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香柚缺镁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1863发布日期:2019-01-18 23:00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施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早香柚缺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永嘉早香柚系八十年代选育的地方名柚,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为柚类早熟品种,是我国优良柚类品种资源之一。早香柚果园主要建立在山地和丘陵地区,土壤条件差,矿质养分贫瘠,过多施用氮、磷、钾化肥用量及减少有机肥用量,加之在树体养分管理上忽视中微量矿质元素的补充,诱发早香柚果园缺镁。主要表现在老叶黄化,主脉两侧出现不规则的黄斑,叶基部的绿色区通常呈倒v型,冬季老叶片(特别是结果多的枝条或植株)大量脱落,果实偏小。

镁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矿质元素,是构成叶绿素的主要矿质元素,镁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镁主要来自土壤,受高温、多雨及土壤酸性较强等因素的影响,土壤中的镁容易淋溶损失,导致烟叶、甘蓝、柑橘等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本发明在前期果园土壤养分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缺镁早香柚果园开展相关试验,研究镁肥不同用量及种类和镁与钙、硼等中微量肥配合施用对叶片黄化的矫正以及对果实品质改善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早香柚缺镁修复方法,优点在于,可有效矫治因缺镁造成的叶片黄化、冬季老叶片(特别是结果多的枝条或植株)大量脱落,果实偏小;提高早香柚树体(叶片)镁素含量,并显著提高早香柚的单果重、产量和品质,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对于土壤钾素含量充足的果园钾镁配施的方案株施:推荐mgo/k2o0.2/0.375或0.2/0.5;针对土壤严重偏酸的果园,推荐镁肥种类为mg(oh)2效果最佳,提出了镁肥与中微量营养元素配施技术,提出了镁肥适宜施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早香柚缺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于早香柚萌芽前一次性基施,基施包括三元复合肥和含镁肥;

步骤二:叶片样品采集及含量测定,采集叶片样品并对叶片样品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和元素含量;

步骤三:果实样品采集及品质测定,采集果实样品测定其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vc含量、出汁率以及可食率;

步骤四:数据除噪;

步骤五:补肥,根据测定的元素含量以及果实品质数据,判断镁含量是否已经达到适宜值,确定是否需要补施镁肥。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含镁肥为mg(oh)2、mgso4施用量为mgo0.2-0.5kg/株。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含镁肥还包括cao,cao的施用量为0.5kg/株。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含镁肥还包括b和mgo,施用量分别为mgo:0.3kg/株,b:25g/株。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含镁肥还包括b、mgo和cao,施用量分别为mgo:0.3kg/株,cao:0.5kg/株,b:25g/株。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采集叶片样品为从树体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采集生长中的当年生春梢营养枝从顶部往下第2-4片叶,每株每方位采集4-6片。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元素含量及测定方法为:

交换性钙、镁含量:1n醋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锌含量:用1n盐酸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有效b含量: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测定;

叶片钙、镁、锌含量:hno3-hclo4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叶片b含量:干灰化-姜黄素比色法测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还包括,果实成熟时,在果树的上、中、下、内、外部及果树四周全方位采摘大小一致的果实。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总糖采用斐林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采用阿贝折光仪法测定,总酸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vc采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测定,出汁率高速离心后称重,出汁率(%)=汁重/(取样囊瓣重-囊皮重-种子重)×100,可食率(%)=[果重-(果皮重+囊皮重+种子重)]/果重×100。

进一步地,步骤四所述的数据除噪为测定数据采用spssvension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一维方差分析法(one-anova)分析区组和处理效应,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多重比较处理间的差异。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针对果园镁素缺乏现象,进行镁单因子多水平、镁肥和钙硼配施及钾镁配施等方案。结果显示,增施镁肥,可显著增加早香柚产量和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显著增加,最高分别比对照提高1.07个百分点和1.08个百分点,降低果实酸含量,从而提升固酸比、糖酸比。增施镁肥还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改善叶片黄化现象。不同处理叶片镁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株施mg0.5kg叶片镁含量从缺乏达到适宜量范围(0.21%增至0.31%)。镁肥与钙、硼配施能显著提升早香柚品质,固形物分别比对照提高0.69-1.20个百分点,对可溶性固形物和糖的提升效果mg+b>mg+ca+b>mg>mg+ca>ck,叶片镁含量mg+ca+b>mg+b>mg>mg+ca>ck。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地点位于浙江永嘉县碧莲镇早香柚基地,果园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选取长势较一致的树体。果园的基础肥力和树体养分见表1。

