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栽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88934发布日期:2018-12-08 05:2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蓝莓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蓝莓栽种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起源于北美,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因果实呈蓝色,故称为蓝莓。

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营养成分高,其中,由于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视网膜功效,可以强化视力,防止眼球疲劳而备受注目,也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并且据美国、日本、欧洲科学家研究,经常食用蓝莓制品,还可明显地增强视力,消除眼睛疲劳。医学临床报告也显示,蓝莓中的花青素可以促进视网膜细胞中的视紫质再生,预防近视,增进视力,蓝莓果实有极强的药用价值及营养保健功能,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近几年,由于蓝莓的营养价值和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和认可,种植面积也在逐渐扩大,目前的种植方法主要是露地和温室种植,但是由于蓝莓种植对土壤和水质条件要求很高,这两种种植方法在我国多数地区并不适用,蓝莓的对其生长土壤要求极其严格,使得其广泛种植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蓝莓栽种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蓝莓栽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土壤预处理:对种植田土地进行除草翻耕,翻耕深度为28~35cm,在有机肥料中加入杀虫剂和杀菌剂,搅拌均匀后将有机肥料均匀撒在土地表面,再将撒过有机肥料的土地进行再次翻耕,将土壤ph调节至4.5~5.0,然后覆盖一层薄膜和一层黑布,有机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秸秆120~150份、豆饼50~80份、鸡粪40~60份、酒糟30~50份、草木灰20~30份、锯沫25~40份;

s2.育苗:在温度8~15℃之间,剪取无斑点、无病害的蓝莓树枝,长度为12~20cm,将蓝莓树枝采用清水冲洗5~10分钟,冲洗后,间隔10~15分钟,采用清水进行喷洒,保持蓝莓树枝周围的空气湿度在60~75%之间;2小时后,将蓝莓树枝放入抗病抑菌液中进行浸泡2~3小时取出;

s3.生根培养:再次采用清水将蓝莓树枝冲洗5~10分钟后,放入生根剂中浸泡20~30分钟;

s4.土壤预处理12~18天后,将薄膜和黑布取出,再次进行翻耕,翻耕后再覆盖一层薄膜,将经过步骤s3中所得的蓝莓树枝插入种植田土壤上进行育苗,株距6~10cm,行距6~10cm,扦插后的15天内,保持基质的湿度为65~80%;

s5.育苗后两周即可检查成活率,当接芽新梢高度大于15cm时,进行移植;每月浇一次有机肥料,每2~3天浇一次水,培育6~9个月;

s6.修剪:在蓝莓生长期进行修剪,将蓝莓株高控制在0.5~1.0m;

s7.养护:春夏季节,气温高于25℃时,每日两次对连蓝莓树进行淋水,淋水时需要对蓝莓树叶进行正反面冲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有机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秸秆130份、豆饼75份、鸡粪50份、酒糟40份、草木灰25份、锯沫33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土壤ph调节过程中,使用硫磺粉进行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育苗过程中,对树苗进行修剪,使得树苗的每个枝桠上的叶片小于5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7中淋水过程中,可在喷淋的水中加入醋酸,将水的ph调至4.8~5.6时再进行喷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蓝莓栽种方法,树苗培育前,先对土壤进行预处理,可进行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h,预处理过程中,土壤中加入杀虫剂和杀菌剂,可进行杀虫除菌,将害虫毒菌除去,且有机肥采用的原料为常见物料,肥料效用佳;育苗过程中进行修剪和养护,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所需物料简单易得,成本较低,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蓝莓栽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土壤预处理:对种植田土地进行除草翻耕,翻耕深度为28~35cm,在有机肥料中加入杀虫剂和杀菌剂,搅拌均匀后将有机肥料和硫磺粉均匀撒在土地表面,再将撒过有机肥料的土地进行再次翻耕,将土壤ph调节至4.5~5.0,然后覆盖一层薄膜和一层黑布,有机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小麦秸秆130份、豆饼75份、鸡粪50份、酒糟40份、草木灰25份、锯沫33份;

s2.育苗:在温度8~15℃之间,剪取无斑点、无病害的蓝莓树枝,长度为12~20cm,将蓝莓树枝采用清水冲洗5~10分钟,冲洗后,间隔10~15分钟,采用清水进行喷洒,保持蓝莓树枝周围的空气湿度在60~75%之间;2小时后,将蓝莓树枝放入抗病抑菌液中进行浸泡2~3小时取出;

s3.生根培养:再次采用清水将蓝莓树枝冲洗5~10分钟后,放入生根剂中浸泡20~30分钟;

s4.土壤预处理12~18天后,将薄膜和黑布取出,再次进行翻耕,翻耕后再覆盖一层薄膜,将经过步骤s3中所得的蓝莓树枝插入种植田土壤上进行育苗,株距6~10cm,行距6~10cm,扦插后的15天内,保持基质的湿度为65~80%;

s5.育苗后两周即可检查成活率,当接芽新梢高度大于15cm时,进行移植;对树苗进行修剪,使得树苗的每个枝桠上的叶片小于5片,每月浇一次有机肥料,每2~3天浇一次水,培育6~9个月;

s6.修剪:在蓝莓生长期进行修剪,将蓝莓株高控制在0.5~1.0m;

s7.养护:春夏季节,气温高于25℃时,每日两次对连蓝莓树进行淋水,可在喷淋的水中加入醋酸,将水的ph调至4.8~5.6时再进行喷淋,淋水时需要对蓝莓树叶进行正反面冲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蓝莓栽种方法,树苗培育前,先对土壤进行预处理,可进行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h,预处理过程中,土壤中加入杀虫剂和杀菌剂,可进行杀虫除菌,将害虫毒菌除去,且有机肥采用的原料为常见物料,肥料效用佳;育苗过程中进行修剪和养护,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所需物料简单易得,成本较低,值得推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蓝莓栽种方法,树苗培育前,先对土壤进行预处理,可进行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H,预处理过程中,土壤中加入杀虫剂和杀菌剂,可进行杀虫除菌,将害虫毒菌除去,且有机肥采用的原料为常见物料,肥料效用佳;然后对蓝莓树枝进行培育;对蓝莓树枝进行生根培养;将生根培养完成后的蓝莓树枝移栽在土壤中进行育苗,在蓝莓生长期进行修剪,将蓝莓株高控制在0.5~1.0m;养护过程中,每日两次对连蓝莓树进行淋水;操作简单,所需物料简单易得,成本较低,值得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吴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紫云自治县天赐农林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13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