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水稻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1320发布日期:2018-12-19 05:1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优质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素,中国营养学会1998年10月修订的《每日膳食营养供给量》已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元素之一,同时并提出每个成年人每天对硒的适宜摄入量为50-250μg;人体本身的硒总含量为6-20mg,70%的人体内缺少硒元素,一旦人体内缺乏硒元素,就很容易导致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引起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由于人体内没有可长期贮藏硒元素的器官,所以人体所需的硒只能通过不断从饮食中得到补充;水稻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的常用主食,通过食用富硒大米可连续为人体提供体内所需硒元素,从而能提高国民整体身体素质;因此,种植一种含硒的优质水稻是目前本领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质水稻的种植方法,其提高了产量,增加水稻中硒元素含量,提高产品营养价值,从而增加水稻的商业价值,经过大规模系统化种植,可为种植户增产增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优质水稻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水稻田整理:除去稻田留存的草籽和病虫源,进行除草、耕地以及耙地;每亩施加50—80kg富硒水稻种植基肥和0.25-1公斤锌肥;

(2)浸种催芽:将水稻种子在播种前晒制2-3天,用盐水选种,去除漂浮在溶液上的稻粒,剩余在水下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再用石灰水浸泡45-55小时,冲洗干净后将种子置于40-45℃的温水中掏种2-3分钟,再进行催芽;

(3)播种育秧:育秧前将育秧床土壤翻耕20-25cm深,在土壤床中放入草炭土,用壮秧剂1包平均分成两份,把一份壮秧剂撒施在平整的土壤床面上,另一份和150公斤的稀泥拌匀装入秧盘中,待沉实后播种,将处理好的稻种分组播种在水稻育秧盘中,当稻种长成8-10cm的秧苗时,进行移植插秧步骤;

(4)插秧:将秧苗移植至经步骤(1)整理的水稻田中,每株秧苗之间的间距保持在30~40cm,插秧深度为3~5cm;

(5)分蘖期水肥管理:插秧后8-10天,灌水,使田间水深4-6cm,结合灌水施第一次分蘖肥,每亩施综合营养肥100kg;5-7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3-5cm,每亩施尿素3-5kg;5-7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3-4cm;21-24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2-3cm,每亩施富硒水稻种植基肥20-30kg,在水稻的生育期叶面喷施复合硒肥;

(6)田间管理:秧苗成长的时候,需拔出杂草,采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分别是育秧期、幼穗期和生育初期三次除害虫;分蘖期以浅水管理为主,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形成、抽穗开花期应加深水灌溉;

(7)采收:当稻穗垂下且金黄饱满时,放干水田就可以开始采收水稻。

所述综合营养肥的重量组分配比为硫酸铵15—20份,氯化钾10—20份,重过磷酸钙2-4份,硫酸镁0.5—1份、氯化铵2—3份,固氮菌肥0.05—1份,解磷菌肥0.02—0.05分和微量元素肥0.1—0.3份;上述各组分相互配合,除了施入足够量的各种营养成分,还通过固氮菌肥、解磷菌肥增加各组分的吸收,使大部分的肥力作用在水稻上,再通过各种微肥进一步促进水稻的生长。

所述富硒水稻种植基肥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30-40份水稻杆、10-14份稻米壳、15-20份松木屑、10-12份豆粕、10-12份海带、8-10份糖渣、8-10份牛粪、5-7份鹤草芽、2-4份雷丸、15-20份黄腐酸钠、10-15份磷酸二氢钾、3-5份硫酸锌、0.03-0.05份亚硒酸钠、0.006-0.01份催腐剂、200-220份水;其中,所述催腐剂由氯化铁、硫酸镁、硝酸铵、亚硫酸钾、磷酸氢钠按照2:4:2:3: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其中,水稻杆、稻米壳为上年度种植所剩残留物或修剪残枝,其中含有大量对水稻植株生长的有益物质,本发明重新利用这部分资源,不仅解决了上年剩余残留废物的处置问题,还能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松木屑、豆粕、海带、糖渣、牛粪中含有大量磷、氮、钾元素及多种有机质成分,且这些物质的生物特性在土壤中还能起到疏松土壤和通气的功效,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发酵制肥料,变废为宝,实现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且降低生产成本;鹤草芽、雷丸中的有效成分有杀虫灭菌的作用,可消除有害物,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保护作物健康生长;避免作物生长期间出现病害而使用过多农药,影响作物质量和产量;另外,本发明还添加了由氯化铁、硫酸镁、硝酸铵、亚硫酸钾、磷酸氢钠制成的催腐剂,大大加速了上述肥料的腐解速度和养分的转化,且其自身还含有多种元素,与肥料配合可增加所得基肥的肥效,将所述基肥施入土壤后,不仅为土壤增加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进一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腐殖质和团粒基团的形成与转化,提高土壤保水性能和土壤肥力,还能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增产增收;再将发酵制得的混合肥料与黄腐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锌、亚硒酸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能促进作物对硒元素的吸收量,使其经过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和体内生物转化作用,在植物内以硒代氨基酸形态存在,人体对这种形态的硒元素的吸收率高,既满足了人体硒元素需要,又解决了硒的吸收和代谢率偏低难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特制的富硒水稻种植基肥和综合营养肥种植水稻,水稻的硒、铁含量高,并可改良土质,种植成本低,水稻产量高,收率高,经济效益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水稻田整理:除去稻田留存的草籽和病虫源,进行除草、耕地以及耙地;每亩施加50—80kg富硒水稻种植基肥和0.25-1公斤锌肥;

