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9074发布日期:2018-12-08 05:30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松乳菇,拉丁学名:lactariusdeliciosus,属红菇科、乳菇属,又名美味松乳菇、松树蘑、松菌,枞树菇,茅草菇,是一种深受欢迎的美味食用菌。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扁半球形,虾仁色,胡萝卜黄色或深橙色,菌肉初带白色,后变胡萝卜黄色。乳汁量少,桔红色,菌褶与菌盖同色,菌柄近圆柱形并向基部渐细,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形成菌根。可食用。味道柔和,后味稍辛辣,味好。在中国广泛分布,往往产量大,便于收集、加工、销售。此菌是外生菌根菌,可与松衫、铁衫、冷衫、高山松马尾形成菌根。由此可见,松乳菇是一种开发前景广阔的珍稀食药用菌。目前国内一些高档酒店和电商市场均能见到松乳菇食谱或精装商品销售,其需求量相当大。而目前中国野生松乳菇受环境恶劣变化和人为肆意采挖影响,野生松乳菇产量急剧缩减,每年仅产约10吨,人工栽培每年生产量不超过500吨,而全球松乳菇总需求量预计超过10万吨,因此,仅靠采集野生松乳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而反季节栽培松乳菇定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贵州省的松乳菇市场供应全部依赖于野生采集,当地农民对松乳菇的采收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导致近年来松乳菇产量大幅减少甚至绝产,而这种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剧。另外松乳菇在食品、保健品、医药化工等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中国主要出口到法国等欧洲国家的食用菌产品,并且随着德、法、意、美等国家对松乳菇的需求量增大,其价格不断攀升。但是由于松乳菇人工栽培难度大,人工栽培研究进展缓慢,野生松乳菇其远远不能满足国内与国际市场的需求,并且由于近年来过渡采挖野生松乳菇,严重破坏了松乳菇的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草地生态系统平衡。因此,松乳菇的人工或半人工栽培技术一直是国际食用菌研究的热点,栽培试验偶有成功,但其重复性差,出菇不稳定,产量低,无法进行商业化栽培。因此,研究松乳菇的高产质优的人工栽培则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时对于减少野生菌类的开采,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松乳菇栽培技术有一些,但是公开技术对栽培基质质量要求比较高,还只能出一茬菇;另外,栽培技术相对复杂,种植户很难操作,而且出菇不是很稳定,导致生产成本很高,极大的打击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松乳菇栽培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种植户容易理解和操作,而且出菇稳定,产量高,容易进行商业化栽培;年产量高达500~615kg/亩,所得松乳菇子实体朵形端正、大小均匀,菌冒肉质肥厚,质嫩味鲜,香气浓郁,十分爽口,营养价值高,品质高,提高了种植户的收入。栽培所用菌棒采用棉籽壳、甘蔗渣、麸皮、中药渣、禽畜粪便、稻草等生活、工业废弃物为原料制成,降低了栽培料的成本,而且能够变废为宝,将废弃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降低了种植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在栽培过程中给松乳菇比方声乐、喷洒香水、控制温湿度以及昼夜温差,给松乳菇提供与野生菌条件相当的生长环境,栽培得到的松乳菇营养价值与野生菌相当,提高了松乳菇的营养价值。

为了能够达到上述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棒准备:将栽培基质混合均匀,堆肥发酵,灭菌,装袋制成菌棒;

(2)接种:在无菌环境中,在菌棒上开出“t”沟槽,待菌棒冷却至30~36℃时,控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然后在所述“t”沟槽中接种松乳菇菌种;

(3)覆盖:在接种好松乳菇菌种的“t”沟槽中覆盖无菌营养土,在菌棒周围外,覆上地膜,再在地膜上覆盖杂草和松针;

(4)出菇培养:将步骤(3)覆盖好的菌棒送入培养室内进行出菇培养;

(5)出菇管理:出菇后将菌棒送入菇房中进行出菇管理,控制好菇房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调整好菇房昼夜温差,当“t”沟槽内以及周围有菌丝形态时,去掉地膜保留杂草和松针让松乳菇继续生长;

(6)采收:子实体生长5~10d后,子实体表面开始有少量白色孢子粉出现时达到成熟标准及时进行采收,用刀具从菌柄基部与土壤的交接处整齐切断,成熟一个采收一个,每天早晨和下午各采摘1次。

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松木屑100~150份、松针100~150份、松塔95~145份、松林土225~285份、棉籽壳220~280份、甘蔗渣180~250份、麸皮165~225份、中药渣165~225份、禽畜粪便155~205份、稻草155~205份、碳酸钙20~50份、过磷酸钙20~50份。

