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4558发布日期:2018-12-19 05:2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渔业科学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黄鳝(monopterusalbus)是我国近年养殖发展十分迅速的特色淡水鱼类之一,其养殖已遍布全国,尤其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等省,黄鳝养殖已成为这些地区淡水养殖业的主导品种之一。

我国黄鳝养殖历史悠久,但直到2000年前后人工养殖才基本成功,根本原因是过去养殖黄鳝种苗为野生苗种,由于对黄鳝生物学特殊习性没有深入了解,投放种苗时间一般按照大宗鱼种苗投放时间进行,即在温度较低的4-5月份投放,但在此时间段投放到养殖池的野生鳝苗,在投种后15天内会大批死亡甚至死亡率高达100%,导致我国黄鳝养殖产业发展长期止步不前。在1998年左右通过科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野生黄鳝种苗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需要于7月份气温达到30℃以上才能成功,掌握黄鳝这种生活习性后,我国黄鳝人工养殖才获得成功。由于目前黄鳝养殖规模大,而投放野生种苗适宜时间只有7月份短短的近30天左右的时间,放养时间的集中使得养鳝户疯狂抢购鳝苗,使得黄鳝种苗价格在此段时间内大幅度上涨,导致黄鳝养殖种苗成本高;同时每年要到7月份才开始放种,导致黄鳝养殖时间短,养殖效益不理想。如能找到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方法,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黄鳝苗种成本,而且可以延长黄鳝的养殖时间,能有效提高黄鳝养殖的效益。

因此,发明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方法,使得野生黄鳝苗种投放时间可提前到每年的4月上旬,并且野生鳝苗人工驯养的存活率可达到95.4%,较目前7月份放养的野生鳝苗提前90天左右,通过提前放养可延长养殖时间3个月左右,相当于每年黄鳝的养殖时间增加了一倍,养殖产量也可比现有水平提高2-3倍。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装置,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蓄水池、加热池、培育池和排污池,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培育池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排污池设有净化单元,且所述排污池的出水端与所述蓄水池相连通。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方法,采用如所述的装置进行培育,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野生鳝鱼的投放:将野生鳝鱼消毒后,按不同规格分别放入不同培育池中;

步骤2、鳝鱼的驯养培育:野生鳝鱼投放到培育池的前3天不投喂食物,第4天开始驯食投喂;

步骤3、培育管理:进行水温调控、定期排污及通风增氧,确保驯养池的水温长期保持在28-30℃。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装置,通过合理布局蓄水池、加热池、培育池和排污池,蓄水池与培育池连通用于给培育池提供冷水,加热池(通过蓄水池供水,以及通过太阳辐射直接对水加热或电锅炉加热)与培育池连通用于给培育池提供热水,且所述相连接的管道均设有控制阀进而用于控制所述培育池的水位,培育池的废水排到排污池中,排污池的污水通过微生态制剂处理和日光曝晒及沉淀净化后,再定期引入到作为水源的蓄水池中,如此完成一个水循环,且所述所述培育池设有用于固定浮植水花生的浮床和通风增氧设备可控制培育池的内环境。该装置可控制系统内的生态环境来改善鳝鱼的生长环境,促进鳝鱼的生长,提供量大质优的鳝鱼苗种,可将鳝鱼的放养时间提前,有效延长鳝鱼的生长周期。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方法,合理布局所需的蓄水池、加热池和培育池及所需的配套设施,提前投放野生鳝苗,进行严格的驯食和科学的培育管理等技术方法与措施,可将长江流域野生黄鳝苗种引种时间从每年7月份提前到4月上旬,较目前生产上引种时间提前90天左右,苗种成本降低30%左右,人工驯养培育黄鳝野生苗种的存活率达到95.4%,通过45天的人工驯养培育,即可将野生鳝苗投放到池塘网箱养殖,较目前生产上养殖时间延长90天左右,单位面积产量可提高2-3倍,养殖效益显著,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蓄水池;2、加热池;3、培育池;4、排污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装置,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蓄水池1、加热池2、培育池3和排污池4,所述蓄水池1与所述培育池3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培育池3设有用于固定浮植水花生的浮床和通风增氧设备,所述排污池4设有净化单元,且所述排污池4的出水端与所述蓄水池3相连通。

