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博落回点播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5185发布日期:2019-01-05 08:59阅读:8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博落回点播种植方法,属于博落回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博落回,博落回属植物,包括博落回(macleayacordata(willd.)r.br.)与小果博落回(macleayamicrocarpa(maxim.)fedde),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茎高达4米,是一种富含生物碱及三萜类、黄酮类等其他活性物质的民间传统中药。现有对于博落回的研究证明:从博落回果荚和/或叶经提取、分离制成的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具有抗菌、消炎,促生长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血根碱是抗生素类医药的天然代替品,已经被农业部批准为兽药饲用添加剂。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源药物,能有效避免由于动物饲料和兽药中广泛的使用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激素等促生长保健剂而带来的弊端(包括: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微生物产生抗药性、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残留毒副作用和环境污染),以及食用抗生素肉类给人类的危害,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因此其将逐步取代抗生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市场需求也在逐年攀升。

博落回主产我国南方湖南、福建、广西、江西等地,主要生长在海拔150~830米的丘陵、低山林、灌丛、草丛、路旁等,主要是通过大规模采集野生资源来获得。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减少,市场需求量大,人们尝试人工栽培方法,但博落回野生改家种后,由于经验不足,方法不妥,尤以较大面积种植,普遍播种过密,叶子和果荚产量不高,加之采收不当,合格率低,导致经济效益降低。

现有的博落回点播种植方法源于传统农作物的点播种植方法,主要参考油菜的种植点播方式。传统油菜种植的点播,是经过挖穴、点播在穴内,覆土来完成种植的点播。

这种传统的点播种植方法存在如下缺点:

(1)穴深度不一致,影响其水分的供给,导致种子发芽率不稳定,出芽率不高,;(2)因博落回种子的自身因素及播种时间的选择问题,无法调节种子的休眠,会影响种子间发芽的时间间隔,出芽时间不统一;(3)对于拌种的拌料选择不规范,也会影响其种子水分的吸收,导致发芽率不稳定;(4)而对点播后覆土的要求不严格,直接影响种子的发芽,导致出芽率不高。

上述缺点中存在的造成的出芽率不高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后续需补种或移栽,增加工作量,而出芽时间不统一,会造成后期的长势不一致,成熟期也不一致,从而会给后期的种植管理增加难度,还会增加其采收的工作量。

现有关于博落回大规模种植的点播种植方法鲜有报道,cn108432562a虽公开一种将博落回野生改家种的人工栽培与采收方法,但是该方法主要提供的是一种如何点播种植、田间管理、采收晾晒的流程方法,并未重点介绍如何解决现有博落回点播种植中存在的种子发芽率不高,发芽不稳定,时间间隔长等问题,也未提供任何解决种子发芽问题的思路。

本发明拟提供一种能提高博落回种子发芽率,缩短种子间发芽的时间间隔,使博落回长势保持基本一致,减轻种植的工作量且能稳定产量的博落回点播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博落回点播种植方法,该方法能提高博落回种子发芽率,缩短种子间发芽的时间间隔,使博落回长势保持基本一致,减轻种植的工作量且能稳定产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博落回点播种植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拌料处理:

按照每亩300g~500g种子配置25~50kg的火土灰和10~25kg的钙镁磷肥进行拌料,拌料方法如下:先将每亩的种子与1~2.5kg钙镁磷肥混合均匀,然后加入3~7.5kg钙镁磷肥混合均匀,再次加入6~15kg钙镁磷肥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10~20kg火土灰混合均匀,最后加入15~30kg火土灰混合均匀;经上述五次拌料后,得种子与拌料的混合物;

(2)起垄打穴:选择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沙性土壤,先整好地,再起垄,然后在平整的垄面上打穴,控制每亩打穴800~1000个;

(3)点播:于每年2月中下旬至三月上旬(雨水到清明节之间),将步骤(1)拌匀后的种子与拌料的混合物,均匀点播于步骤所打穴内,不需再覆土。

优选地,

步骤(1)中按照每亩种子350~450g,配置30~40kg的火土灰和15~20kg的钙镁磷肥进行拌料,拌料方法如下:先将每亩的种子与1.5~2.0kg钙镁磷肥混合均匀,然后加入4.5~6kg钙镁磷肥混合均匀,再次加入9~12kg钙镁磷肥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12~16kg火土灰混合均匀,最后加入18~24kg火土灰混合均匀;经上述五次拌料后,得种子与拌料的混合物。进一步地,

