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干旱地区地膜露头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4177发布日期:2019-01-05 08:5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干旱地区地膜露头栽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干旱地区地膜露头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干旱地区,在种植一些耐旱性较弱的植物时,由于地理因素,会使得植物出现缺水干旱枯死的现象;铺设地膜能够有效的减轻植物的耗水量,能够提高植物的耐旱性,现有技术中的地膜露头栽培方法,从田地里移栽的过程中,对幼苗缺乏一定的处理,会使得幼苗的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容易造成幼苗枯死,而且,在种植幼苗时,苗床多为水平铺设,在移栽幼苗后,由于幼苗的根部不牢,会使得幼苗出现倒伏,导致幼苗成活率低,因此,设计一种半干旱地区地膜露头栽培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干旱地区地膜露头栽培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干旱地区地膜露头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地及土地管理;步骤二,种苗选择;步骤三,地膜选择;步骤四,种苗移栽;步骤五,覆膜;步骤六,田间管理;步骤七,疫情防治;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选取土层深厚、地势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的黄绵土或沙壤土地块,前茬以糜茬、玉米茬、豆类茬和谷茬为宜,向土地块中施加农家肥之后,使用旋耕机对土地块进行翻地平整,前茬为冬闲田的土地块,冬前要进行翻整,将土地块多次耙平压实,在秋天要求对土地进行深翻,早春整平耙细,拾净根茬和杂物,在四月前中旬整地打垄;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二中,选健壮、枝叶翠绿,主干径达到2cm的防风苗为幼苗,挑选优质幼苗,苗长30cm左右,挖出根部土球,土球大小为胸径4倍,并处理好幼苗根系的伤口,再用纤维网包覆土球,并向根部土球中添加营养液保持幼苗的活性;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三中,选取幅宽为50cm,黑、白色均可的地膜,在选取地膜时,应选取厚度均匀、保温性能好的地膜,将地膜卷束成卷,观察整个成卷的松紧程度一致,则说明地膜的薄厚较均匀,同时,反复拉试地膜,当地膜被拉伸时,拉伸的位置会变白,在变白的地方反复拉伸,使得地膜为透明状态,则说明地膜保温效果好;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四中,选取步骤二中的优质幼苗,将地面表土铲去5cm左右,使得地面表土形成倾斜度5-10°、宽50cm的苗床,将防风苗头朝上平行摆放,保持苗头在一条线上,可用挂线方法保证苗头相齐,使苗头出线外1—2cm,覆膜时地膜边缘与挂线重叠,摆放一排后,将苗尾部表土铲5-8cm,均匀覆盖于前排摆放的防风苗上,将苗头、苗尾覆盖严;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五中,在土地块的一头挖一个深10cm,宽50cm的浅沟,将地膜一头埋入,用土块压好,地膜一边与挂线相齐,使得苗头正好在地膜外1—2cm的土下,拉紧地膜,边拉边用土块将地膜两边压实,防止风吹揭起,按行距第二排种苗苗头与第一排种苗苗尾间的距离换线,下一垄同前垄坡度整好后重新布苗,以此类推,完成防风地膜露头栽培;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六中,防风生长期间,首先,中耕除草,特别是六月份以前,要进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间清洁,当防风植株封行时,为了防止倒伏,保持通风透光,可摘除部分老叶,并在防风的根部培土;其次,追肥浇水,在每年六月和八月,对防风各进行一次追肥,开沟施于行间,追肥后及时浇水,以满足不良土壤和不良天气影响下的防风幼苗生长需求;再次,排洪防涝,防风生长的旺盛时期在6、7、8月份,正逢雨季,田间发生洪涝和积水要及时排除,并随后进行中耕,