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的无抗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3035发布日期:2018-11-20 18:16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小龙虾的无抗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须氨基酸,且因其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而小龙虾的养殖技术迅猛发展。

由于在小龙虾的养殖过程中,应用抗生素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加之在高密度,规模化养殖状况下小龙虾的健康状况较差造成小龙虾养殖中对抗生素普遍依赖,超限额、超品种的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商品小龙虾中抗生素残留指标较高,严重威胁食品安全。滥用抗生素加大了小龙虾疾病防治的难度,更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龙虾的无抗生态养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龙虾养殖中对抗生素普遍依赖,超限额、超品种的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商品小龙虾中抗生素残留指标较高,严重威胁食品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龙虾的无抗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养殖塘中投放小龙虾苗种,在养殖过程中向养殖塘内投放饲料、生物肥、微生物底改素、水质调节剂、培藻素。

本发明所述的小龙虾的无抗生物养殖方法,以改善养殖环境,微生态保健为原则,在养殖过程中不用抗生素、激素及外源性化学药物,加入生物肥和微生物底改素,加强养殖塘内的水草养护,分解氧化养殖塘底部有机污物,增加底部溶氧;并且通过水质调节剂分解有机质、残饵、排泄物等,提高小龙虾的抗病抗应激能力,促进水提有益藻类的繁殖,稳定ph值;通过培藻素,培育水体浮游生物,稳定藻体,实现水体肥活嫩爽,改善小龙虾生长过程的养殖环境,从而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和健康状况。

优选的,所述生物肥的投放方法包括:每隔7-10d向养殖塘内按0.5-2kg/亩的量投放生物肥。更优选的,所述生物肥包括氨基酸、有益菌、有益酶、生物小肽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所述生物肥包括105虾蟹专用型生物肥。

按照上述方法在养殖塘内施用生物肥,状根、控长、抗倒伏、防虫害,加强水草的养护,并且可以作为小龙虾的饵料。如遇冬季,投放足量的生物肥。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底改素的投放方法包括:每隔7-10d向养殖塘内按0.2-0.4kg/亩的量投放微生物底改素。更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底改素包括过硫酸氢钾,优选底安康。

按照上述方法在养殖塘内投放微生物底改素,能够有效分解氧化底部有机污物,清除水草污垢,并且增加底部溶氧量,提高小龙虾的抗应激能力。

优选的,所述水质调节剂包括芽孢杆菌和em菌中的一种或两种。更优选的,所述水质调节剂包括芽孢杆菌和em菌。进一步优选的,所述em菌由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复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水质调节剂的投放方法包括:每隔7-10d向养殖塘内按0.2-0.4kg/亩的量投放芽孢杆菌和800ml-1200ml/亩的量投放em菌。

按照上述方法在养殖塘内投放水质调节剂,能够有效分解有机质、残饵、排泄物,促进水体有益藻类繁殖,稳定水体的ph值,适合小龙虾的生长,提高小龙虾的抗病抗应激能力。

优选的,所述培藻素的投放方法包括:每隔10-15d向养殖塘内按1-3kg/亩的量投放培藻素。更优选的,所述培藻素包括氨基酸培藻素。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氨基酸培藻素包括氨基酸、生化黄腐酸、微量元素和有益菌。

优选的,如在养殖过程中有青苔滋生,向养殖塘内投放氨基酸培藻素和腐殖酸钠,3-4d后投放微生物底改素和芽孢杆菌。更优选的,所述氨基酸培藻素和腐殖酸钠的投放量分别为1-3kg/亩和0.8-1.2kg/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底改素和芽孢杆菌的投放量分别为0.2kg-0.4kg/亩和0.2kg-0.4kg/亩。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底改素为过硫酸氢钾(底安康)。所述氨基酸培藻素包括氨基酸、生化黄腐酸、微量元素和有益菌。

通过上述的调水补菌过程,能够有效改善青苔状况,去除青苔。

优选的,如在养殖过程中有蓝藻出现,在色球藻阶段投入芽孢杆菌;在微囊藻阶段先排出微囊藻,再投入芽孢杆菌,间隔1-3d,再排出微囊藻,投入芽孢杆菌,投入em菌。更优选的,色球藻阶段芽孢杆菌的投入量为0.1-0.3kg/亩,优选0.25kg/亩。更优选的,微囊藻阶段芽孢杆菌的投入量为0.1-0.3kg/亩,优选0.25kg/亩。更优选的,em菌的投入量为800-1200ml/亩,优选1000ml/亩。