表1果园土壤和早香柚叶片养分状况

通过不同的配施方案,得出最佳配施比例,配施方案如下:

方案a:镁肥不同施用量:处理1:mgo0.1kg/株,处理2:mgo0.2kg,处理3:mgo0.3kg/株,处理4:mgo0.5kg/株,不同处理与对照施等量的氮磷钾,镁肥用mgso4.7h2o,对照以2.5kg三元复合肥为常规施肥。

结论aa:镁系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叶绿素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光合作用,因此许多试验证实,改善叶片镁素营养状况,可增强光合作用,促进植株的生长与结果,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处理的早香柚叶片叶绿素和镁含量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存在差异显著(p<0.05),下同

表2结果显示,增施镁肥处理都可显著提高早香柚叶片叶绿素含量,其中叶绿素a增幅明显,与对照相比,处理1至处理4增幅分别为8.21%、18.6%、21.6%、22.4%,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水平,而且还表现出叶绿素含量随镁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施用不同量镁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片镁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低量处理(处理1)外,中、高量处理(处理2、3、4)的叶片含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达显著水平),其中处理3、4叶片镁达到适宜含量范围。处理2、3、4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23.8%、38.1%、52.4%。

结论ab:随着镁肥施用量的增加,果实单果重明显增加,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处理的早香柚果实物理性状和产量

表3结果显示,处理3、4与对照达到差异性显著水平,分别增加12.3%、13.9%。除处理1外,其他处理的单株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分别增加8.6%、12.1%、13.2%,而且还表现出单株产量随镁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可食率、出汁率、果皮厚度等指标处理比对照虽有改善,但差异不显著。

结论ac:不同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有显著提高,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同处理早香柚的品质指标

表4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提高0.34-1.07个百分点,其中处理3、4与对照达到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3.65%和13.70%。可溶性糖分别比对照增加0.53-1.08个百分点,其中处理2、3、4与对照达到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的总酸含量均有降低,其中处理3、4与对照达到显著性差异。处理4的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方案b:镁肥与钙、硼配施:处理a:mgo0.3kg/株,处理b:mgo0.3kg/株+生石灰0.5kg/株,处理c:mgo0.3kg/株+硼砂25g/株,处理d:mgo0.3kg/株+生石灰0.5kg/株+硼砂25g/株,不同处理与对照施等量的氮磷钾,镁肥用mgso4.7h2o,对照以2.5kg三元复合肥为常规施肥。

结论ba:镁肥与钙、硼配施对早香柚叶片mg、ca、b含量影响显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不同处理的早香柚叶片mg、ca、b含量

表5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的早香柚叶片mg含量增幅为33.3%、28.8%、42.8%和47.%6,与对照达到显著性差异,除镁肥和钙配施处理叶片镁含量增幅略低于单施镁肥处理外,其他配施处理叶片镁含量增幅都高于单施镁肥处理,而且达到适宜含量范围。ca和b方面,不同处理的早香柚叶片含量变化不一致,其中处理a低于对照,而其他处理高于对照,其中处理d增幅分别达到20.4%和23.3%,与对照达到显著性差异。

结论bb:不同处理可提高早香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如表6所示:

表6不同处理早香柚果实品质指标

表6结果显示:除处理b外,其他处理与对照达均达到显著性差异,可溶性固形物分别比对照提高0.69-1.20个百分点,可溶性糖分别比对照提高了0.63-1.07个百分点,其中以处理c含量最高,分别为13.37%和11.28%。处理c的总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为0.89%,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之间的vc含量差异不显著。

方案c:钾肥与镁配施:处理ⅰ:mgo0.3kg/株+k2o0.25/株,处理ⅱ:mgo0.3kg/株+k2o0.375/株,处理ⅲ:mgo0.3kg/株+k2o0.50/株,处理ⅳ:mgo0.3kg/株+k2o0.75/株,不同处理与对照施等量的氮磷钾,镁肥用mgso4.7h2o,对照以2.5kg三元复合肥为常规施肥。

结论c:不同处理的早香柚叶片k、mg含量显著增加,结果如表7所示:

表7不同处理的早香柚叶片k、mg含量

表7结果显示:除处理ⅰ外,其他处理的叶片k含量与对照均达到显著性差异,分别比对照增加13.7%、15.4%、17.6%。叶片mg含量增加显著,处理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性差异,同时也发现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叶片镁的含量增幅下降,可能与钾镁拮抗有关。

