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黄连制备魔芋软腐病防治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30436发布日期:2018-12-28 20:0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黄连制备魔芋软腐病防治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少有的高含葡甘聚糖的植物,其球茎葡甘聚糖(kgm)含量可高达干重的60%左右。魔芋葡甘聚糖是最好的膳食纤维,人体必需的“第七营养元素”,是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便秘、肠癌等消化道疾病患者的首选食品之一,且在医疗卫生、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因此,魔芋经济价值非常高,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及生物化工领域,有着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仅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欧美市场,年需求量(以鲜芋计)即可达到45万吨,而我国作为魔芋主产国之一,魔芋鲜芋的年产量仅为38万吨,很难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大量需求。因此,有计划地发展魔芋种植业,建立商品魔芋基地,扩大生产,对振兴西南山区经济,帮助贫困山区农民致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魔芋产业孕育着无限的商机,而在整个魔芋产业链中,最薄弱和最不稳定的环节恰好是源头产业——魔芋种植业。影响魔芋种植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就是魔芋软腐病的防治问题。魔芋软腐病是一种对魔芋植株有极大侵染力和破坏作用的细菌性病害,被称为魔芋的“癌症”,发生严重时魔芋产量损失可达到30%~50%,有时能达到80%以上甚至绝收,这打击了很多农民种植魔芋的积极性,给魔芋产业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魔芋软腐病(amorphophallussoftrotdisease)是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主要病害之一,感染植株芋头及茎叶酥软腐烂,产量大幅下降,对魔芋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魔芋软腐病是由菊果胶杆菌、菊欧文氏菌和菊欧文氏杆菌等感染的一类细菌性土传病害,目前还未发现对其具有显著抗性的抗病品种,其防治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主要依赖农用链霉素、噻菌酮、克菌星、溴菌腈等化学药物,防治效果显著,但存在污染环境、危害人畜,易产生抗药性等缺点。生物防治主要采用生防菌和植物提取物进行防治。在生防菌方面利用较多的是芽孢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胞杆菌,对魔芋软腐病的防效达32.3%~74%。其次,放线菌和真菌对魔芋软腐病也有一定防效,如密旋链霉菌、粘帚霉真菌和木霉真菌。生防菌对魔芋软腐病的控制具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定不足:如稳定性问题,生防菌大多为活菌制剂,在野外受土壤ph、肥力、温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影响,很难达到预期防治效果,另外,生防菌在田间易受到其他微生物影响,很难成为优势菌群,难以定殖,防效将大打折扣。在土地轮作和施用化学药剂防治魔芋软腐病弊病多、防效差、实际应用效果有限的状况下,开发针对魔芋软腐病防治的高效杀菌剂,近几年,不少研究者开始尝试开发生物制剂用于魔芋软腐病防治,如云南农业大学姬广海等人采用解淀粉芽孢杆菌c3及其发酵液制成了针对魔芋细菌性软腐病的生物制剂(zl200510048755),取得了高于46.7%的防效及其一定的增产作用,但该方法由于存在制备技术要求高以及生物安全性有待考证等多方面原因,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中药杀菌剂虽然已经有不少已经应用到生物农药领域,如含有大黄提取物的杀菌剂及其组合物(zl02123720.4),但这类中药杀菌剂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其对魔芋软腐病致病菌的杀灭效果,如果要实现中药杀菌剂应用于魔芋软腐病的防治,必须从众多具有杀菌作用的中药中寻找到针对魔芋软腐病致病菌有良好抑制和杀灭作用的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症下药,结合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标本兼治,才能有效提高防效,而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因此也未见对防治魔芋软腐病具有高效防治的产品应用于魔芋种植生产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黄连制备魔芋软腐病防治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其防治方法,本申请中制备的魔芋软腐病防治药物,是利用中药材黄连的醇提取液作为魔芋软腐病的防治药物,药物来源为中药材,对环境友好,对人、畜无害。本申请利用黄连制备防治魔芋软腐病的防治药物防治魔芋软腐病的方法,结合了中药材黄连提取液的综合杀菌成分和化学杀菌剂的速效杀菌成分,对魔芋软腐病防治具有优异的防效。同时充分利用了黄连粉末残余杀菌成分和有机质成分,对辅助提高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具有促进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黄连制备魔芋软腐病防治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黄连晒干,晒干后进行粉碎,粉碎细度为250-300目;称取一定量经粉碎后的黄连粉末,每百克的黄连粉末中加入80%乙醇500-700ml,在35℃条件下,恒温振荡48-50h,恒温振荡完成后,进行抽滤,将抽滤液在50-60℃条件下,旋转蒸发至1/3体积,制得黄连的醇提取液,抽滤后的黄连药渣自然晒干。

