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空地培植桂花苗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58278发布日期:2018-12-22 08:0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园林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下空地培植桂花苗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桂花终年常绿,枝繁叶茂,秋季开花,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盛开时,花开满枝,使芳香四溢,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实为美化园林之理想树种。另外,桂花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氟化氢有一定的抗性,具有良好的空气净化作用,因此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机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

桂花苗木的培育方法主要有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以及种子繁殖等方法,前三者均需要已经茁壮长成的桂花枝条作为挤出,不利于大批量培育,且成本较高,而种子繁殖方法不当,容易出现烂种导致成活率不高的问题。因此,为了便于控制条件,以保证成活率,现有桂花树苗通常采用工厂化繁殖培育,但该种培育方法存在一次性投资成本大、用地面积宽、需要特殊培养基质以及操作流程繁琐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下空地培植桂花苗木的方法,利用林下空地,通过林苗间作、加密栽植的方式培育桂花幼苗,实现土地产效最大化。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林下空地培植桂花苗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林下空地预处理、桂花树种子预处理、种子种植与幼苗抚育管理;

所述林下空地预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1)选择阳光充足、有抗旱水源、土壤ph为6.0~7.0的林地作为培育桂花苗木的林下空地,并在冬季对所述林下空地进行翻耕,得到翻耕区;

(a2)对步骤(a1)所述翻耕区在来年春天播种前再次翻松后,并对翻松后土壤施肥和消毒剂,以改善土壤土质;

(a3)在经步骤(a2)处理后的翻耕区,按照其地势在翻耕区两侧挖设排水沟,并在两排水沟之间堆砌30~35厘米高的培育床;

所述桂花树种子预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b1)将最新采收且沙藏一年以上桂花树种子用0.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浸泡时长为4~6小时;

(b2)将经步骤(b1)消毒后的桂花树种子用清水漂洗,并用45~48摄氏度的温水浸泡6~8小时后,将种子平铺摊开,覆上一层湿布,直至种子露白50%以上,得到可播种的种子;

所述种子种植与幼苗抚育管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c1)在步骤(a3)所述的培育床上以20~25厘米的间距挖深度为3~4厘米种植槽,然后将步骤(b2)得到的可播种的种子以种脐侧放的方式放置在种植槽内,且两个种子之间的间隔为13~15厘米;放置好后在种子上覆上一层3~4厘米厚的疏松细土,浇水并盖上稻草保湿,等待桂花树幼苗出土;

(c2)在步骤(c1)所述的桂花树幼苗出土后的一个半月内,每隔7天对桂花树幼苗喷洒一次农药,每次农药喷洒1小时后,用清水桂花树幼苗;

(c3)全年对桂花树幼苗除草2~4次,并在5~7月中每月施加液态氮肥一次,待次年的春天3月份,桂花树幼苗即可出圃。

本方案所述的林下空地培植桂花苗木的方法,采用林苗一体化造林的方式和利用林下空地培育桂花苗木的新经济模式,既加快了森林资源的培育周期,降低林地抚育难度、简化培育流程、减小生产成本投入的同时,实现了土地产效最大化,节约了大量空间资源,并且增加了森林景观,培育的桂花苗木起到了园林美化的作用。

优选的,步骤(a1)中林下空地翻耕深度为32~38厘米,且翻耕区与周边树木的树干的距离为0.4~0.6米,以便避开林木根系,防止林木损伤。

优选的,步骤(a2)中所述基肥为磷肥、钾肥和尿素按重量比1:1:1混合得到的混合肥,为桂花苗木生长提供必要的矿物质元素。

优选的,每亩翻耕区内基肥的使用量为30~50千克,以改善翻耕区土壤土质。

优选的,步骤(a2)中所述固体土壤消毒剂为硫酸亚铁颗粒和辛硫磷颗粒按照重量比1:1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优选的,每亩翻耕区内固体土壤消毒剂的用量为3~5千克。

优选的,步骤(b1)中所述消毒液为0.3~0.4%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时长为30~40分钟。