结论ca:在施入定量镁肥的情况下,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早香柚果实可食率、出汁率呈下降趋势,而单果重、单株产量、果皮厚度呈上升趋势,结果如表8所示:

表8不同处理的早香柚果实性状和产量

表8结果显示:不同处理与对照在单株产量和单果重两个指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处理4效果最为明显,分别达到89.80kg和1129g。

方案d:镁肥不同种类试验:处理a,硫酸镁(mgso4.7h2o),处理b,钙镁磷肥,处理c,氢氧化镁(mg(oh)2),处理a至处理c施等量的镁(mgo0.3kg/株),对照以2.5kg三元复合肥为常规施肥。各处理npk基本一致。

结论d:不同处理可显著提高早香柚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如表9所示:

表9不同处理的早香柚叶片叶绿素

表9结果显示:其中叶绿素a增幅明显,与对照相比,处理a至处理c增幅分别为14.8%、4.44%、34.1%,处理a和处理c与对照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水平;不同处理的叶绿素b含量也高于对照,处理a至处理c增幅分17.2%、6.70%、37.9%,与对照差异显著。

结论da:叶片镁含量在8月前随叶龄增加而增加,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不同处理的早香柚叶片镁含量动态变化

单位%

表10结果显示:在7月中旬达到最高。不同施肥处理对早香柚叶片mg含量影响显著,叶片镁含量在不同的取样时间处理都高于对照,在坐果前,不同处理叶片镁含量差异相对较少,4月10日处理a至处理c分别比对照增加17.6%、5.9%、29.4%;随着叶龄增加和果实发育叶片镁含量差异在扩大,7月10日,与对照相比,处理a至处理c增幅分别为33.3%、14.3%、61.9%,且处理间都达显著差异。施用钙镁磷肥效果甚微,可能与土壤速效磷过高,施钙镁磷肥加剧了磷含量增加所致。不同镁肥试验结果显示施用mg(oh)叶片效果最佳,叶片镁含量增幅最大,达适宜含量水平,而且mg(oh)(0.3mgokg/株)处理叶片镁含量高于施用mgso4.7h2o(0.5mgokg/株),表明mg(oh)2施用效率明显优于mgso4。

综合上述配施方案,可以得出不同处理叶片镁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处理4(株施mg0.5kg)叶片镁含量从缺乏达到适宜量范围(0.21%增至0.31%)。镁肥与钙、硼配施能显著提升早香柚品质,固形物分别比对照提高0.69-1.20个百分点,对可溶性固形物和糖的提升效果处理mg+b>处理mg+ca+b>处理mg>处理mg+ca>ck,叶片镁含量处理mg+ca+b>处理mg+b>处理mg>处理mg+ca>ck。在土壤速效钾充足的果园,钾镁配施能不同程度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但由于钾镁相互拮抗作用,随着钾肥比例增加,作用效果逐渐减弱,对于土壤钾素含量充足的果园钾镁配施的方案株施:推荐配施为株施mgo/k2o0.2/0.375或0.2/0.5;不同镁肥试验显示,针对酸度过高的果园,施用mg(oh)2效果最佳。

样品采集及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7月中旬,选择晴朗天气从树体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采集生长中的当年生春梢营养枝从顶部往下第2-4片叶,每株每方位采4-6片,共100-150片叶,带回实验室,测叶绿素含量和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鲜叶直接测定,测矿质元素叶片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再用去离子水洗净,最后供干粉碎待用。果实成熟时,在果树的上、中、下、内、外部及果树四周全方位采摘大小一致的果实。

测定与分析方法具体如下:

叶片养分含量测定;

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1n醋酸铵提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锌用1n盐酸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有效硼含量: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测定;叶片钙、镁、锌含量:hno3-hclo4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硼含量:干灰化-姜黄素比色法测定;叶绿素用丙酮:乙醇=1:1浸提、比色。

果实品质测定方法;

总糖采用斐林法测定,可溶性固形物采用阿贝折光仪法测定,总酸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vc采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测定,出汁率高速离心后称重,出汁率(%)=汁重/(取样囊瓣重-囊皮重-种子重)×100,可食率(%)=[果重-(果皮重+囊皮重+种子重)]/果重×100

数据分析方法如下:

研究结果均采用spssvenison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一维方差分析法(one-wayanova)分析区组和处理效应,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lsd)多重比较处理间的差异。

基施后测定早香柚镁素含量,若超出或低于镁素适宜含量范围0.29%-0.32%,则需要二次补肥,将镁素含量调整至适宜范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