通过上述方法,培育有益藻类,补充有益菌,调节水质。

优选的,在养殖过程中,在天气变化前后,向养殖塘内投放有机酸和氧源。更优选的,有机酸的投放量为300-500ml/亩。氧源的投放量为150-250g/亩。更优选的,所述有机酸包括多元有机酸、果酸钠和月桂基氨基酸盐;所述氧源包括过碳酸钠和活性氧。

优选的,所述饲料主要由小麦、玉米和黄豆,在微生物菌种的存在下发酵而成的。更优选的,所述小麦、玉米和黄豆的质量份数分别为40-50份、30-40份和20-30份,所述微生物菌种的用量占小麦、玉米和黄豆的总质量的0.1-0.5%。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种包括酵母菌和乳酸菌。更优选的,所述酵母菌和乳酸菌的质量比为(2-3)﹕(50-60)。

优选的,所述饲料的投放方法包括:根据养殖密度按每亩虾重量的5%-8%投喂,上午投放30±5%,下午投放70±5%。

优选的,所述饲料的投放方法还包括:每隔3-5d投放拌有芽孢杆菌的饲料。更优选的,所述拌有芽孢杆菌的饲料中,加入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2-4%,优选3%。

按照上述饲料的投放方法,大量有益菌进入肠道迅速繁殖生长,抑制有害菌群,提高龙虾消化利用率,增强免疫力。

优选的,在疾病易发期,通常饲料中投放拌有中药制剂的饲料,通常在5-6月期间投放预防。

优选的,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双黄连、三黄散和五黄散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拌有中药制剂的饲料中,中药制剂的质量占0.8-1.2%。

投入中药制剂能够预防病毒性、细菌性疾病。

优选的,在养殖过程中,向养殖塘内每隔3-5d投放黄金多维和微量元素。更优选的,所述黄金多维包括复合维生素,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钙和镁。

优选的,在小龙虾蜕壳期,向养殖塘内投入钙镁元素。更优选的,所述该镁元素包括活性离子钙和甲壳素,更优选的所述该镁元素为钙镁灵(生产厂商:武汉金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优选的,所述钙镁元素的投放量为0.3-0.5kg/亩。

在蜕壳期投放钙镁元素,能够促进蜕壳,加快小龙虾的硬壳。

优选的,投放小龙虾苗种前,对养殖塘进行清塘消毒处理。更优选的,所述清塘消毒处理包括:采用生石灰进行消毒,采用茶饼进行清塘;具体的,塘里面带少量水消毒时,生石灰用量为30-50kg/亩,带大量水消毒时,生石灰的用量为100-150kg/亩。采用茶饼清塘时,茶饼的用量为25-35斤/亩。

优选的,投放小龙虾苗种前先试水后,用质量分数为2-4%的食盐水浸泡和/或用黄金多维溶液浸泡苗种5-10min后再投放。更优选的,所述黄金多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

试水后,浸泡以杀灭寄生虫和有害菌,以提高成活率和抗应激能力。

优选的,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强的苗种。

优选的,当小龙虾达到20g及以上,对小龙虾进行捕捞。

优选的,在小龙虾全部捕捞结束后,用茶饼进行清塘除杂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述的小龙虾的无抗生态养殖方法,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用抗生素、激素及外源性化学药物,实现小龙虾全程无抗生态养殖,商品小龙虾中抗生素、重金属残留符合欧盟现行食品安全标准;

