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王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0875发布日期:2018-12-08 05:40阅读:1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王笼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蜂蜜饲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关押、介绍、运输为一体的多功能蜂王笼。

背景技术

蜂群一般由一只蜂王、数万只工蜂和千百只雄蜂组成。在蜂群中,蜂王专司产卵,平时蜂王主要食用由工蜂饲喂的蜂王浆。在外界环境不利的条件下,特殊情况下,蜜粉源枯竭、酷暑或严寒季节,工蜂基本不喂蜂王吃蜂王浆,而是由蜂王自己在蜜脾上自行取食蜂蜜。蜂王职能主要是产卵和维持群体稳定。蜂王是蜂群中唯一具有正常产卵能力的个体,蜂王产卵力强,蜂群中工蜂个体数量就多。其产卵力是决定蜜蜂群势最重要的因素。此外,蜂王还通过释放信息素,来维持蜂群的安定和正常活动。蜂王信息素是蜂群用于区别本群蜂成员与非本群成员的依据之一,如果蜂王冒然进入陌生蜂群,很容易被陌生蜂群的工蜂围攻杀死。如果蜂王老弱残,巢内蜂王物质缺乏或者因群势过强而造成巢内蜂王物质相对不足,则蜂群工蜂怠工和不同程度的工蜂卵巢发育;如果蜂王从蜂群中消失,蜂群内无蜂王物质,蜂群则会出现工蜂慌乱,减少采集粉蜜和筑造巢脾,如果长期失王,蜂群就会自然灭亡。蜂王对蜂群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

因此,在养蜂生产中,蜂王的生产性能好坏直接影响蜂群的健康强盛和养蜂者的经济效益高低,养蜂者从蜜蜂育种场引进好的蜂王改良原有的蜂种以提高经济效益。蜂王的引进和交换,通常采用蜂王笼来实现的,所以蜂王笼的结构及质量对养蜂工作有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流行的蜂王笼主要分为(工蜂和蜂王)可直接接触式、不可接触式和针式王笼,目前所有的王笼都有它本身的缺点。例如:可接触式王笼的缺点是容易发生工蜂围、咬死蜂王、饿死蜂王和蜂王逃跑;不可接触式王笼的缺点是极易饿死蜂王;针式王笼的缺点是工蜂容易围杀死蜂王和操作麻烦,而且上述王笼功能都比较单一,而且王笼存蜂王则不适合存王台,存王台则不适合存蜂王。

现有技术中也开发了一些多功能的蜂王笼,王笼为公母型一套为一个笼子,分别设置四个档位,从左至右中第一个为标准意蜂王笼(控制蜂王,蜜蜂自由出入),拉伸到第二个为中蜂王笼(控制蜂王,蜜蜂自由出入),拉伸到第三个为控制型王笼(控制蜂王和蜜蜂。禁止出入),拉伸到第四个为标准意蜂王笼加成型,该多功能蜂王笼只能调节工蜂进出作为关王或介王用的,不能控制蜂王进出以及蜂王在脾上取食蜂蜜,并且也不方便关押、介绍、运输等多种功能。

如中国专利cn200920200392.0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塑料邮寄蜂王笼,包括盒体和底板,盒体由具有缺口的挡板分隔成两室,其中a室为炼糖贮存室,b室为蜂王和陪伴工蜂室,在a室的与挡板相对的一侧设有蜂王孔和工蜂孔,蜂王孔的孔径大于工蜂孔的孔径,b室的两个侧壁和顶面分别设有通风道,盒体的两侧壁具有供底板插置的侧槽,底板和盒体的侧槽滑动连接,底板上有通风孔,底板的四个角分别设有定位柱,盒体的顶面有与定位柱相匹配插置的定位孔。该多功能塑料邮寄蜂王笼同时具备了邮寄蜂王、囚王断子、介绍蜂王等多种用途;该专利就是采用炼糖作为王笼饲料,配置麻烦,并且在介绍的时候需要人工去开启蜂王笼底板把蜂王放出来,介绍蜂王工作繁琐。

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集关押、介绍、运输为一体的多功能蜂王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集关押、介绍、运输为一体的多功能蜂王笼,所述蜂王笼操作简单,极大地给养蜂工作者带来了便利。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蜂王笼,包括:

盒体,在侧面或/和顶面设有工蜂入口和蜂王出口,并且底部可扣于蜜脾上;

底板,包括与盒体抽屉式连接的活动底板以及固定在盒体底部并且设有取食通道的固定底板,所述活动底板上设有工蜂入口、蜂王出口和取食通道,并在移动过程中与盒体的工蜂入口、蜂王进入口以及固定底板上的取食通道相互重合和交错;