(2)浸种催芽:将水稻种子在播种前晒制2-3天,用盐水选种,去除漂浮在溶液上的稻粒,剩余在水下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再用石灰水浸泡45-55小时,冲洗干净后将种子置于40-45℃的温水中掏种2-3分钟,再进行催芽;

(3)播种育秧:育秧前将育秧床土壤翻耕20-25cm深,在土壤床中放入草炭土,用壮秧剂1包平均分成两份,把一份壮秧剂撒施在平整的土壤床面上,另一份和150公斤的稀泥拌匀装入秧盘中,待沉实后播种,将处理好的稻种分组播种在水稻育秧盘中,当稻种长成8-10cm的秧苗时,进行移植插秧步骤;

(4)插秧:将秧苗移植至经步骤(1)整理的水稻田中,每株秧苗之间的间距保持在30~40cm,插秧深度为3~5cm;

(5)分蘖期水肥管理:插秧后8-10天,灌水,使田间水深4-6cm,结合灌水施第一次分蘖肥,每亩施综合营养肥100kg;5-7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3-5cm,每亩施尿素3-5kg;5-7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3-4cm;21-24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2-3cm,每亩施富硒水稻种植基肥20-30kg,在水稻的生育期叶面喷施复合硒肥;

(6)田间管理:秧苗成长的时候,需拔出杂草,采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分别是育秧期、幼穗期和生育初期三次除害虫;分蘖期以浅水管理为主,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形成、抽穗开花期应加深水灌溉;

(7)采收:当稻穗垂下且金黄饱满时,放干水田就可以开始采收水稻。

所述综合营养肥的重量组分配比为硫酸铵15—20份,氯化钾10—20份,重过磷酸钙2-4份,硫酸镁0.5—1份、氯化铵2—3份,固氮菌肥0.05—1份,解磷菌肥0.02—0.05分和微量元素肥0.1—0.3份。

所述富硒水稻种植基肥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30-40份水稻杆、10-14份稻米壳、15-20份松木屑、10-12份豆粕、10-12份海带、8-10份糖渣、8-10份牛粪、5-7份鹤草芽、2-4份雷丸、15-20份黄腐酸钠、10-15份磷酸二氢钾、3-5份硫酸锌、0.03-0.05份亚硒酸钠、0.006-0.01份催腐剂、200-220份水;其中,所述催腐剂由氯化铁、硫酸镁、硝酸铵、亚硫酸钾、磷酸氢钠按照2:4:2:3: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1)水稻田整理:除去稻田留存的草籽和病虫源,进行除草、耕地以及耙地;每亩施加50kg富硒水稻种植基肥和1公斤锌肥;所述富硒水稻种植基肥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30份水稻杆、10份稻米壳、15份松木屑、10份豆粕、10份海带、8份糖渣、8份牛粪、5份鹤草芽、2份雷丸、15份黄腐酸钠、10份磷酸二氢钾、3份硫酸锌、0.03份亚硒酸钠、0.006份催腐剂、200份水;其中,所述催腐剂由氯化铁、硫酸镁、硝酸铵、亚硫酸钾、磷酸氢钠按照2:4:2:3: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浸种催芽:将水稻种子在播种前晒制2天,用盐水选种,去除漂浮在溶液上的稻粒,剩余在水下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再用石灰水浸泡45小时,冲洗干净后将种子置于40℃的温水中掏种2分钟,再进行催芽;

(3)播种育秧:育秧前将育秧床土壤翻耕20cm深,在土壤床中放入草炭土,用壮秧剂1包平均分成两份,把一份壮秧剂撒施在平整的土壤床面上,另一份和150公斤的稀泥拌匀装入秧盘中,待沉实后播种,将处理好的稻种分组播种在水稻育秧盘中,当稻种长成8cm的秧苗时,进行移植插秧步骤;

(4)插秧:将秧苗移植至经步骤(1)整理的水稻田中,每株秧苗之间的间距保持在30cm,插秧深度为3cm;

(5)分蘖期水肥管理:插秧后8天,灌水,使田间水深4cm,结合灌水施第一次分蘖肥,每亩施综合营养肥100kg;所述综合营养肥的重量组分配比为硫酸铵15份,氯化钾10份,重过磷酸钙2份,硫酸镁0.5份、氯化铵2份,固氮菌肥0.05份,解磷菌肥0.02份和微量元素肥0.1份;5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3cm,每亩施尿素3kg;5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3cm;21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2cm,每亩施富硒水稻种植基肥20kg,在水稻的生育期叶面喷施复合硒肥;

