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囚王装置的蜂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0863发布日期:2018-12-08 05:40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具有囚王装置的蜂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蜜蜂养殖领域,具体是具有囚王装置的蜂箱。

背景技术

在蜜蜂养殖领域中,囚王是一种常见且必要的养殖手段,所谓囚王是指将蜂王关入笼栅中,使蜂王停止产蛹。囚王有以下几点主要作用:1、在大流蜜高峰期前囚王(一般是花开前十天左右),将蜂群育子的劳动力解放出来,投入采集花蜜增加蜂蜜产量。2、夏季治螨时,囚王断子可以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既能彻底治螨,又能降低受污染的机率。3、秋季或东季囚王断子,可以减少饲料消耗,同时减少无效蜂的诞生,保存健康适龄的越冬蜂。

但是在放王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围王现象,从而使蜂王被工蜂咬死或缺氧而死。这种围王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囚王后蜂群的蜂王激素物质大幅度减少,几乎等于失王,放王的时候蜂群需要重新适应蜂王的气息,而此时蜂王出笼后兴奋过度,行动急促,被工蜂怀疑是入侵之王,所以进行围攻。又或者在冬天放王时,蜂群处于结团状态,放王时破坏了蜂团的完整性,工蜂受到激怒,此时放出的蜂王受到刺激,慌张钻入蜂团中,工蜂误以为是入侵者而围攻。

围王现象发生后如果没有养殖人员主动解救,蜂王致死率达100%。为了避免围王现象的发生,中国公开号为cn2235197y的现有技术,公布了一种蜂箱连接扣,特别适宜在养蜜蜂的蜂箱上使用。由分别固定在蜂箱上的钩和座组成,还包括带有环的座盖与座连接成一体。销轴穿过座盖、座一端侧壁上的通孔将其连接成一体,座盖能沿着销轴在0~90°范围内转动。连接扣分别固定在蜂箱的二表面上,使用时只需打开座盖将环套在钩上再将座盖闭合放入座内,再用一销轴穿过座和座盖将其固定。不会因震动,而影响蜜蜂工作,不会发生围“王”现象。

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利用连接扣稳固箱体,避免了因为震动发生的围王现象,但是并没有解决囚王后放王产生的围王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囚王装置的蜂箱,并逐渐扩大囚王器内蜂王的活动范围,从而解决放王后蜂王情绪激动乱窜激怒工蜂围王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具有囚王装置的蜂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箱盖、下箱壁、左箱壁、右箱壁、前箱壁和后箱壁,下箱壁四周设有支脚,上箱盖到下箱壁之间依次设有副盖、继箱和巢箱,继箱内耦合有竖向放置的锥形的隔板,巢箱内过隙配合有竖向放置的矩形巢板;所述箱盖开有开口,开口内穿过有囚王装置,所述囚王装置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下端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主杆滑动连接,套筒的下方放置有横向水平板,套筒与横向水平板之间连接有至少5根围绕圆柱套筒合成圆形矩阵的笼栅,任意两根相邻的笼栅间距相等。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由于笼栅、套筒和横向水平板之间形成滑块连杆机构,套筒充当主动件,当套筒滑动时,笼栅的上臂和下臂围绕万向节进行转动,因为笼栅与套筒和横向水平板连接,所以笼栅的总体积不变。当套筒进行上滑时,笼栅开始舒展,舒展后每个笼栅的轴向长度变长,囚王装置为了保证总体积不变,笼栅之间的径向长度变小,相邻笼栅的径向长度变小后导致相邻笼栅之间的空隙变小,当笼栅之间的间隙小于蜂王的体积时,在笼栅内的蜂王被囚禁。

当套筒下滑时,笼栅发生弯曲,弯曲后每个笼栅的轴向长度变短,囚王装置为了保证总体积不变,当每个笼栅的轴向长度变短后相邻笼栅的径向长度变大,所以相邻笼栅之间的空隙变大,当相邻笼栅之间的空隙大于蜂王体积时,蜂王可以自由通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因为完成囚王时,笼栅之间的间隙大于工蜂的体积,方便了工蜂对蜂王进行喂食,确保了蜂群与蜂王之间的相互交流,避免了蜂群中分出劳动力构建新王台或排斥老蜂王。采用本技术方案提高了蜂群之间的劳动效率,节省了蜂群的劳动力,提高了蜂群的产量。