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堆肥发酵的温度为55~62℃,时间为35~43d。

进一步地,在步骤(1),所述灭菌的温度为120~126℃,压力为1.01~1.05mpa,时间为27~33min。

进一步地,在步骤(2),所述温度控制为26~3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60~70%。

进一步地,在步骤(3),所述杂草和松针的厚度为3~6cm;所述营养土为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和沙壤土的混合物,且磷酸二氢钾和沙壤土的比例=1:0.2~0.8:2。

进一步地,在步骤(4),所述出菇培养的温度为22~28℃,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时间为23~28d。

进一步地,在步骤(4)及步骤(5),还包括给松乳菇播放声乐,所述播放声乐为:每天6:00~8:00播放鸟鸣声乐,傍晚17:00~18:30播放知了和鸟叫声乐,晚上9:00~11:00播放青蛙和鸟叫声乐。

进一步地,在步骤(4)及步骤(5),还包括给松乳菇喷洒香水,所述香水为花卉提取物,所述香水为每隔5h喷洒一次。

进一步地,在步骤(5),所述出菇管理的时间为65~73d;所述菇房的温度控制为25~3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45~55%,光照强度控制为300~500lux,昼夜温差控制为15~20℃。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松乳菇栽培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种植户容易理解和操作,而且出菇稳定,产量高,容易进行商业化栽培。

(2)本发明栽培方法年产量高达500~615kg/亩,所得松乳菇子实体朵形端正、大小均匀,菌冒肉质肥厚,质嫩味鲜,香气浓郁,十分爽口,营养价值高,品质高,提高了种植户的收入,实现松乳菇产量高、品质好,为种植户增收、创益,促进食用菌种植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本发明栽培所用菌棒采用棉籽壳、甘蔗渣、麸皮、中药渣、禽畜粪便、稻草等生活、工业废弃物为原料制成,降低了栽培料的成本,而且能够变废为宝,将废弃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降低了种植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

(4)本发明在栽培过程中给松乳菇比方声乐、喷洒香水、控制温湿度以及昼夜温差,给松乳菇提供与野生菌条件相当的生长环境,栽培得到的松乳菇营养价值与野生菌相当,提高了松乳菇的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实验地点:贵州省贵阳市某县某乡某村18个棚,总面积18.26亩。

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棒准备:将栽培基质混合均匀,堆肥发酵,灭菌,装袋制成菌棒;所述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松木屑100份、松针100份、松塔95份、松林土225份、棉籽壳220份、甘蔗渣180份、麸皮165份、中药渣165份、禽畜粪便155份、稻草155份、碳酸钙20份、过磷酸钙20份;所述堆肥发酵的温度为55℃,时间为35d;所述灭菌的温度为120℃,压力为1.01mpa,时间为27min;

(2)接种:在无菌环境中,在菌棒上开出“t”沟槽,待菌棒冷却至30℃时,控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然后在所述“t”沟槽中接种松乳菇菌种;所述温度控制为2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60%;

(3)覆盖:在接种好松乳菇菌种的“t”沟槽中覆盖无菌营养土,在菌棒周围外,覆上地膜,再在地膜上覆盖杂草和松针;所述杂草和松针的厚度为3cm;所述营养土为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和沙壤土的混合物,且磷酸二氢钾和沙壤土的比例=1:0.2:2;

(4)出菇培养:将步骤(3)覆盖好的菌棒送入培养室内进行出菇培养;所述出菇培养的温度为22℃,空气相对湿度为50%,时间为23d;

(5)出菇管理:出菇后将菌棒送入菇房中进行出菇管理,控制好菇房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调整好菇房昼夜温差,当“t”沟槽内以及周围有菌丝形态时,去掉地膜保留杂草和松针让松乳菇继续生长;所述出菇管理的时间为65d;所述菇房的温度控制为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45%,光照强度控制为300lux,昼夜温差控制为15℃;

(6)采收:子实体生长5d后,子实体表面开始有少量白色孢子粉出现时达到成熟标准及时进行采收,用刀具从菌柄基部与土壤的交接处整齐切断,成熟一个采收一个,每天早晨和下午各采摘1次。

进一步地,在步骤(4)及步骤(5),还包括给松乳菇播放声乐,所述播放声乐为:每天6:00~8:00播放鸟鸣声乐,傍晚17:00~18:30播放知了和鸟叫声乐,晚上9:00~11:00播放青蛙和鸟叫声乐;还包括给松乳菇喷洒香水,所述香水为花卉提取物,所述香水为每隔5h喷洒一次。

