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1880发布日期:2018-12-08 05:4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硫肟醚是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湖南基地湖南化工研究院1998年自主设计、合成创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非酯拟除虫菊酯类新型杀虫剂。纯品为无色结晶,工业品为淡黄色固体,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对光和热稳定。它能有效防治多种作物(如蔬菜、水稻、茶叶等)上鳞翅目、同翅目等多类害虫,杀虫谱广,作用迅速。适于防治对合成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农药产生抗性害虫。氟啶虫酰胺,外观为白色无味固体粉末,熔点157.5℃,蒸气压(20℃)2.55x10-6pa,溶解度(g/l,20℃):水5.2、丙酮157.1、甲醇89.0,对热稳定。氟啶虫酰胺简单的分子结构中既含有三氟甲基,又引入了烟酰胺结构,其作用机理独特,生物活性极高,对刺吸式口器害虫尤其有效。它是一种新型低毒吡啶酰胺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很好的神经毒剂和快速拒食作用。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品种在农用虫害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防治效果差,施药剂量大易产生抗药性,施用次数多加重环境污染等。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害虫,一种办法就是推出两种无交互抗性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其他的办法比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害虫最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可以提高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范围,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是综合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针对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单一使用时,均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目前并没有关于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二者的复配药物,而农用的其他杀虫组合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农用杀虫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有效成分为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所述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50~50:1。作为优选: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10~10:1。作为优选:所述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占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80%。作为优选:所述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占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1%~51%。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成分包括载体和助剂,所述载体为水和/或填料,所述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非离子或阴离子型的,也可以是两种类型复合使用。作为优选: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乳化剂选自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宁乳36#(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和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和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和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作为优选:所述助剂进一步还包括防冻剂、稳定剂、崩解剂和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和c8~c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崩解剂选自尿素、硫酸铵和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bht、乙酸乙酯和磷酸三苯酯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作为优选: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作为优选:上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有害抗性害虫。作为优选,上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蔬菜、水稻和茶叶上的有害抗性害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杀虫组合物相比于单剂药剂显著扩大杀虫谱,持效期长、低毒、无残留、无公害,对环境安全,有助于作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2、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杀虫组合物采用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相配伍,现有技术中未揭示采用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相配伍的农用杀虫组合物,且两者配伍、由不同作用机制的有效成分组成,作用位点增加,增效作用明显,且并非仅仅是各组分活性简单的叠加,其能够实现药效大幅提高,有利于克服和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尤其针对菜青虫具有较优的防效作用,施药7d后,实施药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达到90%,施药14d后防效仍保持在80%以上;3、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杀虫组合物防治药效高,对包括幼虫和成虫在内的所有生长时期皆有效,大大提高了持效期,抗性风险小,耐雨水冲刷能力强;4、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的田间用量下降,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减少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对作物安全性好。5、本发明提供的农用杀虫组合物不含有机溶剂,对作物安全等特点,是综合防治作物害虫的重要手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农用杀虫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所述有效成分为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所述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50~5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通过有效的配比起到了显著的增效作用,在上述范围内的配比,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均能够增效杀虫。具体的,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的重量比可以为50:1、10:1、5:1、1:1、1:3、1:4、1:5、1:10和1:50。但可以理解的是,随着使用过程中有效成分浓度的选择不同,上述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的比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在上述重量比范围内做选择任意的数值比例。在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10~10:1。在本实施例中,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通过有效的配比起到了显著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均在120以上,可见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其中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为1:5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占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80%。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有效成分可以占该农用杀虫组合物的绝大部分,用辅助成分来辅助发挥药效,在上述有效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下均能够显著的发挥二者的药效,取得良好的杀虫效果,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发挥药效,同时节约药物的成本,在该范围内的任一百分比均可,例如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等。具体的,所述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占所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1%~51%效果最好。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成分包括载体和助剂,所述载体为水和/或填料,所述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本实施例中,所述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或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非离子或阴离子型的,也可以是两种类型复合使用。本实施例中,载体和助剂均可以辅助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起到相应的杀虫作用,在不同的剂型和施用方式中,上述辅助成分可以具体选择。