2、养殖人员可以通过下滑套筒逐渐扩大笼栅之间的间隙,逐渐使蜂王适应了活动范围,避免了突然解除囚禁蜂王时,蜂王过于激动四处乱窜,从而激怒工蜂发生围王现象。

3、采用本技术方案,在囚王和放王时几乎不与蜂王接触,避免了在养殖人员操作多个蜂箱囚王时使蜂箱内的蜂王沾染其他蜂王的气味,从而使工蜂误以为是入侵者而发生围王现象,提升了蜂王的存活率。

进一步,笼栅包括主动副、万向节和从动副,主动副上端与套筒固定连接,主动副下端通过万向节连接从动副,所述横向水平板表面开有与从动副数量相等的沟槽,从动副上端连接万向节,从动副的下端滑动连接横向水平板表面的沟槽。因为万向节的设置,使笼栅受滑块的牵引力后发生形变,所以使相邻格栅之间的间距变化更快速,迅捷。

进一步,所述套筒的直径小于开口的直径且套筒内设有橡胶垫。

养殖人员松手后套筒与主杆之间的橡胶垫发生作用,橡胶垫与主杆表面的螺纹共同作用下使套筒与主杆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套筒、蜂王与橡胶垫的重力之和,此时套筒受到静摩擦力而保持静止,笼栅之间的间隙不发生改变。避免了笼栅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产生形变,提高了笼栅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所述主杆的末端固定有限制套筒行程的限位钉。

因为限位钉的设置,所以套筒在主杆滑动的距离被限制,防止养殖人员在向下滑动套筒时用力过猛,使套筒与主杆脱离连接,套筒和主杆脱离连接后需要人工重新组合。同时也避免了养殖人员在向上滑动套筒时用力过猛,导致笼栅收缩过多,将蜂王挤压至死。采用本技术方案提高了囚王时蜂王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主杆表面加工有螺纹,主杆的上端连接有螺母。

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人工调节囚王装置伸入蜂箱的长度,同时养殖人员将螺母套入主杆上端,并拧紧螺母使蜂箱与主杆固定连接,保持主杆与蜂箱之间的相对静止。减少了人工看守时间,提高了囚王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进一步,主杆的直径小于开口直径且主杆竖直贯穿开口,螺母的外径大于开口直径。

因为螺母的外径大于开口直径,当螺母紧固时,主杆与箱体固定连接,此时即便是受到外力影响主杆也不会缩入蜂箱中或者主杆向径向坍塌,提升了安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视半剖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囚王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笼栅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盖1、底座2、支脚3、副盖4、继箱5、巢箱6、隔板7、矩形巢板8、囚王装置9、主杆10、螺母11、套筒12、笼栅13、主动副1301、万向节1302、从动副1303、横向水平板1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具有囚王装置的蜂箱,包括箱盖1和底座2,底座2四周焊接有支脚3,箱盖1和底座2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有副盖4、继箱5和巢箱6,继箱5内耦合有竖向放置的平底锥形的隔板7,巢箱6内过隙配合有竖向放置的矩形巢板8。箱盖1的中心开有开口,开口内穿过有囚王装置9。

如附图2所示:囚王装置9包括主杆10,主杆10的直径小于开口直径且主杆10竖直贯穿开口,主杆10表面加工有螺纹,主杆10的上端连接有螺母11,螺母11的外径大于开口直径。主杆10的下端滑动连接有固定构件,固定构件包括限位钉和圆柱形的套筒12,套筒12的直径小于开口的直径,套筒12内粘合有橡胶垫,套筒12与主杆10滑动连接,主杆10的末端焊接有限制套筒12行程的限位钉,套筒12的下方放置有横向水平板14,套筒12与横向水平板14之间焊接有5根笼栅13,笼栅13围绕圆柱套筒12合成圆形矩阵,任意两根相邻的笼栅13距离相等。

