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盆栽肥粒灌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7475发布日期:2018-12-08 05:2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戴式盆栽肥粒灌注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注器,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盆栽肥粒灌注器。

背景技术

为了对盆栽绿植补充营养,人们需要经常对盆栽进行施肥。现在人们对盆栽施肥时,通常是人手提着装有肥料的袋子,先利用铲子把盆栽上的土拨开并挖出一个坑,再把肥料撒在坑里,然后把土覆盖在肥料上。在施肥过程中,人手极易与肥料直接接触,由于肥料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直接与人手接触会对人手上的皮肤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而且施肥过程中需要人手挖坑,撒好肥料后再用土把坑填上,这样操作较为麻烦,耗费的时间和人力较多而导致施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在施肥人手极易与肥料直接接触而造成手部皮肤腐蚀,施肥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手直接接触肥料,施肥效率较高的穿戴式盆栽肥粒灌注器。

一种穿戴式盆栽肥粒灌注器,包括有肥粒罐、轴座、橡胶盖板、转轴、固定块、滤网板、橡胶条、皮带环、皮带扣、宽皮带、固定杆、握把、电源及控制器、点动开关、防泥板、下料管、斜块、安装座、第一自复位电磁铁、推杆和挡块,肥粒罐左壁上部前后对称式设有轴座,前后两个轴座之间设有橡胶盖板,橡胶盖板盖住肥粒罐顶部,肥粒罐顶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两个转轴顶部均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与橡胶盖板顶部接触,两个滤网板内侧均设有橡胶条,左侧的滤网板连接在肥粒罐右壁,肥粒罐右壁上下两部均设有皮带环,上下两侧的皮带环分别与左侧滤网板的上下两端连接,皮带环上均连接有宽皮带,右侧的滤网板上下两端均设有皮带扣,上下两侧的宽皮带分别扣在上下两侧的皮带扣上,肥粒罐右壁下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右侧中部设有握把,握把内安装有电源及控制器,电源及控制器内包括有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与开关电源通过线路连接,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握把右端设有点动开关,固定杆下端设有防泥板,肥粒罐下壁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与肥粒罐内部相通,下料管内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斜块,下料管左壁上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安装有第一自复位电磁铁,第一自复位电磁铁右端连接有推杆,下料管左壁上部开有导孔,推杆穿过导孔,推杆上侧设有挡块,挡块位于左右两侧的斜块下侧,点动开关和第一自复位电磁铁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滑轨、滑块、安装杆、减速电机、旋转块、刮板和第二自复位电磁铁,下料管前壁下部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前侧中部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有旋转块,旋转块外侧均设有刮板,左右两侧的刮板下部可接触,下料管前壁下部设有第二自复位电磁铁,第二自复位电磁铁位于滑轨上侧,第二自复位电磁铁下端连接在滑块前侧上部,减速电机和第二自复位电磁铁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重量传感器、防护罩和警报灯,肥粒罐内底部左侧设有重量传感器,肥粒罐内底部左侧设有防护罩,重量传感器位于防护罩内,肥粒罐左壁下部设有警报灯,重量传感器和警报灯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自复位电磁铁和挡块,第一自复位电磁铁通电后可以使挡块向左运动,从而使肥料通过下料管落到盆栽内,能够对盆栽灌注肥料,这样就无需人手直接接触肥料,可以避免肥料对手部皮肤造成腐蚀。设置减速电机和刮板,减速电机可以带动刮板张开或关上,这样就可以把盆栽内的泥土拨开和重新覆盖上,就无需人手拨开土并覆盖上,使操作更加简单,从而提高了施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图。