分别在2017年8月6日、12月8日、4月15日对棚内子实体发生数量依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8个棚每个棚每季子实体的总数量为分别为46~51个/m2、43~52个/m2、63~71个/m2,周年子实体的数量为133~182个/m2,子实体朵形端正、大小均匀、菌冒周长平均3~4.0cm,菌冒长2.5~3.5cm,菌柄周长1~1.5cm,菌柄长1~2cm,每个棚的年产量约为533.24~596.77kg/亩。实现了一年三季的周年生产,并获得了高产。

实施例2

实验地点:贵州省凯里市榕江县某乡某村18个棚,总面积18.76亩。

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棒准备:将栽培基质混合均匀,堆肥发酵,灭菌,装袋制成菌棒;所述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松木屑150份、松针150份、松塔145份、松林土285份、棉籽壳280份、甘蔗渣250份、麸皮225份、中药渣225份、禽畜粪便205份、稻草205份、碳酸钙50份、过磷酸钙50份;所述堆肥发酵的温度为62℃,时间为43d;所述灭菌的温度为126℃,压力为1.05mpa,时间为33min;

(2)接种:在无菌环境中,在菌棒上开出“t”沟槽,待菌棒冷却至36℃时,控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然后在所述“t”沟槽中接种松乳菇菌种;所述温度控制为3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70%;

(3)覆盖:在接种好松乳菇菌种的“t”沟槽中覆盖无菌营养土,在菌棒周围外,覆上地膜,再在地膜上覆盖杂草和松针;所述杂草和松针的厚度为6cm;所述营养土为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和沙壤土的混合物,且磷酸二氢钾和沙壤土的比例=1:0.8:2;

(4)出菇培养:将步骤(3)覆盖好的菌棒送入培养室内进行出菇培养;所述出菇培养的温度为28℃,空气相对湿度为60%,时间为28d;

(5)出菇管理:出菇后将菌棒送入菇房中进行出菇管理,控制好菇房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调整好菇房昼夜温差,当“t”沟槽内以及周围有菌丝形态时,去掉地膜保留杂草和松针让松乳菇继续生长;所述出菇管理的时间为73d;所述菇房的温度控制为3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55%,光照强度控制为500lux,昼夜温差控制为20℃;

(6)采收:子实体生长10d后,子实体表面开始有少量白色孢子粉出现时达到成熟标准及时进行采收,用刀具从菌柄基部与土壤的交接处整齐切断,成熟一个采收一个,每天早晨和下午各采摘1次。

进一步地,在步骤(4)及步骤(5),还包括给松乳菇播放声乐,所述播放声乐为:每天6:00~8:00播放鸟鸣声乐,傍晚17:00~18:30播放知了和鸟叫声乐,晚上9:00~11:00播放青蛙和鸟叫声乐;还包括给松乳菇喷洒香水,所述香水为花卉提取物,所述香水为每隔5h喷洒一次。

分别在2017年6月26日、10月13日、2月25日对棚内子实体发生数量依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8个棚每个棚每季子实体的总数量为分别为42~48个/m2、42~53个/m2、61~70个/m2,周年子实体的数量为132~186个/m2,子实体朵形端正、大小均匀、菌冒周长平均3~4.0cm,菌冒长2.5~3.5cm,菌柄周长1~1.5cm,菌柄长1~2cm,每个棚的年产量约为512.78~573.19kg/亩。实现了一年三季的周年生产,并获得了高产。

实施例3

实验地点:广西省南宁市某县某乡某村18个棚,总面积20.03亩。

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棒准备:将栽培基质混合均匀,堆肥发酵,灭菌,装袋制成菌棒;所述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松木屑110份、松针110份、松塔105份、松林土235份、棉籽壳230份、甘蔗渣200份、麸皮175份、中药渣175份、禽畜粪便165份、稻草165份、碳酸钙30份、过磷酸钙30份;所述堆肥发酵的温度为56℃,时间为36d;所述灭菌的温度为122℃,压力为1.02mpa,时间为28min;

(2)接种:在无菌环境中,在菌棒上开出“t”沟槽,待菌棒冷却至31℃时,控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然后在所述“t”沟槽中接种松乳菇菌种;所述温度控制为27℃,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62%;

(3)覆盖:在接种好松乳菇菌种的“t”沟槽中覆盖无菌营养土,在菌棒周围外,覆上地膜,再在地膜上覆盖杂草和松针;所述杂草和松针的厚度为4cm;所述营养土为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和沙壤土的混合物,且磷酸二氢钾和沙壤土的比例=1:0.3:2;

