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析增温对小麦根系分布状态影响的抽屉式盆栽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1981发布日期:2018-11-07 07:2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作物栽培领域,具体地说是用于研究和分析增温对小麦根系生长及分布状态影响的盆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变暖成为越来越严峻的问题。ipcc(2007年)第4次评估报告显示,过去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56℃-0.92℃,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还将升高1.8℃-4.0℃(ipcc,2007)。《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近100年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明显增加,升温幅度约为0.5-0.8℃,比同期全球升温幅度平均值(0.6±0.2℃)略高。近些年全球的温度增高形势,给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小麦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小麦的产量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各种研究对小麦在增温下是否增产的结果不一致,特别是在土壤增温方面的研究更少。如何研究土壤增温和高温环境下小麦的根系生长情况一直是该领域的难题,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如何真实地、能源节约解决土壤增温,应用工具简化并且精细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增温装置,都只是增加空气温度,不能很好的研究增温对小麦根系的影响,根系的长势情况也会极大的影响到小麦的生长情况,因此获得的试验数据不够准确。有很少一部分的试验研究土壤增温,但是设备较为简陋,没有专门的土壤增温设备。鉴于小麦属于密植作物的特殊性,且根系环境对小麦的影响极大,所以需要研发一套专门针对小麦土壤增温的装置。由于市面上常用的增温装置,大部分均是对空气进行增温,少有成熟的产品对土壤进行增温,即使有简陋的土壤增温设备,也不能真实的模拟土壤温度升高的空间差异情况;几乎所有的增温设备都是单独增温,由于控温单元的限制,无法确保不同增温设备间温度升高达到一致水平。同时国际上也暂未发现合适的土壤增温设备,即使有,国外进口产品高昂的价格,无法在国内广泛的推广应用,因此产品的普及率无法提高,产品的维护不便也是一方面原因,国外产品在管理和与厂商协商使用中均会产生各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分析增温对小麦根系分布状态影响的抽屉式盆栽桶,该盆栽桶可对待试验植物的根系土壤生长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可原位测定植物根系空间分布,该装置设计巧妙,结构新颖,安装和使用方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用于分析增温对小麦根系分布状态影响的抽屉式盆栽桶,包括上部敞口的小麦盆栽桶和抽屉;所述抽屉用于盛装栽培用基质;所述抽屉为上部开口的盒体结构;所述抽屉的底部为网孔结构;所述基质设在所述抽屉内;所述抽屉通过侧边的滑动结构设在所述盆栽桶上;所述盆栽桶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独立的抽屉,形成多层小麦根系生长空间;所述盆栽桶的内壁还设有用于给基质或土壤增温的加热单元。

进一步地,两两相邻的所述抽屉的上下间距与切刀的厚度尺寸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盆栽桶上设有固定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抽屉的两侧边的中部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固定滑块匹配的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单元主体为盘状水路回流加热管,所述盆栽桶的每层周向侧壁上均设置有水路回流加热管,所述水路回流加热管进出水口于分体设置的热水循环装置进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盆栽桶包括ppr材质制成的桶壁和桶底,所述盆栽桶每个侧面的箱壁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外侧ppr材质箱壁、次外层泡沫隔热层、盘状水路回流加热管单元和不锈钢内衬。

进一步地,所述盆栽桶的桶壁两侧的内外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在每一土层的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用来检测盆栽桶内外环境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盆栽桶为方体桶状结构;所述盆栽桶的前端为开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滑块为长条状结构。

进一步地,两两相邻的所述抽屉的前端部间距设置,并通过密封胶条来实现封堵,来实现上下抽屉的密封相连;且两两相邻的所述抽屉的后端和两侧边部紧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盆栽桶可以针对性截取所需土层中小麦根系,使小麦的小麦根系切断更加方便快捷,保证了整个土层的完整,便于观察小麦根系生长情况,并且可准确对待试验植物的生长环境土壤温度进行控制,可原位测定小麦根系空间分布,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并且能够达到空间集约、操作便捷的目的。

