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桃树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65704发布日期:2018-11-16 23:09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桃树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桃原产于中国,在我国果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桃树育种主要途径是杂交育种、实生育种和突变育种,而选择本亲是育种成败的关键所在。京玉桃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于1961年杂交选育出的品种,1975年定名,原代号为北京14号,亲本为大久保和兴津油桃,京玉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四川等地区均由栽培,是我国北方桃产区中熟桃主栽品种。我国桃育种工作者以京玉为亲本培育出一批优良的桃品种。

但是现有培育手段中,往往突变育种是重要的繁育手段,需要技术人员发现芽变,当某株树的某一个芽原基发生变化后,一般要等到它发芽、抽枝、长叶,乃至开花、结果后才能被察觉,因此,芽变往往成了枝变或株变后才被确认。根据果树的某些异常性状,发现园中变异植株和变异枝,如节间长短,抽枝能力,果实大小,颜色,成熟早晚,抗病虫或抗旱、风等,有时发生变异的几个性状可能是相关的,例如,大果型变异往往伴有枝粗、叶大的特征;桃的早熟性往往与叶片提前变红有关,如果某种变异连续2~3年仍然如此,便可以初步认为是一个枝变或株变。从发现到确认芽变这一过程是随机的,无法复现的,且确认过程缓慢十分缓慢。因此上述方法存在效率低、育苗周期长、成本高、难以满足生产急需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桃树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植株:经多次嫁接后得到性状稳定的京玉桃,成熟期在九月初至十月中下旬,果型平顶饱满,重量在150~300g,甜度在22.5~23.8;选取生长健壮的母株选取生长健壮的母株;

2)电击:对果树施加模拟遭受雷电的电击,选择健康的桃树的枝干和树杈部分,采用冲击电流发生装置,对树干和树杈部进行瞬间电击,冲击电流发生器的基本原理是:大容量的电容器经由高压直流装置,以整流电压或恒流方式进行充电,然后通过间隙放电使树干瞬间流过冲击大电流,电流波形为8/20μs±20%,电流范围为5-500a,瞬间电流产生巨大的热量,如果是健康的活树,树皮中的水分瞬间蒸发,由于水分蒸发时体积急剧膨胀,把树皮内的导管撑破,可造成树干木质部断裂,树皮被纵向剖开的现象;

3)树皮处理:如果仅仅是树皮的撕裂或灼伤,应切割至健康部分,进行适当的整形、消毒、涂漆加以保护;

4)枝干的外部加固:对于撕裂或翘起的树皮和边材可及时钉牢,并以麻布等物覆盖保湿,促进其愈合生长;

5)枝条复位和修剪:对劈裂的大枝应及时复位加固适当修剪,对伤口进行修整、消毒并涂以药剂或油漆等物质加以保护;

6)施肥灌溉:通过土壤或叶面喷洒的方法施用肥料,补充营养,配合灌溉以促进生长,愈合创伤,待电击击伤部位发出芽变的新枝,并做好标记;

7)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条件好的沙壤土作苗床,犁耙后施腐熟农家肥作基肥,然后起畦,畦面宽按地膜宽度而定,然后轻微淋水用地膜覆盖畦面,保温保湿;

8)枝条采集:采集桃树植株标记的电击处新发的枝条,选择芽眼饱满、枝条充实、节间较短的枝条作插条,落叶后采集,剪取时,每个枝条带2-3个芽,上端离芽1-1.5cm平剪,下端在芽下1cm处斜剪,并按雌雄比10-20:1的比例采集雄株插条;

9)插条处理:用药液浸泡插条基部3-5cm,10-15小时后取出进行扦插,处理时上端芽

眼不能接触激素药物;

10)扦插:在春季进行扦插,扦插时按行距20-25cm,株距10-15cm,将插条直接插到地膜

覆盖的苗床上,顶芽露出地膜,并使接穗和土壤密接不留空隙;

11)苗圃管理:一是施肥:当苗长到15-20cm时,淋施一些氮肥,促苗壮长,7月以后改施磷钾肥,并经常进行根外追肥;二是整形修剪:苗木成活后,只留1个新梢,其他侧芽和副梢全部抹去,当苗长到30-35cm时摘心,促进新梢老熟并木质化。

优选地,所述步骤1)的嫁接采用芽接的方式;

