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孔雀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4685发布日期:2019-01-18 23:11阅读:20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孔雀的养殖。



背景技术:

孔雀属于鸡形目,雉科、孔雀属,古称孔爵、孔鸟,是世界上观赏价值较高的珍禽之一,主要分为绿孔雀和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而蓝孔雀则属非国家保护动物,可以饲养和食用。孔雀被誉为“百鸟之王”,可以说全身都是宝,故蓝孔雀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其肉的蛋白质含量为28%左右,脂肪1%,富含10多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珍品,是继山鸡、乌鸡、珍珠鸡后的又一国家鼓励推广养殖的特禽新品种。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日渐富足,也越来越注重保健养生,以食疗增强体质逐渐成为潮流,蓝孔雀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优质的食用品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以养殖食用蓝孔雀为主的产业正成为带来经济效益的新增长点。关于孔雀的养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207788a,名为一种蓝孔雀的仿野生养殖方法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养殖基地中设置有灌木去、林木区,并种植黄芩和苜蓿的仿野生养殖方法,饲养的蓝孔雀成活率高、患病率低,但未能实现人工繁育,且养殖规模小,也未对孔雀疾病进行防治;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5104290a,名为高海拔环境下蓝孔雀人工繁育方法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低于海拔3000米环境下,从孵化到育成的蓝孔雀人工繁育方法,提高了高海拔环境下蓝孔雀的人工孵化率和养殖成活率,但并未对孔雀多发的白痢病进行针对性的防治,限制了养殖成活率的提升空间,且该人工养殖方法使蓝孔雀活动空间有限、缺乏运动,导致孔雀肉口感软绵、品质不高。

为提高蓝孔雀的孵化率、减少患病率、提高养殖成活率,同时提高肉质品质,进而扩大养殖规模、提高蓝孔雀养殖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开发一种蓝孔雀的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蓝孔雀孵化率不高、患病率高、养殖成活率低、肉质品质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蓝孔雀的养殖方法。本发明的养殖方法使蓝孔雀孵化高、患病率低,提高养殖成活率和肉质的风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蓝孔雀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养殖场建造:选择土质为沙壤土或黄泥土的场地,场地有1/4-1/3为山坡,山坡上种植有牛筋草、狗尾草、鸡枞菌、竹子和柑橘;场地周围用4-5米高的铁丝网围住作为防逃脱设施;在场地中除山坡以外的平地,搭建孵化室、育雏室、孔雀笼;孔雀笼用4-5米高的铁丝网围建而成,在孔雀笼内的中心地带搭建有遮阴棚,遮阴棚占孔雀笼总面积的1/3-1/2;遮阴棚高度为3.5-4米,棚顶覆盖瓦片,顶棚下方设有遮阳网;在遮阴棚内的1.9-2.3米高度处,设置有3-5根长4-5米的栖息木;栖息木下方设有遮阳网;

b.种蛋孵化:选择蛋形正常、表面光滑、无皱纹、无裂痕、无污点的孔雀蛋,置于孵化室的孵化机中,保持孵化室温度为28-32℃、孵化机温度为37.6-37.9℃;孵化时,第1-15天,每天晾蛋8-12分钟,每隔65-75分钟翻蛋1次;第8-15天后,每天晾蛋18-22分钟,每隔105-115分钟翻蛋1次,直至种蛋孵化出雏雀;所述晾蛋方法为:关闭孵化机电源,然后打开孵化机门;

c.育雏:将孵化出的雏雀置于育雏室中,在第1-10天时,每天光照22-24小时,然后第4-11天时,将雏雀转移至孔雀笼中,养殖密度为41-47只/100平方米;用冷开水和葡萄糖水喂食第1天孵化出的雏雀,然后用小鸡料喂食19-25天,每天喂食8-18g/只,接着用营养饲料喂食50-70天,每天喂食40-60g/只,得到体重为900-1100g的幼雀;

d.幼雀育成:调整幼雀养殖密度为21-24只/100平米,用营养饲料喂食幼雀至成年,每天喂食80-120g/只,得到8月龄的商品雀体重为3800g-4200g,得到2年龄的成年蓝孔雀体重为5400-6000g。

