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捕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2014发布日期:2018-10-23 20:5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捕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捕虾装置,包括长度可伸缩的虾笼及大小固定的虾笼两种设置。对于前者,无需使用时收折以保持便携及较小的体积,而当需要捕虾时将其展布于水底,这种虾笼在捕虾的同时会降低水流的流速。而对于后者,一般其体积较小,间隔布置于水底时不会影响流速,因而在一些场景广泛使用。

cn105028353a公开了一种大小固定的捕虾笼,由骨架及包围骨架外的网片组成,骨架通过铁丝焊接而成,不利于工业化规模化生产;该捕虾笼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相通的前部、中部及后部,长方体的捕虾笼在其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进虾口,诱饵固定在离两侧的进虾口都较远的长方体的中部,不利于虾准确找到进虾口;进虾口的内侧设置有分别通过连接绳与骨架固定连接的内倒须口,结构复杂;此外,这种结构的捕虾笼,进入笼中的虾逃脱比较容易,导致捕虾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捕虾装置,可其显著降低虾的逃跑率,提升捕虾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捕虾装置,包括具有进虾口、取虾口以及内部容置空间的捕虾笼,其中,所述进虾口为单向进虾口,所述捕虾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捕虾笼内的主隔断,所述主隔断将所述捕虾笼的内部容置空间隔开形成第一室与第二室,所述第一室上设置有所述单向进虾口,所述第二室上设置有所述取虾口,所述第一室与第二室通过第一单向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通道供虾单方向从所述第一室进入第二室内。

本发明中,“单向进虾口”意指虾可以从该口进入捕虾笼但捕虾笼内的虾却不能轻易从该口出来。本发明中,“第一单向通道供虾单方向从所述第一室进入第二室内”意指通常情况下第一室内的虾可以经该通道进入第二室,但第二室内的虾却不能轻易经该通道进入第一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方面,第一单向通道具有相远离的第一进虾端与第一出虾端,其中第一进虾端与所述主隔断和/或捕虾笼连接,第一出虾端位于第二室内且保持悬空。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捕虾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室内的次隔断,所述次隔断将所述第二室的内部容置空间隔开形成多个第二分室,所述第一室与所述多个第二分室中的至少一个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通道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多个第二分室通过第二单向通道串接,所述第二单向通道允许虾单方向从所述多个第二分室中的上一个第二分室进入下一个第二分室。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个第二分室中的第一个第二分室与所述第一室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通道连通,所述多个第二分室中的最后一个第二分室设置有所述取虾口。

进一步优选地,各所述的第二分室分别具有底、顶以及位于四周的侧壁,各所述第二分室的虾入口与虾出口分别位于不同的侧壁上。采取该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虾的捕获率,且设置比较方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分室有2个、3个或4个。相比第二室不分室的方案,第二分室为2个时,其捕虾率提高了约1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单向通道具有相远离的第二进虾端与第二出虾端,其中第二进虾端与相连通的二个所述第二分室之间的次隔断和/或捕虾笼连接,所述第二出虾端位于相连通的二个所述第二分室中下一个第二分室内且保持悬空。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单向通道、第二单向通道的进口端的口径分别大于各自出口端的口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所述的捕虾笼具有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底面和顶面、连接在所述底面与顶面之间的周侧面,所述主隔断、次隔断直立设置,所述第一室、多个第二分室在水平方向上分布。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具体且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室位于所述的捕虾笼的一侧,所述多个第二室均位于所述捕虾笼的与所述第一室所在侧相对的另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捕虾笼为长方体形,所述的第一室位于所述捕虾笼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多个第二室同位于所述捕虾笼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多个第二室沿着所述的捕虾笼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该结构紧凑、设置方便且捕虾效率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所述的第一室设置有放置诱饵的诱饵投放口,所述诱饵投放口与所述取虾口并排设置,所述的捕虾装置还包括用于关闭所述诱饵投放口与取虾口的门。该结构设置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门与所述的捕虾笼相对能够活动地连接,所述活动连接为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或可拆卸地连接。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诱饵投放口与取虾口位于所述的捕虾笼的周侧,所述的门的一侧与所述捕虾笼转动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捕虾笼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可以设置为包括与所述刚性骨架适配的挂钩及用于连接所述挂钩与所述门的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的捕虾笼、所述主隔断、所述第一单向通道分别具有多孔网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面,所述捕虾笼包括刚性骨架和连接在所述刚性骨架上的柔性网体,所述柔性网体具有底面、顶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的周侧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刚性骨架为塑料材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刚性骨架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隔断由柔性网构成,其通过连接绳与所述的捕虾笼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单向通道由柔性网构成,构成所述第一单向通道的柔性网的强度大于构成所述的捕虾笼的柔性网体的强度。

