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辣木组培苗快速高效移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59659发布日期:2018-12-22 08:05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辣木组培苗快速高效移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园艺植物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辣木组培苗快速高效的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辣木是世界上最有营养的树,它包含约20种氨基酸,46种抗氧化剂,抗炎化合物,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钾、锰、铬,以及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等,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b、b1、b2、b3、b6,维生素c(抗坏血酸),维生素e和宏观矿物质,微量元素,提供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辣木叶所含的钙质是牛奶的4倍,蛋白质是牛奶的2倍,钾是香蕉的3倍,铁是菠菜的3倍,维生素c是柑橘的7倍,维生素a(β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的4倍,维生素e分别是螺旋藻和黄豆粉的70倍和40倍。辣木有“奇迹树”、“母亲最好的朋友”和“医药百宝箱”之称。在非洲被称为穷人的牛奶;在印度,是人们长寿的食材药材,辣木树浑身都是宝,已经有上千年的食用历史,是人类较古老的药食兼用的树种之一。

现有的辣木繁殖多采用播种和组培。辣木组培技术可以大大缩短育苗时间,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苗长势相近,易于移栽后的栽培管理,满足大面积生产的要求。而本发明通过对辣木组培苗移栽技术的改进和选用特定的基质进行移栽,大大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辣木组培苗快速高效的移栽方法。本发明的移栽方法比其他的移栽方法相比,移栽苗的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成本更加低廉。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辣木组培苗快速高效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炼苗:先将生根已达到移栽标准的辣木无菌苗瓶盖旋开松动1-2天;然后用瓶盖遮掩瓶口,留出一个小缝隙(切勿开口太大,辣木无菌苗幼嫩,需水量大,瓶内湿度一旦过低,很容易造成萎蔫,开口过大也容易加快染菌),继续炼苗2-3天;

(b)洗根:加入超过培养基1-2cm的清水浸泡培养基10分钟,再将根部的培养基清洗干净;;

(c)移栽基质采用预处理后的纯蛭石,蛭石含有的k、mg、ca、fe以及微量的mn、cu、zn等元素和保肥、保水、透气的特点,可以满足辣木无菌苗需水量大,而根吸收能力弱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成活率;所述的预处理为:将纯蛭石经过高温消毒,加入1000倍多菌灵溶液搅拌,湿度控制在75%;

(d)移栽:过程简单,没有挖定植穴,而用牙签辅助定植;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移栽过程对根系的伤害,同时提高了移栽效率;

(e)对移栽后的辣木苗进行精细化管理:移栽后先覆膜一周,温度控制为25-30℃,保持空气湿度80%以上;如果在夏季移栽后先置于培养室一周,使其根系充分适应新的栽培基质,然后再移至室外适当遮阴;冬季移栽应全程在培养室或温控大棚中进行以防冻害对辣木生长造成影响。

优选的,移栽基质蛭石既可以向作物提供自身含有的k、mg、ca、fe以及微量的mn、cu、zn等元素,同时它的的吸水性、阳离子交换性及化学成分特性,还起着保肥、保水、储水、透气和矿物肥料等多重作用。

步骤(d)具体为:先在栽培容器放入三分之一的基质,再按3*3cm的间距插入牙签;将辣木组培苗轻靠在牙签上,并加入剩余基质,最后轻敲栽培容器,使基质紧实,并取出牙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对炼苗、清洗、移栽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并采用纯蛭石为移栽基质,能够有效保证辣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本发明的移栽方法使辣木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到86%以上;该移栽方法操作简单,与现有的移栽方法相比,成活率高,移栽苗生长快速,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四种基质移栽效果对比图;

图2为左侧为传统移苗技术移栽成活的苗木,右侧为改进移苗技术移栽成活的苗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辣木组培苗快速高效的移栽方法,具体步骤为:

(1)炼苗

将生根已达到移栽标准的辣木无菌苗瓶盖旋开松动1-2天;1-2天后瓶盖遮掩瓶口,留出一个小缝隙(切勿开口太大,辣木无菌苗幼嫩,需水量大,瓶内湿度一旦过低,很容易造成萎蔫,开口过大也容易加快染菌),继续炼苗2-3天;

(2)洗根

辣木根系脆嫩,清洗培养基过程极易弄断根系,用普通的毛刷很容易使根系受到损伤,徒手清洗又很难清洗干净,且效率很低;经实验发现加入超过培养基1-2cm的清水浸泡培养基10分钟,有利于清洗附着的培养基而不损伤根系;

(3)移栽基质

移栽基质采用纯蛭石。辣木无菌苗需水量大,而根吸收能力弱,因此,采用保水性极好的蛭石进行移栽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蛭石还可向作物提供自身含有的k、mg、ca、fe以及微量的mn、cu、zn等元素。蛭石的吸水性、阳离子交换性及化学成分特性,使其起着保肥、保水、储水、透气和矿物肥料等多重作用,同时蛭石能够有效地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小苗的稳定发育。

为了筛选最佳基质,本发明最初设计了四种移栽基质,分别是蛭石、珍珠岩、泥炭土+珍珠岩(体积比3:1)、椰糠+珍珠岩(体积比3:1)。经过高温消毒,加入1000倍多菌灵溶液搅拌,湿度控制在75%。通过对移栽一个月后的成活率、苗高进行分析,得出纯蛭石是辣木组培苗的最适移栽基质;

(4)移栽

本发明对现有的移栽方法进行了改进,先在栽培容器放入三分之一的基质,再按3*3cm的间距插入牙签;将辣木组培苗轻靠在牙签上,并加入剩余基质,最后轻敲栽培容器,使基质紧实,并取出牙签;

(5)栽后管理

移栽后需覆膜一周温度控制住25-30℃,保持空气湿度80%以上。移栽后先置于培养室一周,使其根系充分适应新的栽培基质,然后再移至室外。辣木喜高温,但辣木苗又害怕强光直射,所以应进行适当遮阴。冬季移栽应全程在培养室或温控大棚中进行以防冻害对辣木生长造成影响。

在6月份,采用改进的移栽技术,比较4种移栽基质对成活率的影响。分别移栽30株组培苗1个月后进行数据统计。四种移栽基质的成活率、总苗高、平均苗高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例2

一种辣木组培苗快速高效的移栽方法,具体步骤为:

(a)炼苗:在6月份,分三步进行炼苗处理,先将生根已达到移栽标准的辣木无菌苗瓶盖旋开松动1天;然后用瓶盖遮掩瓶口,留出一个小缝隙,继续炼苗2天;再完全打开瓶盖,加入超过培养基2cm的清水,继续炼苗2小时;

(b)洗根:采用丝瓜瓤作为清洗工具洗根;

(c)移栽基质的筛选:用预处理后的纯蛭石作为移栽基质;

(d)移栽:先在栽培容器放入三分之一的基质,再按3*3cm的间距插入牙签;将辣木组培苗轻靠在牙签上,并加入剩余基质,最后轻敲栽培容器,使基质紧实,并取出牙签;

(e)移栽后精细化管理。

在6月份。选用育苗中常用的泥炭作为传统移栽技术中的移栽基质,比较实施例2改进移栽技术和传统移栽技术对辣木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分别移栽30株辣木苗,一个月后观察苗高和生根率以及植株和根系的生长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