保持田间地表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生长;然后,越冬期管理,防风栽培第一年为营养生长,地上植株莲座状,很少有抽苔开花现象,一但发现要及时摘除,生长到10月上中旬,地上叶茎开始枯黄,进入越冬休眠期,此期管理,一是浇好越冬前的封冻水,严防因北方气候干旱而引起水分不足,要在10月底或11月上旬进行浇封冻水,要浇灌均匀,二是防止放牧和畜禽的践踏为害,做好田间管护工作;最后,返青期管理,将地表枯干叶茎清除到田外烧毁,以减轻病虫的发生,每亩追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千克,全田铺施,随即浇水,促使返青,达到壮株、壮根的目的;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七中,当发生白粉病时,发病初期喷洒波美度石硫合剂、15%粉锈宁800倍溶液和50%多菌灵1000倍溶液,每隔7~10天用其中一种药剂防治,共喷2~3次;当发生根腐病时,初时拔除病株,穴内撒石灰粉消毒;也可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拌草木灰施根的四周并覆土;当出现黄飞蝶时,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以及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选取的土地块的土壤ph值在7.5~8.2,且土壤深翻的深度为40-50c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营养液为一种磷酸二铵溶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防风苗的株距为15c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第二排种苗苗头与第一排种苗苗尾间的距离为35cm。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六中,每亩追肥尿素8~10千克,硫酸钾3~5千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挑选优质幼苗,挖出根部土球,并处理好幼苗根系的伤口,再用纤维网包覆土球,并向根部土球中添加营养液保持幼苗的活性,营养液为一种磷酸二铵溶液,能够有效的补充幼苗所需的营养,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影响幼苗的活性;

2.将地面表土铲去5cm左右,使得地面表土形成倾斜度5-10°、宽50cm的苗床,将防风苗头朝上平行摆放,保持苗头在一条线上,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根部牢固性,避免幼苗出现倒伏,有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

3.在栽培的过程中,对幼苗进行除草、追肥、排水以及病害防疫,能够促使返青,达到壮株、壮根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幼苗的生长质量和幼苗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干旱地区地膜露头栽培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半干旱地区地膜露头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地及土地管理;步骤二,种苗选择;步骤三,地膜选择;步骤四,种苗移栽;步骤五,覆膜;步骤六,田间管理;步骤七,疫情防治;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选取土层深厚、地势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地块,前茬以糜茬、玉米茬、豆类茬和谷茬为宜,向土地块中施加农家肥之后,使用旋耕机对土地块进行翻地平整,前茬为冬闲田的土地块,冬前要进行翻整,将土地块多次耙平压实,在秋天要求对土地进行深翻,早春整平耙细,拾净根茬和杂物,在四月前中旬整地打垄;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二中,选健壮、枝叶翠绿,主干径达到2cm的防风苗为幼苗,挑选优质幼苗,苗长30cm左右,挖出根部土球,土球大小为胸径4倍,并处理好幼苗根系的伤口,再用纤维网包覆土球,并向根部土球中添加营养液保持幼苗的