优化的,步骤a中所述山坡的倾斜角度为50-60度,山坡上分布有3-5级0.6-1.2米高台阶,每级台阶宽0.5-0.9米。

进一步优化的,步骤c和d中所述营养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玉米50-58份、麸皮8-14份、豆饼12-18份、鱼粉11-17份、骨粉2.5-6.9份、食盐0.1-0.5份、乌蕨0.2-0.4份、马齿苋0.18-0.38份、金鸡尾0.2-0.4份、松叶0.14-0.34份、金鸡脚0.14-0.34份、鱼腥草0.08-0.24份、井栏边草0.1-0.3份、火炭母0.08-0.24份和千里光0.06-0.18份。

更进一步优化的,所述营养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玉米52-56份、麸皮9-13份、豆饼13-17份、鱼粉12-16份、骨粉3.5-5.9份、食盐0.2-0.4份、乌蕨0.24-0.36份、马齿苋0.26-0.3份、金鸡尾0.24-0.36份、松叶0.18-0.3份、金鸡脚0.18-0.3份、鱼腥草0.12-0.2份、井栏边草0.18-0.22份、火炭母0.12-0.2份和千里光0.08-0.16份。

再更进一步优化的,所述营养饲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比,取玉米、麸皮和豆饼,分别粉碎后再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鱼粉、骨粉和食盐,混合均匀,接着在44-48℃下密封发酵23-35天,得到基础料,备用;取乌蕨、马齿苋、金鸡尾、松叶、金鸡脚、鱼腥草、井栏边草、火炭母和千里光,用质量分数为0.02%-0.03%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水溶液浸泡25-35分钟,然后取出,在温度为28-32℃、湿度为50%-60%的室内晾干至水分为7%-11%,接着粉碎成粉末,然后加入到上述基础料中,混合均匀,得到营养饲料。

再更进一步优化的,步骤b中所述孵化室在孵化前,采用艾草水溶液喷洒消毒;所述喷洒方法为:先关闭孵化室门窗,然后喷洒艾草水溶液,每平方米喷洒10-16ml,接着保持门窗关闭状态3-5小时,最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30-40分钟。

再更进一步优化的,步骤b中所述孵化机在孵化前,采用艾条熏制消毒;所述熏制方法为:点燃艾条,置于孵化机中,然后关闭孵化机门,熏制20-30分钟,接着取出未燃烧完的艾条,然后再次关闭孵化机门保持密闭状态30-40分钟,接着打开孵化机门,让空气流通35-45分钟。

再更进一步优化的,每天对孔雀笼中的粪便进行清理,保持清洁;每天让蓝孔雀出孔雀笼在山坡上活动4-5小时。

再更进一步优化的,每年4-8月为蓝孔雀的繁殖季节,在营养饲料中加入重量份数为4.5-4.9的贝壳粉或蛋壳粉,为孔雀补充充足的钙质,防止产生软壳蛋。

本发明的营养饲料中添加的中药药味:

乌蕨为鳞始蕨科乌蕨属植物,味微苦,性寒,归心、肺、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肝炎、湿热带下、痈疮肿毒、疼腮、口疮、烫火伤、毒蛇咬伤、狂犬咬伤、皮肤湿疹、吐血、尿血、便血和外伤出血。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马齿苋属植物,味酸,性寒,归大肠、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热痢脓血、热淋、带下病、痈肿恶疮、丹毒。

金鸡尾为凤尾蕨科植物掌羽凤尾蕨,性平,味淡、微涩,归肝、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水化湿、定惊的功效,主治痢疾、腹泻、痄腮、淋巴结炎、白带、水肿、小儿惊风、狂犬咬伤。

松叶为松科植物华山松、黄山松、马尾松、黑松、油松、云南松、红松等的针叶,味苦,性温,归心、脾经,具有祛风燥湿、杀虫止痒、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风湿痿痹、脚气、湿疮、癣、风疹瘙痒、跌打损伤、神经衰弱、慢性肾炎、高血压病、预防乙脑和流感。

金鸡脚为水龙骨科植物金鸡脚,味甘、微苦、微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驱风镇惊、利水通淋的功效,主治外感热病、肺热咳嗽、喉咙肿痛、小儿惊风、痈肿疮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痢疾、泄泻、小便淋浊。

鱼腥草三白草科植物蕺菜,味辛、性寒凉,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的功效,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臃肿疮毒。

井栏边草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味淡、微苦,性寒,归大肠、肝、心经,具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痢疾、泄泻、淋浊、带下、黄疸、疔疮肿毒、喉痹乳蛾、淋巴结核、晒鲜艳、乳腺炎、高热抽搐、蛇虫咬伤、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及外伤出血。