如附图3所示:笼栅13包括主动副1301、万向节1302和从动副1303,主动副1301上端与套筒12焊接,主动副1301下端通过万向节1302连接从动副1303,横向水平板14表面开有与从动副1303数量相等的沟槽,从动副1303上端连接万向节1302,从动副1303的下端滑动连接横向水平板14表面的沟槽。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不需要囚王时,将囚王装置9从箱盖1上取下,利用木板将箱盖1的开口堵住,避免露水或其他物质进入蜂箱,影响蜜蜂的生活环境。

当需要囚王时,养殖人员打开蜂箱将蜂王找到,而后将套筒12下滑,由于笼栅13、套筒12和横向水平板14之间形成滑块连杆机构,套筒12充当主动件,当套筒12向下滑动时,主动副1301与从动副1303围绕万向节1302转动,同时由于笼栅13与套筒12焊接,笼栅13横向水平板14之间采用滑动连接,根据滑块连杆机构的运动模式,所以当套筒12下滑时,笼栅13发生弯曲,弯曲后每个笼栅13的轴向长度变短,笼栅13的从动副1303沿着沟槽向横向水平板14的内部滑动,用以保证囚王装置9的总体积不变,当每个笼栅13的轴向长度变短后相邻笼栅13的径向长度变大,所以相邻笼栅13之间的空隙变大。

养殖人员将笼栅13之间的间隙调节至大于蜂王的体积时,养殖人员一只手堵住蜂王逃逸的路线,另一只手握住套筒12横向摆动囚王装置9使囚王装置9兜住蜂王,当蜂王被囚王装置9兜住后,养殖人员将握住套筒12的手小幅度上行,此时笼栅13开始舒展,舒展后每个笼栅13的轴向长度变长,笼栅13的从动副1303沿着沟槽向横向水平板14的外部滑动,用以保证囚王装置9的总体积不变,所以笼栅13之间的径向长度变小,相邻笼栅13的径向长度变小,所以相邻笼栅13之间的空隙变小,当笼栅13之间的间隙小于蜂王的体积时,完成囚王。

完成囚王后,养殖人员向上或向下滑动套筒12,调节笼栅13之间的间隙,将笼栅13之间的间隙保持在小于蜂王的体积且笼栅13之间的间隙大于蜂王体积的三分之二(工蜂的体积通常小于蜂王体积的三分之一)。养殖人员松手后套筒12与主杆10之间的橡胶垫发生作用,橡胶垫与主杆10表面的螺纹共同作用下使套筒12与主杆10之间的摩擦力大于套筒12、蜂王与橡胶垫的重力之和,此时套筒12受到静摩擦力而保持静止,笼栅13之间的间隙不发生改变。

随后养殖人员将螺母11套入主杆10上端,并拧紧螺母11使蜂箱与主杆10固定连接,保持主杆10与蜂箱之间的相对静止。

由于笼栅13之间的间隙大于工蜂的体积,方便了工蜂对蜂王进行喂食,确保了蜂群与蜂王之间的相互交流,避免了蜂群中分出劳动力构建新王台或排斥老蜂王。采用本技术方案提高了蜂群之间的劳动效率,节省了蜂群的劳动力,提高了蜂群的产量。

当需要放出蜂王时,养殖人员先将螺母11拧松并取下,随后将主杆10向上提,当套筒12露出箱盖1的开口时,养殖人员将套筒12下滑,使笼栅13之间的间隙扩大,但是此时笼栅13之间的间隙不能大于蜂王的体积,等待一段时间。第二步,重复第一步的操作,逐渐扩大蜂王的活动范围使蜂王适应。直至相邻笼栅13之间的间距大于蜂王体积时,养殖人员在进行一段时间等待后取出囚王装置9或利用螺母11将囚王装置9与箱体固定,完成放出蜂王。

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时,逐渐使蜂王适应了活动范围,避免了突然解除囚禁蜂王时,蜂王过于激动四处乱窜,从而激怒工蜂发生围王现象。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