步骤(2)起垄时,控制垄间距为50~80cm(此处的垄间距指相邻垄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然后在垄上打穴,控制穴间距为50~80cm,穴深为5~10cm,穴的长和宽为15~20cm。

进一步地,

步骤(2)中起垄高度为15~20cm,垄与垄之间形成20~25cm排水沟,方便排水。

进一步地,

步骤(2)在起垄之前进行深耕松土处理,保持土层疏松,增强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种子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从而促进种子发芽生长。

进一步地,

步骤(1)得到的种子与拌料的混合物在步骤(3)点播前储存不超过24h。

进一步地,

所述点播方法还包括步骤(4)施水:用喷雾器或者喷淋系统将土壤喷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种子拌料过程中,其中之一的拌料选用火土灰,本发明中使用到的火土灰,又叫火烧土、草皮灰等,原是丘陵岗地农民自制的一种自然肥,是在长满杂草的荒地荒坡上,用铁锹铲起2~3厘米厚的带土草皮,经充分晒干后加入部分稻、麦、油菜秸秆收拢成堆,用火炳烧而成,其中含有一定量的钾、氮、磷和一些微量元素。火烧土较其他土有其突出优点:第一、土块经烟熏受热,土壤中的有机质少量分解,一部分含氮有机物分解成铵态氮附于土块表面,使火烧土的速效氮含量有所增加。同时,土壤肢体经热化学反应,一部分有机态磷和矿物态钾转变为植物容易吸收的有效养分.再加上燃料燃烧,使火烧土中速效鳞、钾的含量也有所增加。所以,火烧土的肥分比一般肥土高一些,是一种含速效氮、鳞、钾较高的基质材料;第二,火挠土经熏烧后,改变了土块的物理性状,其颜色变深,保温吸热能力增加,猫着力减小,间隙度增大,吸水吸肥性能增强,且呈颗粒状,透气性好,物理性稳定.出苗时喷水.土粒不会粘到苗体上面从而影响苗木生长;第三,土块经过熏烧,消灭了部分草籽、病菌和虫卯,从而减少了除草工作量及病虫害的发生;第四,火烧土质地疏松,与黄心土均匀混合后.既能使种子充分利用毛纫管之水,又可防止土壤板结和水分不足等,火烷土中大量的矿物质、灰分元素对种子和植物生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发明使用火土灰,一方面,采用火土灰与种子拌料后一起点播,可以省去点播后再次用土覆盖的工序,节省劳动强度,且火土灰相比一般的土,其能对博落回种子及幼苗发挥其保暖、持水、透气的功能,而起到保护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另一方面,火土灰其是经过高温烧制而成,高温烧制过程中已将杂草种子、冬眠害虫及其卵粒、病菌全部烧死,可以起到预防虫害和降低后续除草的劳动强度。

2、本发明选择的播种时间在每年2月中下旬至三月上旬(雨水到清明节之间),这个期间,气温回升,降水增多,用温度的刺激,来调节种子自身的休眠期,缩短休眠期,提早发芽,因而可以提前进入生长期,为后续增产奠定基础。

3、拌料中的火土灰具有持水、透气的功能,因而可以调节种子种皮对水分的吸收,减少自然状态下,因对水分的不吸收,而造成的不发芽的现象,因而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避免增加后续补种、移栽工作。

4、通过对穴深的控制,可以调节水分的流失与保留的关系,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导致发芽率下降。

5、本发明由于点播时与火土灰拌料一起点播完成,可以省去不覆土工序,不仅能节省劳动力,而且能减少因泥土的遮盖,而导致的萌发力不够,而无法出土的问题,提高其发芽的成活率。

6、本发明拌料时,分五次拌料,先将钙镁磷肥分三次与种子混合均匀,然后将火土灰分两次与前面的种子肥料混合物混合均匀,分五次拌料能使拌料与种子混合均匀,使点播时每颗种子都能分配到最恰当的养分(钙镁磷肥和火土灰养分),提高发芽率。