火炭母为蓼科植物火炭母,味微酸、微涩,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滞、凉血止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用于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白喉、百日咳、角膜云翳、霉菌性阴道炎、白带、乳腺炎、疖肿、小儿脓疱疮、湿疹、毒蛇咬伤。

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味苦、辛,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肋腺炎、急性肠炎、菌痢、黄疸型肝炎、胆湿癣炎、急性尿路感染、目赤肿痛翳障、痈肿疖毒、丹毒;湿疹、干湿癣疮、滴虫性阴道炎、烧烫伤。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用自制的营养饲料喂养蓝孔雀,同时选择具有山坡的地势建造蓝孔雀养殖场,让蓝孔雀拥有广阔的活动场地能进行适度的奔跑和飞行活动,并在山坡上种植适宜的植物,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在蓝孔雀出笼活动时遮阴,还能为蓝孔雀提供相应的动物性和食物性营养,使蓝孔雀保持体格壮硕,维持其肉质低脂肪、高蛋白的特性,使蓝孔雀身强体壮、毛色靓丽、肉质鲜美有韧性;本发明在种蛋孵化时使用植物性消毒剂,避免化学消毒剂对蓝孔雀蛋胚胎的不良影响,提高了孵化率。本发明的养殖方法使蓝孔雀孵化高、患病率低,提高养殖成活率和肉质的风味。

2.本发明的营养饲料中加入了中药材,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蓝孔雀常见疾病白痢,使蓝孔雀的养殖成活率达高达92.5%,患病率仅为2%。白痢是一种急性传染疾病,病原体是白痢杆菌,患病的动物粪便很稀,主要引起严重的肠道不适反应,出现腹泻症状。中医认为白痢是由湿热凝滞所致,湿热毒邪滞于气分,下痢白色,如鼻涕样的粘液,或如鱼脑。乌蕨、马齿苋、金鸡尾三药共同配合,组成君药,可作用于心、肺、肝、大肠,清三焦热毒,能化湿热入水道而从小便排出,同时,马齿苋味酸、金鸡尾微涩,同具有收敛之功,可固涩止泻;松叶、金鸡脚、鱼腥草三药相伍,为臣药,松针可温阳躁湿、提升阳气,有去邪扶正的效果,金鸡脚和鱼腥草,辛凉解表,可将热毒透过肌肤,由里及表地排秽除浊;井栏边草、火炭母、千里光三药相合,共为佐药,可清肝明目,利湿消滞,防止湿邪凝滞。诸药合用,能清热解毒、化湿止泻。

本发明采用二氯异氰脲酸钠水溶液对中药材进行消毒,用量极少、安全可靠,可高效杀灭各种细菌、藻类、真菌和病菌,保证了蓝孔雀饲料的清洁,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二氯异氰脲酸钠可作为蚕室及畜禽舍、饲养用具的消毒剂,同时又是对蚕白僵病有治疗作用的常用药,也常用于饮用水消毒,表明其可安全、有效地使用,不会对动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3.本发明采用带有1/4-1/3山坡的地块建造养殖场,并在山坡上种植牛筋草、狗尾草、鸡枞菌、竹子和柑橘,为蓝孔雀提供活动和捕食场所。蓝孔雀出笼活动时能够自由采食牛筋草、狗尾草,获得植物性营养物质;竹子与柑橘既能为蓝孔雀遮阴挡雨,又能引诱蝗虫、蟋蟀、蜘蛛等昆虫聚集,形成蓝孔雀的动物性营养物质来源;而鸡枞菌是白蚁的共生菌种,可引诱白蚁筑巢形成长期的动物性蛋白供给源,且白蚁作为蓝孔雀喜爱捕食的昆虫,可增强蓝孔雀的捕食活跃度,弥补自制的营养饲料喂养中的不足。

本发明中的山坡具有适宜的倾斜角度,并且建有台阶,可使蓝孔雀保持足够的活动量,锻炼孔雀的奔跑和飞行能力,对蓝孔雀肌肉的塑造及低脂肪含量的维持有利,使蓝孔雀肌肉发达、肉质具韧性,并使其拥有强健的体格,增强抗病能力。

4.本发明在种蛋孵化时,采用将孵蛋机关机开门的方法进行晾蛋,此操作可加强蛋内胚胎气体交换,排除蛋内积热。一方面开门晾蛋,可与孵化室内空气形成有效连通,孵化室的低温空气与孵蛋机中的高温空气能形成强有有力的空气对流,更有利于种蛋的气体交换和降温;另一方面晾蛋时为开门操作,会与外界形成热交换,不利于孵蛋机中温度的维持,此时孵蛋机若处于运行状态,为维持机器中的恒温设定,势必会消耗更多电能,故关机可起到降低能源消耗、节约成本的作用,且开机状态也不利于种蛋的降温和蛋内热量的散发。

