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秋黄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74528发布日期:2020-03-10 09:3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蔬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秋黄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黄瓜属于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叶片宽卵状心形,膜质,裂片三角形,有齿,雌雄同株,雄花:常数朵在叶腋簇生,花梗纤细,被微柔毛,花冠黄白色,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粗糙,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熟时黄绿色,表面粗糙,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两端近急尖,花果期夏季。

秋黄瓜又叫旱黄瓜,是黄瓜的一个品种,口味浓郁,营养丰富,旱黄瓜瓜条短棒型,色泽嫩绿,口感甜脆适口,清香味浓,旱黄瓜是不少家庭夏季爱吃的食品,价格也略高于其他品种的黄瓜。

秋黄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爱吃的蔬菜之一,但是现有的秋黄瓜栽培技术所种植出来的黄瓜,不仅产量较低,而且营养物质含量也较低,大大低于人们对秋黄瓜的期望值。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秋黄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它得到的秋黄瓜产量较高,营养物质含量高,大大提高了黄瓜种植企业的经济利益。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秋黄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阳光充足、灌溉便利、通风性好的土壤,先深翻土壤15-20cm后暴晒,然后深耕做畦,每亩地深施有机肥,所述有机肥包括鸡粪10m3、猪圈肥5-6m3;每亩地还要施化肥,所述化肥包括钙镁磷肥和磷酸二铵各150kg、硫酸钾和硝酸钾各75kg,所述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随有机肥深施地下,第二次撒施地面,浅翻入土,以使肥料均匀分布于土层,选择合适土地,用适当的肥料整地,有利于黄瓜的高产;

s2、品种选择:选用耐热、耐涝、抗病虫、瓜条直的优质的高产品种,如秋美5号、博纳2号、津春5号等;好种才能育好苗;

s3、播种:播种过早病害重,播种过晚产量低,7月中旬播种为最佳时间,在小高畦上用锄头开双沟,沟距40cm,沟深3-4cm,土壤墒情差时浇水润沟,以保证足墒下种,按20-25cm的距离点干籽直播,每墩2-3粒种子,播后覆土1.5-2cm,此时不封沟;

s4、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施肥、灌水与中耕等措施,进行促和控的调解,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发展;

(a)间苗与定苗:播种后4-5d出齐苗,1-2片真叶时间苗,间出弱苗、病虫苗及畸形苗,4-5片真叶时选壮苗,按20-25cm的株距定苗,每亩留苗3500株左右,如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定苗后将沟填平;

(b)幼苗处理:黄瓜是短日照作物,开花结果需要较短的日照时间,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雌花形成较少,为增加黄瓜雌花数量,在黄瓜幼苗2叶1心期施用250-300μl/l-1乙烯利,促使黄瓜花器性别转换,形成雌花,以提高产量;

(c)插架、整枝、绑蔓:黄瓜开始抽蔓时进行插架,用长度2m以上的竹竿或枝条搭成“人字”形花架,整枝时,保留主蔓,到架顶时掐顶,主蔓基部50cm以下的侧枝、老叶、病叶、卷须全部清除,以利于通风透光、增加营养,其他侧枝在雌花后留1-2片叶摘心,同时还要及时绑蔓,大约每50cm绑蔓一次;

(d)中耕除草、排水防涝:秋黄瓜结瓜前,由于雨水较多,土壤容易水渍板结,影响根系发育,应注意中耕除草,排水防涝,第一次中耕耕深3-5cm,第二次中耕耕深5-10cm,结瓜期停止中耕,雨后立即排出田间积水;

(e)肥水管理:黄瓜是一种需水量较多的浅根系蔬菜,因此,水肥管理遵循“浇水——小水勤浇,追肥——勤追少追”的原则,间苗后随浇水追施提苗肥,每亩追施浓度为45%的复合肥10-15kg,抽蔓期、开花结果期追施3-5次尿素,每次每亩施10kg左右,同时,从苗期开始,每隔7-8d随打药加喷200倍液的叶面肥“康丰宝”,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防止早衰,提高产量,根瓜菜收前要控制浇水,进入盛瓜期,每隔3-4d浇一次水,进入结瓜后期浇水次数要适当减少;

s5、病虫害防治:

(a)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疫病等,防治以预防为主;

(b)虫害防治: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茶黄螨等;

s6、收获:一般播后50d左右开始收获,根瓜要及早采收,以防赘秧,当进入生殖生长盛期,根据品种所特有的长度及时采摘,既可保证商品质量又可提高产量,且上市销售价格高,当早霜临近时,黄瓜生长缓慢,采摘期在生殖生长旺期基础上延缓1-2d;

进一步的,所述s5中,发病前,每隔7-8d交替施用浓度为25%的疫霜灵悬浮剂1500倍液,或达可宁600倍液,或浓度为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防治霜霉病用浓度为72%的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浓度为72.2%的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严重发生时用杜邦抑菌净或金雷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连防3-4次;防治白粉病用1500倍液世高+爱苗30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2-3次;防治角斑病,用浓度为47%的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2-3次;防治疫病,用金雷600倍液,或杀毒矾5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2-3次。

