乳期,直至牛犊断乳,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12.5%的哺乳期补充剂,并且每1.5周用中药哺乳期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哺乳期补充剂是将如下原料混合后得到:益母草40kg、黄精27kg、陈皮10kg、蓬莪术14kg、蒲公英20kg、山药13kg、山楂10kg、豌豆34kg、贯众11kg,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灯芯草、艾蒿、花椒叶、紫苏、大青叶、防风的混合提取液。

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将灯芯草20kg、金银花12kg、连翘7kg、桔梗12.5kg、升麻7kg混合后,向原料中加入3.5倍的75%乙醇,57.5℃加热提取2.5h。

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将灯芯草16kg、艾蒿6kg、花椒叶8kg、紫苏4kg、大青叶7kg、防风11kg混合后,向原料中加入3.5倍的75%乙醇,57.5℃加热提取2.5h。

实施例5

一种产后母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乳期:从分娩日起至第7天为初乳期,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7.5%的产后恢复添加剂,并且每1.5天用中药产后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产后恢复添加剂是将如下原料混合后得到:益母草37.5kg、当归20kg、红蓝花18kg、蓬莪术16kg、糯米35kg、车前草20kg、马齿觅14kg、豌豆29kg、大枣9kg,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灯芯草、金银花、连翘、桔梗、升麻的混合提取液;

(2)哺乳期:初乳期结束后进入哺乳期,直至牛犊断乳,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12.5%的哺乳期补充剂,并且每1.5周用中药哺乳期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哺乳期补充剂是将如下原料混合后得到:益母草40kg、黄精27kg、陈皮10kg、蓬莪术14kg、蒲公英20kg、山药13kg、山楂10kg、豌豆34kg、贯众11kg,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灯芯草、艾蒿、花椒叶、紫苏、大青叶、防风的混合提取液。

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将灯芯草20kg、金银花12kg、连翘7kg、桔梗12.5kg、升麻7kg混合后,向原料中加入5.5倍的水,70℃加热提取4h。

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将灯芯草16kg、艾蒿6kg、花椒叶8kg、紫苏4kg、大青叶7kg、防风11kg混合后,向原料中加入5.5倍的水,70℃加热提取4h。

所述步骤(2),在哺乳期还在母牛日粮中加入0.005%的酵母硒。

实施例6

一种产后母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初乳期:从分娩日起至第7天为初乳期,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7.5%的产后恢复添加剂,并且每1.5天用中药产后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产后恢复添加剂是将如下原料混合后得到:益母草37.5kg、当归20kg、红蓝花18kg、蓬莪术16kg、糯米35kg、车前草20kg、马齿觅14kg、豌豆29kg、大枣9kg,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灯芯草、金银花、连翘、桔梗、升麻的混合提取液;

(2)哺乳期:初乳期结束后进入哺乳期,直至牛犊断乳,此时期内,在母牛饲料中添加12.5%的哺乳期补充剂,并且每1.5周用中药哺乳期保健液对母牛体表进行清洁,所述哺乳期补充剂是将如下原料混合后得到:益母草40kg、黄精27kg、陈皮10kg、蓬莪术14kg、蒲公英20kg、山药13kg、山楂10kg、豌豆34kg、贯众11kg,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灯芯草、艾蒿、花椒叶、紫苏、大青叶、防风的混合提取液。

所述中药产后保健液,是将灯芯草20kg、金银花12kg、连翘7kg、桔梗12.5kg、升麻7kg混合后,向原料中加入5.5倍的水,70℃加热提取4h。

所述中药哺乳期保健液,是将灯芯草16kg、艾蒿6kg、花椒叶8kg、紫苏4kg、大青叶7kg、防风11kg混合后,向原料中加入5.5倍的水,70℃加热提取4h。

所述步骤(2),在哺乳期还在母牛日粮中加入0.0125%的琉璃苣种子油。

对比例1

一种产后母牛养殖方法:差别在于喂食普通的母牛产后饲料,其余方面实施例1相同。

将实施例1-7,对比例1进行对比:

将700头分娩后的荷斯坦母牛平均分为7组,分别采用实施例1-6、对比例1的方法进行养殖。

对比可知,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母牛的初乳期及哺乳期的日平均产奶量,还可降低母牛、牛犊的发病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产后母牛养殖方法。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