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捕虾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室内的次隔断,所述次隔断将所述第二室的内部容置空间隔开形成多个第二分室,所述的多个第二分室通过第二单向通道串接,所述第二单向通道允许虾单方向从所述多个第二分室中的上一个第二分室进入下一个第二分室,所述多个第二分室中的第一第二分室与所述第一室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通道连通,所述多个第二分室中的最后一个第二分室设置有所述取虾口,所述的次隔断由柔性网体构成,其通过连接绳与所述的捕虾笼连接,所述的第二单向通道也由柔性网体构成,构成所述第二单向通道的柔性网体的强度大于构成所述的捕虾笼的柔性网体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方面,进虾口可以设置为与第一单向通道、第二单向通道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所述进虾口可以只有一个,但优选有多个,且进一步地,多个进虾口分布于第一室的不同方向的侧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方面,所述门包括网布及用于支撑所述网布的门框架,所述门框架由金属丝制成。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刚性骨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及多根用于连接所述上框架及所述下框架的连接柱,所述上框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下框架所在的平面平行。

优选地,所述下框架还包括结构加强梁,所述结构加强梁位于所述上框架在所述下框架所在平面的投影中。

优选地,所述捕虾装置还包括饵料固定装置,所述饵料固定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室内。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饵料固定装置与所述下框架固定连接。进一步优选地,饵料固定装置为饵料固定柱。该饵料固定柱的下端部可以连接在下框架的结构加强梁上。饵料固定柱、下框架均优选是塑料材质,且优选是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捕虾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捕虾笼连接的提手,提手可以是例如系在骨架上的绳。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捕虾装置,包括具有进虾口、取虾口、诱饵投放口以及内部容置空间的捕虾笼,所述捕虾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捕虾笼内的多个隔断,所述多个隔断将所述捕虾笼的内部容置空间隔开形成初级捕虾室、二级捕虾室以及三级捕虾室,所述初级捕虾室上设置有所述进虾口,所述三级捕虾室上设置有所述取虾口,所述初级捕虾室与所述二级捕虾室之间通过第一单向通道连通,所述的二级捕虾室与三级捕虾室之间通过第二单向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通道、第二单向通道分别允许虾单方向从上初级捕虾室进入下初级捕虾室。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通道、第二单向通道处于二级捕虾室的不同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初级捕虾室、二级捕虾室之间的隔断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通道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的二级捕虾室内且保持悬空;所述第二单向通道的进口端与所述二级捕虾室、三级捕虾室之间的隔断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通道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的三级捕虾室内且保持悬空。

选地,所述的第一单向通道、第二单向通道的进口端的口径分别大于各自出口端的口径。

优选地,所述的捕虾笼为长方体形,所述初级捕虾室位于所述捕虾笼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二级捕虾室及所述三级捕虾室同位于所述捕虾笼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二级捕虾室及所述三级捕虾室沿着所述的捕虾笼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诱饵投放口与取虾口位于所述的捕虾笼的周侧,且所述诱饵投放口与所述取虾口并排设置,所述的捕虾装置还包括用于关闭所述诱饵投放口与取虾口的门。

优选地,所述的门的一侧与所述捕虾笼转动连接,另一侧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捕虾笼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捕虾笼包括刚性骨架和连接在所述刚性骨架上的柔性网体,所述柔性网体具有底面、顶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面与所述顶面的周侧面,所述刚性骨架为塑料材质且一体成型设置;所述隔断由由柔性网构成,其通过连接绳与所述的刚性骨架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通道、第二单向通道均由柔性网构成。