进一步的,所述s5中,蚜虫和白粉虱用浓度为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阿克泰3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和茶黄螨可用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选择合适的土地,充分合理的施肥整地,为黄瓜的高产打下牢实的基础,通过选用耐热、耐涝、抗病虫、瓜条直的优质的高产品种,有利于提高黄瓜的产量,在最适宜的7月中旬播种,播种过早病害重,播种过晚产量低,播种之后针对苗的各个时间段采取施肥、灌水与中耕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产量,同时详细阐述了光照和雨水对其影响,采取最佳的应对措施,提高产量,遵循“浇水——小水勤浇,追肥——勤追少追”的原则,详细列举黄瓜的病害和虫害,并一一提出解决方案,科学合理的高效栽培方法,适宜的收获时间,得到的秋黄瓜产量较高,营养物质含量高,大大提高了黄瓜种植企业的经济利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一种秋黄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阳光充足、灌溉便利、通风性好的土壤,先深翻土壤15-20cm后暴晒,然后深耕做畦,每亩地深施有机肥,所述有机肥包括鸡粪10m3、猪圈肥5-6m3;每亩地还要施化肥,所述化肥包括钙镁磷肥和磷酸二铵各150kg、硫酸钾和硝酸钾各75kg,上述化肥分两次施入,第一次随有机肥深施地下,第二次撒施地面,浅翻入土,以使肥料均匀分布于土层,选择合适土地,用适当的肥料整地,有利于黄瓜的高产;

s2、品种选择:选用耐热、耐涝、抗病虫、瓜条直的优质的高产品种,如秋美5号、博纳2号、津春5号等;好种才能育好苗;

s3、播种:播种过早病害重,播种过晚产量低,7月中旬播种为最佳时间,在小高畦上用锄头开双沟,沟距40cm,沟深3-4cm,土壤墒情差时浇水润沟,以保证足墒下种,按20-25cm的距离点干籽直播,每墩2-3粒种子,播后覆土1.5-2cm,此时不封沟;

s4、田间管理:及时采取施肥、灌水与中耕等措施,进行促和控的调解,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发展;

(a)间苗与定苗:播种后4-5d出齐苗,1-2片真叶时间苗,间出弱苗、病虫苗及畸形苗,4-5片真叶时选壮苗,按20-25cm的株距定苗,每亩留苗3500株左右,如发现缺苗应及时补苗,定苗后将沟填平;

(b)幼苗处理:黄瓜是短日照作物,开花结果需要较短的日照时间,在较长的日照条件下雌花形成较少,为增加黄瓜雌花数量,在黄瓜幼苗2叶1心期施用250-300μl/l-1乙烯利,促使黄瓜花器性别转换,形成雌花,以提高产量:

(c)插架、整枝、绑蔓:黄瓜开始抽蔓时进行插架,用长度2m以上的竹竿或枝条搭成“人字”形花架,整枝时,保留主蔓,到架顶时掐顶,主蔓基部50cm以下的侧枝、老叶、病叶、卷须全部清除,以利于通风透光、增加营养,其他侧枝在雌花后留1-2片叶摘心,同时还要及时绑蔓,大约每50cm绑蔓一次;

(d)中耕除草、排水防涝:秋黄瓜结瓜前,由于雨水较多,土壤容易水渍板结,影响根系发育,应注意中耕除草,排水防涝,第一次中耕耕深3-5cm,第二次中耕耕深5-10cm,结瓜期停止中耕,雨后立即排出田间积水;

(e)肥水管理:黄瓜是一种需水量较多的浅根系蔬菜,因此,水肥管理遵循“浇水——小水勤浇,追肥——勤追少追”的原则,间苗后随浇水追施提苗肥,每亩追施浓度为45%的复合肥10-15kg,抽蔓期、开花结果期追施3-5次尿素,每次每亩施10kg左右,同时,从苗期开始,每隔7-8d随打药加喷200倍液的叶面肥“康丰宝”,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防止早衰,提高产量,根瓜菜收前要控制浇水,进入盛瓜期,每隔3-4d浇一次水,进入结瓜后期浇水次数要适当减少;

s5、病虫害防治:

(a)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角斑病、疫病等,防治以预防为主:

(b)虫害防治: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茶黄螨等;

s6、收获:一般播后50d左右开始收获,根瓜要及早采收,以防赘秧,当进入生殖生长盛期,根据品种所特有的长度及时采摘,既可保证商品质量又可提高产量,且上市销售价格高,当早霜临近时,黄瓜生长缓慢,采摘期在生殖生长旺期基础上延缓1-2d;

进一步的,所述s5中,发病前,每隔7-8d交替施用浓度为25%的疫霜灵悬浮剂1500倍液,或达可宁600倍液,或浓度为77%的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防治霜霉病用浓度为72%的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浓度为72.2%的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雾,严重发生时用杜邦抑菌净或金雷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连防3-4次;防治白粉病用1500倍液世高+爱苗30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2-3次;防治角斑病,用浓度为47%的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2-3次;防治疫病,用金雷600倍液,或杀毒矾500倍液喷雾防治,连喷2-3次。

进一步的,所述s5中,蚜虫和白粉虱用浓度为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阿克泰30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和茶黄螨可用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