活性;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三中,选取幅宽为50cm,黑、白色均可的地膜,在选取地膜时,应选取厚度均匀、保温性能好的地膜,将地膜卷束成卷,观察整个成卷的松紧程度一致,则说明地膜的薄厚较均匀,同时,反复拉试地膜,当地膜被拉伸时,拉伸的位置会变白,在变白的地方反复拉伸,使得地膜为透明状态,则说明地膜保温效果好;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四中,选取步骤二中的优质幼苗,将地面表土铲去5cm左右,使得地面表土形成倾斜度8°、宽50cm的苗床,将防风苗头朝上平行摆放,保持苗头在一条线上,可用挂线方法保证苗头相齐,使苗头出线外1cm,覆膜时地膜边缘与挂线重叠,摆放一排后,将苗尾部表土铲2cm,均匀覆盖于前排摆放的防风苗上,将苗头、苗尾覆盖严;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五中,在土地块的一头挖一个深10cm,宽50cm的浅沟,将地膜一头埋入,用土块压好,地膜一边与挂线相齐,使得苗头正好在地膜外1cm的土下,拉紧地膜,边拉边用土块将地膜两边压实,防止风吹揭起,按行距第二排种苗苗头与第一排种苗苗尾间的距离换线,下一垄同前垄坡度整好后重新布苗,以此类推,完成防风地膜露头栽培;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六中,防风生长期间,首先,中耕除草,特别是六月份以前,要进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间清洁,当防风植株封行时,为了防止倒伏,保持通风透光,可摘除部分老叶,并在防风的根部培土;其次,追肥浇水,在每年六月和八月,对防风各进行一次追肥,开沟施于行间,追肥后及时浇水,以满足不良土壤和不良天气影响下的防风幼苗生长需求;再次,排洪防涝,防风生长的旺盛时期在6、7、8月份,正逢雨季,田间发生洪涝和积水要及时排除,并随后进行中耕,保持田间地表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生长;然后,越冬期管理,防风栽培第一年为营养生长,地上植株莲座状,很少有抽苔开花现象,一但发现要及时摘除,生长到10月上中旬,地上叶茎开始枯黄,进入越冬休眠期,此期管理,一是浇好越冬前的封冻水,严防因北方气候干旱而引起水分不足,要在10月底或11月上旬进行浇封冻水,要浇灌均匀,二是防止放牧和畜禽的践踏为害,做好田间管护工作;最后,返青期管理,将地表枯干叶茎清除到田外烧毁,以减轻病虫的发生,每亩追施优质农家肥1800千克,全田铺施,随即浇水,促使返青,达到壮株、壮根的目的;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七中,当发生白粉病时,发病初期喷洒波美度石硫合剂、15%粉锈宁800倍溶液和50%多菌灵1000倍溶液,每隔8天用其中一种药剂防治,共喷3次;当发生根腐病时,初时拔除病株,穴内撒石灰粉消毒;也可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拌草木灰施根的四周并覆土;当出现黄飞蝶时,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其中,在步骤一中,选取的土地块的土壤ph值在7.5~8.2,能够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避免过酸过碱造成烧苗,且土壤深翻的深度为40-50cm,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根部牢固性;在步骤二中,营养液为一种磷酸二铵溶液,能够有效的补充幼苗所需的营养,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影响幼苗的活性;在步骤四中,防风苗的株距为15cm,有利于提高防风的生长速度;在步骤五中,第二排种苗苗头与第一排种苗苗尾间的距离为35cm,保留足够的空间,提高生长速度;在步骤六中,每亩追肥尿素8~10千克,硫酸钾3~5千克,满足不良土壤和不良天气影响下的防风幼苗生长需求。

实施例2:

一种半干旱地区地膜露头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地及土地管理;步骤二,种苗选择;步骤三,地膜选择;步骤四,种苗移栽;步骤五,覆膜;步骤六,田间管理;步骤七,疫情防治;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选取土层深厚、地势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的黄绵土,前茬以糜茬、玉米茬、豆类茬和谷茬为宜,向土地块中施加农家肥之后,使用旋耕机对土地块进行翻地平整,前茬为冬闲田的土地块,冬前要进行翻整,将土地块多次耙平压实,在秋天要求对土地进行深翻,早春整平耙细,拾净根茬和杂物,在四月前中旬整地打垄;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二中,选健壮、枝叶翠绿,主干径达到2cm的防风苗为幼苗,挑选优质幼苗,苗长30cm左右,挖出根部土球,土球大小为胸径4倍,并处理好幼苗根系的伤口,再用纤维网包覆土球,并向根部土球中添加营养液保持幼苗的活性;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三中,选取幅宽为50cm,黑、白色均可的地膜,在选取地膜时,应选取厚度均匀、保温性能好的地膜,将地膜卷束成卷,观察整个成卷的松紧程度一致,则说明地膜的薄厚较均匀,同时,反复拉试地膜,当地膜被拉伸时,拉伸的位置会变白,在变白的地方反复拉伸,使得地膜为透明状态,则说明地膜保温效果好;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四中,选取步骤二中的优质幼苗,将地面表土铲去5cm左右,使得地面表土形成倾斜度10°、宽50cm的苗床,将防风苗头朝上平行摆放,保持苗头在一条线上,可用挂线方法保证苗头相齐,使苗头出线外2cm,覆膜时地膜边缘与挂线重叠,摆放一排后,将苗尾部表土铲8cm,均匀覆盖于前排摆放的防风苗上,将苗头、苗尾覆盖严;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五中,在土地块的一头挖一个深10cm,宽50cm的浅沟,将地膜一头埋入,用土块压好,地膜一边与挂线相齐,使得苗头正好在地膜外2cm的土下,拉紧地膜,边拉边用土块将地膜两边压实,防止风吹揭起,按行距第二排种苗苗头与第一排种苗苗尾间的距离换线,下一垄同前垄坡度整好后重新布苗,以此类推,完成防风地膜露头栽培;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六中,防风生长期间,首先,中耕除草,特别是六月份以前,要进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间清洁,当防风植株封行时,为了防止倒伏,保持通风透光,可摘除部分老叶,并在防风的根部培土;其次,追肥浇水,在每年六月和八月,对防风各进行一次追肥,开沟施于行间,追肥后及时浇水,以满足不良土壤和不良天气影响下的防风幼苗生长需求;再次,排洪防涝,防风生长的旺盛时期在6、7、8月份,正逢雨季,田间发生洪涝和积水要及时排除,并随后进行中耕,保持田间地表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生长;然后,越冬期管理,防风栽培第一年为营养生长,地上植株莲座状,很少有抽苔开花现象,一但发现要及时摘除,生长到10月上中旬,地上叶茎开始枯黄,进入越冬休眠期,此期管理,一是浇好越冬前的封冻水,严防因北方气候干旱而引起水分不足,要在10月底或11月上旬进行浇封冻水,要浇灌均匀,二是防止放牧和畜禽的践踏为害,做好田间管护工作;最后,返青期管理,将地表枯干叶茎清除到田外烧毁,以减轻病虫的发生,每亩追施优质农家肥2000千克,全田铺施,随即浇水,促使返青,达到壮株、壮根的目的;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七中,当发生白粉病时,发病初期喷洒波美度石硫合剂、15%粉锈宁800倍溶液和50%多菌灵1000倍溶液,每隔10天用其中一种药剂防治,共喷2次;当发生根腐病时,初时拔除病株,穴内撒石灰粉消毒;也可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拌草木灰施根的四周并覆土;当出现黄飞蝶时,幼龄期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其中,在步骤一中,选取的土地块的土壤ph值在7.5~8.2,能够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避免过酸过碱造成烧苗,且土壤深翻的深度为40-50cm,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根部牢固性;在步骤二中,营养液为一种磷酸二铵溶液,能够有效的补充幼苗所需的营养,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影响幼苗的活性;在步骤四中,防风苗的株距为15cm,有利于提高防风的生长速度;在步骤五中,第二排种苗苗头与第一排种苗苗尾间的距离为35cm,保留足够的空间,提高生长速度;在步骤六中,每亩追肥尿素8~10千克,硫酸钾3~5千克,满足不良土壤和不良天气影响下的防风幼苗生长需求。