优选地,蓄水池修建在沟渠、湖泊或水库旁,取水处要求选择在无污染天然水源优质的地方;或者通过打深水井(60-70m),抽地下水到蓄水池中,然后曝气3天以上后使用。蓄水池为高位池,池深3.0m左右,水容量应为加热池容量的4-5倍,蓄水池水位保持高出加热池顶0.5m以上,便于池水直经过管道接放入加热池中。

优选地,所述加热池上方覆盖有大棚;所述加热池的进水管道与蓄水池相通,所述加热池的排水管道与培育池相通,且所述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均设有控制阀门;所述加热池设有用于加热的电锅炉。具体地,加热池建成长方形的水泥池,长40m左右,宽7.0m,深1.0m。修建水泥池倒混凝土前,底层先铺一层8-10cm的塑料泡沫,以便隔热保温。加热池上方及四周用双层白色塑料膜的钢架塑料大棚覆盖,大棚的两层塑料膜间距20cm,大棚顶高2.0m,肩高1.5m,棚两端开宽1.0m,高2.0m的双层塑料膜包裹的框架门。进水管道与蓄水池相通,安置在池的进口端,对应的出口端安置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与培育池相通,通过阀门控制进排水流量。加热池外配一个电锅炉,在晴天加热池通过太阳辐射直接对水加热,可使水温保持在40度左右,若阴雨天加热池水温低于40度时,通过电锅炉将水加热到40度后,再将水放入到加热池中,使加热池水温长期维持在40度左右。

优选地,所述培育池的底层倒混凝土下方设有一层以便隔热保温的塑料泡沫;所述培育池上方覆盖有大棚;所述培育池设有冷进水管与所述蓄水池相连通,所述培育池设有热进水管与所述加热池相连通,所述冷进水管与热进水管均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培育池为多个。具体地,培育池为长方形的水泥池,池长3.0m左右,宽1.0m,深0.6m。邻近加热池修建,培育池为地下池,其池顶与加热池池底等高,以便加热池水能自动放入到培育池中。培育池修建时按两排为一个培育单元,每排修建36个相连的培育池,即每个培育单元由72个培育池组成,两排之间相距1.2m,每排的排水端修建一条宽0.3m,深0.5m的排水沟。修建培育池倒混凝土前,底层需要先铺一层8-10cm的塑料泡沫,以便隔热保温。每个培育单元由单层白色塑料膜的钢架塑料大棚覆盖,大棚顶高3.5m,肩高2.0m,棚两端开宽1.5m,高2.0m的单层塑料膜包裹的框架门。培育池底修建成有一定坡度的斜面,进水端高,排水端低,两端相差5.0cm左右。培育池配套水循环系统由进水管、排水管、控制阀和排污池组成。总进水管2根,均为直径110mm的pvc管,1根从加热池引入热水,1根从蓄水池引入低温水,分别安装控制阀。冷热进水管在进入培育池的大棚温室外通过安装三通相连,汇成一根直径110mm的pvc主进水管引入到每个培育池的上端,每个培育池在主进水管上转接一个直径40mm的pvc进水管,并安装控制阀。排水管则安装在培育池进水管相对端的底部,用直径70mm的pvc管,排水管外端通过弯头接一个可活动旋转的相同直径的pvc管,管长0.6m,与培育池池深相同,通过旋转此管来控制水位,拨出此管可将培育池水排净。通过排水沟将培育池排出的养殖废水引到排污池中,排污池的污水通过微生态制剂处理和日光曝晒及沉淀净化后,再定期引入到作为水源的蓄水池中。