5.本发明在种蛋孵化前喷洒艾草水溶液对孵化机进行消毒,采用艾条熏制对孵化室进行消毒,避免采用化学性消毒剂残留对种蛋造成危害,并结合了关闭孵化机电源、打开孵化机门的晾蛋方法,使孵化率高达93%以上。艾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御能力。

6.本发明养殖蓝孔雀时,严格控制幼雀、商品雀和成年雀的体重,避免蓝孔雀过于瘦弱、体质差,导致抗病率和成活率低;也避免蓝孔雀超重被养成“肉鸡”,导致脂肪含量太高,使肉质口感缺乏韧性和特色,失去特禽养殖的意义。

7.本发明中的遮阴棚内加装了遮阳网,起到隔热和增强遮阴的效果。遮阳网能吸收部分阳光的热量,降低网下温度,使遮阴棚更加阴凉,其上致密的网眼又能透过部分光线和阻隔外界热空气的侵入,起到隔热又透光的效果,使蓝孔雀在遮阴棚内也能获得充足的光照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蓝孔雀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养殖场建造:选择土质为沙壤土或黄泥土的场地,场地有1/4为山坡,山坡上种植有牛筋草、狗尾草、鸡枞菌、竹子和柑橘;场地周围用4米高的铁丝网围住作为防逃脱设施;在场地中除山坡以外的平地,搭建孵化室、育雏室、孔雀笼;孔雀笼用4米高的铁丝网围建而成,在孔雀笼内的中心地带搭建有遮阴棚,遮阴棚占孔雀笼总面积的1/3;遮阴棚高度为3.5米,棚顶覆盖瓦片,顶棚下方设有遮阳网;在遮阴棚内的1.9米高度处,设置有3根长4米的栖息木;栖息木下方设有遮阳网;

其中,山坡的倾斜角度为50度,山坡上分布有3级0.6米高台阶,每级台阶宽0.5米。

b.种蛋孵化:选择蛋形正常、表面光滑、无皱纹、无裂痕、无污点的孔雀蛋,置于孵化室的孵化机中,保持孵化室温度为28℃、孵化机温度为37.6℃;孵化时,第1-8天,每天晾蛋8分钟,每隔65分钟翻蛋1次;第8天后,每天晾蛋18分钟,每隔105分钟翻蛋1次,直至种蛋孵化出雏雀;晾蛋方法为:关闭孵化机电源,然后打开孵化机门;

其中,孵化室在孵化前,采用艾草水溶液喷洒消毒;所述喷洒方法为:先关闭孵化室门窗,然后喷洒艾草水溶液,每平方米喷洒10ml,接着保持门窗关闭状态3小时,最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30分钟。

孵化机在孵化前,采用艾条熏制消毒;所述熏制方法为:点燃艾条,置于孵化机中,然后关闭孵化机门,熏制20分钟,接着取出未燃烧完的艾条,然后再次关闭孵化机门保持密闭状态30分钟,接着打开孵化机门,让空气流通35分钟。

c.育雏:将孵化出的雏雀置于育雏室中,在第1-3天时,每天光照22小时,然后在第4天时,将雏雀转移至孔雀笼中,养殖密度为41只/100平方米;用冷开水和葡萄糖水喂食第1天孵化出的雏雀,然后用小鸡料喂食19天,每天喂食8g/只,接着用营养饲料喂食50天,每天喂食40g/只,得到幼雀;

d.幼雀育成:调整幼雀养殖密度为21只/100平米,用营养饲料喂食幼雀至成年,每天喂食80g/只,喂食到8月龄,得到商品雀;喂食到2年龄,得到成年蓝孔雀。

其中,营养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玉米50份、麸皮8份、豆饼12份、鱼粉11份、骨粉2.5份、食盐0.1份、乌蕨0.2份、马齿苋0.18份、金鸡尾0.2份、松叶0.14份、金鸡脚0.14份、鱼腥草0.08份、井栏边草0.1份、火炭母0.08份和千里光0.06份。