(6)田间管理:秧苗成长的时候,需拔出杂草,采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分别是育秧期、幼穗期和生育初期三次除害虫;分蘖期以浅水管理为主,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形成、抽穗开花期应加深水灌溉;

(7)采收:当稻穗垂下且金黄饱满时,放干水田就可以开始采收水稻。

实施例2

(1)水稻田整理:除去稻田留存的草籽和病虫源,进行除草、耕地以及耙地;每亩施加60kg富硒水稻种植基肥和0.5公斤锌肥;所述富硒水稻种植基肥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35份水稻杆、12份稻米壳、17份松木屑、11份豆粕、11份海带、9份糖渣、9份牛粪、6份鹤草芽、3份雷丸、18份黄腐酸钠、12份磷酸二氢钾、4份硫酸锌、0.04份亚硒酸钠、0.008份催腐剂、210份水;其中,所述催腐剂由氯化铁、硫酸镁、硝酸铵、亚硫酸钾、磷酸氢钠按照2:4:2:3: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浸种催芽:将水稻种子在播种前晒制2天,用盐水选种,去除漂浮在溶液上的稻粒,剩余在水下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再用石灰水浸泡50小时,冲洗干净后将种子置于42℃的温水中掏种2分钟,再进行催芽;

(3)播种育秧:育秧前将育秧床土壤翻耕22cm深,在土壤床中放入草炭土,用壮秧剂1包平均分成两份,把一份壮秧剂撒施在平整的土壤床面上,另一份和150公斤的稀泥拌匀装入秧盘中,待沉实后播种,将处理好的稻种分组播种在水稻育秧盘中,当稻种长成9cm的秧苗时,进行移植插秧步骤;

(4)插秧:将秧苗移植至经步骤(1)整理的水稻田中,每株秧苗之间的间距保持在35cm,插秧深度为4cm;

(5)分蘖期水肥管理:插秧后9天,灌水,使田间水深5cm,结合灌水施第一次分蘖肥,每亩施综合营养肥100kg;所述综合营养肥的重量组分配比为硫酸铵18份,氯化钾16份,重过磷酸钙3份,硫酸镁0.8份、氯化铵2.5份,固氮菌肥0.08份,解磷菌肥0.03分和微量元素肥0.2份;6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4cm,每亩施尿素4kg;6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3.5cm;22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2.5cm,每亩施富硒水稻种植基肥25kg,在水稻的生育期叶面喷施复合硒肥;

(6)田间管理:秧苗成长的时候,需拔出杂草,采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分别是育秧期、幼穗期和生育初期三次除害虫;分蘖期以浅水管理为主,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形成、抽穗开花期应加深水灌溉;

(7)采收:当稻穗垂下且金黄饱满时,放干水田就可以开始采收水稻。

实施例3

(1)水稻田整理:除去稻田留存的草籽和病虫源,进行除草、耕地以及耙地;每亩施加80kg富硒水稻种植基肥和0.25公斤锌肥;所述富硒水稻种植基肥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40份水稻杆、14份稻米壳、20份松木屑、12份豆粕、12份海带、10份糖渣、10份牛粪、7份鹤草芽、4份雷丸、20份黄腐酸钠、15份磷酸二氢钾、5份硫酸锌、0.05份亚硒酸钠、0.01份催腐剂、220份水;其中,所述催腐剂由氯化铁、硫酸镁、硝酸铵、亚硫酸钾、磷酸氢钠按照2:4:2:3:1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浸种催芽:将水稻种子在播种前晒制3天,用盐水选种,去除漂浮在溶液上的稻粒,剩余在水下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再用石灰水浸泡55小时,冲洗干净后将种子置于45℃的温水中掏种3分钟,再进行催芽;

(3)播种育秧:育秧前将育秧床土壤翻耕25cm深,在土壤床中放入草炭土,用壮秧剂1包平均分成两份,把一份壮秧剂撒施在平整的土壤床面上,另一份和150公斤的稀泥拌匀装入秧盘中,待沉实后播种,将处理好的稻种分组播种在水稻育秧盘中,当稻种长成10cm的秧苗时,进行移植插秧步骤;

(4)插秧:将秧苗移植至经步骤(1)整理的水稻田中,每株秧苗之间的间距保持在40cm,插秧深度为5cm;

(5)分蘖期水肥管理:插秧后10天,灌水,使田间水深6cm,结合灌水施第一次分蘖肥,每亩施综合营养肥100kg;所述综合营养肥的重量组分配比为硫酸铵20份,氯化钾20份,重过磷酸钙4份,硫酸镁1份、氯化铵3份,固氮菌肥1份,解磷菌肥0.05份和微量元素肥0.3份;7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5cm,每亩施尿素5kg;7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4cm;24天后,灌水,使田间水深3cm,每亩施富硒水稻种植基肥30kg,在水稻的生育期叶面喷施复合硒肥;

(6)田间管理:秧苗成长的时候,需拔出杂草,采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分别是育秧期、幼穗期和生育初期三次除害虫;分蘖期以浅水管理为主,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形成、抽穗开花期应加深水灌溉;

(7)采收:当稻穗垂下且金黄饱满时,放干水田就可以开始采收水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