优选的,步骤(c2)中所述农药为0.2%的硫酸亚铁溶液和0.1%的高猛酸钾溶液,二者交替使用。

优选的,步骤(c3)中所述液态氮肥在5~7月中施加的浓度依次为0.1%,0.3%和0.5%。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所述的林下空地培植桂花苗木的方法,采用林苗一体化造林的方式和利用林下空地培育桂花苗木的新经济模式,既加快了森林资源的培育周期,又降低林地抚育难度和简化培育流程。

2.本方案所述的林下空地培植桂花苗木的方法,实现了土地产效最大化,节约了大量空间资源,并且增加了森林景观,培育的桂花苗木起到了园林美化的作用。

3.本方案所述的林下空地培植桂花苗木的方法,其投入费用主要有种子费、肥料、农药、消毒剂以及人力成本,其生产投入较小,每亩林下空地总投入不超过3千元,但每亩林下空地能产生高达1万元以上纯收益,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实施例1

一种林下空地培植桂花苗木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林下空地筛选:选择阳光充足,有抗旱水源,土壤ph为6.0~7.0的林地作为培育桂花苗木的林下空地。优选的,所选择的林地的林龄为1~5年的新造林地;林地中树木的株行距为2~4米,确保林地具有较低的林分郁闭度,以保证具有较好的种植效果。

(2)林下空地翻耕:对步骤(1)筛选得到的林下空地,在冬季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32~38厘米,翻耕区与周边树木的树干的距离为0.4~0.6米。

(3)翻耕区施肥和消毒:对步骤(2)翻耕后的翻耕区,在来年春天播种前再次翻松后,施以基肥和固体土壤消毒剂。每亩翻耕区内固体土壤消毒剂的用量为3~5千克,基肥为30~50千克。

(4)翻耕区起沟作床:经步骤(3)处理后的翻耕区,按照其地势在翻耕区两侧挖设排水沟,并在两排水沟之间堆砌30~35厘米高的培育床,以便于在雨季能及时排水。

(5)桂花树种子消毒:将最新采收且沙藏一年以上桂花树种子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所述消毒液为0.1%的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时长为4~6小时。

(6)桂花树种子催芽:将步骤(5)消毒后的桂花树种子用清水漂洗,并用45~48摄氏度的温水浸泡6~8小时后,将种子平铺摊开,覆上一层湿布,直至种子露白50%以上,得到可播种的种子。

(7)桂花树种子播种:在步骤(4)所述的培育床上以20~25厘米的间距挖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的深度为3~4厘米,然后将步骤(6)得到的可播种的种子以种脐侧放的方式放置在种植槽内,且两个种子之间的间隔为13~15厘米;放置好后在种子上覆上一层3~4厘米厚的疏松细土,浇水并盖上稻草保湿,等待桂花树幼苗出土。

(8)桂花树幼苗防害:在步骤(7)的桂花树幼苗出土后的一个半月内,每隔7天对桂花树幼苗喷洒一次农药,每次喷洒农药1小时后,用清水冲洗苗木。

(9)除草施肥:全年除草2~4次,并在5~7月中每月施加液态氮肥一次,待次年的春天3月份,桂花树幼苗即可出圃。液态氮肥的浓度依次为0.1%,0.3%和0.5%。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步骤(3)所述基肥为复合肥,也可为磷肥、钾肥和尿素按重量比1:1:1混合的混合肥;所述固体土壤消毒剂为硫酸亚铁颗粒,或者为辛硫磷颗粒,或者为硫酸亚铁颗粒和辛硫磷颗粒按照重量比1:1混合得到的混合物。

实施例3

实施例1中步骤(5)所述消毒液还可为0.3~0.4%的高锰酸钾溶液。采用0.3~0.4%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桂花树种子浸泡消毒时,浸泡时长为30~40分钟。

实施例4

实施例1中步骤(8)所述农药采用0.2%的硫酸亚铁溶液和0.1%的高猛酸钾溶液交替使用。具体地讲,第一周若喷洒0.2%的硫酸亚铁溶液,第二周就喷洒0.1%的高猛酸钾溶液,以此采用交替方式进行,防止病虫、细菌等产生耐药,降低农药的预防病害效果。

上述虽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