营养饲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比,取玉米、麸皮和豆饼,分别粉碎后再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鱼粉、骨粉和食盐,混合均匀,接着在44℃下密封发酵23天,得到基础料,备用;取乌蕨、马齿苋、金鸡尾、松叶、金鸡脚、鱼腥草、井栏边草、火炭母和千里光,用质量分数为0.02%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水溶液浸泡25分钟,然后取出,在温度为28℃、湿度为50%的室内晾干至水分为7%,接着粉碎成粉末,然后加入到上述基础料中,混合均匀,得到营养饲料。

实施例2

一种蓝孔雀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养殖场建造:选择土质为沙壤土或黄泥土的场地,场地有1/3为山坡,山坡上种植有牛筋草、狗尾草、鸡枞菌、竹子和柑橘;场地周围用5米高的铁丝网围住作为防逃脱设施;在场地中除山坡以外的平地,搭建孵化室、育雏室、孔雀笼;孔雀笼用5米高的铁丝网围建而成,在孔雀笼内的中心地带搭建有遮阴棚,遮阴棚占孔雀笼总面积的1/2;遮阴棚高度为4米,棚顶覆盖瓦片,顶棚下方设有遮阳网;在遮阴棚内的2.3米高度处,设置有5根长5米的栖息木;栖息木下方设有遮阳网;

其中,山坡的倾斜角度为60度,山坡上分布有5级1.2米高台阶,每级台阶宽0.9米。

b.种蛋孵化:选择蛋形正常、表面光滑、无皱纹、无裂痕、无污点的孔雀蛋,置于孵化室的孵化机中,保持孵化室温度为32℃、孵化机温度为37.9℃;孵化时,第1-15天,每天晾蛋12分钟,每隔75分钟翻蛋1次;第15天后,每天晾蛋22分钟,每隔115分钟翻蛋1次,直至种蛋孵化出雏雀;晾蛋方法为:关闭孵化机电源,然后打开孵化机门;

其中,孵化室在孵化前,采用艾草水溶液喷洒消毒;所述喷洒方法为:先关闭孵化室门窗,然后喷洒艾草水溶液,每平方米喷洒16ml,接着保持门窗关闭状态5小时,最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40分钟。

孵化机在孵化前,采用艾条熏制消毒;所述熏制方法为:点燃艾条,置于孵化机中,然后关闭孵化机门,熏制30分钟,接着取出未燃烧完的艾条,然后再次关闭孵化机门保持密闭状态40分钟,接着打开孵化机门,让空气流通45分钟。

c.育雏:将孵化出的雏雀置于育雏室中,在第1-10天时,每天光照22小时,然后第11天时,将雏雀转移至孔雀笼中,养殖密度为47只/100平方米;用冷开水和葡萄糖水喂食第1天孵化出的雏雀,然后用小鸡料喂食25天,每天喂食18g/只,接着用营养饲料喂食70天,每天喂食60g/只,得到幼雀;

d.幼雀育成:调整幼雀养殖密度为24只/100平米,用营养饲料喂食幼雀至成年,每天喂食120g/只,喂食到8月龄,得到商品雀;喂食到2年龄,得到成年蓝孔雀。

其中,营养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玉米58份、麸皮14份、豆饼18份、鱼粉17份、骨粉6.9份、食盐0.5份、乌蕨0.4份、马齿苋0.38份、金鸡尾0.4份、松叶0.34份、金鸡脚0.34份、鱼腥草0.24份、井栏边草0.3份、火炭母0.24份和千里光0.18份。

营养饲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比,取玉米、麸皮和豆饼,分别粉碎后再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鱼粉、骨粉和食盐,混合均匀,接着在48℃下密封发酵35天,得到基础料,备用;取乌蕨、马齿苋、金鸡尾、松叶、金鸡脚、鱼腥草、井栏边草、火炭母和千里光,用质量分数为0.03%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水溶液浸泡35分钟,然后取出,在温度为32℃、湿度为60%的室内晾干至水分为11%,接着粉碎成粉末,然后加入到上述基础料中,混合均匀,得到营养饲料。

实施例3

一种蓝孔雀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养殖场建造:选择土质为沙壤土或黄泥土的场地,场地有1/4为山坡,山坡上种植有牛筋草、狗尾草、鸡枞菌、竹子和柑橘;场地周围用4.2米高的铁丝网围住作为防逃脱设施;在场地中除山坡以外的平地,搭建孵化室、育雏室、孔雀笼;孔雀笼用4.3米高的铁丝网围建而成,在孔雀笼内的中心地带搭建有遮阴棚,遮阴棚占孔雀笼总面积的5/12;遮阴棚高度为3.6米,棚顶覆盖瓦片,顶棚下方设有遮阳网;在遮阴棚内的2米高度处,设置有4-5根长4.5米的栖息木;栖息木下方设有遮阳网;

