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快速育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8991发布日期:2018-12-19 05:1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快速育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快速育苗系统。

背景技术

安徽省是蔬菜产销大省,蔬菜产业也是我省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省蔬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升,据安徽省“十三五”设施蔬菜发展规划数据,2015年,全省设施蔬菜种植面积530万亩(其中大中棚面积320万亩),设施蔬菜总产量1550万吨,产值350亿元。据测算,安徽省设施蔬菜年约需要种苗数170亿株,长江中下游地区年需要蔬菜种苗600多亿株。

蔬菜智能化化育苗具有规模大、节工节本、效益好等优势,对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优新品种以及提高育成率等方面提供重要保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可直接给农户增收20%以上,从而推进蔬菜产业的长足发展,对于面积较大的种植户和合作社,不仅使成本有所降低,还节约了土地,保证了幼苗质量,发展前景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快速育苗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化快速育苗系统,包括育苗生长培育装置、设施环境智能调控系统、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系统、幼苗生长监控系统、智能化育苗配套装备和控制中心;所述的设施环境智能调控系统、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系统、幼苗生长监控系统和智能化育苗配套装备均受控制中心控制,并且均直接作用于育苗生长培育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育苗生长培育装置包括育苗床和育苗棚体;所述的设施环境智能调控系统包括喷雾降温系统、湿帘风机系统、补光系统、加温系统和补气系统;所述的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系统包括水肥施加管道和水肥储存装置;所述的幼苗生长监控系统为生物感应和叶片成像集成设备;所述的智能化育苗配套装备包括自动铺换膜设备和复式日光温棚通风降温设施;所述的控制中心为具有运算能力的控制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的育苗床设置在育苗棚体内部中央;所述的育苗床上设有竖直承重杆,所述的育苗棚体上设有l型承重杆;所述的喷雾降温系统包括降温管道和降温介质储存装置,所述的降温管道设置在竖直承重杆上;所述的湿帘风机系统包括设置在育苗棚体一侧的水帘和育苗棚体对应另一侧上设置的风机;所述的补光系统为设置在l型承重杆上的补光灯;所述的加温系统为设置在育苗床底部的加热管;所述的补气系统为设置在育苗棚体内部的进气设备;所述的水肥施加管道设置在竖直承重杆上;所述的生物感应和叶片成像集成设备设置在育苗床上;所述的自动铺换膜设备包括伸缩连接杆、卷膜机、可卸卷膜杆和附动压膜杆;所述的复式日光温棚通风降温设施包括棚膜和通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降温管道和水肥施加管道在竖直承重杆上间隔交错设置,所述的降温管道和水肥施加管道上均设有雾化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连接杆设置在育苗棚体的两侧面,其包括第一伸缩连接杆和第二伸缩连接杆,所述的卷膜机固定在第一伸缩连接杆上,所述的可卸卷膜杆和附动压膜杆共同固定在第二伸缩连接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棚膜裹覆在育苗棚体上,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第一通风装置和第二通风装置,两者左右对称的安装在育苗棚体上。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育苗系统节能环保,能够对生长环境精准调控,且作物出苗快,苗龄短,缩短了供能时间,精量化供水、供肥、供药,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物质的利用率;本育苗系统可周年生产,可将作物由2茬/年提高至3~4茬/年,明显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耗费人工量降低了80%以上;此外,本育苗系统的成苗率高、移栽成活率高,耐逆性强、抗病性强,育得的成苗综合品质好,对应作物的产量高,极具市场竞争力和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各系统模块间的作用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请参阅说明书附图。

一种智能化快速育苗系统,包括育苗生长培育装置b、设施环境智能调控系统c、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系统d、幼苗生长监控系统e、智能化育苗配套装备f和控制中心a;所述的设施环境智能调控系统c、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系统d、幼苗生长监控系统e和智能化育苗配套装备f均受控制中心控制a,并且均直接作用于育苗生长培育装置b。