所述恒温振荡的振荡转速为150r/min。

蒸发后制得的黄连醇提取液在5℃的温度下,进行低温保存。

一种利用黄连制备的魔芋软腐病防治药物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

魔芋播种前选择健康的魔芋种子在太阳下晾晒2-3天,将上述提取方法制备得到的黄连的醇提取液稀释3-4倍,将晾晒好的魔芋种子侵入上述稀释液中浸泡1小时,浸泡完成后取出晾干备用;

播种前将地块整理好,在地块上开沟或挖穴,将浸泡后的魔芋种子按种植规格均匀播种于种植沟/穴中,同时将黄连药渣均匀撒于种植沟/穴内,覆土;

魔芋出苗展叶后,用稀释3-4倍的黄连的醇提取液浇灌魔芋种苗根部,每株50ml,间隔1周之后,再浇灌一次;

从魔芋换头期开始,用黄连的醇提取液的3-4倍的稀释液浇灌魔芋根部,每株浇灌50ml,同时在魔芋叶面喷施750倍的20%盐酸吗啉胍溶液,每隔10天一次,连续3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带来的有益的技术效果表现在:

1、利用黄连中药材的醇提取液和提取后的药渣作为魔芋软腐病的防治药物,药物来源为中药材,经过我国人民的长期使用检验,对环境友好,对人、畜无害。

2、将药物提取后的药渣也作为软腐病防治的辅助药物,充分利用了黄连药渣里残留杀菌成分和黄连粉末的有机质成分,对提高软腐病防治效果,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黄连醇提取液对魔芋软腐病主要致病菌具有极显著的抑制效果。利用黄连醇提取液采用滤纸片法对魔芋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菊果胶杆菌(p.chrysanthemi,pch)进行抑菌试验,黄连醇提取液抑菌效果极显著,其抑菌圈直径达1.83~2.27cm,极显著高于对照。

4、黄连醇提取液对魔芋软腐病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利用黄连的醇提取液稀释3-4倍,进行浸种,并在展叶期灌根两次,魔芋软腐病初发期连续灌根三次,软腐病病株率仅为12.92%-14.29%,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相对防效73.78%-71%,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

5、利用中药材黄连制备的魔芋软腐病防治药剂与盐酸吗啉胍等化学药剂结合方法防治魔芋软腐病,即黄连提取液按一定比例稀释后浸种、灌根,同时结合盐酸吗啉胍等化学药物叶面喷施,对魔芋软腐病具有显著防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黄连醇提取液的3-4倍稀释液在播种前浸种,出苗展叶后连续灌根两次,换头期(7月中旬)开始连续灌根三次,同时结合喷施750倍20%盐酸吗啉胍溶液防治魔芋软腐病,软腐病病株率仅为9.9%-11.77%,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相对防效达71.62%-76.13%。且与传统的硫酸链霉素灌根防治方法相比,本方法魔芋软腐病相对防效为40.85%-50.25%,极显著优于硫酸链霉素灌根防治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

一种利用黄连制备魔芋软腐病防治药物的制备方法,将黄连晒干,充分粉碎过300目筛,取100g经粉碎后的黄连粉末,加入80%乙醇500ml,在35℃条件下,150r/min转速下恒温振荡48h,恒温振荡完成后,进行抽滤,抽滤液在50℃条件下,旋转蒸发至150ml,制得黄连的醇提取液,抽滤后的黄连药渣自然晒干。