2、本发明盆栽桶高效利用热能,通过水暖的方式,有效实现对基质层温度的控制,增温既稳定均匀,也节能环保。

3、本发明盆栽桶设计巧妙,结构新颖,安装和使用方便,装置可重复使用,经济实用;科研人员通过该装置做增温对小麦根系生长及分布状态影响实验时,整个操作方法便捷,大大降低了科研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可以提高实验数据结果的准确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装置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前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3的从横切开口c-c处土层切断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相邻抽屉在盆栽桶内的放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抽屉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盆栽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水路回流加热管单元布置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热管单元结构和在盆栽桶上水流进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串联使用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盆栽桶;11、横切开口;12、固定滑块;21、抽屉;211、拉手;212、滑槽;22、基质;30、水路回流加热管单元;40、切刀;50、小麦根系;60、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附图1至图1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结合附图1和图2,用于分析增温对小麦根系分布状态影响的抽屉式盆栽桶,包括上部敞口的小麦盆栽桶10和抽屉21;所述抽屉21用于盛装栽培用基质;所述抽屉21为上部开口的盒体结构;所述抽屉21的底部为网孔结构;所述基质22设在所述抽屉21内;所述抽屉21通过侧边的滑动结构设在所述盆栽桶10上;所述盆栽桶10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独立的抽屉21,形成多层小麦根系生长空间;所述盆栽桶10的内壁还设有用于给基质或土壤增温的加热单元。

本发明通过设置多层抽拉式的基质层,不会影响小麦的小麦根系50生长;同时结合切刀40与两两相邻的所述抽屉21的前端部间距对应设置,实现横向切断整个基质层;实现针对性截取所需土层中小麦根系50,使小麦的小麦根系50切断更加方便快捷,保证了整个土层的完整,便于观察小麦根系50生长情况,方便科学研究;整个结构简单实用,空间利用率高,且可重复使用,且操作方便快捷,设置合理,结构紧凑。

所述基质22为土壤;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盆栽桶10的培养土中还设有粘土气凝胶,在小麦的培养过程中,可加强培养土的强度、韧性和力学性能,土质成块性好,可有效避免在横切小麦根系50和将土层整体提拉出时因土质的松散破坏对小麦根系50生长情况的破坏,能够更好地观察横切后的小麦根系50分布和生长状况和其他的科学研究。

结合附图8,所述盆栽桶10的前端为开口结构,用于所述抽屉21的抽拉;所述盆栽桶10体积较小,方便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的开展;所述盆栽桶10包括ppr材质制成的桶壁和桶底,所述盆栽桶10每个侧面的箱壁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外侧ppr材质箱壁、次外层泡沫隔热层、盘状水路回流加热管单元30和不锈钢内衬;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盆栽桶10为方体桶状结构;所述抽屉21为方体结构;所述抽屉21的尺寸与所述盆栽桶10的尺寸匹配,使抽屉21在完全放入到盆栽桶10中时完全与桶体的侧壁紧贴设置;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盆栽桶10的箱壁为不透明的材料支撑,减少光照对小麦根系的光照影响。所述盆栽桶10通过所述抽屉21将其自上而下共分十二层;所述盆栽桶10每个侧面的箱壁按高度均分十二层,通过多层紧密分布的根系分布基质层方便统计根系的空间分布。

结合附图5、图6和图7,两两相邻的所述抽屉21的上下间距设置,并通过密封胶条60来实现封堵,来实现上下抽屉21的密封相连;且两两相邻的所述抽屉21的后端和两侧边部紧贴设置;两两相邻的所述抽屉21的前端部间距为横切开口11通过此方案可实现通过切刀可从密封胶条60处横切断所述抽屉21内的基质22,且通过两两相邻抽屉21的相对紧贴设置,可实现在浇灌等操作时,大大减少水体或土壤的流失,操作简单,设置合理,结构紧凑。