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选自op系列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00#磷酸酯(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三乙醇胺盐、农乳400#(苄基二甲基酚聚氧乙基醚)、农乳700#(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宁乳36#(苯乙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农乳1600#(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op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醚)、by系列(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农乳33#(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司盘系列(山梨醇酐单硬脂酸)、吐温系列(失水山梨醇脂酸酯聚氧乙烯醚)和aeo系列(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成的混合物。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和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润湿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和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上述实施例中的乳化剂、分散剂和润湿剂种类仅是列举并非穷举,其他能够起到相应作用的表面活性剂也适用于组合物的制备中。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助剂进一步还包括防冻剂、稳定剂、崩解剂和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和c8~c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崩解剂选自尿素、硫酸铵和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在本发明的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稳定剂选自环氧大豆油,环氧氯丙烷、bht、乙酸乙酯和磷酸三苯酯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混合物。本发明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优选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该剂型的选择可以保证两种药剂复配后的增效作用最佳,同时田间防效高,施用方便。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农用杀虫组合物的应用,防治蔬菜、水稻及茶叶等作物上的害虫,同时对于传统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例如可以防治水稻叶蝉、飞虱、蓟马、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瓜绢螟、二化螟、三化螟、棉铃虫、菜青虫和豆荚螟。为了更清楚详细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农用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10%硫肟醚·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硫肟醚2%;氟啶虫酰胺8%;聚羧酸盐2%;木质素磺酸盐4%;十二烷基硫酸钠2%;丙二醇3%;硅油0.2%;水余量。制备方法:按照上述的重量百分数,将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进行混合,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捏合机、挤压造粒机,烘房。实施例2:11%硫肟醚·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硫肟醚10%;氟啶虫酰胺1%;三乙醇胺盐8%;烷基苯磺酸钙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润湿渗透剂f1%;丙二醇0.3%;硅酮类化合物0.2%,膨润土余量;制备方法:按照上述的重量百分数,将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进行混合,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捏合机、挤压造粒机,烘房。实施例3:24%硫肟醚·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硫肟醚6%;氟啶虫酰胺18%;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8%;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1%;丙三醇4%;硅油0.2%;磷酸三苯酯0.2%;水余量。制备方法:按照上述的重量百分数,将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进行混合,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捏合机、挤压造粒机,烘房。实施例4:30%硫肟醚·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硫肟醚15%;氟啶虫酰胺15%;十二烷基硫酸钠2%;木质素磺酸钙8%;硫酸铵5%,填料高岭土余量。制备方法:按照上述的重量百分数,将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进行混合,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捏合机、挤压造粒机,烘房。实施例5:51%硫肟醚·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硫肟醚1%;氟啶虫酰胺50%;润十二烷基硫酸钠4%;木质素磺酸钙8%;白炭黑24%,填料高岭土余量。制备方法:按照上述的重量百分数,将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进行混合,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捏合机、挤压造粒机,烘房。实施例6:80%硫肟醚·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组分:硫肟醚20%;氟啶虫酰胺60%;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脂肪酸聚氧乙烯醚1%;1%聚丙烯酸钠;c10~c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0.2%;白炭黑余量。制备方法:按照上述的重量百分数,将有效成分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加入载体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进行混合,经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主要设备有混合机、气流粉碎机、捏合机、挤压造粒机,烘房。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方法:供试昆虫为菜青虫。将单一成分及不同比例复配后利用溶剂将其稀释成5个浓度梯度。选取生长一致的甘蓝叶片,用打孔器做成叶蝶,在培养皿内放置一湿海绵块,其上放滤纸,滤纸上放叶蝶,每皿放1块叶蝶,挑选室内饲养的、健康的、龄期一致的菜青虫接种到叶蝶上,每叶蝶接种20头。将接有叶蝶的培养皿置于potter喷雾塔下,在50psi压力下喷雾,喷雾量为1ml,沉降1min后取出培养皿,然后将处理过的培养皿放入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48h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率。每处理设4次重复,设清水对照处理。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来评价各药剂的杀虫活性。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c50/供试药剂l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按照ny/t11547.7-2006杀虫剂联合作用划分标准: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试验结果见表1。表1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对甘蓝菜青虫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药剂及配比lc50(mg/l)atittictc硫肟醚16.7168.64——氟啶虫酰胺4.5293.18——硫肟醚:氟啶虫酰胺(50:1)952.1621.7527.2853.40硫肟醚:氟啶虫酰胺(10:1)202.2446.1252.4765.23硫肟醚:氟啶虫酰胺(5:1)75.0154.6953.3984.78硫肟醚:氟啶虫酰胺(1:1)3.34142.11102.59178.25硫肟醚:氟啶虫酰胺(1:5)3.01258.43122.80312.32硫肟醚:氟啶虫酰胺(1:10)3.18163.79119.19223.58硫肟醚:氟啶虫酰胺(1:50)83.63102.3696.97125.36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组合物对菜青虫具有一定的活性,尤其硫肟醚和氟啶虫酰胺在质量比为1:1~1:10范围内,增效作用较为明显,共毒系数(ctc)均在120以上,可见硫肟醚和氟啶虫酰胺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有效防治效果,下面使用上述实施例药剂与10%硫肟醚wg、10%氟啶虫酰胺wg对甘蓝菜青虫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如下表2所示。本田间药效试验设实施药剂、对比药剂、清水等共4个处理,各试验小区面积为50m2,每处理4个重复,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之间以及试验田周围都设有0.5m保护行。使用人工喷雾的方法对甘蓝进行施药,施药前1天调查1次,施药后3天、7天及14天各调查1次,共4次。调查方法采取五点取样法和挂牌标记法。每小区定点调查10株,调查虫口基数和残存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虫口减退率(%)=[(施药前虫数-施药后虫数)/施药前虫数]×100%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校正防效(%)=[(处理区防效-对照区防效)/(100-对照区防效)]×100%表2不同处理对甘蓝菜青虫的防治效果由表2、表3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实施药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均显著高于对比药剂。施药7d后,实施药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达到90%,施药14d后防效仍保持在80%以上。这表明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复配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且持效时间明显长于单一药剂。实验表明,该复配组合物明显降低药剂使用量,减少了生产成本、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另外,试验期间田间观察,实施例药剂各处理药液对作物生长无影响,对周围有益生物安全,与环境相容性好。由此可见,硫肟醚与氟啶虫酰胺是一个理想型的复配杀虫产品。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