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海附着型贝类增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3023发布日期:2018-11-20 18:1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浅海附着型贝类增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水产增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浅海附着型贝类增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贝类养殖在水产养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筏式养殖和底播养殖是我国浅海贝类养殖的两种主要方式,其中底播养殖品种大多是蚶类、菲律宾蛤仔等埋栖型贝类;筏式养殖品种主要是附着型贝类,包括贻贝、扇贝等,当然也包括利用扇贝笼等器材养殖的魁蚶、牡蛎、鲍鱼等其他品种。附着型贝类底播养殖难度大,主要是因为适合底播的养殖区域有限、底播养殖技术缺乏、采收困难等。随着我国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海洋牧场发展迅速,很多海区传统养殖方式正在向资源养护型增养殖方式转变,但是对于附着型贝类一直缺乏较好的底播增养殖器材和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浅海附着型贝类增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为附着型贝类海区增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浅海附着型贝类增养殖装置,它包括基座、固定杆与辅助杆和附着绳。

所述基座是一个混凝土结构的方形平板;该方形平板的四角和各边中点位置处嵌入不锈钢螺母;所述固定杆为不锈钢材质,长度1.5-2.0m,每个装置配备8根;固定杆两端均设置螺丝,下端可拧入所述不锈钢螺母;所述固定杆距离下端25-30cm处设置第一个环形卡槽,向上每隔15-20cm设置一个环形卡槽,该环形卡槽焊接在固定杆上;所述环形卡槽是一个开口宽度2.5cm,内径3.5cm不锈钢环,不锈钢环开口处内弯0.5cm,每个固定杆上环形卡槽处于同一直线上,安装固定杆时环形卡槽均在整个装置的外侧;辅助杆为两端和中间开孔的不锈钢钢条,材质与固定杆相同,开孔位置和大小可以完全能够穿入固定杆的上端,固定杆上端螺丝与相应螺母搭配以固定辅助杆。

所述附着绳一般为聚乙烯材质,附着绳长度能够从低端开始缠绕装置上所有环形卡槽至顶端,附着绳两端打结,其上每隔20-25cm设置一条绑定绳,用于固定贝类苗绳,所述绑定绳也为聚乙烯材质,直径为0.3-0.4cm,或者贝类直接附着于附着绳上,不设绑定绳。

进一步,所述平板边长1.5-2.0m,厚度5-10cm;

进一步,所述不锈钢螺母位于方形平板的四角和各边中点位置距离边缘5cm处;螺母丝口直径14mm。

进一步,所述不锈钢环粗8mm,开口方向与固定杆呈斜向上30°角,

进一步,辅助杆直径10mm,辅助杆两端和中间的开孔处压扁处理便于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固定杆与辅助杆安装于基座;

(2)将用于增养殖的附着型贝类直接附着于附着绳上,或将附着型贝类的苗绳用所述绑定绳固定于附着绳上;

(3)将附着绳一端从固定杆底部的不锈钢环形卡槽开始嵌入环形卡槽并固定,由最底层环形卡槽开始,先环绕底部处于同一水平的环形卡槽,逐级向上,直至环绕至顶部最后一个环形卡槽,打结固定;

(4)将完成环绕的整个增养殖装置由船舶运送至目标海域,直接投放至海底。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解决了附着型贝类浅海增养殖技术难点,提供了一种浅海附着型贝类增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既实现了浅海附着型贝类底播增养殖,同时提供了一种人工渔礁,为建设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提供了技术支持。

2、本发明可以做到定点、准确投放,苗种不会被海流冲走。

3、本发明避免了底播贝类受到海星等敌害生物的损害,提高成活率和海区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1、基座,2、固定杆,3、辅助杆,4、附着绳,5、环形卡槽,6、绑定绳。

图2本发明环形卡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过程,以贻贝为例,进行说明。

一种浅海附着型贝类增养殖装置,如图1、2所示,它包括基座1、固定杆2与辅助杆3和附着绳4。

所述基座是一个混凝土结构的正方形平板;该方形平板的四角和各边中点位置处嵌入不锈钢螺母;所述固定杆为不锈钢材质,长度2.0m,每个装置配备8根;固定杆两端均设置螺丝,下端可拧入所述不锈钢螺母;所述固定杆距离下端20cm处设置第一个不锈钢环形卡槽5,向上每隔20cm设置一个环形卡槽5,该环形卡槽焊接在固定杆上;所述环形卡槽是一个开口宽度2.5cm,内径3.5cm不锈钢环,不锈钢环开口处内弯0.5cm,该不锈钢环粗8mm,开口方向与固定杆呈斜向上30°角,每个固定杆上环形卡槽处于同一直线上,安装固定杆时环形卡槽均在整个装置的外侧;辅助杆为两端和中间开孔的不锈钢钢条,材质与固定杆相同,开孔位置和大小可以完全能够穿入固定杆的上端,固定杆上端螺丝与相应螺母搭配以固定辅助杆。

所述附着绳一般为聚乙烯材质,附着绳长度能够从低端开始缠绕装置上所有不锈钢卡槽至顶端,附着绳两端打结,其上每隔22cm设置一条绑定绳6,所述绑定绳也为聚乙烯材质,直径为0.3cm。

所述方形平板为边长1.8m的正方形,厚度8cm;

所述不锈钢螺母位于方形平板的四角和各边中点位置距离边缘5cm处;螺母丝口直径14mm。

辅助杆直径10mm,辅助杆两端和中间的开孔处压扁处理便于固定。

利用上述装置对贻贝进行养殖,方法如下:

(1)将固定杆与辅助杆安装于基座;

(2)将用于增养殖的贻贝苗种(壳高0.5-1.0cm)直接附着于附着绳上,或将附着贻贝的苗绳用所述绑定绳固定于附着绳上;

(3)将附着绳一端从固定杆底部的不锈钢环形卡槽开始嵌入环形卡槽并固定,由最底层不锈钢环形卡槽开始,先环绕底部处于同一水平的环形卡槽,逐级向上,直至环绕至顶部最后一个环形卡槽,打结固定;

(4)将完成环绕的整个增养殖装置由船舶运送至目标海域,直接投放至海底。

养殖结果:经过一年养殖后,调查发现贻贝成活率达到80%以上,壳高3.0-5.0cm,养殖效果良好;

由于养殖装置投放后无需维护和管理,与其它养殖方式相比,降低了海区维护和管理的成本;

养殖装置上附着了大量藻类等附着生物,为其它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增加了增养殖海域的生物多样性,生态效益显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浅海附着型贝类增养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水产增养殖技术领域,它包括基座、固定杆与辅助杆和附着绳。所述基座为方形平板上装有配备8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附着绳从低端开始缠绕装置上所有环形卡槽至顶端,附着绳两端打结,附着绳上设置有绑定绳,用于固定贝类苗绳;辅助杆为两端和中间开孔的不锈钢钢条,开孔位置和大小可以完全能够穿入固定杆的上端,固定杆上端螺丝与相应螺母搭配以固定辅助杆。本发明可以做到定点、准确投放,苗种不会被海流冲走,同时避免了底播贝类受到海星等敌害生物的损害,提高成活率和海区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房景辉;蒋增杰;方建光;高亚平;杜美荣;蔺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07.19
技术公布日:2018.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