优选地,构成所述第一单向通道及所述第二单向通道的柔性网的强度大于构成所述的捕虾笼的柔性网体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刚性骨架包括上框架、下框架及多根用于连接所述上框架及所述下框架的连接柱,所述上框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下框架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均为矩形或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捕虾装置还包括饵料固定柱,所述饵料固定柱位于所述初级捕虾室内,与所述的捕虾笼的刚性骨架一体成型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本发明的捕虾装置是基于对虾的特性的深入研究所提出,虾在从进虾口进入第一室内后会意识到这是个陷阱从而急于逃跑,自然就钻入第一单向通道并进入到一级第二室,进入第二室内后为逃跑自然就会从第二单向通道进入到下一级第二室,直至进入到最后一级第二室,此时无路可走的虾才会意识到要想办法从最后一级第二室的单向通道返回去,但是要想顺利逃出,一是,必须克服多重隔断和进虾口的阻碍,二是,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实际中虾逃脱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该捕虾装置虾逃跑的阻碍重重,大大降低了虾逃跑的概率,捕虾率显著提高。此外,本发明的捕虾装置的结构简单,设置方便,可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捕虾装置的俯视示意图(柔性网体及柔性网只示出轮廓);

图2为实施例一捕虾装置的前视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捕虾装置的侧视示意图(柔性网体及柔性网只示出轮廓);

图4为实施例一捕虾装置的刚性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捕虾装置的俯视示意图(柔性网体及柔性网只示出轮廓);

图6为实施例三捕虾装置的刚性骨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捕虾笼;1-刚性骨架;11-上框架;12-下框架;13-连接柱;14-结构加强梁;2-初级捕虾室;21-诱饵投放口;3-二级捕虾室;4-三级捕虾室;41-取虾口;5-门;51-挂钩;52-弹性件;53-旋转轴;610-进虾口;61-进虾通道;62-单向通道;70-柔性网体;71-主隔断;72-次隔断;8-饵料固定装置;9-四级捕虾室。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捕虾装置,包括具有进虾口610、取虾口41、诱饵投放口21以及内部容置空间的长方体型的捕虾笼10,捕虾装置还包括设于捕虾笼10内的二个隔断(包括主隔断71和次隔断72),该二个隔断将捕虾笼10的内部容置空间隔开形成第一室(又称初级捕虾室)2和二个第二分室(分别称为二级捕虾室3以及三级捕虾室4)。进虾口610设置在初级捕虾室2上,取虾口41设置在三级捕虾室4上。初级捕虾室2、二级捕虾室3之间、二级捕虾室3、三级捕虾室4之间分别通过单向通道62(分别为第一单向通道及第二单向通道)连通。

进虾口610有三个,该三个进虾口610分别设置在初级捕虾室2的三个侧壁上。每个进虾口610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单向进虾通道61而构成单向进虾口。进虾通道61的入口端与初级捕虾室2的侧壁连接,出口端悬置于初级捕虾室2内。这样,虾容易从进虾通道61的入口进入到初级捕虾室2,但不易爬出来。

本实施例中,二级捕虾室3具有顶壁、底壁及四个侧壁,第一单向通道、第二单向通道处于二级捕虾室3的不同侧壁上。

各单向通道62允许虾单方向从上级捕虾室进入下级捕虾室。各单向通道62分别具有相远离的进口端与出口端,其中进口端与相应位置的隔断连接,出口端悬置在相应的捕虾室内。这样,上级捕获室内的虾容易经单向通道62进入到下级捕虾室,而下级捕获室的虾却不容易经单向通道62返回到上级捕虾室。

通过进虾通道61和单向通道62的设置,使得大部分的虾只能单向通过。当虾由进虾口610进入捕虾笼10中的初级捕虾室2之后,虾会顺着第一单向通道爬入二级捕虾室3内,并进一步地通过第二单向通道爬入三级捕虾室4内,进入到三级捕虾室4内的虾如欲逃跑,必须克服三重阻碍,在渔民捕虾的有限时间内,逃脱的可能性很小,由此,大大提高了捕虾的效率。

进一步地,初级捕虾室2位于捕虾笼10长度方向的一侧,二级捕虾室3及三级捕虾室4同位于捕虾笼10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二级捕虾室3及三级捕虾室4沿着捕虾笼10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

捕虾笼10可以为金属笼或塑料笼,本实施例中捕虾笼10包括刚性骨架1和连接在刚性骨架1上的柔性网体70,柔性网体70具有底面、顶面以及连接底面与顶面的周侧面,刚性骨架1为塑料材质且一体成型设置;隔断由由柔性网构成,其通过连接绳与刚性骨架1连接;第一单向通道、第二单向通道均由柔性网构成。采用结构较强的刚性骨架1与质轻且通透性极好的网体配合制作捕虾笼10,可以保证其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其重量,方便便携且生产成本较低。构成第一单向通道及第二单向通道的柔性网的强度大于构成捕虾笼10的柔性网体7的强度。