(4)出菇培养:将步骤(3)覆盖好的菌棒送入培养室内进行出菇培养;所述出菇培养的温度为23℃,空气相对湿度为52%,时间为24d;

(5)出菇管理:出菇后将菌棒送入菇房中进行出菇管理,控制好菇房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调整好菇房昼夜温差,当“t”沟槽内以及周围有菌丝形态时,去掉地膜保留杂草和松针让松乳菇继续生长;所述出菇管理的时间为66d;所述菇房的温度控制为26℃,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46%,光照强度控制为350lux,昼夜温差控制为16℃;

(6)采收:子实体生长6d后,子实体表面开始有少量白色孢子粉出现时达到成熟标准及时进行采收,用刀具从菌柄基部与土壤的交接处整齐切断,成熟一个采收一个,每天早晨和下午各采摘1次。

进一步地,在步骤(4)及步骤(5),还包括给松乳菇播放声乐,所述播放声乐为:每天6:00~8:00播放鸟鸣声乐,傍晚17:00~18:30播放知了和鸟叫声乐,晚上9:00~11:00播放青蛙和鸟叫声乐;还包括给松乳菇喷洒香水,所述香水为花卉提取物,所述香水为每隔5h喷洒一次。

分别在2016年7月12日、11月6日、3月27日对棚内子实体发生数量依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8个棚每个棚每季子实体的总数量为分别为41~50个/m2、45~53个/m2、59~70个/m2,周年子实体的数量为131~183个/m2,子实体朵形端正、大小均匀、菌冒周长平均3~4.0cm,菌冒长2.5~3.5cm,菌柄周长1~1.5cm,菌柄长1~2cm,每个棚的年产量约为500.66~595.89kg/亩。实现了一年三季的周年生产,并获得了高产。

实施例4

实验地点:广西省河池市南丹县某县某村18个棚,总面积19.86亩。

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棒准备:将栽培基质混合均匀,堆肥发酵,灭菌,装袋制成菌棒;所述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松木屑140份、松针140份、松塔135份、松林土275份、棉籽壳270份、甘蔗渣240份、麸皮215份、中药渣215份、禽畜粪便195份、稻草195份、碳酸钙40份、过磷酸钙40份;所述堆肥发酵的温度为60℃,时间为42d;所述灭菌的温度为120~126℃,压力为1.04mpa,时间为32min;

(2)接种:在无菌环境中,在菌棒上开出“t”沟槽,待菌棒冷却至34℃时,控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然后在所述“t”沟槽中接种松乳菇菌种;所述温度控制为31℃,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68%;

(3)覆盖:在接种好松乳菇菌种的“t”沟槽中覆盖无菌营养土,在菌棒周围外,覆上地膜,再在地膜上覆盖杂草和松针;所述杂草和松针的厚度为5cm;所述营养土为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和沙壤土的混合物,且磷酸二氢钾和沙壤土的比例=1:0.7:2;

(4)出菇培养:将步骤(3)覆盖好的菌棒送入培养室内进行出菇培养;所述出菇培养的温度为26℃,空气相对湿度为58%,时间为27d;

(5)出菇管理:出菇后将菌棒送入菇房中进行出菇管理,控制好菇房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调整好菇房昼夜温差,当“t”沟槽内以及周围有菌丝形态时,去掉地膜保留杂草和松针让松乳菇继续生长;所述出菇管理的时间为71d;所述菇房的温度控制为3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53%,光照强度控制为450lux,昼夜温差控制为19℃;

(6)采收:子实体生长9d后,子实体表面开始有少量白色孢子粉出现时达到成熟标准及时进行采收,用刀具从菌柄基部与土壤的交接处整齐切断,成熟一个采收一个,每天早晨和下午各采摘1次。

进一步地,在步骤(4)及步骤(5),还包括给松乳菇播放声乐,所述播放声乐为:每天6:00~8:00播放鸟鸣声乐,傍晚17:00~18:30播放知了和鸟叫声乐,晚上9:00~11:00播放青蛙和鸟叫声乐;还包括给松乳菇喷洒香水,所述香水为花卉提取物,所述香水为每隔5h喷洒一次。

分别在2016年7月19日、11月21日、3月18日对棚内子实体发生数量依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8个棚每个棚每季子实体的总数量为分别为43~53个/m2、48~53个/m2、61~71个/m2,周年子实体的数量为137~186个/m2,子实体朵形端正、大小均匀、菌冒周长平均3~4.0cm,菌冒长2.5~3.5cm,菌柄周长1~1.5cm,菌柄长1~2cm,每个棚的年产量约为500.21~598.66kg/亩。实现了一年三季的周年生产,并获得了高产。

