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幼龄红豆杉生长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8833发布日期:2018-12-08 05:2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生理生态学和植物化学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幼龄红豆杉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和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均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红豆杉属(taxus)植物全株均含有一种三环二萜化合物—紫杉醇,而以果实和叶片含量为高。在我国,南方红豆杉与东北红豆杉是种植面积比较大的红豆杉属植物,因人工栽培的南方红豆杉与东北红豆杉与它们的野生种化学成分相近(陈雪英,2006)、紫杉醇含量相当(杨逢建,2010),所以它们也是生产紫杉醇的一个主要原料树种。紫杉醇具有显著抗癌活性,主要对抗卵巢癌和乳腺癌等,全球对紫杉醇类抗癌药品的需求逐年增加,紫杉醇是近年国际市场上最热门的抗癌药物,被认为是人类未来20年间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由于目前尚无人工合成产品可取代紫杉醇,紫杉醇必须从红豆杉中分离、纯化获得,因而野生红豆杉资源面临巨大压力。自从红豆杉成为抗癌药的原料植物以来,其野生资源分布呈明显递减趋势。

开展红豆杉人工林培育,缓解红豆杉资源危机,已成为紫杉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李辛雷,2010)。在培育红豆杉苗木时,在红豆杉苗木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方法促进幼龄红豆杉的生长将是获得红豆杉壮苗途径之一。

异戊醇,也称3-甲基丁醇,无色液体,有不愉快的气味。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可用于照相化学药品、香精、分析试剂,以及用于有机合成、制药等行业。从目前公开的文献来看,尚未见将异戊醇作为生长调节剂,施加于植物进而调控植物生长的报道。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通过浇灌异戊醇溶液促进幼龄红豆杉幼苗生长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促进幼龄红豆杉生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操作:

(1)将异戊醇与蒸馏水或自来水按体积比1:10000~1:100000混合,得到溶液i;

(2)用步骤(1)得到的溶液i浇灌已栽种红豆杉的育苗地,溶液i的施用量为0.4~2升/平方米。

其中,步骤(2)所述的红豆杉苗木在进行处理前株高为20厘米~120厘米。

每间隔5天,按照步骤(1)和步骤(2)的顺序重复操作一次。距初次浇灌60~120天后,停止浇灌。处理组红豆杉苗木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不浇灌异戊醇溶液的对照组红豆杉苗木。

所述的红豆杉指红豆杉属的两种植物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和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中的一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通过实施例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异戊醇溶液浇灌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南方红豆杉被分为2组,即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所述的处理组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容的组别;对照组为说明本发明专利创造性和实用性而设立的组别。2组南方红豆杉的株行距相同,即株距均为0.8米,行距均为1.0米;株高接近,即株高均为50~70厘米。

对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组南方红豆杉进行如下步骤操作:

(1)将异戊醇与蒸馏水按体积比1:10000混合,得到溶液i;

(2)用步骤(1)得到的溶液i浇灌已栽种南方红豆杉的育苗地,溶液i的施用量为0.4升/平方米;

(3)每间隔5天,按照步骤(1)和步骤(2)的顺序重复操作一次,距初次浇灌60天后,停止浇灌。

对本实施例的对照组南方红豆杉进行如下步骤操作:用蒸馏水替代处理组的溶液i,其余操作同处理组。

经对处理前后的南方红豆杉植株的株高和地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组南方红豆杉株高和地径分别增加18.6%和7.2%;对照组南方红豆杉分别增加11.4%和3.8%。处理组南方红豆杉株高和地径的相对生长率分别是处理组的1.63和1.89倍,说明实施本发明内容的处理组南方红豆杉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不实施本发明内容的南方红豆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异戊醇溶液浇灌南方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南方红豆杉被分为2组,即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所述的处理组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容的组别;对照组为说明本发明专利创造性和实用性而设立的组别。2组南方红豆杉的株行距相同,即株距均为0.8米,行距均为1.0米;株高接近,即株高均为20~30厘米。

对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组南方红豆杉进行如下步骤操作:

(1)将异戊醇与自来水按体积比1:40000混合,得到溶液i;

(2)用步骤(1)得到的溶液i浇灌已栽种南方红豆杉的育苗地,溶液i的施用量为1升/平方米;

(3)每间隔5天,按照步骤(1)和步骤(2)的顺序重复操作一次,距初次浇灌90天后,停止浇灌。

对本实施例的对照组南方红豆杉进行如下步骤操作:用蒸馏水替代处理组的溶液i,其余操作同处理组。

经对处理前后的南方红豆杉植株的株高和地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组南方红豆杉株高和地径分别增加26.2%和11.3%;对照组南方红豆杉分别增加16.5%和6.2%。处理组南方红豆杉株高和地径的相对生长率分别是处理组的1.59和1.82倍,说明实施本发明内容的处理组南方红豆杉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不实施本发明内容的南方红豆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异戊醇溶液浇灌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东北红豆杉被分为2组,即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所述的处理组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容的组别;对照组为说明本发明专利创造性和实用性而设立的组别。2组东北红豆杉的株行距相同,即株距均为0.8米,行距均为1.0米;株高接近,即株高均为40~60厘米。

对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组东北红豆杉进行如下步骤操作:

(1)将异戊醇与蒸馏水按体积比1:60000混合,得到溶液i;

(2)用步骤(1)得到的溶液i浇灌已栽种东北红豆杉的育苗地,溶液i的施用量为1升/平方米;

(3)每间隔5天,按照步骤(1)和步骤(2)的顺序重复操作一次,距初次浇灌60天后,停止浇灌。

对本实施例的对照组东北红豆杉进行如下步骤操作:用蒸馏水替代处理组的溶液i,其余操作同处理组。

经对处理前后的东北红豆杉植株的株高和地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组东北红豆杉株高和地径分别增加13.5%和6.3%;对照组东北红豆杉分别增加8.6%和4.4%。处理组东北红豆杉株高和地径的相对生长率分别是处理组的1.57和1.43倍,说明实施本发明内容的处理组东北红豆杉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不实施本发明内容的东北红豆杉。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采用异戊醇溶液浇灌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东北红豆杉被分为2组,即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所述的处理组指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容的组别;对照组为说明本发明专利创造性和实用性而设立的组别。2组东北红豆杉的株行距相同,即株距均为0.8米,行距均为1.0米;株高接近,即株高均为100~120厘米。

对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组东北红豆杉进行如下步骤操作:

(1)将异戊醇与自来水按体积比1:100000混合,得到溶液i;

(2)用步骤(1)得到的溶液i浇灌已栽种东北红豆杉的育苗地,溶液i的施用量为2升/平方米;

(3)每间隔5天,按照步骤(1)和步骤(2)的顺序重复操作一次,距初次浇灌120天后,停止浇灌。

对本实施例的对照组东北红豆杉进行如下步骤操作:用蒸馏水替代处理组的溶液i,其余操作同处理组。

经对处理前后的东北红豆杉植株的株高和地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组东北红豆杉株高和地径分别增加23.5%和11.8%;对照组东北红豆杉分别增加14.6%和7.2%。处理组东北红豆杉株高和地径的相对生长率分别是处理组的1.61和1.64倍,说明实施本发明内容的处理组东北红豆杉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不实施本发明内容的东北红豆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