图中:1肥粒罐,2轴座,3橡胶盖板,4转轴,5固定块,6滤网板,7橡胶条,8皮带环,9皮带扣,10宽皮带,11固定杆,12握把,13电源及控制器,14点动开关,15防泥板,16下料管,17斜块,171导孔,172安装座,173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4推杆,175挡块,30滑轨,301滑块,302安装杆,303减速电机,304旋转块,305刮板,306第二自复位电磁铁,31重量传感器,311防护罩,312警报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穿戴式盆栽肥粒灌注器,如图1-4所示,包括有肥粒罐1、轴座2、橡胶盖板3、转轴4、固定块5、滤网板6、橡胶条7、皮带环8、皮带扣9、宽皮带10、固定杆11、握把12、电源及控制器13、点动开关14、防泥板15、下料管16、斜块17、安装座172、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推杆174和挡块175,肥粒罐1左壁上部前后对称式设有轴座2,肥粒罐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轴座2连接,前后两个轴座2之间设有橡胶盖板3,橡胶盖板3盖住肥粒罐1顶部,肥粒罐1顶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4,两个转轴4顶部均设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与橡胶盖板3顶部接触,两个滤网板6内侧均设有橡胶条7,左侧的滤网板6连接在肥粒罐1右壁,滤网板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肥粒罐1连接,肥粒罐1右壁上下两部均设有皮带环8,上下两侧的皮带环8分别与左侧滤网板6的上下两端连接,皮带环8上均连接有宽皮带10,右侧的滤网板6上下两端均设有皮带扣9,上下两侧的宽皮带10分别扣在上下两侧的皮带扣9上,肥粒罐1右壁下部连接有固定杆11,肥粒罐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固定杆11连接,固定杆11右侧中部设有握把12,固定杆1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握把12连接,握把12内安装有电源及控制器13,电源及控制器13内包括有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与开关电源通过线路连接,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握把12右端设有点动开关14,固定杆11下端设有防泥板15,肥粒罐1下壁连接有下料管16,下料管16与肥粒罐1内部相通,下料管16内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斜块17,下料管16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斜块17连接,下料管16左壁上部设有安装座172,安装座172上安装有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右端连接有推杆174,下料管16左壁上部开有导孔171,推杆174穿过导孔171,推杆174上侧设有挡块175,挡块175位于左右两侧的斜块17下侧,点动开关14和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

实施例2

一种穿戴式盆栽肥粒灌注器,如图1-4所示,包括有肥粒罐1、轴座2、橡胶盖板3、转轴4、固定块5、滤网板6、橡胶条7、皮带环8、皮带扣9、宽皮带10、固定杆11、握把12、电源及控制器13、点动开关14、防泥板15、下料管16、斜块17、安装座172、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推杆174和挡块175,肥粒罐1左壁上部前后对称式设有轴座2,前后两个轴座2之间设有橡胶盖板3,橡胶盖板3盖住肥粒罐1顶部,肥粒罐1顶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4,两个转轴4顶部均设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与橡胶盖板3顶部接触,两个滤网板6内侧均设有橡胶条7,左侧的滤网板6连接在肥粒罐1右壁,肥粒罐1右壁上下两部均设有皮带环8,上下两侧的皮带环8分别与左侧滤网板6的上下两端连接,皮带环8上均连接有宽皮带10,右侧的滤网板6上下两端均设有皮带扣9,上下两侧的宽皮带10分别扣在上下两侧的皮带扣9上,肥粒罐1右壁下部连接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右侧中部设有握把12,握把12内安装有电源及控制器13,电源及控制器13内包括有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与开关电源通过线路连接,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握把12右端设有点动开关14,固定杆11下端设有防泥板15,肥粒罐1下壁连接有下料管16,下料管16与肥粒罐1内部相通,下料管16内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斜块17,下料管16左壁上部设有安装座172,安装座172上安装有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右端连接有推杆174,下料管16左壁上部开有导孔171,推杆174穿过导孔171,推杆174上侧设有挡块175,挡块175位于左右两侧的斜块17下侧,点动开关14和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

还包括有滑轨30、滑块301、安装杆302、减速电机303、旋转块304、刮板305和第二自复位电磁铁306,下料管16前壁下部设有滑轨30,下料管1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滑轨30连接,滑轨30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301,滑块301前侧中部连接有安装杆302,滑块301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与安装杆302连接,安装杆302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减速电机303,安装杆302通过螺栓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减速电机303连接,减速电机303的输出轴上均设有旋转块304,旋转块304外侧均设有刮板305,左右两侧的刮板305下部可接触,下料管16前壁下部设有第二自复位电磁铁306,第二自复位电磁铁306位于滑轨30上侧,第二自复位电磁铁306下端连接在滑块301前侧上部,减速电机303和第二自复位电磁铁306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

