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松与饲草的间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8861发布日期:2018-12-08 05:29阅读:6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松与饲草的间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红松种植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松与饲草的间作方法。

背景技术

坡耕地是指分布在山坡上,地面平整度差,跑水跑肥跑土问题严重,作物产量低的旱地。坡耕地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旱地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有耕地18.26亿亩,其中坡耕地约有3.59亿亩,占了近20%。坡耕地由于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土壤环境,关于坡地的开发问题历来就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坡耕地若缺乏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技术作为支撑,可能出现土壤侵蚀加剧,并因此造成水土流失与土地生产力下降。因此,传统的耕翻、长期而频繁地犁翻土壤会导致表层结构稳定性下降,从而加剧坡耕地表层土壤的流失和风蚀,使水分和有机质大量流失,加剧了土壤贫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鉴于目前大力发展的退耕还林技术,在坡耕地上种植红松,但是红松果林存在收益期过长,种植密度低,土地利用效率低,人工抚育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松与饲草的间作方法,以有效抑制红松果林苗期田间杂草,降低红松果林田间郁闭,有效利用光温水土资源,推动饲草在北方退耕还林地的种植,保障草食畜牧业的饲料供应,同时,有助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松与饲草的间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在坡耕地上种植饲草,所述饲草的行距为25~35cm;

2)所述饲草种植第一年的5月份,在种植饲草的坡耕地上种植红松,所述红松的株行距为(3~5)m×(5~7)m;

3)刈割长至60~80cm高的饲草,留茬5~8cm。

优选的,步骤1)所述坡耕地包括坡度不大于15°的阳坡或半阳坡。

优选的,所述坡耕地的土壤为土层厚度≥20cm的砂壤土。

优选的,步骤1)所述饲草包括饲用燕麦。

优选的,所述饲用燕麦包括白燕7号、定燕2号、坝燕6号或张燕7号。

优选的,所述饲用燕麦的播种量为150~200kg/hm2

优选的,步骤2)所述红松包括1~2年的红松嫁接苗。

优选的,步骤3)所述刈割包括人工操作和机械操作。

优选的,所述人工操作的区域包括同一行的红松株间和每行红松两侧75~120cm处。

优选的,所述间作方法应用的区域为我国东北退耕还林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松与饲草的间作方法,通过红松与饲草的间作模式,可有效抑制红松无性系苗期田间杂草、提高光温水土资源利用、增加饲草产出。红松苗期采用饲草控制红松无性系行间杂草,保持水土;在饲草的营养生长期及时刈割,并控制留茬高度以保障饲草再生,避免红松田间郁闭。在不影响红松正常生长的情况下,饲草有效土地利用面积60%以上。本发明的间作方法可以降低红松抚育成本1500元/公顷,综合收益6000元/公顷。

附图说明

图1为饲草种植图;

图2为在种植饲草的坡耕地上种植红松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松与饲草的间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在坡耕地上种植饲草,所述饲草的行距为25~35cm;

2)所述饲草种植第一年的5月份,在种植饲草的坡耕地上种植红松,所述红松的株行距为(3~5)m×(5~7)m;