其中,山坡的倾斜角度为52度,山坡上分布有3-4级0.7米高台阶,每级台阶宽0.6米。

b.种蛋孵化:选择蛋形正常、表面光滑、无皱纹、无裂痕、无污点的孔雀蛋,置于孵化室的孵化机中,保持孵化室温度为29℃、孵化机温度为37.7℃;孵化时,第1-12天,每天晾蛋9分钟,每隔67分钟翻蛋1次;第12天后,每天晾蛋19分钟,每隔108分钟翻蛋1次,直至种蛋孵化出雏雀;晾蛋方法为:关闭孵化机电源,然后打开孵化机门;

其中,孵化室在孵化前,采用艾草水溶液喷洒消毒;所述喷洒方法为:先关闭孵化室门窗,然后喷洒艾草水溶液,每平方米喷洒11ml,接着保持门窗关闭状态3.5小时,最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32分钟。

孵化机在孵化前,采用艾条熏制消毒;所述熏制方法为:点燃艾条,置于孵化机中,然后关闭孵化机门,熏制22分钟,接着取出未燃烧完的艾条,然后再次关闭孵化机门保持密闭状态33分钟,接着打开孵化机门,让空气流通38分钟。

c.育雏:将孵化出的雏雀置于育雏室中,在第1-5天时,每天光照23小时,然后第6天时,将雏雀转移至孔雀笼中,养殖密度为43只/100平方米;用冷开水和葡萄糖水喂食第1天孵化出的雏雀,然后用小鸡料喂食20天,每天喂食10g/只,接着用营养饲料喂食55天,每天喂食45g/只,得到幼雀;

d.幼雀育成:调整幼雀养殖密度为22只/100平米,用营养饲料喂食幼雀至成年,每天喂食90g/只,喂食到8月龄,得到商品雀;喂食到2年龄,得到成年蓝孔雀。

其中,营养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玉米52份、麸皮9份、豆饼13份、鱼粉12份、骨粉3.5份、食盐0.2份、乌蕨0.24份、马齿苋0.26份、金鸡尾0.24份、松叶0.18份、金鸡脚0.18份、鱼腥草0.12份、井栏边草0.18份、火炭母0.12份和千里光0.08份。

营养饲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比,取玉米、麸皮和豆饼,分别粉碎后再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鱼粉、骨粉和食盐,混合均匀,接着在45℃下密封发酵26天,得到基础料,备用;取乌蕨、马齿苋、金鸡尾、松叶、金鸡脚、鱼腥草、井栏边草、火炭母和千里光,用质量分数为0.022%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水溶液浸泡27分钟,然后取出,在温度为29℃、湿度为52%的室内晾干至水分为9%,接着粉碎成粉末,然后加入到上述基础料中,混合均匀,得到营养饲料。

实施例4

一种蓝孔雀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养殖场建造:选择土质为沙壤土或黄泥土的场地,场地有1/4为山坡,山坡上种植有牛筋草、狗尾草、鸡枞菌、竹子和柑橘;场地周围用4.8米高的铁丝网围住作为防逃脱设施;在场地中除山坡以外的平地,搭建孵化室、育雏室、孔雀笼;孔雀笼用4.7米高的铁丝网围建而成,在孔雀笼内的中心地带搭建有遮阴棚,遮阴棚占孔雀笼总面积的5/12;遮阴棚高度为3.9米,棚顶覆盖瓦片,顶棚下方设有遮阳网;在遮阴棚内的2.2米高度处,设置有3-4根长4.8米的栖息木;栖息木下方设有遮阳网;

其中,山坡的倾斜角度为57度,山坡上分布有3-5级1.1米高台阶,每级台阶宽0.8米。

b.种蛋孵化:选择蛋形正常、表面光滑、无皱纹、无裂痕、无污点的孔雀蛋,置于孵化室的孵化机中,保持孵化室温度为31℃、孵化机温度为37.8℃;孵化时,第1-14天,每天晾蛋11分钟,每隔72分钟翻蛋1次;第14天后,每天晾蛋21分钟,每隔113分钟翻蛋1次,直至种蛋孵化出雏雀;晾蛋方法为:关闭孵化机电源,然后打开孵化机门;