所述盒体内的两侧壁上设有用于活动底板滑动的侧槽,所述侧槽上设有侧槽卡口并与活动底板上的档位卡配合,通过设置侧槽卡口的位置以及侧槽的数量形成多组变化模型,从而控制工蜂进出、蜂王进出以及蜂王在脾上取食蜂蜜。

其中,工蜂入口和蜂王出口可以多个设置在盒体一侧或多侧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由于蜂王笼底部扣在有巢蜜的巢脾上,通常不设置在盒体底部,此外盒体上还可以设置蜂王入口用于把蜂王送入和走出王笼。

其中,活动底板包括一块底板以及在垂直于底板上的两块侧板,侧板或/和底板上设有工蜂入口和蜂王出口,底板上设有取食通道,侧板或/和底板的设置根据盒体上工蜂入口和蜂王出口的位置来对应设置,如盒体上工蜂入口和和蜂王出口设置在一个侧面,相应活动底板中设有一块侧板与之对应;工蜂入口数量和间隔设置满足移动过程中能与盒体上的工蜂入口进行重合和交错,使得蜂王笼栅间距离可调式,以满足不同情况的应用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还设有通风结构。

优选地,所述通气结构为通风网或通风孔或通风条。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底板在抽屉出口处还设有插槽,垂直插槽方向上的盒体上还设有预留插孔用于修补。

进一步地,在抽屉出口处的活动底板以及盒体上还设有蜂王的备用出口。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在抽屉出口处设有活动底板入口用于活动底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内还设有饲料仓以及固定饲料仓的基座。

进一步地,所述饲料仓包括水仓和蜜仓,并且出口朝向盒体的工蜂入口或蜂王进入口处用于注射蜂蜜和水,用医用棉塞堵即可。

进一步地,位于固定底板下方的盒体底部设有多根爪扣足条,用于隔离工蜂以及扣于蜜脾上。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内还设有王台安放基座。

进一步地,所述侧槽卡口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所述侧槽的数量至少为两组。

进一步地,所述取食通道外还配置外置饲料仓,所述外置饲料仓为蜜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双层底板设计使得工蜂入口和取食通道成为可调式结构,按照实际情况需要进行间距调整,以满足不同情况的应用需求,确保各种情况下蜂王不受工蜂的攻击,解决现有王笼介绍蜂王过程中工蜂围、咬死蜂王问题。

本发明通过插槽以及备用入口的设计,采用数张纸片或树叶或蜡片等替代插板作为阻隔物,解决介绍蜂王工作的繁琐问题,简化介绍蜂王工作过程,介绍蜂王操作简单,甚至可以做到新蜂王介绍进去以后不用再去开启王笼出口的工作,真正的一次性完成操作,这种放进去不管的傻瓜式操作,让介绍蜂王工作变得简单,充满乐趣。

本发明直接用蜂蜜做蜂王食物,通过注射器直接注射到饲料仓中,用医用棉塞堵即可,不再需要传统邮寄蜂王所需要的制作炼糖工作,解决传统邮寄蜂王时王笼内饲料配置的麻烦,并且还配置了内外双重饲料供应结构,即在盒体内外均设置了饲料仓,并且通过取食通道让蜂王脾上取食,更进一步地解决现有蜂王笼普遍存在的饿死蜂王问题,保证蜂王长时间独立存活不饿死,便于蜂王介绍、邮寄和长期蓄存蜂王。

本发明在盒体内设置王台安放基座用于存放王台,王台也可以置于笼中存于蜂群,不用担心先出来的新蜂王咬坏王台,且新王有足够的食物,不会饿死,给养蜂工作带来方便,提高培育蜂王的成功率,解决现有王笼存蜂王则不适合存王台,存王台则不适合存蜂王的问题,即一个王笼里放一个王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蜂王笼结构示意图。

图2固定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活动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4盒体剖视图。

图5饲料仓结构示意图。

图6数学密码原理图。

其中,1-盒体,2-工蜂入口,3-蜂王进入口,4-盖板,5-备用出口,6-预留插孔,7-活动底板入口,8-1号蜂王出口,9-通风结构,10-爪扣足条,11-王台安放基座,12-基座,13-饲料仓,131-水仓,132-蜜仓,133-饲料仓出口,14-固定底板,15-取食通道,16-2号蜂王出口,17-活动底板,18-插槽,19-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蜂王笼,包括:

盒体,在侧面或/和顶面设有工蜂入口和蜂王出口,并且底部可扣于蜜脾上;

底板,包括与盒体抽屉式连接的活动底板以及固定在盒体底部并且设有取食通道的固定底板,所述活动底板上设有工蜂入口、蜂王出口和取食通道,并在移动过程中与盒体的工蜂入口、蜂王进入口以及固定底板上的取食通道相互重合和交错;

