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质盆栽菜用辣椒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2991发布日期:2018-12-19 05:2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辣椒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质盆栽菜用辣椒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中食用的辣椒多采用土壤栽培,上市时间比较固定,品质受天气和土壤、物流运输等影响比较大,从采收到走上饭桌也需要3-5天,辣椒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大幅下降。

本发明采用营养液浇灌基质盆栽辣椒,具有水肥一体化和土传病虫害少、商品果活体保鲜的优点,便于工厂化生产和可移动售卖的特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质盆栽菜用辣椒生产方法,解决现有土壤栽培辣椒上市集中,农药残留多,病害多,没法活体保鲜等缺陷。

(二)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质盆栽菜用辣椒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选择颗粒饱满、肉厚、丰产及抗病性较强,适合栽培的优良辣椒品种,

(2)育苗:12月底至1月初,通过穴盘进行育苗,穴盘为72孔穴盘,育苗基质为珍珠岩、蛭石、泥炭按1:1:2比例混合;育苗棚内温度保持28-30℃,出苗达70%以上时,白天温度降至23-28℃,夜晚温度控制在15-18℃;

(3)栽培基质的制备:2月下旬制备栽培基质,之后将栽培基质装盆;

辣椒无土栽培基质,包括如下组分:杏鲍菇菌渣20份、草炭20份、干鸡粪20份、珍珠岩20份、蛭石10份、草木灰5份、腐植酸5份;

将以上组分混匀后装盆前要充分用干净的地下水湿润,一般以70%含水量为宜,用手握一把基质,没有水分挤出,松开手会成团,但轻触基质会散开,混合均匀后,调整基质ph5.5-6.5,ec≤0.7;之后将基质装入高度28cm*外径35cm的塑料盆备用;

(4)植株幼苗移栽:3月中旬,将育好的幼苗移栽至盆中;之后布设肥水一体化装置,每个花盆插入四个滴箭,滴箭上部连通输水软管并接好水源开关;

(5)搭架固定:植株移栽花盆后,视植株高度和长势,开花结果前及时进行搭架固定,用三条覆有绿色塑胶的粗铁线或细竹竿(一米高)插入花盆进行固定,粗铁线之间上下分别用夹扣或环形扣,形成三角形或圆柱形支架围绕辣椒植株固定,辣椒枝叶受光均匀、无遮挡,叶片伸展不受影响;

(6)田间管理:包括温度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植株调整和病虫害防治:

温度管理:辣椒移栽花盆后,保持白天18-20℃,夜间不低于13~15℃,当外界夜温稳定在16℃以上时,昼夜通风;

水分管理:移栽前滴灌一次,使基质含水量达到60%-70%,然后将穴盘苗移栽到基质盆,栽后第二天滴灌一次小水,促进幼苗提早缓苗;缓苗后3-4天,再滴灌一次缓苗水,满足植株发棵;之后基本上肥水同施,水分上保持基质湿度80%,一般7-10天滴灌一次;一般生长前期选在上午浇小水,生长后期浇水量增加,间隔期相应缩短;

肥料管理:在苗期轻施一次“提苗肥”(千分之一的尿素溶液宜在穴盘苗移栽前或移栽成活后半个月内叶面喷施),门椒做住并长至大拇指大小,滴灌冲施(氮:磷:钾=20:20:20大量元素水溶肥)10公斤/亩,进入结果期应加大追肥次数和数量,在每采收一次辣椒后追肥一次,及时补充钙肥,页面喷施0.2%的硝酸钙水溶液,生长后期页面追施0.3%的磷酸二氢钾,促进植株养分吸收全面均衡;

植株调整:根据步骤(5)搭架固定植株的基础上,进行摘叶、整枝和打顶;摘叶是摘除底部一些病残老叶,整枝是减掉一些内部拥挤和下部重叠的枝条,打顶是在生长后期为保证营养物质集中供应果实的手段;

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进行;春季病害较轻,虫害主要为蚜虫,粉虱、烟青虫等,可用抗蚜威、蚜色净等及时防治,病害主要为病毒病、菌核病、脐腐病;病毒病可用病毒a或植病灵防治,菌核病可用速克灵烟熏剂或可湿性粉剂防治,脐腐病可用硝酸钙溶液防治;

