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9786发布日期:2018-12-28 20:03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水下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下捕捞,尤其涉及一种水下诱捕装置的设计制造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设计了许多水下捕捞装置,包含钓鱼竿、渔捞、渔网等等,用于捕捞各种鱼货,如鱼、虾、蟹等等,作为生产或休闲用具;但是目前相关设计存在如下缺陷:

1、钓鱼竿一次只能钓一条鱼,鱼钩对鱼有伤害;

2、遇有凸起或礁石的水底,一般渔网下网及收网易受阻,甚至损坏渔网;

3、诱捕时渔网不是全方位敞开,鱼类进网会受阻,捕捞效率受影响;

4、一些渔具配备的水下摄像机、超声探头,对于摄像头及超声探头指向,未见较好的解决方案,摄像头未带红外光源辅助照明,未应用图像分析模块;

5、未配备多个饵兜,多种饵料,适应不同深度的不同鱼种,未配备浮子灯;

6、未设置基座用于固定主竿,并提供多种来源的直流电源;

7、未实现自动收网,未连接手机应用软件;

8、未见水下扬声器、水深传感器等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诱捕装置,克服上述缺陷,解决所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水下诱捕装置,其包含基座(1)、主竿(2)、渔网(3)等主要部件,及网弓架(42)、弓铰链(43)、网弓(44)等结构件,还有坠子(31)、浮子(41)、饵兜(51)等配件,主竿(2)头段是手柄(21),可以插入基座(1),尾端经主铰链(22)连接网弓架(42),网弓架(42)经弓铰链(43)连接少于3支网弓(44),足于撑开渔网,各网弓(44)间可展开、合并,展开呈伞形辐射状,合并收拢成一捆。

网弓体是弧形或折线形枝条,肩部向下弯,尾部上翘,使纲导轮(45)高于水面,网弓(44)头部是弓铰链(43),连接网弓架(42),肩部下有浮子(41),尾端有纲导轮(45);网弓肩部的浮子(41)使整个骨架浮于水面上。

渔网(3)呈桶形,包含网底(32)和网墙(33),网底边沿连接网墙下沿,网墙(33)上下沿间隔分布连接坠子(31),使渔网下网时网墙(33)完全沉入水底,诱捕时渔网全方位敞开,鱼类从四面八方进网无阻;网墙上沿接纲丝(34),与各网弓尾端纲导轮(45)一一对应,纲丝(34)穿过纲导轮(45)汇聚到主竿末端,穿过主竿末端的主导轮(23)延至收纲卷轮(24);渔网(3)由无色透明细丝编织,网底(32)留有取鱼口,平时用细丝扎住,纲丝(34)是耐拉柔性细丝,纲导轮(45)由硬质材料制成,如聚四氟乙烯或黄铜。

有不少于1支探头挂臂(6),其顶端经臂铰链(61)接网弓(44)肩部,并自然下垂,挂臂(6)上挂有红外摄像头(62)、超声探头(63),其连接线缆(64)沿网弓(44)、主竿(2)到达并接至控制板(7),线缆也可以走主竿内部,红外摄像头(62)嵌入图像分析模块,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指向中心;红外辅助光源利于夜间或深水诱捕,臂铰链(61)上端与网弓固定,保障了挂臂(6)的水平指向,挂臂下端的坠子(31)保障了其垂直指向。

有不少于1个饵兜(51)经吊绳(52)串接,吊绳(52)上端接浮子灯(53),吊绳(52)下端接坠子(31),并与网底中心连接;吊绳(52)上串接不同饵料的饵兜(51),浮子灯既是浮子,又提供水上、水下照明,水上照明诱捕虫子扑水面作为天然鱼饵,对下照明诱惑鱼类,并给摄像机补光。

主竿(2)中段连接有拔绳(25),用于辅助抬起主竿,辅助提网;主竿(2)上有收纲卷轮(24),受电动机(26)驱动,电动机(26)接控制板(7),可以实现自动提网;主竿(2)头段的手柄(21)内有控制板(7)、电池(71);手柄(21)表面有控制按钮(72)、蜂鸣器(73)、指示灯(74)、充电口(75),接控制板(7);有显示器(76)接控制板(7),显示器一般是液晶显示屏,可以经支架卡在主竿上,也可以固定在基座上。

基座(1)包含主竿充电座(11)、蓄电池(12),光伏电池(13),基座(1)有汽车电源接口(14)、市电接口(15)及风力发电机接口(16);基座(1)上方有座椅(17)、雨伞插座(18);主竿(2)插入基座(1),既是固定,也开始给控制板的电池充电,人坐到座椅上使基座更加稳固。

控制板(7)包含无线通信模块(77),有手机应用软件(app)通过手机与控制板(7)建立通信。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克服了前述缺陷,取得了显著效果,解决了以下问题:

1、一次可以诱捕多条鱼,多种鱼,对鱼不造成伤害,克服钓鱼竿一次只能钓一条鱼,鱼钩对鱼有伤害的缺陷;

2、垂直下网,垂直收网,捕捞作业轻便,避免水底凸起或礁石损坏渔网;展开、收拢灵活方便,利于携带及收藏;