3)刈割长至60~80cm高的饲草,留茬5~8cm。

本发明所述间作方法,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在坡耕地上种植饲草,所述饲草的行距为25~35cm。本发明所述坡耕地优选的包括坡度不大于15°的阳坡或半阳坡。本发明所述坡耕地的土壤优选为土层厚度≥20cm的砂壤土。本发明在种植所述饲草前,优选的包括整地步骤,所述整地优选以秋整地方式,具体包括:采用大马力机车联合整地作业,翻地深度在20~25cm,翻地后采用组合重耙(钉齿耙+圆盘耙)耙细耢平。对于不规则地块,可以大马力机车,采取“深松+旋耕”同步进行。本发明所述整地的标准优选的包括:整地后的土地平坦、土层上虚下实,耕层内无暗坷垃,土层内无残茬、无残株,土壤处于播前越冬,可以进行春季顶凌播种。本发明所述饲草优选的包括饲用燕麦,所述饲用燕麦优选包括白燕7号、定燕2号、坝燕6号或张燕7号。本发明对所述饲草的播种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定,优选的在4月中下旬进行播种,更优选的在土壤表层融化3~5cm时进行播种,最优选的在日均温高于5℃时进行播种。本发明在播种所述燕麦时,优选的包括开沟、播种和覆土步骤,所述开沟的深度优选为1~1.5cm,更优选为1.2cm。本发明所述饲用燕麦的播种量优选为150~200kg/hm2,更优选为160~185kg/hm2,最优选为180kg/hm2。本发明所述饲用燕麦的行距优选为26~32cm,更优选为28~31cm,最优选为30cm。本发明所述播种后覆土,所述覆土的深度优选为1cm。本发明在第二年重新播种饲草时直接用播种机开沟播种即可,不需要再深翻地旋耕,播种后,饲草状态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饲草的播种可以压住杂草,控制杂草,不需要使用除草剂,并且改善土壤环境,当年就可以种植红松,种植饲草后,还减少红松经济管理的成本,同时还能获得一定量的牧草。本发明在所述燕麦种植完成后,优选的还包括在燕麦三叶期施肥,以促进分蘖。本发明所述肥料优选的包括复合肥或尿素。本发明所述复合肥或尿素的施加量优选为120~200kg/hm2,更优选为135~170kg/hm2,最优选为150kg/hm2

本发明在所述饲草种植第一年的5月份,在种植饲草的坡耕地上种植红松,所述红松的株行距为(3~5)m×(5~7)m。本发明在种植红松前,优选的在种植饲草的坡耕地上设置定植穴,本发明对所述定植穴的设置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手段即可。本发明所述定植穴的直径优选为40~80cm,更优选为50~70cm,最优选为60cm。本发明所述定植穴的深度优选为20~60cm,更优选为30~50cm,最优选为40cm。本发明所述定植穴的行距优选为5~7m,更优选为6~6.5m,最优选为6m。本发明每一行所述定植穴的间距优选为3~5m,更优选为3.5~4.5m,最优选为4m。本发明向所述定植穴中种植红松,所述红松优选为1~2年生嫁接苗,在种植饲草的坡耕地上种植红松如图2所示。本发明对所述嫁接苗的嫁接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嫁接方法即可。本发明所述红松优选为红松无性系,本发明对所述红松无性系的品种并没有特殊限定,优选的包括黑林1号果用红松。本发明对所述红松的种植方法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即可,优选的包括将红松苗栽于定植穴中央,栽正、扶直,深浅适中,根系舒展,覆土应分层,先填表土、湿土,后填心土、干土,踩实后要使培土超过原根际1~2cm,然后覆一层虚土。本发明所述红松优选的位于所述饲草种植的行间。

本发明刈割长至60~80cm高的饲草,留茬5~8cm。本发明所述刈割优选的包括人工操作和机械操作,本发明在所述人工操作的区域还进行刀扶和镐扶,所述刀扶是指对红松无性系间的杂草进行割倒,防止对红松无性系的生长影响。本发明所述刀扶的区域优选包括同一行的红松株间和每行红松两侧75~120cm处,更优选的包括同一行的红松株间和每行红松两侧80~105cm处,最优选的包括同一行的红松株间和每行红松两侧100cm处。本发明所述镐扶是对红松根部进行扩穴,所述扩穴的深度优选为40~60cm,更优选为45~52cm,最优选为50cm。本发明所述扩穴的幅度优选为40~60cm,更优选为45~52cm,最优选为50cm。本发明所述扩穴可以促进新根形成,增强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本发明在人工操作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进行机械操作,本发明对所述机械操作并没有特殊限定,优选的利用割灌机进行机械操作。本发明在完成所述刈割后,优选的包括施肥过程,所述施肥的时间优选为刈割后2~3d,切忌刈割后立即施尿素,以免灼伤草尖,同时还应结合降雨进行,以利养分的吸收。在本发明的间作方法中,每年的人工操作略有不同,如第一年刀扶2次,镐扶1次;第二年刀扶1次,镐扶1次,第三年刀扶1次,镐扶1次。在本发明中,由于在退耕还林地上种植红松,无法进行人工灌溉,所以只能根据天气情况,在降雨之前施肥。

本发明所述间作方法,应用的区域优选为我国东北退耕还林区。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红松与饲草的间作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黑龙江省林口县中三阳林场的退耕还林地,退化严重的暗棕壤,土壤ph值5.96,有效氮152.067mg/kg,有效磷29.38mg/kg,有效钾mg/kg,前茬作物为玉米。