(7)成熟上市:6月份,辣椒成熟可以采摘出售,或通过盆栽的形式出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质盆栽菜用辣椒生产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步骤简单、操作方便,且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病害少,农药残留少;肥水一体化、植株搭架固定,省工品质可控;盆栽上市、活体保鲜,即可观赏又可及时食用。

本发明无土栽培基质的原料基本为农业废弃物,廉价易得,能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具有较长的肥效,养分充足,促使辣椒生长健壮,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且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和透气性,使用过程中不易板结,适于在生产中大面积使用,其他组分能保证栽培基质提供全面的营养。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

一种基质盆栽菜用辣椒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选择颗粒饱满、肉厚、丰产及抗病性较强,适合栽培的优良辣椒品种,

(2)育苗:12月底至1月初,通过穴盘进行育苗,穴盘为72孔穴盘,育苗基质为珍珠岩、蛭石、泥炭按1:1:2比例混合;育苗棚内温度保持28-30℃,出苗达70%以上时,白天温度降至23-28℃,夜晚温度控制在15-18℃;

(3)栽培基质的制备:2月下旬制备栽培基质,之后将栽培基质装盆;

辣椒无土栽培基质,包括如下组分:杏鲍菇菌渣20份、草炭20份、干鸡粪20份、珍珠岩20份、蛭石10份、草木灰5份、腐植酸5份;

将以上组分混匀后装盆前要充分用干净的地下水湿润,一般以70%含水量为宜,用手握一把基质,没有水分挤出,松开手会成团,但轻触基质会散开,混合均匀后,调整基质ph5.5-6.5,ec≤0.7;之后将基质装入高度28cm*外径35cm的塑料盆备用;

(4)植株幼苗移栽:3月中旬,将育好的幼苗移栽至盆中;之后布设肥水一体化装置,每个花盆插入四个滴箭,滴箭上部连通输水软管并接好水源开关;

(5)搭架固定:植株移栽花盆后,视植株高度和长势,开花结果前及时进行搭架固定,用三条覆有绿色塑胶的粗铁线或细竹竿(一米高)插入花盆进行固定,粗铁线之间上下分别用夹扣或环形扣,形成三角形或圆柱形支架围绕辣椒植株固定,辣椒枝叶受光均匀、无遮挡,叶片伸展不受影响;

(6)田间管理:包括温度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植株调整和病虫害防治:

温度管理:辣椒移栽花盆后,保持白天18-20℃,夜间不低于13~15℃,当外界夜温稳定在16℃以上时,昼夜通风;

水分管理:移栽前滴灌一次,使基质含水量达到60%-70%,然后将穴盘苗移栽到基质盆,栽后第二天滴灌一次小水,促进幼苗提早缓苗;缓苗后3-4天,再滴灌一次缓苗水,满足植株发棵;之后基本上肥水同施,水分上保持基质湿度80%,一般7-10天滴灌一次;一般生长前期选在上午浇小水,生长后期浇水量增加,间隔期相应缩短;

肥料管理:在苗期轻施一次“提苗肥”(千分之一的尿素溶液宜在穴盘苗移栽前或移栽成活后半个月内叶面喷施),门椒做住并长至大拇指大小,滴灌冲施(氮:磷:钾=20:20:20大量元素水溶肥)10公斤/亩,进入结果期应加大追肥次数和数量,在每采收一次辣椒后追肥一次,及时补充钙肥,页面喷施0.2%的硝酸钙水溶液,生长后期页面追施0.3%的磷酸二氢钾,促进植株养分吸收全面均衡;

植株调整:根据步骤(5)搭架固定植株的基础上,进行摘叶、整枝和打顶;摘叶是摘除底部一些病残老叶,整枝是减掉一些内部拥挤和下部重叠的枝条,打顶是在生长后期为保证营养物质集中供应果实的手段;

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原则进行;春季病害较轻,虫害主要为蚜虫,粉虱、烟青虫等,可用抗蚜威、蚜色净等及时防治,病害主要为病毒病、菌核病、脐腐病;病毒病可用病毒a或植病灵防治,菌核病可用速克灵烟熏剂或可湿性粉剂防治,脐腐病可用硝酸钙溶液防治;

(7)成熟上市:6月份,辣椒成熟可以采摘出售,或通过盆栽的形式出售。

本发明步骤简单、操作方便,且基质栽培较土壤栽培病害少,农药残留少;肥水一体化、植株搭架固定,省工品质可控;盆栽上市、活体保鲜,即可观赏又可及时食用,适宜推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