所述盒体内的两侧壁上设有用于活动底板滑动的侧槽,所述侧槽上设有侧槽卡口并与活动底板上的档位卡配合,通过设置侧槽卡口的位置以及侧槽的数量形成多组变化模型,从而控制工蜂进出、蜂王进出以及蜂王在脾上取食蜂蜜。

其中,工蜂入口和蜂王出口可以多个设置在盒体一侧或多侧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由于蜂王笼底部扣在有巢蜜的巢脾上,通常不设置在盒体底部,此外盒体上还可以设置蜂王入口用于送进蜂王和放蜂王走出王笼。

其中,活动底板包括一块底板以及在垂直于底板上的两块侧板,侧板或/和底板上设有工蜂入口和蜂王出口,底板上设有取食通道,侧板或/和底板的设置根据盒体上工蜂入口和蜂王出口的位置来对应设置,如盒体上工蜂入口和和蜂王出口设置在一个侧面,相应活动底板中设有一块侧板与之对应;工蜂入口数量和间隔设置满足移动过程中能与盒体上的工蜂入口进行重合和交错,使得蜂王笼栅间距离可调式,以满足不同情况的应用需求。

如图1所示(活动底板未示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盒体1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多个工蜂入口2,尺所述蜂王出口包括对应设置的1号蜂王出口8和2号蜂王出口16,专供蜂王走出王笼,另外两个侧面上分别设有蜂王进入口3和蜂王的备用出口5,在盒体1顶部还设有通风结构9,通风结构9为通风网或通风孔或通风条。

本实施例中蜂王入口3通过盖板4来关闭或开启,盖板4上设有多个通孔,并与蜂王入口3错开形成多个小通孔,小通孔既能囚禁蜂王和防止工蜂进入,同时便于介绍蜂王的时候扩散蜂王气味,也能用于工蜂和蜂王由此处走出王笼(或者从1号蜂王出口和2号蜂王出口走出)。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底板14固定在盒体1内底部,并且设有多个取食通道15便于蜂王在蜜脾上取食蜂蜜。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活动底板17对应盒体1以及固定底板14设置有相同的1号蜂王出口8、2号蜂王出口16、备用出口5以及取食通道15,并设置在固定底板14上方,穿过盒体1抽屉出口处活动底板入口7并且在盒体1内两侧壁的侧槽19上进行滑动,在活动底板边缘处设有在侧槽卡口上固定的档位卡(图中未示出),在滑动出口方向处还设有三至五个插槽18,插槽里再特殊情况下可以塞入树叶或者纸片或者蜡片,垂直插槽18方向上的盒体1上设有相匹配的预留插孔6,用于特殊情况下修补用途,蜂王的备用出口5设置在插槽18上;为了解决介绍蜂王工作的繁琐问题,简化介绍蜂王工作过程,备用出口5平时封口或者配有阻隔物,当需要介绍蜂王的时候,将阻隔物替代成采用数张纸片或树叶或蜡片等插入插槽18用于阻隔,过三五天工蜂会咬开阻隔物,而此时工蜂已经接受了新蜂王。

如图4所示,盒体1内还设有饲料仓13以及固定饲料仓的基座12,基座12为勾形,如图5所示,饲料13仓包括水仓131和蜜仓312,并且饲料仓出口133朝盒体1的工蜂入口2便于注射;盒体1内还设有王台安放基座11,用于存放王台;在盒体1底部及固定底板14下方还设有多根爪扣足条10,爪扣足条10相邻的距离需满足工蜂无法通过,其中一端连接在盒体1上,另一端尖形插入有蜂蜜的巢脾上。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盒体1底部及固定底板14下方与爪扣足条10形成的空间内放置外置饲料仓,所述外置饲料仓为蜜脾。

本实施例中侧槽卡口的数量为三个,侧槽卡口至少分为两组(本实施例中设置上下相邻的两组侧槽),每组至少3个档,其中一组以0-3-6为变化模型。另外一组以0-2-4-6为变化模型。即一个侧槽卡口对应工蜂入口重合(工蜂可以自由进出蜂王笼),另一个侧槽卡口对应工蜂入口交错(工蜂禁止进入蜂王笼),还有一个侧槽卡口对应蜂王自由走出王笼,具体如图6所示,因为侧槽19里面的侧槽卡口分为二组,其中一组以0-3-6为变化模型;另一组以0-2-4-6为变化模型,则具体如下:

当活动底板调动到达6这个档位的时候,所有取食通道和工蜂入口关闭,只有1号蜂王出口和2号蜂王出口打开,蜂王会本能驱使下寻找1号蜂王出口和2号蜂王出口走出王笼;

当活动底板调动到达0这个档位的时候,全笼处于不可接触式,外置饲料仓处于无效状态,王笼里的内置饲料仓里的饲料保证蜂王绝对安全;

