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态模拟下生产高品质长吻鮠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3096发布日期:2019-01-14 18:0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专利涉及农业的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生态模拟下生产高品质长吻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塘租、饲料、人工等成本上升,为了保持养殖效益不降,多数养殖户通常采取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大量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方式,来获取高产量高效益。这种做法主要有两点不足:一、容易对外部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国家省市加大了水环境治理力度,取缔、关停许多高污染企业,处理了相当一部分相关责任人。我市地处太湖、滆湖之滨,多数养鱼塘取水地或者排水地直接或间接来自上述两大湖泊,现有的养殖方式如不加以改进,迟早会被列入整治对象,直接影响了我市水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商品鱼口感不佳。口感不佳的原因有其三:一是静水养鱼,池塘水质差,氨氮、亚硝酸盐高以及有毒有害藻类等物质多,生产的商品鱼泥腥味重,影响了消费需求;二是全程颗粒饲料投喂,饲料品种结构过于单一,导致味道不鲜美;三是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饵料报酬率,多数养殖户不执行渔药修药期规定,随时应市,更不会在上市前采取瘦身处理,造成商品鱼肉质松、口感不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高品质鱼产品愈来愈受欢迎,导致货源紧张,价格扭曲。如何协调解决好生产和消费市场两者的矛盾和冲突,推进好水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渔民增收,是本发明之初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基于生态模拟下生产高品质长吻鮠的方法,基于目标鱼野生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状态,应用人工环境模拟技术,通过低密度流水养殖,以天然活饵料为主,不投或少投人工配合饲料,逐步形成一套高品质长吻鮠生态养殖模式,并加以推广。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态模拟下生产高品质长吻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池塘选择:建设长方形或正方形鱼塘,面积8-10亩,水深2-2.5m,池塘规整,池底平坦,具备进排水设施,配备耕水机1台、潜水泵2-3台;

(b)环境模拟:根据长江中下游水文特征,模拟长江自然水域相似生态环境,合理调节、渐进转变,使养殖品种逐步适应环境;

(c)放养:选取同一来源种苗进行放养,并且选取的种苗规格整齐、体格健壮、体色鲜明、健康活泼、无病无伤、无寄生虫;种苗一般在3月中下旬放养,放养前应用2-3%的食盐水浸泡10min,放养时间选择在晴天上午8-9时;地点选择在池塘上风处、水位较深的场所,放养时应带水操作,动作要轻快,操作要熟练;

(d)野化训食:采取活饵替代技术,开食后先投喂配合饲料,恢复长吻鮠体力,吃食正常后,逐步减少配合饲料投喂量,通过饥饿疗法,促使长吻鮠主动摄食池塘里的小鱼和青虾等天然活饵料,当池塘天然饵料不足时,可以适当补充天然活饵料,也可以少量投喂专用配合饲料;

(e)养殖管理:养殖管理分为投喂管理和水质管理,其中投喂管理是根据气候、气温和摄食情况等灵活掌握,及时检查鱼体的饱食程度、摄食速度、剩饵情况、摄食时间长短和饵料剩余情况,适时增减;水质管理是通过间断或不间断流水,加大池塘水体交换;

(f)捕捞上市:达到上市规格后,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用地笼、扳网或拖网等工具起捕上市。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a)中池塘选择的建设位置应临近长江,水源地有沟渠与长江相通,水源充足,排灌便捷;养殖用水水质应与长江水源水质相似,且应符合ny5051-2001的要求,溶氧量应不低于5mg/l,ph值应为7.0-7.6,总硬度应为6-8°,透明度应不小于50cm;养殖池塘应符合1的gb/t18407.4-2001要求,池底最好为黄泥底,淤泥小于10cm。

又进一步:所述的步骤(b)具体分为水环境模拟和生态位模拟,其中水环境模拟是从水流、浊度上模拟长江自然水域相似生态环境,合理调节、渐进转变,使养殖品种逐步适应环境;生态位模拟是基于目标鱼野生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状态,依据食物链原理,针对长江渔业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明显的特点,合理配置不同生态位鱼类品种,并通过调节品种结构、数量配比和放养密度等,优化野化生物群落,提高野外适应能力。

又进一步:所述的水环境模拟又分为水流调节和浊度调节,其中水流调节是在池塘四角位置安装潜水泵,形成定向水流;水流速度控制在0.1-0.5m/s,流速大小通过潜水泵出水管粗细来控制。每年的7、8、9三个月水流速度控制在0.5m/s左右,4、5、6、10、11五个月水流速度控制在0.3m/s左右,1、2、3、12四个月水流速度控制在0.1m/s左右;浊度调节是在池塘投饲处中心区域安装耕水机。长吻鮠摄食完2h后,启动耕水机搅动池塘底层水,在曝气增氧的同时增加水的浊度。池塘全年浊度控制在15-50ntu,梅雨季节浊度控制在50ntu左右,冬、春两季控制在15ntu,其他时间控制在30ntu。

又进一步:所述的生态位模拟的亩放规格为350-400g/尾的长吻鮠二龄鱼种300-350尾或亩放规格为500-1000g/尾的三龄鱼种200尾;亩套养过池青虾10-15kg,规格为250g以上/尾的鲫鱼种2.5kg,体长在10cm以上的匙吻鲟50尾,体重在500g/尾左右的白鲢80-100尾。

又进一步:所述的步骤(d)中配合饲料配制应符合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粗蛋白含量要求在40%以上,加工成团状饲料后现制现用。按(0.9-1):1的比例加水,拌透拌匀,压实后再投喂到食台中。日投饲量根据池塘活饵料数量多少和长吻鮠摄食速度决定。