其中,孵化室在孵化前,采用艾草水溶液喷洒消毒;所述喷洒方法为:先关闭孵化室门窗,然后喷洒艾草水溶液,每平方米喷洒15ml,接着保持门窗关闭状态4.5小时,最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38分钟。

孵化机在孵化前,采用艾条熏制消毒;所述熏制方法为:点燃艾条,置于孵化机中,然后关闭孵化机门,熏制27分钟,接着取出未燃烧完的艾条,然后再次关闭孵化机门保持密闭状态38分钟,接着打开孵化机门,让空气流通43分钟。

c.育雏:将孵化出的雏雀置于育雏室中,在第1-9天时,每天光照24小时,然后第10天时,将雏雀转移至孔雀笼中,养殖密度为46只/100平方米;用冷开水和葡萄糖水喂食第1天孵化出的雏雀,然后用小鸡料喂食23天,每天喂食15g/只,接着用营养饲料喂食65天,每天喂食55g/只,得到幼雀;

d.幼雀育成:调整幼雀养殖密度为23只/100平米,用营养饲料喂食幼雀至成年,每天喂食110g/只,喂食到8月龄,得到商品雀;喂食到2年龄,得到成年蓝孔雀。

其中,营养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玉米56份、麸皮13份、豆饼17份、鱼粉16份、骨粉5.9份、食盐0.4份、乌蕨0.36份、马齿苋0.3份、金鸡尾0.36份、松叶0.3份、金鸡脚0.3份、鱼腥草0.2份、井栏边草0.22份、火炭母0.2份和千里光0.16份。

营养饲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比,取玉米、麸皮和豆饼,分别粉碎后再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鱼粉、骨粉和食盐,混合均匀,接着在47℃下密封发酵32天,得到基础料,备用;取乌蕨、马齿苋、金鸡尾、松叶、金鸡脚、鱼腥草、井栏边草、火炭母和千里光,用质量分数为0.027%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水溶液浸泡32分钟,然后取出,在温度为31℃、湿度为58%的室内晾干至水分为10%,接着粉碎成粉末,然后加入到上述基础料中,混合均匀,得到营养饲料。

实施例5

一种蓝孔雀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养殖场建造:选择土质为沙壤土或黄泥土的场地,场地有1/4为山坡,山坡上种植有牛筋草、狗尾草、鸡枞菌、竹子和柑橘;场地周围用4.5米高的铁丝网围住作为防逃脱设施;在场地中除山坡以外的平地,搭建孵化室、育雏室、孔雀笼;孔雀笼用4.5米高的铁丝网围建而成,在孔雀笼内的中心地带搭建有遮阴棚,遮阴棚占孔雀笼总面积的5/12;遮阴棚高度为3.8米,棚顶覆盖瓦片,顶棚下方设有遮阳网;在遮阴棚内的2.1米高度处,设置有3-4根长4.3-4.7米的栖息木;栖息木下方设有遮阳网;

其中,山坡的倾斜角度为55度,山坡上分布有4-5级0.9米高台阶,每级台阶宽0.7米。

b.种蛋孵化:选择蛋形正常、表面光滑、无皱纹、无裂痕、无污点的孔雀蛋,置于孵化室的孵化机中,保持孵化室温度为30℃、孵化机温度为37.8℃;孵化时,第1-10天,每天晾蛋10分钟,每隔70分钟翻蛋1次;第10天后,每天晾蛋20分钟,每隔110分钟翻蛋1次,直至种蛋孵化出雏雀;晾蛋方法为:关闭孵化机电源,然后打开孵化机门;

其中,孵化室在孵化前,采用艾草水溶液喷洒消毒;所述喷洒方法为:先关闭孵化室门窗,然后喷洒艾草水溶液,每平方米喷洒13ml,接着保持门窗关闭状态4小时,最后打开门窗通风、透气35分钟。