(2)本发明所述的小龙虾的无抗生态养殖方法,整个养殖过程兼顾遵循改善养殖环境、微生态保健、生物辅助防疫、生物发酵饲料的几大原则,在避免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提高小龙虾的成活率和抗应激能力,增强免疫力,使得小龙虾符合食品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龙虾的无抗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养殖塘中投放小龙虾苗种,在养殖过程中向养殖塘内投放饲料、生物肥、微生物底改素、水质调节剂、培藻素。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投放生物肥的方法包括:每隔7-10d向养殖塘内按0.5-2kg/亩的量投放生物肥。更优选的,所述生物肥包括氨基酸、有益菌、有益酶、生物小肽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所述生物肥包括105虾蟹专用型生物肥。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微生物底改素的投放方法包括:每隔7-10d向养殖塘内按0.2-0.4kg/亩的量投放微生物底改素。更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底改素包括过硫酸氢钾。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水质调节剂包括芽孢杆菌和em菌中的一种或两种。更优选的,所述水质调节剂包括芽孢杆菌和em菌。进一步优选的,所述em菌由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复合而成。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每隔7-10d向养殖塘内按0.2-0.4kg/亩的量投放水质调节剂。优选的,每隔7-10d向养殖塘内按0.2-0.4kg/亩的量投放芽孢杆菌和800ml-1200ml/亩的量投放em菌。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培藻素的投放方法包括:每隔10-15d向养殖塘内按1-3kg/亩的量投放培藻素。更优选的,所述培藻素包括氨基酸培藻素。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氨基酸培藻素包括氨基酸、生化黄腐酸、微量元素和有益菌。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在养殖过程中有青苔滋生,向养殖塘内投放氨基酸培藻素和腐殖酸钠,3-4d后投放微生物底改素、水质调节剂。更优选的,所述氨基酸培藻素和腐殖酸钠的投放量分别为1-3kg/亩和0.8-1.2kg/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底改素和水质调节剂的投放量为0.2-0.4kg/亩和0.2-0.4kg/亩。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底改素为底安康。所述氨基酸培藻素包括氨基酸、生化黄腐酸、微量元素和有益菌。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在养殖过程中有蓝藻出现,在色球藻阶段投入芽孢杆菌;在微囊藻阶段先排出微囊藻,再投入芽孢杆菌,间隔1-3d,再排出微囊藻,投入芽孢杆菌,投入em菌。更优选的,色球藻阶段芽孢杆菌的投入量为0.1-0.3kg/亩,优选0.25kg/亩。更优选的,微囊藻阶段芽孢杆菌的投入量为0.1-0.3kg/亩,优选0.25kg/亩。更优选的,em菌的投入量为800-1200ml/亩,优选1000ml/亩。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养殖过程中,在天气变化前后,向养殖塘内投放有机酸和氧源。更优选的,有机酸的投放量为300-500ml/亩。氧源的投放量为150-250g/亩。更优选的,所述有机酸包括多元有机酸、果酸钠和月桂基氨基酸盐;所述氧源包括过碳酸钠和活性氧。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饲料主要由小麦、玉米和黄豆,在微生物菌种的存在下发酵而成的。更优选的,所述小麦、玉米和黄豆的质量份数分别为40-50份、30-40份和20-30份,所述微生物菌种的用量占小麦、玉米和黄豆的总质量的0.1-0.5%。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菌种包括酵母菌和乳酸菌。更优选的,所述酵母菌和乳酸菌的质量比为(2-3)﹕(50-60)。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饲料的投放方法包括:根根据养殖密度按每亩虾重量的5%-8%投喂,上午投放30±5%,下午投放70±5%。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饲料的投放方法还包括:每隔3-5d投放拌有芽孢杆菌的饲料。更优选的,所述拌有芽孢杆菌的饲料中,加入芽孢杆菌的质量比为2-4%,优选3%。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疾病易发期,向养殖塘内投放拌有中药制剂的饲料。通常在5-6月期间投放预防。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药制剂包括双黄连、三黄散和五黄散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的,所述拌有中药制剂的饲料中,中药制剂的质量占0.8-1.2%。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养殖过程中,向养殖塘内每隔3-5d投放黄金多维和微量元素。更优选的,所述黄金多维包括复合维生素,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钙和镁。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小龙虾蜕壳期,向养殖塘内投入钙镁元素。更优选的,所述该镁元素包括活性离子钙和甲壳素,更优选的所述该镁元素为钙镁灵。更优选的,所述钙镁元素的投放量为0.3-0.5kg/亩。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投放小龙虾苗种前,对养殖塘进行清塘消毒处理。更优选的,所述清塘消毒处理包括:采用生石灰进行消毒,采用茶饼进行清塘。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投放小龙虾苗种前先试水后,用质量分数为2-4%的食盐水浸泡和/或用黄金多维溶液浸泡苗种5-10min后再投放。更优选的,所述黄金多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小龙虾规格达到20g及以上,对小龙虾进行捕捞。

在本发明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小龙虾全部捕捞结束后,用茶饼进行清塘除杂处理。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试剂来源如下:

