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中药渣的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9719发布日期:2018-12-08 05:33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是涉及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含中药渣的育苗基质。

背景技术

中草药制剂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认可度,在现代医疗中中草药的使用仍占有较高的比例和绝对量。

中草药在使用过程中要经过煎煮,得到煎煮液用于饮用。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药渣。而且通常来说,药液是由中药提取获得,为了获得足够量的药液,必然会产生巨量的药渣废弃物。同时,在中成药的制备过程中,也需要先将中草药煎煮获得特定的药效成分,然后再配以相应的辅料,从而获得中成药制剂产品。因此,在中成药的制备过程中,必然也会产生巨大量的中药渣。据统计,每年中药渣产生量高达1000万吨,随着人们对中医中药的观念改变,中医中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中医中药的使用量不但升高,因此中药渣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些中药渣通常以废弃物的形式作为垃圾丢弃,或者焚烧或者填埋。目前这些处理方式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一定程度上讲是浪费了资源。因为中草药药渣是中草药植物的根、茎、叶、花、全草等植物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和有机质,理论上来说,可以再次被利用作为营养物质使用。

但是,目前在基质制备领域,使用中药渣作为基质的制备原料的方案较少。即使在一些以中药渣为原料制备基质的方案中,中药渣的使用量也较低。普遍来说,中药渣的使用比例用量不足20%,并且在基质制备过程中,占比较高的仍然是泥炭等物质,同时为了保证基质的营养成分必须配以大量动物粪便、化学肥料。因此,这些方案实质上并没有解决中药渣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大量的中药渣仍需要被作为垃圾废弃处理。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大量的以中药渣为原料制备基质的方案中,需要限定中药渣的来源,也就是说要以特定药材的中药渣为原料,这在工业化应用中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因为不论是中药煎煮还是中成药制备,很多情况下中药材都是混合煎煮的,因此中药渣是多种药材的混合渣,如果要将特定的药材药渣分拣出来,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同时,由于药材煎煮或者加工时通常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如果要适合人工分拣,必然需要进行降温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艺。在一些方案中,为了实现这些基质的制备,我们需要将来源于不同处的中药渣先分拣,再混合,处理成本很高,甚至比直接作为废弃物处理的成本都高,不具有工业化应用推广的可能。

综上所述,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以中药渣为原料基础的基质制备方法没有充分考虑工业化应用条件,同时其方案无法大量使用中药渣,因此无法真正实现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渣的处理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药渣资源化利用方法,通过合理的配方方案,能够大量消耗中药渣,同时不需要严格区分中药渣中的中药材组成,具备工业化推广的基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含中药渣的育苗基质,由中药渣和无机材料组成,其中中药渣含量为50%-87.5%,余量为无机材料;所述中药渣为草本中药材药渣与木本中药材药渣以任意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渣。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中药渣的含量为50%-60%。

优选的,所述无机材料包括蛭石0.8-1.2份、珍珠岩0.8-1.2份、椰糠0.5-1.5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无机材料还包括草炭0.5-1.5份。

同时,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含中药渣的育苗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腐熟度为80%以上,符合无害化要求,并且ec小于5.5,ph小于7.2的中药渣粉碎;

s2:向中药渣中添加无机材料,混合均匀,制成含中药渣的育苗基质。优选的,所述中药渣粉碎,过筛孔为10目的筛,取筛下物。

腐熟工艺和腐熟条件,根据本发明中公开的腐熟产物的要求(腐熟度80%以上,符合无害化要求,且ec小于5.5,ph小于7.2),可以借鉴现有的公开的腐熟工艺和条件。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含中药渣的育苗基质在茄果类植物育苗中的应用。

特别优选的是,本发明公开的含中药渣的育苗基质在番茄育苗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公开的育苗基质含中药渣50%-80%,可以消耗大量的中药渣废弃物。同时,无需精确区分中药渣的来源,无需对不同中药渣进行严格比例的混合,适合于工业化应用。同时,采用本发明所公开的育苗基质,能够实现较好的育苗效果,特别是在茄果类番茄的育苗中,其效果优于普通市售基质配方,实现良好的出苗率、齐苗率和壮苗指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收集药厂和中医院的药渣,其中含有不确定比例的金银花、青蒿、银杏叶、牡丹皮、平贝、独活。

将上述中药渣按照常用的腐熟方法进行腐熟,并且在腐熟过程中不断进行性质的监测,当腐熟度达到80%,并且符合无害化要求时,检测其ec值和ph值,当ec小于5.5,ph小于7.2时,停止腐熟,备用。

然后将腐熟后的中药渣进行粉碎过筛备用,筛孔为10目孔径。按照下表表1进行不同比例辅料的添加,辅料均购自市场销售产品,最后混合均匀得到不同配方的中药渣育苗基质;

表1:

实施例2

对实施例1中获得的1-5号中药渣配方基质进行理化性状分析,同时从市场上任选一种番茄育苗基质作为对照。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渣配方基质ec值较高,尤其是硝态氮含量是时市场商品基质的3倍,ph中性,适合植物生长。ec和硝态氮是基质养分含量的重要参考,这两者较高说明中药渣基质配方养分相对充足。此外,5种中药渣基质配方的容重基本与商品基质持平,商品性接近;这5种中药渣配方基质的最大持水量与商品基质接近,具有较好的保水性。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实施例3

为了检验该配方的植株生长效果,以番茄为例开展了育苗试验,试验在50孔穴盘内进行。考察采用5种中药渣基质进行番茄育苗的出苗率、齐苗率和壮苗指数指标,分析结果如下表表3所示;

表3:

从表中看出,除1号配方外,中药渣基质的出苗率和齐苗率、壮苗指数均优于市售商品基质。由此可见,大比例采用中药渣进行基质配方能够进行植物育苗并获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实施实例1-3的结果综合来看,配方基质种采用5-7成中药渣使用量均能够满足育苗需要,优选地5-6成使用量更优,更为优选地,综合考虑ph、容重、最大持水量、齐苗率和壮苗指数5成使用量是最佳使用量。

实施例4

下面对不同的中药渣进行育苗效果的验证。

首先,收集不同药厂和中医院的药渣,其中含有不确定比例的艾叶、青蒿、茯苓、牡丹皮、平贝、独活、元胡、羌胡、桃仁、桂枝、黄芪、金银花、川贝等。

然后,随机分为5组,肉眼观察保证每组中均含有草本类中药药渣和木本类中药药渣。

对每组中药渣分别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式制备形成5个不同的基质配方。

按照实施例2和实施例3公开的方式,对25个基质配方进行相关性质和育苗实验。

结果显示,中药渣的来源不影响基质性质和育苗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