优选地,采集枝条前要提前对结果母株进行从生长势、开花习性、产量、成熟期、抗病性、籽粒大小方面进行挑选,区别雌雄株。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对电击伤口部位涂抹二氧化钛粉末进行消毒处理。阳光照射在二氧化钛粉末上,生成具有强氧化作用的氧自由基,将细菌等有害物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小分子。

优选地,所述步骤6)和步骤11)中的肥料为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以促新梢健壮。

优选地,所述步骤9)中的药液为吲哚丁酸、萘乙酸或者生根粉。

优选地,所述吲哚丁酸和萘乙酸使用浓度为40-100mg/kg;优选为60-80mg/kg。

优选地,育苗过程中病害发生时,用波尔多液、可杀得2000、瑞扑2000、甲基托布津或者瑞毒霉按照说明书用量进行消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主要采用模拟雷击的方式复现京玉桃的芽变形成过程,成功率达85%,采用此方法培育出的桃品质稳定并表现出很多优良特点,果实长圆形,果尖突出,果个较大,平均200克,最大果实400克。梗洼较深中广,缝合线小。果面黄白色,阳面有红晕,茸毛少,美观。完熟后果皮不易剥离。果肉白色,核上梢带有红色,离核,肉质松软,果汁少,完熟后味特甜。采收后常温下能储存一周以上,可用作加工罐头,耐运输。庄河地区8月中旬成熟。该品种树势中等,枝条较开张,节间中等,复芽多,花芽饱满花粉多,坐果率高。花芽抗寒能力强。该品种较抗病,适应性较广,丰产。

该培育方法中加入了电击这一技术手段,稳定而有效的复现了芽变过程,可快速得到品种优良的枝芽进行下一步繁育过程培育出新的植株,该方法易于推广,适用于大规模繁育,可有效提高果农的经济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果园处于庄河大营镇孙家沟屯,1991年栽培京玉200株,采用此方法培育出的桃品质稳定并表现出很多优良特点,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植株:经多次嫁接后得到性状稳定的京玉桃,成熟期在九月初至十月中下旬,果型平顶饱满,重量在150~300g,甜度在22.5~23.8;选取生长健壮的母株;

2)电击:对果树施加模拟遭受雷电的电击,选择健康的桃树的枝干和树杈部分,采用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8/20μs冲击电流发生器,可以产生瞬间的冲击电流波,冲击电流发生器输出电流为400a,对树干和树杈部进行瞬间电击;

3)树皮处理:如果仅仅是树皮的撕裂或灼伤,应切割至健康部分,进行适当的整形、消毒、涂漆加以保护;

4)枝干的外部加固:对于撕裂或翘起的树皮和边材可及时钉牢,并以麻布等物覆盖保湿,促进其愈合生长;

5)枝条复位和修剪:对劈裂的大枝应及时复位加固适当修剪,对伤口进行修整、消毒并涂以药剂或油漆等物质加以保护;

6)施肥灌溉:通过土壤或叶面喷洒的方法施用磷酸二氢钾,补充营养,配合灌溉以促进生长,愈合创伤,待电击击伤部位发出芽变的新枝,并做好标记;

7)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条件好的沙壤土作苗床,犁耙后施腐熟农家肥作基肥,然后起畦,畦面宽按地膜宽度而定,然后轻微淋水用地膜覆盖畦面,保温保湿;

8)枝条采集:采集桃树植株标记的电击处新发的枝条,选择芽眼饱满、枝条充实、节间较短的枝条作插条,落叶后采集,剪取时,每个枝条带2-3个芽,上端离芽1-1.5cm平剪,下端在芽下1cm处斜剪,并按雌雄比10-20:1的比例采集雄株插条;

9)插条处理:用浓度为60mg/kg的萘乙酸使用浸泡插条基部4cm,11小时后取出进行扦插,处理时上端芽眼不能接触激素药物;

10)扦插:在春季进行扦插,扦插时按行距20-25cm,株距10-15cm,将插条直接插到地膜

覆盖的苗床上,顶芽露出地膜,并使接穗和土壤密接不留空隙;

11)苗圃管理:一是施肥:当苗长到15-20cm时,淋施一些氮肥,促苗壮长,7月以后改施磷钾肥,并经常进行根外追肥;二是整形修剪:苗木成活后,只留1个新梢,其他侧芽和副梢全部抹去,当苗长到30-35cm时摘心,促进新梢老熟并木质化。