优选地,所述浮床包括由pvc管制成的框架,所述框架中间为用钢绳绷成的“井”字形结构,在培育池两边安装有用于勾住所述浮床的钩子;所述通风增氧设备为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功率通过通风管道与所述培育池相连通。具体地,浮床长2.8m,宽0.8m,框架用直径20mm的pvc管制成,框架中间用钢绳绷成“井”字形结构,为保证排水排污时浮床不落入池底,在培育池两边各安装2个用钢筋制成的钩子,保证浮床在池底上方30cm处可将其自然钩住,防止浮床在排水排污时随水位下降而下沉到池底。培育池配套的通风增氧设备为每个培育单元配置一个鼓风机,鼓风机功率在3.0kw以上,通过通风管道与每个培育池相连,每个培育池装一个充气阀,充气阀在培育池中深入水下30cm,每天夜晚开鼓风机对培育池进行增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方法,以江汉平原地区为例,按以下步骤进行:

(1)野生鳝鱼的投放

在每年清明节前后,如有野生鳝鱼上市即可收购投放野生鳝鱼。在野生鳝鱼投放前10-15天,先将水花生在培育池的浮床上进行培育,水花生要盖满整个浮床且其覆盖平铺厚度在10cm以上。投放前将培育池水温调节至28-30℃范围内试运行3天以上,培育池温度维持在此范围内后即可投放鳝鱼。

野生鳝鱼从市场上选购,购回后将鳝鱼按体重分级,剔除体弱、伤残的病鳝,然后用2%的食盐水消毒5分钟,放入培育池中,每个培育池投放鳝鱼50-60公斤,不同规格的鳝鱼要分池投入,每个培育池放入的鳝鱼要求规格一致。

(2)鳝鱼的驯养培育

野生鳝鱼投放到培育池的前3天不投喂食物,待其适应培育池环境后,第4天开始驯食投喂,所投饲料为动物饵料蚯蚓。前7天,每天投喂蚯蚓,按鳝鱼体重的3%进行驯食,待野生鳝鱼驯食成功后,将投喂量提高到5%-7%,以投喂后1小时吃完为标准。每天在下午5时左右投喂1次。野生鳝鱼在培育池驯养培育45天左右即可从培育池中捞出投放到池塘的网箱中进行养殖。

(3)野生鳝鱼培育的管理

野生鳝鱼的培育管理工作主要为水温调控和定期排污。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节加热池和蓄水池的蓄水量,以确保驯养池的水温长期保持在28-30℃的范围内,每天将病残死鳝和未吃完的食物及时捞出,每天晚上开鼓风机对培育池进行充氧,若温棚内气温达到37℃度以上,要打开温棚两端的门进行通风降温。培育池排污每3天1次,以确保培育池水质良好,预防鳝病的发生。

对本实施例的黄鳝养殖时间、存活率及养殖产量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提前驯养培育野生鳝苗的方法,可将长江流域野生黄鳝苗种引种时间从每年7月份提前到4月上旬,较目前生产上引种时间提前90天左右,苗种成本降低30%左右,人工驯养培育黄鳝野生苗种的存活率达到95.4%,通过45天的人工驯养培育,即可将野生鳝苗投放到池塘网箱养殖,较目前7月份放养的野生鳝苗生产上养殖时间延长90天左右,通过提前放养可延长养殖时间3个月左右,相当于每年黄鳝的养殖时间增加了一倍,且避开了集中放养时间(集中放养使得养鳝户疯狂抢购鳝苗,使得黄鳝种苗价格在此段时间内大幅度上涨,导致黄鳝养殖种苗成本高),因而成本可以降低30%左右;

存活率由原来的70.9%提高到了95.4%,提高了24.5%倍。

单位面积养殖产量由原来的14-15kg/m2提高到35-42kg/m2,提高了2-3倍,养殖效益显著,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