7、本发明提供的博落回点播种植方法,能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缩短种子发芽的间隔时间,使博落回长势保持基本一致,减轻种植的工作量且能稳定产量,适合大面积种植推广,方便后续管理和采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试验地点、时间

在湖南浏阳永安博落回试验基地(自2014年开始建立,占地32亩)进行试验,试验时间:2017年年2月下旬至三月。

2、试验方案

按照如下方案1~6进行试验,如下表1:

表1试验方案

方案1~3为本发明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

方案4~6为对比实施方案,其中:

方案4在拌料阶段,只拌钙镁磷肥料,不拌火土灰,在点播完之后进行覆土处理;

方案5是不进行起垄直接打穴,直接撒播;

方案6与方案1的区别在于,种子拌料后,储存时间超过24小时。

方案1~6在播种之前对试验地进行深耕松土处理,保持土层疏松,增强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种子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上述方案在播种完之后,还采用喷雾器将土壤喷湿,保持土壤湿润,保证种子发芽所需水分。

3、试验结果记录

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记录出芽时间、发芽率、种苗的粗壮程度等,种子出芽时间统一情况统计与出芽率的统计,采用在上述方案试验地,每种方案随机各选取50穴的情况进行统计的结果。记录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方案1~6的种子发芽情况

4、结论分析

本发明的3组方案方案1、2、3的结果都表现出:出芽时间基本一致,出芽率高,且种苗粗壮,成活率高的特点。出芽率高,基本每穴至少有2根种苗出芽,不需要后续补种或移栽,能减轻工作量;出芽时间基本一致,能保证后期的生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成熟时间也基本保持一致,方便后期的种植管理,和采收工作。这可能是一方面由于拌种的时候采用了火土灰,火土灰能对博落回种子及幼苗发挥其保暖、持水、透气的功能,而起到保护和促进生长的作用;且火土灰是经过高温烧制而成,高温烧制过程中已将杂草种子、冬眠害虫及其卵粒、病菌全部烧死,能够避免虫害、病菌危害种芽,也能防止生命力顽强的杂草吸收掉养分,导致种苗瘦弱,影响成活率。此外,本发明的这3组方案中,通过起垄、打穴,控制合适的垄间距、穴间距以及穴的大小,调节水分的流失与保留的关系,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保证种子发芽率。同时,由于拌种的时候就采用了火土灰,不需要在点播完之后覆土,相比方案4、6,一方面能降低后续再次覆土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还由于火土灰的特性,相比一般的土,试验地也不会容易长出杂草,能减轻后续的除草工作和虫害。

对照试验组4~6,从上表2可以看出:

1)对照试验组4~6的前后出芽时间都相隔较长,均在10天以上,方案4、5的出芽时间也相较其他组有所延后,7天左右才会开始出芽;这会导致整个种植区域的后续博落回的长势不能保持一致,成熟也不能保持一致,不利于后续的管理和采收。

2)试验组4~6的出芽率也显著下降,均都低于80%,且种苗偏瘦弱,成活率一般,这会提高生产成本,且有空穴的情况,尤其是方案6的空穴率较高,需要后续补种移栽,增加劳动强度。

3)方案4、6需要另外覆盖普通的土,会增加劳动强度,而且容易长出杂草和导致虫害。

分析原因:

方案4可能是因为覆盖了普通的泥土,普通泥土不具备火土灰的保温、持水和透气的功能,会影响部分种子的萌发力,从而导致种子无法出芽或者出芽晚,从而导致出芽时间不一致,同时还会导致出芽率下降,出芽的成活率也下降。

方案5可能是因为穴挖的太小、太浅(穴深只有2cm,穴的长和宽为10cm),穴太浅,种子容易暴露在泥土之外,施水,且不能吸收足够的养分,从而导致部分种子不能发芽或者发芽时间延后,所以出现发芽时间不一致,发芽率降低。

方案6可能是因为种子与钙镁磷及火土灰拌料之后,存放时间过长,火土灰的保暖作用和肥料的灼烧,使大部分种子被高温烧坏,或者过营养,从而导致出芽率急剧下降,且出芽之后的种苗瘦黄,成活率不低。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