实施例5

实验地点:贵州省都匀某乡某村18个棚,总面积19.86亩。

一种松乳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棒准备:将栽培基质混合均匀,堆肥发酵,灭菌,装袋制成菌棒;所述栽培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松木屑125份、松针125份、松塔125份、松林土255份、棉籽壳250份、甘蔗渣215份、麸皮195份、中药渣1695份、禽畜粪便185份、稻草185份、碳酸钙35份、过磷酸钙35份;所述堆肥发酵的温度为59℃,时间为39d;所述灭菌的温度为123℃,压力为1.03mpa,时间为30min;

(2)接种:在无菌环境中,在菌棒上开出“t”沟槽,待菌棒冷却至33℃时,控制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然后在所述“t”沟槽中接种松乳菇菌种;所述温度控制为29℃,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65%;

(3)覆盖:在接种好松乳菇菌种的“t”沟槽中覆盖无菌营养土,在菌棒周围外,覆上地膜,再在地膜上覆盖杂草和松针;所述杂草和松针的厚度为4.5cm;所述营养土为磷酸二氢钾、复合肥和沙壤土的混合物,且磷酸二氢钾和沙壤土的比例=1:0.5:2;

(4)出菇培养:将步骤(3)覆盖好的菌棒送入培养室内进行出菇培养;所述出菇培养的温度为25℃,空气相对湿度为55%,时间为25d;

(5)出菇管理:出菇后将菌棒送入菇房中进行出菇管理,控制好菇房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调整好菇房昼夜温差,当“t”沟槽内以及周围有菌丝形态时,去掉地膜保留杂草和松针让松乳菇继续生长;所述出菇管理的时间为69d;所述菇房的温度控制为2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50%,光照强度控制为400lux,昼夜温差控制为17℃;

(6)采收:子实体生长8d后,子实体表面开始有少量白色孢子粉出现时达到成熟标准及时进行采收,用刀具从菌柄基部与土壤的交接处整齐切断,成熟一个采收一个,每天早晨和下午各采摘1次。

进一步地,在步骤(4)及步骤(5),还包括给松乳菇播放声乐,所述播放声乐为:每天6:00~8:00播放鸟鸣声乐,傍晚17:00~18:30播放知了和鸟叫声乐,晚上9:00~11:00播放青蛙和鸟叫声乐;还包括给松乳菇喷洒香水,所述香水为花卉提取物,所述香水为每隔5h喷洒一次。

分别在2016年8月6日、12月11日、4月12日对棚内子实体发生数量依次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8个棚每个棚每季子实体的总数量为分别为43~49个/m2、48~56个/m2、66~71个/m2,周年子实体的数量为137~181个/m2,子实体朵形端正、大小均匀、菌冒周长平均3~4.0cm,菌冒长2.5~3.5cm,菌柄周长1~1.5cm,菌柄长1~2cm,每个棚的年产量约为546.71~614.87kg/亩。实现了一年三季的周年生产,并获得了高产。

对照例

实验地点:贵州省贵阳市某县某乡某村18个棚,总面积20.03亩。

于2017年4月2号进行栽培,采用普通方法栽培,到8月份在每个棚里见到不到20个子实体,且子实体较小。与本发明栽培方法效果差异明显。通过对比发现,对比例出菇时间较晚,出菇不整齐,有烧菌现象,出菇后期管理不当导致病菌发生,从而大大降低了产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松乳菇栽培方法简单,容易操作,种植户容易理解和操作,而且出菇稳定,产量高,容易进行商业化栽培。本发明栽培方法年产量高达500~615kg/亩,所得松乳菇子实体朵形端正、大小均匀,菌冒肉质肥厚,质嫩味鲜,香气浓郁,十分爽口,营养价值高,品质高,提高了种植户的收入,实现松乳菇产量高、品质好,为种植户增收、创益,促进食用菌种植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发明栽培所用菌棒采用棉籽壳、甘蔗渣、麸皮、中药渣、禽畜粪便、稻草等生活、工业废弃物为原料制成,降低了栽培料的成本,而且能够变废为宝,将废弃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降低了种植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本发明在栽培过程中给松乳菇比方声乐、喷洒香水、控制温湿度以及昼夜温差,给松乳菇提供与野生菌条件相当的生长环境,栽培得到的松乳菇营养价值与野生菌相当,提高了松乳菇的营养价值。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腰间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