捕虾笼10在三级捕虾室的对应位置还开设有取虾口41及用于封闭和打开取虾口41的取虾盖,在捕虾2的对应位置还开设有诱饵投放口21及用于封闭和打开诱饵投放口的进料盖。捕虾装置包括打开状态及关闭状态,当捕虾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诱饵投放口21及取虾口41分别进料盖及取虾盖被封闭;当捕虾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诱饵投放口21及取虾口41分别打开,用于去除捕虾笼10中的虾,以及向初级捕虾室2中补充饵料。

本实施例中,诱饵投放口21与取虾口41位于捕虾笼10的周侧,且诱饵投放口21与取虾口41并排设置,捕虾装置还包括用于关闭诱饵投放口21与取虾口41的门5。具体地,诱饵投放口21与取虾口41都位于捕虾笼10的前壁上。捕虾笼10还设有盖设在诱饵投放口21上及取虾口41上的门5,进料盖及取虾盖分别为门5的一部分,此时,诱饵投放口21和取虾口41同时受门5的控制而开合。

特别地,本实施例中的门5与刚性骨架1(刚性是指在捕虾装置的正常使用状态下不会变形)绕旋转轴53转动连接,门5远离门5与刚性骨架1之间的旋转轴53的一侧通过连接组件与刚性骨架1可拆卸的连接。门5包括网布及用于支撑网布的门框架,门框架由金属丝弯折成型而制成。连接组件包括与刚性骨架1适配的挂钩51及用于连接挂钩51与门5的弹性件52,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52为松紧带,成本低廉且实用。

特别地,本实施例中的刚性骨架1包括上框架11、下框架12及多根用于连接上框架11及下框架12的连接柱13。上框架11所在的平面与下框架12所在的平面平行,上框11和下框架12都可以为任意图形,特别地,上框架11与下框架12为彼此全等的平面图形。本实施例中,上框架11与下框架12为全等的直角四边形。

本实施例中,下框架12还包括结构加强梁14,结构加强梁14位于上框架11在下框架12所在平面的投影中,当放置该捕虾装置时,可以防止不平整的支撑面对网体的伤害,同时也使得整个刚性骨架1的结构强度变得更稳固。同时,为了减轻整个捕虾装置的重量,在上框架11上并未设置结构加强梁14,而是通过牵引绳的设置,将位于上框架11上的网体固定连接在牵引绳上,保证上层网体较高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中,捕虾装置还包括饵料固定装置8,该饵料固定装置8位于初级捕虾室2内,饵料固定装置8与下框架12固定连接,饵料固定装置8为饵料固定柱,其长度方向垂直于下框架12所在的平面,且其长度方向与每根连接柱14的长度方向平行。饵料固定柱的材质可以是各种材质,例如金属、竹,木材,塑料等,本例中,饵料固定柱为塑料材质,与骨架1一体成型设置。

捕虾装置还包括与捕虾笼10固定连接的提手,方便使用时拎取。本实施例中,该提手为一麻绳,其与刚性骨架1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捕虾装置,包括具有进虾口610、取虾口41以及内部容置空间的长方体型的捕虾笼10。该捕虾装置的结构基本同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隔断有3个,包括1个主隔断71和2个次隔断72,相应的第二单向通道62也有3个,捕获室总共有4个,依次是初级捕虾室2、二级捕虾室3、三级捕虾室4及四级捕虾室9。初级捕虾室2的体积为各腔室中最大的腔室,提高诱引虾进入的概率。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捕虾装置,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刚性骨架1中的上框架11与下框架12分别呈椭圆形。

本发明提供的捕虾装置通过进虾通道和单向通道的设置,使得虾只能单向通过。当虾由进虾口进入捕虾笼中的捕虾室之后,虾会从第一单向通道爬入二级捕虾室内,并进一步地通过第二单向通道爬入储虾室内,而在储虾室内的虾由于多重隔断的限制以及时间的限制,机会不会从捕获笼中逃脱,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捕虾装置,其捕虾效率有显著提升。同时,本发明的捕虾装置设置简单,可批量化生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