实施例3

一种穿戴式盆栽肥粒灌注器,如图1-4所示,包括有肥粒罐1、轴座2、橡胶盖板3、转轴4、固定块5、滤网板6、橡胶条7、皮带环8、皮带扣9、宽皮带10、固定杆11、握把12、电源及控制器13、点动开关14、防泥板15、下料管16、斜块17、安装座172、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推杆174和挡块175,肥粒罐1左壁上部前后对称式设有轴座2,前后两个轴座2之间设有橡胶盖板3,橡胶盖板3盖住肥粒罐1顶部,肥粒罐1顶部右侧的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轴4,两个转轴4顶部均设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与橡胶盖板3顶部接触,两个滤网板6内侧均设有橡胶条7,左侧的滤网板6连接在肥粒罐1右壁,肥粒罐1右壁上下两部均设有皮带环8,上下两侧的皮带环8分别与左侧滤网板6的上下两端连接,皮带环8上均连接有宽皮带10,右侧的滤网板6上下两端均设有皮带扣9,上下两侧的宽皮带10分别扣在上下两侧的皮带扣9上,肥粒罐1右壁下部连接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右侧中部设有握把12,握把12内安装有电源及控制器13,电源及控制器13内包括有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与开关电源通过线路连接,电源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握把12右端设有点动开关14,固定杆11下端设有防泥板15,肥粒罐1下壁连接有下料管16,下料管16与肥粒罐1内部相通,下料管16内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斜块17,下料管16左壁上部设有安装座172,安装座172上安装有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右端连接有推杆174,下料管16左壁上部开有导孔171,推杆174穿过导孔171,推杆174上侧设有挡块175,挡块175位于左右两侧的斜块17下侧,点动开关14和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

还包括有滑轨30、滑块301、安装杆302、减速电机303、旋转块304、刮板305和第二自复位电磁铁306,下料管16前壁下部设有滑轨30,滑轨30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301,滑块301前侧中部连接有安装杆302,安装杆302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减速电机303,减速电机303的输出轴上均设有旋转块304,旋转块304外侧均设有刮板305,左右两侧的刮板305下部可接触,下料管16前壁下部设有第二自复位电磁铁306,第二自复位电磁铁306位于滑轨30上侧,第二自复位电磁铁306下端连接在滑块301前侧上部,减速电机303和第二自复位电磁铁306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

还包括有重量传感器31、防护罩311和警报灯312,肥粒罐1内底部左侧设有重量传感器31,肥粒罐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重量传感器31连接,肥粒罐1内底部左侧设有防护罩311,重量传感器31位于防护罩311内,肥粒罐1左壁下部设有警报灯312,肥粒罐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警报灯312连接,重量传感器31和警报灯312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线路连接。

用户使用该装置为盆栽灌注肥料时,首先要转动转轴4使固定块5不挡住橡胶盖板3,再逆时针转动橡胶盖板3使其打开,然后往肥粒罐1内装入适量的肥料,装好后合上橡胶盖板3,再转动转轴4使固定块5挡住橡胶盖板3,从而使橡胶盖板3固定。而后用户可以把一只手放在左右两侧的滤网板6之间,橡胶条7比较柔软可以使用户的手更加舒适,再把上下两侧的宽皮带10分别扣在上下两侧的皮带扣9上,这样就可以把该装置套在用户的手臂上。用户可以握住握把12,使下料管16对准盆栽,防泥板15能够防止盆栽内的泥土沾到人们手上,然后按下点动开关14,该装置即可通电,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通电2秒,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通电后,可以通过推杆174带动挡块175向左运动,肥粒罐1内的肥料即可通过下料管16落到盆栽内,从而能够对盆栽灌注肥料,2秒后第一自复位电磁铁173断电复位,从而可以使推杆174和挡块175复位,肥料停止流出。需要对下一个盆栽灌注肥料时,再次按下点动开关14即可,反复操作,能够对更多的盆栽灌注肥料。

用户灌注肥料时,要把刮板305插进盆栽的土里,按下点动开关14后,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左右两侧的减速电机303工作1秒,左侧的减速电机303顺时针转动1秒,右侧的减速电机303逆时针转动1秒,从而可以使左右两侧的刮板305相互远离,就可以把土拨开,同时第二自复位电磁铁306通电可以使滑块301向下滑动,滑块301再通过安装杆302使左右两侧的刮板305向下运动,此时肥料落下到盆栽里,而后左侧的减速电机303逆时针转动1秒,右侧的减速电机303顺时针转动1秒,左右两侧的刮板305相互靠近,可以使拨开的泥土覆盖在肥料上,这样就能够使肥料被盆栽植物充分吸收,1秒后左右两侧的减速电机303停止工作。

开启电源后,控制模块即可控制重量传感器31工作,重量传感器31能够对肥料的重量进行检测,当重量传感器31检测到的重量值低于控制模块中的设定值时,重量传感器31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可以控制警报灯312亮起,这样就可以及时提醒人们往肥粒罐1内补充肥料。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