当活动底板调动到达3这个档位的时候,1号蜂王出口和2号蜂王出口关闭,取食通道开启,蜂王可以从脾上取食蜂蜜,此时工蜂进不来,蜂王也逃不出王笼,双重饲料仓确保蜂王不挨饿;

当活动底板调动到达4这个档位的时候,所有工蜂入口通道开启,工蜂可进入王笼内接触蜂王,但蜂王不能走出蜂王笼。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蜂王笼仅具备关王或介王功能,本实施例通过侧槽卡口数量和位置设置,能达到以下目的:1、允许和阻止工蜂进出蜂王笼。2、开启和关闭蜂王笼的外置饲料仓。3、开启和关闭蜂王走出王笼。

本实施例中各结构尺寸关系如下:

盒体长宽高为7.6cm×5.7cm×3.3cm;饲料仓的长宽高为5.35cm×1.2cm×1.8cm,对应饲料仓基座数量为六个,基座宽为1.25cm;固定底板长宽为7.3cm×5.55cm,取食通道长宽为2cm×0.6cm,相邻间隔为0.2cm;活动底板长宽为8.6cm×5.55cm,工蜂入口为0.425cm×1cm,1号蜂王出口和2号蜂王出口为φ0.6cm,备用出口5为φ0.7cm。

本实施例中工作原理如下:

1.蜂王运输和关押:先用医用大号注射器往饲料仓库注入蜂蜜,再用医用棉塞堵即可,替代传统炼糖,然后将蜂王送进到盒体内,关闭蜂王进入口和备用出口,将工蜂入口调整成不可进入状态;其中,在蜂王邮寄过程中注意保持通风,在蜂王关押时,将本实施例蜂王笼扣在蜂蜜的巢脾上,即可调成蜂王自己在脾上自由取食模式,工蜂依然攻击不到蜂王,如果长期扣王于蜜脾之上,当脾上存蜜被食完,可以关闭自由取食模式,然后轻松拔出王笼另换足蜜区继续扣王,自由取食模式下活动底板上的工蜂入口错开,取食通道重合,蜂王可以去蜜脾上取食蜂蜜,工蜂无法进入,关闭自由取食模式时的瞬间,工蜂来不及进入王笼。

2.介绍蜂王:介绍蜂王初期通过活动底板将蜂王笼调成不可接触式,即工蜂禁止进入蜂王笼,以确保蜂王不被工蜂咬死、围死,蜂王笼插入蜜脾扣稳以后,即可调成蜂王自己在脾上自由取食模式,工蜂依然攻击不到蜂王,过两、三天后来检查,发现蜂王笼外部没有使劲咬住蜂王笼不放的工蜂,而是有部分工蜂把吻伸进王笼,说明蜂群已经接受新的蜂王,此时打开盖板或者调节到6档位放出蜂王,介绍成功;如果养蜂人时间较忙,不能再次来开启出口,则可采用数张纸片或树叶或蜡片等替代阻隔物,过三五天工蜂会咬开阻隔物,放出蜂王,无需人工即可完成蜂王介绍。

本实施例通过双层底板设计使得工蜂入口和取食通道成为可调式结构,按照实际情况需要进行间距调整,以满足不同情况的应用需求,确保各种情况下蜂王不受工蜂的攻击,解决现有王笼介绍蜂王过程中工蜂围、咬死蜂王问题。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插槽以及备用入口的设计,采用数张纸片或树叶或蜡片等替代插板作为阻隔物,解决介绍蜂王工作的繁琐问题,简化介绍蜂王工作过程,介绍蜂王操作简单,甚至可以做到新蜂王介绍进去以后不用再去开启王笼出口的工作,真正的一次性完成操作,这种放进去不管的傻瓜式操作,让介绍蜂王工作变得简单,充满乐趣。

本实施例直接用蜂蜜做蜂王食物,通过注射器直接注射到饲料仓中,用医用棉塞堵即可,不再需要传统邮寄蜂王所需要的制作炼糖工作,解决传统邮寄蜂王时王笼内饲料配置的麻烦,并且还配置了内外双重饲料供应结构,即在盒体内外均设置了饲料仓,并且通过取食通道让蜂王脾上取食,更进一步地解决现有蜂王笼普遍存在的饿死蜂王问题,保证蜂王长时间独立存活不饿死,便于蜂王介绍、邮寄和长期蓄存蜂王。

本实施例在盒体内设置王台安放基座用于存放王台,王台也可以置于笼中存于蜂群,不用担心先出来的新蜂王咬坏王台,且新王有足够的食物,不会饿死,给养蜂工作带来方便,提高培育蜂王的成功率,解决现有王笼存蜂王则不适合存王台,存王台则不适合存蜂王的问题,即一个王笼里放一个老熟王台。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用于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明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