采集枝条前要提前对结果母株进行从生长势、开花习性、产量、成熟期、抗病性、籽粒大小方面进行挑选,区别雌雄株。

另外,育苗过程中病害发生时,用波尔多液、可杀得2000、瑞扑2000、甲基托布津或者瑞毒霉按照说明书用量进行消杀。

采用此方法培育出的桃品质稳定并表现出很多优良特点,果实长圆形,果尖突出,果个较大,平均200克,最大果实400克。梗洼较深中广,缝合线小。果面黄白色,阳面有红晕,茸毛少,美观。完熟后果皮不易剥离。果肉白色,核上梢带有红色,离核,肉质松软,果汁少,完熟后味特甜。采收后常温下能储存一周以上,可用作加工罐头,耐运输。庄河地区8月中旬成熟。该品种树势中等,枝条较开张,节间中等,复芽多,花芽饱满花粉多,坐果率高。花芽抗寒能力强。该品种较抗病,适应性较广,丰产。

实施例2

1)选取植株:经多次嫁接后得到性状稳定的京玉桃,选取生长健壮的母株;

2)电击:对果树施加模拟遭受雷电的电击,选择健康的桃树的枝干和树杈部分,采用苏州泰思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8/20μs冲击电流发生器,可以产生瞬间的冲击电流波,冲击电流发生器输出电流为200a,对树干和树杈部进行瞬间电击,通过间隙放电使树干瞬间流过冲击大电流,瞬间电流产生巨大的热量,如果是健康的活树,树皮中的水分瞬间蒸发,由于水分蒸发时体积急剧膨胀,把树皮内的导管撑破,可造成树干木质部断裂,树皮被纵向剖开的现象;

3)树皮处理:如果仅仅是树皮的撕裂或灼伤,应切割至健康部分,进行适当的整形、消毒、涂漆加以保护;

4)枝干的外部加固:对于撕裂或翘起的树皮和边材可及时钉牢,并以麻布等物覆盖保湿,促进其愈合生长;

5)枝条复位和修剪:对劈裂的大枝应及时复位加固适当修剪,对伤口进行修整、消毒并涂以药剂或油漆等物质加以保护;

6)施肥灌溉:通过土壤或叶面喷洒的方法施用磷酸二氢钾,补充营养,配合灌溉以促进生长,愈合创伤,待电击击伤部位发出芽变的新枝,并做好标记;

7)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条件好的沙壤土作苗床,犁耙后施腐熟农家肥作基肥,然后起畦,畦面宽按地膜宽度而定,然后轻微淋水用地膜覆盖畦面,保温保湿;

8)枝条采集:采集桃树植株标记的电击处新发的枝条,选择芽眼饱满、枝条充实、节间较短的枝条作插条,落叶后采集,剪取时,每个枝条带2-3个芽,上端离芽1-1.5cm平剪,下端在芽下1cm处斜剪,并按雌雄比10-20:1的比例采集雄株插条;

9)插条处理:用浓度为70mg/kg的吲哚丁酸使用浸泡插条基部3-5cm,10-15小时后取出进行扦插,处理时上端芽眼不能接触激素药物;

10)扦插:在春季进行扦插,扦插时按行距20-25cm,株距10-15cm,将插条直接插到地膜

覆盖的苗床上,顶芽露出地膜,并使接穗和土壤密接不留空隙;

11)苗圃管理:一是施肥:当苗长到15-20cm时,淋施一些氮肥,促苗壮长,7月以后改施磷钾肥,并经常进行根外追肥;二是整形修剪:苗木成活后,只留1个新梢,其他侧芽和副梢全部抹去,当苗长到30-35cm时摘心,促进新梢老熟并木质化。

采集枝条前要提前对结果母株进行从生长势、开花习性、产量、成熟期、抗病性、籽粒大小方面进行挑选,区别雌雄株。

育苗过程中病害发生时,用波尔多液、可杀得2000、瑞扑2000、甲基托布津或者瑞毒霉按照说明书用量进行消杀。

采用此方法培育出的桃品质稳定并表现出很多优良特点,果实长圆形,果尖突出,果个较大,平均200克,最大果实400克。梗洼较深中广,缝合线小。果面黄白色,阳面有红晕,茸毛少,美观。完熟后果皮不易剥离。果肉白色,核上梢带有红色,离核,肉质松软,果汁少,完熟后味特甜。采收后常温下能储存一周以上,可用作加工罐头,耐运输。庄河地区8月中旬成熟。该品种树势中等,枝条较开张,节间中等,复芽多,花芽饱满花粉多,坐果率高。花芽抗寒能力强。该品种较抗病,适应性较广,丰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