3、诱捕时渔网全方位敞开,鱼类从四面八方进网无阻,提高捕捞效率;

4、对于摄像头及超声探头指向,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摄像头带红外光源辅助照明,应用图像分析模块,分析鱼类入网情况,并自动控制提网;

5、可以配备多个饵兜,多种饵料,适应不同深度,不同鱼种;配备浮子灯,既是浮子,又提供水上、水下照明,水上照明诱捕虫子扑水面作为天然鱼饵,对下照明诱惑鱼类,并给摄像机补光;

6、设置基座用于固定主竿,并提供直流电源,来源有光伏电池、汽车电源、市电、风力发电等多个选择;

7、实现自动收网,利用手机应用软件控制或欣赏图像,体现直观有趣;

8、海上诱捕时吊绳下端有水下扬声器吓阻猛鱼进入,有水深传感器感知下网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主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网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罩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电路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总体结构示意图。这种水下诱捕装置,包含基座(1)、主竿(2)、渔网(3)等主要部件,及网弓架(42)、弓铰链(43)、网弓(44)等结构件,还有坠子(31)、浮子(41)、饵兜(51)等配件,主竿(2)头段是手柄(21),可以插入基座(1),尾端经主铰链(22)连接网弓架(42),网弓架(42)经弓铰链(43)连接少于3支网弓(44),足于撑开渔网,图中所示为4支网弓;各网弓(44)间可展开、合并,展开呈伞形辐射状,合并收拢成一捆。

网弓体是弧形或折线形枝条,要求重量轻而有一定的负重能力和弹性,肩部向下弯,尾部上翘,使纲导轮(45)高于水面,网弓(44)头部是弓铰链(43),连接网弓架(42),肩部下有浮子(41),尾端有纲导轮(45);网弓肩部的浮子(41)使整个骨架浮于水面上。

渔网(3)呈桶形,包含网底(32)和网墙(33),网底边沿连接网墙下沿,网墙(33)上下沿间隔分布连接坠子(31),使渔网下网时网墙(33)完全沉入水底,诱捕时渔网全方位敞开,鱼类从四面八方进网无阻,提高捕捞效率;网墙上沿接钢丝(34),纲丝数量同网弓数,与各网弓尾端纲导轮(45)一对应,纲丝(34)穿过纲导轮(45)汇聚到主竿末端,穿过主竿末端的主导轮(23)延至收纲卷轮(24);渔网(3)由无色透明细丝编织,网底(32)可为圆形、多边形等,可留有取鱼口,平时用细丝扎住,纲丝(34)是耐拉柔性细丝,纲导轮(45)由硬质材料制成,如聚四氟乙烯或黄铜。

本发明总体结构是:主竿(2)通过主铰链、弓铰链挑起网弓(44),网弓经纲丝挑起并撑开渔网(3),通过主导轮及纲导轮收放纲丝(34),实现渔网的收放。

网弓架(42)可以带有弹簧,形成网弓(44)弹开装置,释放束缚网弓自动弹开,网弓之间横向收拢,能较好地并拢;当然,网弓(44)也可以为类似雨伞骨的结构,加纵向弹簧及网弓斜拉,释放束缚网弓自动弹开。

有不少于1支探头挂臂(6),其顶端经臂铰链(61)接网弓(44)肩部,并自然下垂,挂臂(6)上挂有红外摄像头(62)、超声探头(63),其连接线缆(64)沿网弓(44)、主竿(2)到达并接至控制板(7),线缆也可以走主竿内部,红外摄像头(62)选用微型高清数字网络摄像头,嵌入图像分析模块,划定视野内某区块,对有鱼类进入进行监视判断,其可以配焦距较短,视角较宽的镜头,指向较为稳定,一般以饵兜(51)为指向中心,为了分析需要也可以选择其他指向;图中有2支挂臂,各挂有摄像头及超声探头,实现交叉指向,利于互相印证、自动分析鱼类入网情况,红外辅助光源利于夜间或深水诱捕,超声探头(63)选用指向性强的,类似汽车倒车雷达上用的。臂铰链(61)上端与网弓固定,保障了挂臂(6)的水平指向,挂臂下端的坠子保障了其垂直指向。

有不少于1个饵兜(51)经吊绳(52)串接,吊绳(52)上端接浮子灯(53),吊绳(52)下端接坠子(31),并与网底中心连接;不同鱼种爱吃不同饵料,也习惯不同水深,吊绳(52)上串接不同饵料的饵兜(51),饵兜悬于网底中心有利于防止提网时鱼类逃脱,浮子灯既是浮子,又提供水上、水下照明,水上照明诱捕虫子扑水面作为天然鱼饵,对下照明诱惑鱼类,并给摄像机补光。