进一步的,所述的育苗生长培育装置b包括育苗床2和育苗棚体1;所述的设施环境智能调控系统c包括喷雾降温系统、湿帘风机系统、补光系统、加温系统和补气系统;所述的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系统d包括水肥施加管道7和水肥储存装置10;所述的幼苗生长监控系统e为生物感应和叶片成像集成设备4;所述的智能化育苗配套装备f包括自动铺换膜设备17和复式日光温棚通风降温设施16;所述的控制中心为具有运算能力的控制设备11。

进一步的,所述的育苗床2设置在育苗棚体1内部中央;所述的育苗床2上设有竖直承重杆5,所述的育苗棚体1上设有l型承重杆14;所述的喷雾降温系统包括降温管道6和降温介质储存装置9,所述的降温管道6设置在竖直承重杆5上;所述的湿帘风机系统包括设置在育苗棚体1一侧的水帘12和育苗棚体1对应另一侧上设置的风机13;所述的补光系统为设置在l型承重杆14上的补光灯15;所述的加温系统为设置在育苗床2底部的加热管3;所述的补气系统为设置在育苗棚体1内部的进气设备18;所述的水肥施加管道7设置在竖直承重杆5上;所述的生物感应和叶片成像集成设备4设置在育苗床2上;所述的自动铺换膜设备包括伸缩连接杆、卷膜机171、可卸卷膜杆174和附动压膜杆175;所述的复式日光温棚通风降温设施包括棚膜163和通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降温管道6和水肥施加管道7在竖直承重杆5上间隔交错设置,所述的降温管道6和水肥施加管道7上均设有雾化喷头8。

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连接杆设置在育苗棚体1的两侧面,其包括第一伸缩连接杆172和第二伸缩连接杆173,所述的卷膜机171固定在第一伸缩连接杆172上,所述的可卸卷膜杆174和附动压膜杆175共同固定在第二伸缩连接杆173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棚膜163裹覆在育苗棚体1上,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第一通风装置161和第二通风装置162,两者左右对称的安装在育苗棚体1上。

本发明育苗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将处理好的作物种子播种于育苗床2上后,育苗系统便工作进行后续的生长管理,水肥储存装置10内部设置的泵将存储的水肥泵出,经由水肥施加管道7喷洒于育苗床上,实现肥水施加操作,当气温炎热时,降温介质储存装置9内存储的降温介质(通常为水)经由降温管道6喷洒于育苗床上,实现降温,但通常单一降温方式较慢,此时其他降温系统同时降温来保证作物的生长稳定性,比如湿帘风机系统工作,风机13工作使得育苗棚体1内为负压,进入的空气被水帘12的水汽降温进而对育苗棚体1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复式日光温棚通风降温设施工作,同样利用负压原理进行降温处理(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见申请号为:201520878199.8公开的专利);而当气温过低时,加温系统工作,设置在育苗床2底部的加热管3进行加热以保持育苗棚体1内温度的恒定;当阳光减弱或需要人工加快作物光合作用时,补光系统工作,补光灯15对作物进行补光处理,此时通常需要提升育苗棚体1内二氧化碳的含量,这时补气系统工作,进气设备18向育苗棚体1内充入二氧化碳气体,以供作物的光合作用,当需要进行炼苗等特殊处理时,进气设备18还可以充入氧气、氮气等气体;当棚膜出现破损、污染等情况时,自动铺换膜设备工作,对棚膜进行自动更换,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见申请号为:201620763829.1公开的专利),并利于作物的正常健康生长;幼苗生长监控系统e时刻对幼苗进行采集信息并监控,生物感应和叶片成像集成设备4对作物的形态、叶片的生长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实时记录和评估,并将数据传送至控制中心内,经由具有大型运算能力的控制设备11(通常为计算机)进行复杂的建模、运算等,得到作物此时最佳的水肥、温度湿度、农药、光照等生长参数,然后传输至设施环境智能调控系统c、水肥一体化智能调控系统d、智能化育苗配套装备f内进行更精细化的调节,从而实现了对作物育苗的智能化、批量化、精细化管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