所述盆栽桶10上设有固定滑块12;所述抽屉21的两侧边的中部位置处分别设有与所述固定滑块12匹配的滑槽212;通过此方案可实现抽屉21在所述盆栽桶10的前部抽拉,且上方的抽屉21底部网孔与下部的抽屉21顶部开口紧贴设置,可实现上方抽屉21对下方抽屉21内的基质22的封堵,大大减少水土流失,结构紧凑,设置合理。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滑块12为长条状结构,结构简单实用;实现了对抽屉21在高度方向的限位,保证了相邻抽屉21的紧贴设置,同时可用于抽屉21的抽拉;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抽屉21的前端还设有拉手211,便于拉拽抽屉21;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抽屉21采用钢板材质,且网孔的结构上的紧密分布多个通孔,使小麦根系50可以正常自然向下生长,同时亦可容置土壤。

结合附图9和图10,所述水路回流加热管单元30首尾顺序连接且沿着盆栽桶10的桶壁周向方向布置;位于首端的水路回流加热片的热水入口与分体设置的换热单元的热水出口连通,位于尾端的水路回流加热片的热水出口与换热单元的回水口连通;左右水路回流加热管各有出口;相邻盘状水路回流加热管单元30通过带阴阳接头的软管相连,方便组装和拆卸。所述水路回流加热管单元30包括热交流管和接头,所述水路回流加热管单元30可拆卸式设置在桶体的三壁;通过水暖的方式,从而有效实现对温度的控制,而且还能达到节能的目的,能高效利用热能,且采用水暖增温,增温稳定且均匀;本发明盆栽桶高效利用热能,通过水暖的方式,有效实现对基质层温度的控制,增温既稳定均匀,也节能环保;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盆栽桶10的桶壁两侧的内外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在每一土层的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用来检测盆栽桶10内外环境的温度。

所述盆栽桶10增温处理可分两种进行增温试验,包括不同层不同温度梯度增温和同一温度水平增温。所述相邻盘状水路回流加热管单元30上下端分别设置阴阳接头和橡胶软管,相邻盘状水路回流加热管单元30的接头与橡胶软管之间插接配合形成密封连接;所述接头与换热管、橡胶软管与换热管之间至少有一个采用柔性件连接。所述盆栽桶10可通过调节上下的插口进行分区控温和整体控温。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土层温度高出低于设定时,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将采集的数据传送至温度调节机构的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通过控制加热系统用于调节水温。所述盆栽桶10的壁每一层内外测均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桶内外的环境温度差;当监测的内外温度差小于设定温差值时,所述控制单元加热启动;当监测的内外温度差等于设定温差值时,所述控制单元加热停止;通过增温桶可用于深土层的盆栽试验,可真实的模拟土壤增温,并准确对待试验植物的生长环境土壤温度进行控制,可原位测定小麦根系空间分布,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结合附图3和图4,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将盆栽桶10上的横切开口11用橡胶卡条密封,填入粘土气凝胶的培养土后,将小麦苗种植在盆栽桶10上端第一层的培养土中;等到小麦长成之后,用切刀的切口穿过横切开口11上的穿橡胶卡条并横切整个培养土层,使土层分别在每一层的抽屉21底部网孔下方断开;科研人员手握延伸部再将每层切断的土块从盆栽桶10中整体提出,可实现对每层的上、下的切断层面小麦根系分别进行研究,即分别对每层的增温实验的加热单元的两端位置处的小麦根系进行研究,设置合理,实现对实验的数据合理有效的提取,同时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结合附图11,本装置可独立使用也可串联使用,不受使用地点限制;采用唯一增温综合系统,保证了不同增温箱温度的一致性;同时也可设置不同增温梯度,增加试验的多元化。本发明盆栽桶设计巧妙,结构新颖,安装和使用方便,装置可重复使用,经济实用,使用灵活,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整个操作方法便捷,大大降低了科研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大大提高了研究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