主竿(2)强度比一般鱼竿大,主竿(2)中段连接有拔绳(25),用于辅助抬起主竿,辅助提网;主竿(2)上有收纲卷轮(24),受电动机(26)驱动,当然也可以选择手摇收放纲丝,电动机(26)接控制板(7),可以实现自动提网;主竿(2)头段的手柄(21)内有控制板(7)、电池(71);手柄(21)表面有控制按钮(72)、蜂鸣器(73)、指示灯(74)、充电口(75),接控制板(7);有显示器(76)接控制板(7),显示器一般是液晶显示屏,可以经支架卡在主竿上,也可以固定在基座上。

基座(1)包含主竿充电座(11)、蓄电池(12),光伏电池(13),基座(1)有汽车电源接口(14)、市电接口(15)及风力发电机接口(16);基座(1)上方有座椅(17)、雨伞插座(18);主竿插入基座,既是固定,也开始给控制板的电池充电,人坐到座椅上使基座更加稳固。

控制板(7)包含无线通信模块(77),有手机应用软件(app)通过手机与控制板(7)建立通信,通信模式可以用蓝牙、近场通信(nfc)、wifi、或蜂窝通信网络,接收图像及状态信号,发射控制指令,使水下捕捞更加智能化,更加直观有趣。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下网时在不同网兜(51)装入不同饵料,各网弓(44)张开,把渔网(3)撑开,通过电动或手动收纲卷轮放出纲丝(45),让渔网(3)沉入水中,网弓(44)受肩部的浮子浮力而浮在水面,饵料吊绳悬在渔网中间的水中,挂臂(6)垂立于水中,两支挂臂上的摄像头及超声探头呈斜对视,从显示器上的图像,及超声探头的响应情况可以知道鱼类的入网情况,如夜间或水中视线不好,则可以借助摄像头的红外辅助照明及浮子灯的照明;当入网鱼类满足收网要求,则自动或手动转动收纲卷轮,纲丝回卷,网墙快速上升,直至高于水面,最终回收或用拔绳拔立主竿,使渔网靠岸或靠船,便于取鱼。下网时主竿可以手持,也可以插入基座,既可以固定,也充电。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主竿示意图。主竿强度比一般鱼竿大,主竿(2)中段连接有拔绳(25),用于辅助抬起主竿,辅助提网;主竿(2)上有收纲卷轮(24),受电动机(26)驱动,用皮带传动,或变速器传动,当然也可以选择手摇收放纲丝,电动机(26)接控制板(7),可以实现自动提网;主竿(2)头段的手柄(21)内有控制板(7),以数字处理器为核心,还有电池(71),可以为锂离子电池;手柄(21)表面有控制按钮(72)、蜂鸣器(73)、指示灯(74)、充电口(75),接控制板(7)。红外摄像头(62)、超声探头(63),其连接线缆(64)沿网弓(44)、主竿(2)到达并接至控制板(7),线缆也可以走主竿内部,红外摄像头(62)嵌入图像分析模块,其根据需要选择指向中心;

控制板(7)包含无线通信模块(77),有手机应用软件(app)通过手机与控制板(7)建立通信,通信模式可以用蓝牙、近场通信(nfc)、wifi、或蜂窝通信网络,接收图像及状态信号,发射控制指令,使水下捕捞更加智能化,更加直观有趣。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网弓示意图。网弓体是弧形或折线形枝条,要求重量轻而有一定的负重能力和弹性,肩部向下弯,保证下网后,网弓架(42)等骨架高于水面,尾部上翘,使弓导轮(45)高于水面,主竿(2)还未抬起的情况下,网墙(33)就高于水面,防止鱼类逃脱,网弓(44)头部是弓铰链(43),连接网弓架(42),肩部下有浮子(41),尾端有纲导轮(45);网弓肩部的浮子(41)使整个骨架浮于水面上。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基座示意图。基座(1)包含主竿充电座(11)、蓄电池(12),光伏电池(13),基座(1)有汽车电源接口(14)、市电接口(15)及风力发电机接口(16);基座(1)一侧有座椅(17)、雨伞插座(18);主竿插入基座,既是固定,也开始给控制板的电池充电,人坐到座椅上使基座更加稳固。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罩示意图。网罩(8)由网顶(81)及网围(82)组成,网围底沿连接坠子(31),用于深水诱捕,渔网不能快速提出水面时盖住网口,相当于渔网的盖子,防止鱼类逃脱,其网片由无色透明细丝编织。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电路方框示意图。红外摄像头(62)使水下诱捕场景直观可视,超声探头(63)可以利用其反射波测距的原理感知鱼类入网情况,与摄像头功能互相印证,水深传感器(55)测量下网深度,便于海上诱捕时掌握,控制按钮(72)提供人机界面,用于对控制板控制或设置,无线通信模块(78)是主控板(7)与手机等外界的通信桥梁,电池(71)及充电口(75)为装置提供能源,显示器(76)用于显示控制板参数或摄像头图像,指示灯(74)指示装置工作状态,蜂鸣器(73)用于警示渔者,浮子灯(53)处在水面,其灯用于对上对下照明,电动机(26)用于驱动收纲卷轮收放纲丝,进而提放渔网,水下扬声器(55)用于发出所需声音驱赶猛鱼等需求,语音模块(77)用于产生提示音、警示音等所需声音,以上均接入控制板(7),由其统一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