生物肥:型号为艾科肥水爽105(虾蟹专用型),生产厂商为武汉楚天艾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微生物底改素:型号为底安康,生产厂商为无锡中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芽孢杆菌:型号为艾科乐2号,生产厂商为武汉楚天艾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em菌:型号为em菌种,生产厂商为武汉金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氨基酸培藻素:型号为503氨基酸培藻素,生产厂商为广州诚吉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酸:型号为活水肥水康,生产厂商为北京金越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黄金多维:生产厂商为山西维利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钙镁元素:型号为钙镁灵,生产厂商为武汉金维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小龙虾的无抗生态养殖方法,步骤如下:

(a)对养殖塘清塘消毒处理:采用生石灰对养殖塘进行消毒处理:水位10公分以内时,生石灰用量为30-50kg/亩,水位超过10公分时,生石灰用量为100-150kg/亩;

(b)选择小龙虾苗种下塘:选择光泽亮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附肢齐全无损伤,体质健壮活力强的苗种;

在苗种投放至养殖塘之前,先进行试水,然后采用质量分数为3%的食盐水浸泡5min,杀灭寄生虫和有害菌;然后投放至养殖塘中。

(c)改善养殖环境:在下塘后,养殖过程中,每隔10d向养殖塘中按1kg/亩的量投放颗粒生物肥,以加强对水草的养护;

每隔10d向养殖塘中按0.3kg/亩的量投放微生物底改素;

每隔8d向养殖塘中水质调节剂,按0.3kg/亩的量投放芽孢杆菌和1000ml/亩的量投放em菌;

每隔12d向养殖塘中按2kg/亩的量投放氨基酸培藻素;

在养殖过程中,如有青苔滋生,用氨基酸培藻素2kg/亩配腐殖酸钠1kg/亩,3d后投放微生物底改素0.3kg/亩、芽孢杆菌0.3kg/亩和em菌1000ml/亩;

在养殖过程中,如有蓝藻出现,在色球藻阶段按照0.25kg/亩的量投入芽孢杆菌;在微囊藻阶段先排出微囊藻,再按照0.25kg/亩的量投入芽孢杆菌,间隔2d,再排出微囊藻,再按照0.25kg/亩的量投入芽孢杆菌,配合按1000ml/亩的量投入em菌;

在养殖过程中,在天气变化前后,向养殖塘内按照400ml/亩的量投放有机酸和200g/亩的量投放氧源过碳酸钠。

(d)饲料的投放

本实施例的饲料的投放方法为:按小龙虾存塘量的5%-8%来投喂;前述采用的饲料参考申请号为201610937535.0中的饲料成分;

在上述常规投放的基础上,每隔3-5d投放拌有芽孢杆菌的饲料,拌有芽孢杆菌的饲料是指在前述饲料成分中按3%质量分数的量加入芽孢杆菌得到的饲料;

每隔4d按0.2kg/亩的量投放黄金多维和按0.4kg/亩的量投放微量元素;

在疾病易发期5-6月,每隔3-5d,向养殖塘中投放拌有中药制剂双黄连、三黄散和五黄散的饲料,中药制剂的质量占1%;

在小龙虾蜕壳期,向养殖塘内按0.4kg/亩的量投入钙镁元素,促进蜕壳。

(e)小龙虾的捕捞

在小龙虾规格达到20g及以上时,对小龙虾进行捕捞;

捕捞结束后,用茶饼和茶麸进行清塘除杂处理;向养殖塘中按5kg/亩的量加入原料级茶饼、按20kg/亩的量加入茶麸进行清塘除杂处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的养殖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b)不采用食盐水浸泡,而是采用质量分数为3%的黄金多维溶液浸泡苗种5min后再投放。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的养殖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d)中饲料的投放,仅采用常规的投放,不投放拌有芽孢杆菌的饲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的养殖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d)中,不投放双黄连、三黄散和五黄散中药制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参考实施例1的养殖方法,区别仅在于:步骤(d)中,不投放投放黄金多维和微量元素。

比较例1

比较例1参考实施例1的养殖方法,区别在于:在步骤(c)中不投放微生物底改素。

比较例2

比较例2参考实施例1的养殖方法,区别在于:在步骤(c)中不投放水质调节剂。

比较例3

比较例3参考实施例1的养殖方法,区别在于:在步骤(c)中不投放水质调节剂和微生物底改素。

实验例1

为了对比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小龙虾养殖方法对小龙虾的养殖情况的影响,对小龙虾的外形、颜色、大小、活力及成活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养殖方法得到的小龙虾的测试结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