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用除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3158发布日期:2018-11-30 23:2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用除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林用除虫装置,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注重绿化建设和园林建设,树木栽植成活的关键是保持树木地上部分水分的蒸腾、呼吸与地下部分根系水分的吸收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以及施肥和喷药杀虫。为保证树木栽植的成活,长期以来,各地的园林在树木的施肥、喷药等各个环节上想方设法,采取多种技术措施,降低害虫对植树幼苗的危害。虽然很多研究都在致力于寻找新的植保方法来控制病虫害,但运用植保机械喷施化学农药还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手段。

传统园林的除虫过程中,大多需要人工进行喷洒除虫,需要比较高的人工成本,且作业量大,效率低,且大多数除虫装置结构过于复杂,成本过高,操作麻烦,容易破坏园林作物,除虫效果不理想,且有些除虫装置还存在污染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园林用除虫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园林用除虫装置,包括水泵、水箱、压力阀、喷雾头、风机和捕虫袋,所述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水源,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套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上端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有压力阀,所述压力阀的一侧在水管上设置有水管开关,所述水管的末端设置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风机口靠近喷雾头,所述喷雾头的另一侧设置有捕虫袋。

优选的,所述水箱上端设置有盖体。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盖体上设置有加药口。

优选的,所述风机与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喷雾头为防滴防堵喷雾头。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水管向喷雾头供水,此时风机的风机口向喷雾头吹风,故喷雾头随着风力向捕虫袋喷射水箱中的诱虫药物,害虫便被吸引过来,从而达到除虫的目的,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不受地域限制,无需人工作业,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捕虫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泵;2-水箱;3-压力阀;4-喷雾头;5-风机;6-捕虫袋;7-水管;8-水管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园林用除虫装置,包括水泵1、水箱2、压力阀3、喷雾头4、风机5和捕虫袋6,所述水泵1通过管道连接水源,所述水泵1的出水端设置在水箱2的内部,所述水箱2上端连接有水管7,所述水管7上设置有压力阀3,所述压力阀3的一侧在水管7上设置有水管开关8,所述水管7的末端设置有喷雾头4,所述喷雾头4的一侧设置有风机5,所述风机5的风机口靠近喷雾头4,所述喷雾头4的另一侧设置有捕虫袋6,将水泵1和风机5接通电源,此时水泵1抽水,通过水管7向喷雾头4供水,此时风机5的风机口向喷雾头4吹风,故喷雾头4随着风力向捕虫袋6喷射水箱1中的诱虫药物,害虫便被吸引过来,从而达到除虫的目的,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不受地域限制。

所述水箱2上端设置有盖体,通过盖体可以方便向水箱2内添加吸引虫的药物,为除虫增加诱因。

所述水箱2的盖体上设置有加药口,方便添加药物。

所述风机5与电源电性连接,电源为风机5供电。

所述喷雾头4为防滴防堵喷雾头,防止杂质将喷雾头4堵塞,影响除虫。

工作原理:工作时,将水泵1和风机5接通电源,此时水泵1抽水,通过水管7向喷雾头4供水,此时风机5的风机口向喷雾头4吹风,故喷雾头4随着风力向捕虫袋6喷射水箱1中的诱虫药物,害虫便被吸引过来,从而达到除虫的目的,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不受地域限制,无需人工作业,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捕虫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林用除虫装置,包括水泵、水箱、压力阀、喷雾头、风机和捕虫袋,所述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水源,所述水泵的出水端套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上端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上设置有压力阀,所述压力阀的一侧在水管上设置有水管开关,所述水管的末端设置有喷雾头,所述喷雾头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风机口靠近喷雾头,所述喷雾头的另一侧设置有捕虫袋。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不受地域限制,无需人工作业,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捕虫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戴红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速菲特农林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16
技术公布日:2018.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