实施例3:

一种半干旱地区地膜露头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选地及土地管理;步骤二,种苗选择;步骤三,地膜选择;步骤四,种苗移栽;步骤五,覆膜;步骤六,田间管理;步骤七,疫情防治;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一中,选取土层深厚、地势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的黄绵土,前茬以糜茬、玉米茬、豆类茬和谷茬为宜,向土地块中施加农家肥之后,使用旋耕机对土地块进行翻地平整,前茬为冬闲田的土地块,冬前要进行翻整,将土地块多次耙平压实,在秋天要求对土地进行深翻,早春整平耙细,拾净根茬和杂物,在四月前中旬整地打垄;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二中,选健壮、枝叶翠绿,主干径达到2cm的防风苗为幼苗,挑选优质幼苗,苗长30cm左右,挖出根部土球,土球大小为胸径4倍,并处理好幼苗根系的伤口,再用纤维网包覆土球,并向根部土球中添加营养液保持幼苗的活性;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三中,选取幅宽为50cm,黑、白色均可的地膜,在选取地膜时,应选取厚度均匀、保温性能好的地膜,将地膜卷束成卷,观察整个成卷的松紧程度一致,则说明地膜的薄厚较均匀,同时,反复拉试地膜,当地膜被拉伸时,拉伸的位置会变白,在变白的地方反复拉伸,使得地膜为透明状态,则说明地膜保温效果好;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四中,选取步骤二中的优质幼苗,将地面表土铲去5cm左右,使得地面表土形成倾斜度5°、宽50cm的苗床,将防风苗头朝上平行摆放,保持苗头在一条线上,可用挂线方法保证苗头相齐,使苗头出线外1cm,覆膜时地膜边缘与挂线重叠,摆放一排后,将苗尾部表土铲5cm,均匀覆盖于前排摆放的防风苗上,将苗头、苗尾覆盖严;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五中,在土地块的一头挖一个深10cm,宽50cm的浅沟,将地膜一头埋入,用土块压好,地膜一边与挂线相齐,使得苗头正好在地膜外1cm的土下,拉紧地膜,边拉边用土块将地膜两边压实,防止风吹揭起,按行距第二排种苗苗头与第一排种苗苗尾间的距离换线,下一垄同前垄坡度整好后重新布苗,以此类推,完成防风地膜露头栽培;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六中,防风生长期间,首先,中耕除草,特别是六月份以前,要进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间清洁,当防风植株封行时,为了防止倒伏,保持通风透光,可摘除部分老叶,并在防风的根部培土;其次,追肥浇水,在每年六月和八月,对防风各进行一次追肥,开沟施于行间,追肥后及时浇水,以满足不良土壤和不良天气影响下的防风幼苗生长需求;再次,排洪防涝,防风生长的旺盛时期在6、7、8月份,正逢雨季,田间发生洪涝和积水要及时排除,并随后进行中耕,保持田间地表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生长;然后,越冬期管理,防风栽培第一年为营养生长,地上植株莲座状,很少有抽苔开花现象,一但发现要及时摘除,生长到10月上中旬,地上叶茎开始枯黄,进入越冬休眠期,此期管理,一是浇好越冬前的封冻水,严防因北方气候干旱而引起水分不足,要在10月底或11月上旬进行浇封冻水,要浇灌均匀,二是防止放牧和畜禽的践踏为害,做好田间管护工作;最后,返青期管理,将地表枯干叶茎清除到田外烧毁,以减轻病虫的发生,每亩追施优质农家肥1500千克,全田铺施,随即浇水,促使返青,达到壮株、壮根的目的;

其中在上述的步骤七中,当发生白粉病时,发病初期喷洒波美度石硫合剂、15%粉锈宁800倍溶液和50%多菌灵1000倍溶液,每隔7天用其中一种药剂防治,共喷3次;当发生根腐病时,初时拔除病株,穴内撒石灰粉消毒;也可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拌草木灰施根的四周并覆土;当出现黄飞蝶时,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其中,在步骤一中,选取的土地块的土壤ph值在7.5~8.2,能够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避免过酸过碱造成烧苗,且土壤深翻的深度为40-50cm,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根部牢固性;在步骤二中,营养液为一种磷酸二铵溶液,能够有效的补充幼苗所需的营养,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影响幼苗的活性;在步骤四中,防风苗的株距为15cm,有利于提高防风的生长速度;在步骤五中,第二排种苗苗头与第一排种苗苗尾间的距离为35cm,保留足够的空间,提高生长速度;在步骤六中,每亩追肥尿素8~10千克,硫酸钾3~5千克,满足不良土壤和不良天气影响下的防风幼苗生长需求。