实施例2

作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

一种利用黄连制备魔芋软腐病防治药物的制备方法,将黄连晒干,充分粉碎过250目筛,取100g经粉碎后的黄连粉末,加入80%乙醇700ml,在35℃条件下,恒温振荡50h,恒温振荡完成后,进行抽滤,抽滤液在60℃条件下,旋转蒸发至200ml,制得黄连的醇提取液,抽滤后的黄连药渣自然晒干。所述恒温振荡的振荡转速为150r/min。蒸发后制得的黄连的醇提取液在5℃的温度下,进行低温保存。

实施例3

作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

一种利用黄连制备魔芋软腐病防治药物的制备方法,将黄连晒干,充分粉碎过260目筛,取100g经粉碎后的黄连粉末,加入80%乙醇600ml,在35℃条件下,恒温振荡49h,恒温振荡完成后,进行抽滤,抽滤液在55℃条件下,旋转蒸发至200ml,制得黄连的醇提取液,抽滤后的黄连药渣自然晒干。所述恒温振荡的振荡转速为150r/min。蒸发后制得的黄连的醇提取液在5℃的温度下,进行低温保存。

实施例4

作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

一种利用黄连制备魔芋软腐病防治药物的防治方法,播种前选择大小50g左右的健康种芋,在太阳下晾晒2-3天;分别将将黄连提取液稀释3倍和4倍,将晾晒好的魔芋种芋分别浸入其中,浸种1小时,然后取出晾干;在整理好的土壤中播种,播种后将晒干的黄连药渣直接撒在魔芋种植穴内,覆土。

魔芋出苗展叶后,将稀释后的黄连醇提取液每株灌50ml左右,间隔1周再灌一次。在软腐病发病初期,再将黄连提取液的对应稀释液浇灌在魔芋苗根部,每株灌50ml左右,间隔10天后再灌一次,连续灌三次。

上述方法处理后,对魔芋出苗率和病株率进行调查,黄连醇提取液的稀释液浸种对魔芋出苗无显著影响,两种浓度的稀释液浸种后的出苗率均为98%,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黄连提取液处理后的魔芋软腐病发病率比对照极显著降低,黄连提取液的3倍稀释液和4倍稀释液处理后发病率分别为12.92%和14.29%,极显著低于对照(48.67%),相对防效分别为73.78%和71%。与硫酸链霉素灌根防治方法比较,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其中3倍稀释液比硫酸链霉素防治病株率(13.01%)低0.09%,而4倍稀释液病株率比硫酸链霉素高1.28%。

实施例5

作为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了:

一种利用黄连制备魔芋软腐病防治药物的防治方法,魔芋播种前,将种子晾晒2-3天,使表面晒干,分别将黄连提取液稀释3倍或4倍,将魔芋种子分别浸没于稀释后的药液中1小时,将种芋取出,晾干后播种。

待魔芋出苗展叶后,用对应稀释后的提取液灌根,每株灌50ml左右,间隔1周再灌根一次,7月10日开始再用黄连提取液的稀释液灌根,每株灌50ml左右,同时叶面喷施750倍的20%盐酸吗啉胍溶液,每隔10天处理一次,连续三次。

处理结果表明,用黄连提取液的稀释液浸种、灌根,同时辅以一定浓度的盐酸吗啉胍溶液喷施,对魔芋软腐病有较好的防效。用3倍黄连稀释液处理并辅以750倍20%的盐酸吗啉胍喷施,魔芋软腐病病株率仅为9.9%,极显著低于对照(病株率41.47%)和硫酸链霉素灌根防治(19.9%),相对防效分别76.13%和50.25%。4倍黄连稀释液处理并辅以750倍20%的盐酸吗啉胍喷施,魔芋软腐病病株率为11.77%,也极显著低于对照和硫酸链霉素防治法,相对防效分别为71.62%和40.8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