又进一步:所述的步骤(e)养殖管理还包括了巡塘和塘口记录,每天转塘观察塘边有无异常现象,注意天气、水质、鱼的活动、摄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塘口的放养、投饲、用药等记录,每月抽测鱼体生长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

再进一步:所述的步骤(c)放养到步骤(f)捕捞上市之间需要做好病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渔药的使用和休药期应按照ny5071-2002的规定执行

采用上述方法后,本发明只要模拟长吻鮠天然生存环境,生产优质长吻鮠,价格在200元/公斤以上,即按照“五个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水源、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品牌要求,提升长吻鮠质量,既保证了环境安全、满足了消费需求,又可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态模拟下生产高品质长吻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池塘选择:建设长方形或正方形鱼塘,面积8-10亩,水深2-2.5m,池塘规整,池底平坦,具备进排水设施,配备耕水机1台、潜水泵2-3台;

(b)环境模拟:根据长江中下游水文特征,模拟长江自然水域相似生态环境,合理调节、渐进转变,使养殖品种逐步适应环境;

(c)放养:选取同一来源种苗进行放养,并且选取的种苗规格整齐、体格健壮、体色鲜明、健康活泼、无病无伤、无寄生虫;种苗一般在3月中下旬放养,放养前应用2-3%的食盐水浸泡10min,放养时间选择在晴天上午8-9时;地点选择在池塘上风处、水位较深的场所,放养时应带水操作,动作要轻快,操作要熟练;

(d)野化训食:采取活饵替代技术,开食后先投喂配合饲料,恢复长吻鮠体力,吃食正常后,逐步减少配合饲料投喂量,通过饥饿疗法,促使长吻鮠主动摄食池塘里的小鱼和青虾等天然活饵料,当池塘天然饵料不足时,可以适当补充天然活饵料,也可以少量投喂专用配合饲料;

(e)养殖管理:养殖管理分为投喂管理和水质管理,其中投喂管理是根据气候、气温和摄食情况等灵活掌握,及时检查鱼体的饱食程度、摄食速度、剩饵情况、摄食时间长短和饵料剩余情况,适时增减;水质管理是通过间断或不间断流水,加大池塘水体交换;

(f)捕捞上市:达到上市规格后,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情况,用地笼、扳网或拖网等工具起捕上市。

上述的步骤(a)中池塘选择的建设位置应临近长江,水源地有沟渠与长江相通,水源充足,排灌便捷;养殖用水水质应与长江水源水质相似,且应符合ny5051-2001(ny5051-2001为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要求,溶氧量应不低于5mg/l,ph值应为7.0-7.6,总硬度应为6-8°,透明度应不小于50cm;养殖池塘应符合1的gb/t18407.4-2001(gb/t18407.4-2001为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要求,池底最好为黄泥底,淤泥小于10cm。

上述的步骤(b)具体分为水环境模拟和生态位模拟,其中水环境模拟是从水流、浊度上模拟长江自然水域相似生态环境,合理调节、渐进转变,使养殖品种逐步适应环境;生态位模拟是基于目标鱼野生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状态,依据食物链原理,针对长江渔业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较明显的特点,合理配置不同生态位鱼类品种,并通过调节品种结构、数量配比和放养密度等,优化野化生物群落,提高野外适应能力。

上述的水环境模拟又分为水流调节和浊度调节,其中水流调节是在池塘四角位置安装潜水泵,形成定向水流;水流速度控制在0.1-0.5m/s,流速大小通过潜水泵出水管粗细来控制。每年的7、8、9三个月水流速度控制在0.5m/s左右,4、5、6、10、11五个月水流速度控制在0.3m/s左右,1、2、3、12四个月水流速度控制在0.1m/s左右;浊度调节是在池塘投饲处中心区域安装耕水机。长吻鮠摄食完2h后,启动耕水机搅动池塘底层水,在曝气增氧的同时增加水的浊度。池塘全年浊度控制在15-50ntu,梅雨季节浊度控制在50ntu左右,冬、春两季控制在15ntu,其他时间控制在30ntu。

上述的生态位模拟的亩放规格为350-400g/尾的长吻鮠二龄鱼种300-350尾或亩放规格为500-1000g/尾的三龄鱼种200尾;亩套养过池青虾10-15kg,规格为250g以上/尾的鲫鱼种2.5kg,体长在10cm以上的匙吻鲟50尾,体重在500g/尾左右的白鲢80-100尾。

上述的步骤(d)中配合饲料配制应符合gb13078-2001(gb13078-2001为饲料卫生标准)饲料卫生标准,粗蛋白含量要求在40%以上,加工成团状饲料后现制现用。按(0.9-1):1的比例加水,拌透拌匀,压实后再投喂到食台中。日投饲量根据池塘活饵料数量多少和长吻鮠摄食速度决定。

上述的步骤(e)养殖管理还包括了巡塘和塘口记录,每天转塘观察塘边有无异常现象,注意天气、水质、鱼的活动、摄食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塘口的放养、投饲、用药等记录,每月抽测鱼体生长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

上述的步骤(c)放养到步骤(f)捕捞上市之间需要做好病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渔药的使用和休药期应按照ny5071-2002(ny5071-2002为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

采用上述方法后,本发明只要模拟长吻鮠天然生存环境,生产优质长吻鮠,价格在200元/公斤以上,即按照“五个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水源、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品牌要求,提升长吻鮠质量,既保证了环境安全、满足了消费需求,又可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市人工养殖长吻鮠平均亩产可达400-600公斤,平均价格在40-50元/公斤,年亩效益一般在3000元。采用新技术后,虽然亩产降到200-300公斤,但价格可提高到200元/公斤,亩均可增效3000-5000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