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选取土层深厚、地势高燥向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良好的黄绵土或沙壤土地块,选取的土地块的土壤ph值在7.5~8.2,能够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避免过酸过碱造成烧苗,前茬以糜茬、玉米茬、豆类茬和谷茬为宜,向土地块中施加农家肥之后,使用旋耕机对土地块进行翻地平整,前茬为冬闲田的土地块,冬前要进行翻整,将土地块多次耙平压实,在秋天要求对土地进行深翻,且土壤深翻的深度为40-50cm,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根部牢固性,早春整平耙细,拾净根茬和杂物,在四月前中旬整地打垄;选健壮、枝叶翠绿,主干径达到2cm的防风苗为幼苗,挑选优质幼苗,苗长30cm左右,挖出根部土球,土球大小为胸径4倍,并处理好幼苗根系的伤口,再用纤维网包覆土球,并向根部土球中添加营养液保持幼苗的活性,营养液为一种磷酸二铵溶液,能够有效的补充幼苗所需的营养,避免根部暴露在空气中,影响幼苗的活性;选取幅宽为50cm,黑、白色均可的地膜,在选取地膜时,应选取厚度均匀、保温性能好的地膜,将地膜卷束成卷,观察整个成卷的松紧程度一致,则说明地膜的薄厚较均匀,同时,反复拉试地膜,当地膜被拉伸时,拉伸的位置会变白,在变白的地方反复拉伸,使得地膜为透明状态,则说明地膜保温效果好;选取步骤二中的优质幼苗,防风苗的株距为15cm,将地面表土铲去,使得地面表土形成倾斜的苗床,将防风苗头朝上平行摆放,保持苗头在一条线上,可用挂线方法保证苗头相齐,使苗头出线,覆膜时地膜边缘与挂线重叠,摆放一排后,将苗尾部表土铲去,均匀覆盖于前排摆放的防风苗上,将苗头、苗尾覆盖严;在土地块的一头挖一个深10cm,宽50cm的浅沟,将地膜一头埋入,用土块压好,地膜一边与挂线相齐,使得苗头正好在地膜外的土下,拉紧地膜,边拉边用土块将地膜两边压实,防止风吹揭起,按行距第二排种苗苗头与第一排种苗苗尾间的距离换线,第二排种苗苗头与第一排种苗苗尾间的距离为35cm,保留足够的空间,提高生长速度,下一垄同前垄坡度整好后重新布苗,以此类推,完成防风地膜露头栽培;防风生长期间,首先,中耕除草,特别是六月份以前,要进行多次除草,保持田间清洁,当防风植株封行时,为了防止倒伏,保持通风透光,可摘除部分老叶,并在防风的根部培土;其次,追肥浇水,在每年六月和八月,对防风各进行一次追肥,开沟施于行间,追肥后及时浇水,以满足不良土壤和不良天气影响下的防风幼苗生长需求;再次,排洪防涝,防风生长的旺盛时期在6、7、8月份,正逢雨季,田间发生洪涝和积水要及时排除,并随后进行中耕,保持田间地表土壤有良好的通透性,以有利于根系生长;然后,越冬期管理,防风栽培第一年为营养生长,地上植株莲座状,很少有抽苔开花现象,一但发现要及时摘除,生长到10月上中旬,地上叶茎开始枯黄,进入越冬休眠期,此期管理,一是浇好越冬前的封冻水,严防因北方气候干旱而引起水分不足,要在10月底或11月上旬进行浇封冻水,要浇灌均匀,二是防止放牧和畜禽的践踏为害,做好田间管护工作;最后,返青期管理,将地表枯干叶茎清除到田外烧毁,以减轻病虫的发生,每亩追肥尿素8~10千克,硫酸钾3~5千克,满足不良土壤和不良天气影响下的防风幼苗生长需求,全田铺施,随即浇水,促使返青,达到壮株、壮根的目的;当发生白粉病时,发病初期喷洒波美度石硫合剂、15%粉锈宁800倍溶液和50%多菌灵1000倍溶液,每隔一段时间用其中一种药剂防治;当发生根腐病时,初时拔除病株,穴内撒石灰粉消毒;也可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拌草木灰施根的四周并覆土;当出现黄飞蝶时,幼龄期敌百虫或敌敌畏溶液喷杀;本发明,步骤操作简单方便,在移栽前,能够对幼苗进行防护处理,避免了幼苗在移栽过程中发生枯死,同时,在移栽的过程中设置倾斜的苗床,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