孵化机在孵化前,采用艾条熏制消毒;所述熏制方法为:点燃艾条,置于孵化机中,然后关闭孵化机门,熏制25分钟,接着取出未燃烧完的艾条,然后再次关闭孵化机门保持密闭状态35分钟,接着打开孵化机门,让空气流通40分钟。

c.育雏:将孵化出的雏雀置于育雏室中,在第1-7天时,每天光照24小时,然后第8天时,将雏雀转移至孔雀笼中,养殖密度为44只/100平方米;用冷开水和葡萄糖水喂食第1天孵化出的雏雀,然后用小鸡料喂食22天,每天喂食12g/只,接着用营养饲料喂食60天,每天喂食50g/只,得到幼雀;

d.幼雀育成:调整幼雀养殖密度为23只/100平米,用营养饲料喂食幼雀至成年,每天喂食100g/只,喂食到8月龄,得到商品雀;喂食到2年龄,得到成年蓝孔雀。

其中,营养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玉米54份、麸皮11份、豆饼15份、鱼粉14份、骨粉4.7份、食盐0.3份、乌蕨0.3份、马齿苋0.28份、金鸡尾0.3份、松叶0.24份、金鸡脚0.24份、鱼腥草0.16份、井栏边草0.2份、火炭母0.16份和千里光0.12份。

营养饲料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比,取玉米、麸皮和豆饼,分别粉碎后再混合均匀,然后加入鱼粉、骨粉和食盐,混合均匀,接着在46℃下密封发酵29天,得到基础料,备用;取乌蕨、马齿苋、金鸡尾、松叶、金鸡脚、鱼腥草、井栏边草、火炭母和千里光,用质量分数为0.025%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水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取出,在温度为30℃、湿度为55%的室内晾干至水分为8.5-9.5%,接着粉碎成粉末,然后加入到上述基础料中,混合均匀,得到营养饲料。

实施例6

除步骤a中山坡上不种植牛筋草、狗尾草、鸡枞菌、竹子和柑橘外,其余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7

除步骤b中晾蛋时不关孵化机电源,也不打开孵化机门外,其余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8

除步骤b中不使用艾草水溶液消毒孵化室,也不使用艾条消毒孵化机外,其余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9

除步骤b中采用质量分数为0.07%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种蛋15分钟,且不使用艾草水溶液消毒孵化室外,其余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10

除营养饲料中不加入乌蕨、马齿苋、金鸡尾、松叶、金鸡脚、鱼腥草、井栏边草、火炭母和千里光外,其余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11

除将蓝孔雀圈养在孔雀笼中,禁止蓝孔雀出笼活动外,其余方法同实施例6。

实施例12实施效果对比

1.实验样品选择:选择同一养殖场中产出的质量和大小相近的种蛋1100个,随机分成11组,按实施例1-11的方法养殖蓝孔雀,得到实验样品1-11。

2.评价方法

2.1品质评价:分别统计实施例1-11中幼雀体重、商品雀体重、2年龄成年蓝孔雀体重、种蛋孵化率、养殖成活率、白痢病患病数量,结果见表1。

2.2肉质评价:在实施例1-6、实施例10-11的每个实施例中各随机选取商品雀3只,宰杀后加水煮4小时,然后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蛋白质自动分析仪、索氏抽提法测定上述每个实施例中各商品雀肉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含量,取平均值作为各实施例测定结果;采用剪切力仪分别测定上述每个实施例中各商品雀肉中胸脯、大腿、翅膀部位的剪切力及肉质口感,并取剪切力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结果见表2。

3.评价结果:

表1品质评价结果

表2肉质评价结果

4.实验结果:

从表1看出,实验样品1-5的蓝孔雀品质优于实验样品6-11的蓝孔雀;从表2看出,实验样品1-5商品雀的肉质优于实验样品6、10、11。

实验样品6养殖过程中,未在山坡上种植相应的植物,导致蓝孔雀营养摄入量不足,使幼雀、商品雀、成年雀的体重较轻,成活率下降、患病数增加,肉中的氨基酸、蛋白质含量下降,肉口感变差。

实验样品7在晾蛋时,没有打开孵化机门和关闭电源,使孵化率有所下降、雏鸟体质较弱,致使幼雀、商品雀、成年雀体重较轻,孵化率和成活率下降、患病数增加。

实验样品8孵化前没有对孵化室和孵化机进行消毒,实验样品9采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种蛋消毒,均使得幼雀、商品雀、成年雀的体重较轻,孵化率和成活率下降较多,患病数明显增加。

实验样品10喂养的营养饲料中没有加入乌蕨、马齿苋、金鸡尾、松叶、金鸡脚、鱼腥草、井栏边草、火炭母和千里光,使得蓝孔雀患病数超过50%,严重影响蓝孔雀生活质量,使得蓝孔雀肉质和口感变差。

实验样品11养殖时,将蓝孔雀圈养在孔雀笼中,不让其出笼活动,致使蓝孔雀成活率下降、患病数增多,体重较重,脂肪含量偏高,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明显偏低,影响了肉的口感。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