2015年5月3日播种白燕7号(播种量为180kg/hm2),2015年5月15日定植黑林1号;2015年6月25日、2015年9月10日分别2次刈割燕麦测定产量。第一茬共收获燕麦干草2808kg/hm2,第二茬共收获燕麦干草3888kg/hm2。按当季地头收购均价(1.6元/kg)计算,共创收8381元/hm2

对比例

黑龙江省林口县中三阳林场的退耕还林地,退化严重的暗棕壤,土壤ph值5.96,有效氮152.067mg/kg,有效磷29.38mg/kg,有效钾mg/kg,前茬作物为玉米。

共设置4个对比例:

处理1,杂花苜蓿(播种量为12kg/hm2);

处理2,黑麦草(播种量为15.3kg/hm2);

处理3,紫花苜蓿(播种量为12kg/hm2);

处理4,撂荒地。

2015年5月3日进行6个处理的播种,2015年5月15日定植红松;2015年6月25日、2015年9月10日分别2次刈割测定产量。按当季地头收购均价计算,其中杂花苜蓿和紫花苜蓿干草1.8元/kg,黑麦草2.3元/kg。各处理产量及产值如表1所示:

表1.各处理干草产量及产值比较

间作杂花苜蓿、紫花苜蓿、黑麦草、燕麦等四种间作模式的干草产量均高于撂荒地,撂荒地大部分长的都是蒿子,这种草无法被利用,在红松生长的前几年也需要割带,防止杂草对红松的生长。在4种间作模式中,间作燕麦草的产量最高,其次是紫花苜蓿和杂花苜蓿,产量最低的是黑麦草。在产值方面,间作燕麦草、紫花苜蓿和杂花苜蓿三种模式的产值显著高于黑麦草,其中,间作燕麦草的产值最高,燕麦草不用使用除草剂就能抑制杂种,控草能力强,而紫花苜蓿和杂花苜蓿需要使用除草剂,控草能力弱,使用除草剂就有药害,就不能种植红松苗。综合来看,红松果林间作燕麦的表现最好。

实施例2

黑龙江省密山市佩德镇的退耕还林地,前茬作物为玉米,退化严重的暗棕壤。将定燕2号和黑林1号进行间作:

2016年5月4日播种定燕2号(180kg/hm2);

2016年5月15日完成黑林1号的定植;黑林1号的行距6米,株距4米;

2016年6月25日和9月10日分别2次刈割燕麦并测定产量。

对比例

除不种植定燕2号外,其余操作均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2与对比例的效益比较如表2所示:

表2.红松间作燕麦与红松单作的效益比较

由上可知,红松间作燕麦模式较红松无性系单作增加纯收入5986.16元/hm2

实施例3

黑龙江省嫩江县北部的建边农场,退化严重的黑色暗棕壤,退耕还林地,前茬作物玉米。

2016年进行白燕7号和黑林1号的间作生产:

2016年5月8日播种白燕7号(180kg/hm2);

2016年5月14日完成完成黑林1号的定植;黑林1号的行距6米,株距4米;

2016年6月25日和2016年9月10日分别2次刈割燕麦。第一次刈割产草量为2793kg/hm2,产值为4468.8元/hm2;第二次刈割产草量为3446.4kg/hm2,产值为5514.24元/hm2

因为红松间作了燕麦,抚育红松成本减少了一半,去掉土地成本750元/hm2,去掉红松苗木和抚育管理费844元/hm2,燕麦种植成本3600.00元/hm2,纯利润为4789.04元/hm2

综上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松与饲草的间作方法,林草复合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水土流失。红松定植后,一般生长8~10年才能获得效益,本发明方法在不影响红松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提前获得经济效益,燕麦草有效土地利用面积60%以上。燕麦可产干草5~7吨/hm2、鲜草40吨/hm2,种子2.25吨/hm2,燕麦林草复合经营种植成本4500元//hm2,干草销售价格为1500元/吨,有机燕麦米售价为4元/公斤计算,以牧草为经营对象,公顷效益为4500元,收获种子为经营收益也为4500元,同时降低红松抚育成本每公顷1500元,综合收益约6000元//hm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